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_校对版by:范西屏》-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人家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们这次来只是普通的拜访而已,没什么大事……没什么……”那位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赶紧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

        这位陪同廖承德一起前来的干部,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着这些在乡下德高望重的老人,还是给予了相当的尊重。

        从80年代起,江中省南北经济发展的分化已经初现端倪,南部各个市县的集体经济搞得如火如荼,而北部的则落后不少。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有投资意向的港商,相关部门相当重视。

        这次县里就派了统战部的常务部长,陪同廖承德一起来到钟家,只不过他并不清楚廖承德的真正来意。

        看见领导一副谦恭的态度,钟方卓和两个儿子狐疑地对望了一眼,不动声色地等着这两位不速之客说出他们的来意。

        改革开放已经快十年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比以前改善了许多,可为什么就像钟方卓这样久经风雨的老人家,还是这么惧怕当干部的人呢?这一切还要从1983年的那件事说起。

        那件事的全名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活动”,是解决一定时期中突出的治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活动。

        1976年华夏的沽口直辖市附近发生了强度高达7.8级的大地震,使得一座中等城市化为废墟,20多万人不幸身亡,近20万人重伤,是20世纪地震史上伤亡最多的一次。

        地震发生后,给当地的人留下了一个满是废墟的城市和难以磨灭的创伤。直到1983年,废墟才被清理干净,人们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城市。

        不过在这六七年时间里,整个地区的秩序都变得混乱不堪,抢劫、杀人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当地人为了自保,形成了地方性的帮派势力,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帮派就是“菜刀帮”。

        “菜刀帮”顾名思义,就是成员全部以切菜的刀为武器,原先是为了维持秩序,后来逐渐发展成带有【创建和谐家园】性质的帮派,随着“菜刀帮”的逐渐壮大,行事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起来,他们南下江南,北上东北,在全国创出一个偌大的名头来。

        多行不义必自毙,在“菜刀帮”达到巅峰的时候,竟然狂妄到要和对抗,他们竟然设伏,想要劫持某位领导人和一个显赫的外宾,虽然最后并没有成功,但是还是激怒了这位领导人。

        正所谓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这位领导人在回京之后,就着手解决全国的黑恶势力,于是轰轰烈烈的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从严”“从重”“从快”的三大要求下,一批对社会治安有重大危害的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社会秩序得到了整顿,治安面貌焕然一新,有利地保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只不过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时的偏差,也造成了一大批匪夷所思的案件发生,例如当时有位顾客买了几斤麻花,回到家之后才发现缺斤少两,他于是回去和卖麻花的小贩争执,结果两个人都被抓了起来,其中小贩被处以枪决,而那位顾客因为买了12根麻花,也被判了12年的【创建和谐家园】。

        这种情况自然会对普通的百姓造成莫名的恐慌,就连钟方卓这样的老人也不例外。

        堂屋里沉寂了一会之后,领导试探着问道:“廖先生,您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对这位老爷子说,说不定他能帮上忙呢!”

        钟氏三父子一听到这话,也明白过来了,纷纷松了一口气。原来这几人中,主客竟然是那位西装革履的外商,而不是这位县里来的领导。

        这年头,能不和政府扯上关系,就尽量不要扯上关系。不过钟氏父子又仔细地想了想,觉得自己实在是和这位外商没有一点关系,那么这西装男的来意就很让人不解了。

        “咳咳,我的确有点私事,想要和钟石先生谈一谈啦……”

        廖承德听到领导的话后,眼睛四处看了下,却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很显然,他并不想在这位领导面前谈论这件事情。

        要是他在这位干部面前,大大咧咧地谈起古董的买卖,虽然干部很有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难保以后不会找他算账。

        华夏人最喜欢的和最擅长的就是“秋后算账”了!

        听了廖承德的话后,在场的那位统战部的干部,脸上就露出讪讪的表情,他是一点即透,知道这位廖先生的言下之意,就是让他们回避一下。

        那位司机反应比较快,委婉地说道:

        “廖先生,还是我们在场比较好,要是你有什么事,咱们可担当不起啊……”

        廖承德闻言心中暗自得意,自己从一个偷渡客,转眼变成座上宾,这种感觉真让他陶醉。不过他在商场上沉浮了数十年,这点城府还是有的,面无表情地沉吟了片刻,他就想好了托词。

        “不好意思啦,是这样的,我在香港有一位朋友啦,他说和这里的钟家有些故旧,特意托付我过来打听一番啦,看有没有故人还活着。”

        “原来是这样,你那位朋友的故人叫钟石?”

        司机仍然是不依不饶地问道,这年头改革开放还没多久,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对立矛盾的时候,越是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思想越是保守,当干部的思想就更警觉了。对于这些来自港澳及夷州地区的人,他们一般都是表面上欢迎,暗地里提防。

        “这倒不是,不过听说他留有个后人啦,叫做钟石,他拜托我前来看看啦,顺便带点钱给他啦。”

        说到这里,廖承德冲着一头雾水的钟氏父子三人眨了眨眼,示意他们不要说话。“本来我想私下来的,不过一到这里就遇上你们啦,只好都告诉你们啦……”

        这年头谁家要是有海外关系,也不敢轻易公布出来,一来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二来海外的亲戚都会寄钱回来,很容易被有心人惦记上。

        廖承德此话一出,随行的那位干部和司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然的神色来,原来这位廖老板是帮老朋友的忙,才跑到这个穷乡僻壤来的。

        两位统战部的人,明白了廖承德的来意,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他们来的时候,就打听清楚了,这位廖先生在长江以南地区名气很大,不像是特务间谍什么的。

        就算他是什么特务,可在这偏远地区,又能打探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这几年统战部也接待过不少回乡的港澳同胞,他们也心知肚明,这些人对政府的政策还有很多顾虑,往往只是做完自己的事情就拍拍【创建和谐家园】走了,根本不会投什么资金建设家乡。

        一想起临来时候县里书记的嘱咐,这位统战部的部长就有些头疼,他不无歉意地说道:

        “廖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是职责所在。这样吧,我们先告辞了,等廖先生回到县城,还请务必联系我,给我个做东的机会,为你接风洗尘……”

        “部长,这合适吗?”那位司机凑到部长耳边,低声地问道。

        这位司机出身军队,对特务间谍这类分子最是警觉,他总觉得这位廖先生的行为有些古古怪怪的,让他不敢放下心。

        “小张,你是部长还是我是?我们要理解廖先生的苦心,让廖先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顺便看看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领导不悦地哼了一声,语带严厉地训斥道。

        “李部长,谢谢您的关心,其实我这次来,除了办点私事外,也有考察贵县投资环境的意思,等我这边事了,一定好好和您谈一谈……”

        廖承德的话彻底打消了李部长的顾虑,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对上面有个交代了。想到这里,李部长不禁看了一眼这个房子里其他几个正襟危坐的农村人,“这几个家伙,真是有福了。凭空掉下了大老板的亲戚,指不定这个廖老板给多少钱呢!”

        话既然都讲明白了,李部长和司机也不好再留下,他们客套了几句就坐上桑塔纳,在一阵“突突”的黑烟中扬长而去。

        等统战部的人走了之后,钟建军看了一眼在院子里照旧吃饭的儿子,气不打一处地说道:“小石,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把那个白瓷碗拿出来,让廖先生好好地看一看!”

        从廖承德说话时,钟建军就一直留意着在院子里的钟石的表现,事情当然不是廖承德说的那样,这位廖先生,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就是为了那个白瓷碗而来。

        “廖生,你钱带来了吗?”钟石不慌不忙地放下碗筷,对钟建军使了一个安心的眼神,这才好整以暇地说道。

        “后生仔,你可真行啊,竟然要我这个幕后的大老板亲自出马。说吧,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我的钱多出二十倍来?”

        廖承德嘿嘿一笑,以一种对等的口吻对钟石说道。

        院子里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浑然不知道这两人在说些什么!

      第8章 长江实业

        钟家的三位长辈齐齐望向钟石,就连在一旁收拾碗筷的刘兰也停下手,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紧盯着自己的儿子。

        “都看着【创建和谐家园】吗?”纵使钟石有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也架不住这几位长辈询问的目光,他小声地抱怨道。

        “来来来,大家抽根烟,咱们屋里说话!”

        廖承德见众人都愣住了,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他灵机一动,从怀中掏出香烟,挨个地发给钟家的三位男人,将他们哄回堂屋里,这才对钟石挤了挤眼。

        钟石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也跟着进了堂屋,既然躲不了,那只有硬着头皮去面对了。

        廖承德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年,早就融入了那边的生活。香港不同于华夏大陆,旧社会遗留下的风气很浓厚。

        在旧社会里,有这么一种说法,说得是行走江湖,有三种人比较特别,也可以说是危险。

        一就是出家人,例如和尚道士,第二就是女人,而且是越漂亮的女人越危险,第三就是小孩子了。所以以廖承德如今的身家和地位,对钟石这样的孩童,没有丝毫的小觑之心。

        等众人坐定了,廖承德思考了半天,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不瞒诸位说,我在香港做点小生意,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前两天听我手下的人说,有个叫钟石的小友,说有重要的事情相商,所以我这次冒昧前来,还请各位不要怪罪!”

        “喂,老家伙,我说了什么?”

        还未等其他人有什么反应,钟石就阴阳怪气地说道,他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说过的惊世骇俗的话。

        “小石头,住嘴!怎么和长辈说话呢!这么没礼貌,平时我怎么教导你的?”

        钟建军冲着钟石就是一通呵斥,末了还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不过拍得很轻,显然并不是真的生气。

        “既然不是政府的事,那我这个老头子就先回去了!”钟石的话虽然说得不客气,不过哪里瞒得过钟方卓的眼睛,他人老成精,明白这个孙子不想在人前说事,所以坐了一会就提出告辞。

        “爸,大哥,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敞开来说的啊?”钟建军见老父这样,赶紧起身拦住父亲,同时不满地瞪了钟石一眼,这次他是真的生气了。

        看见老爸严厉的眼神,钟石也慌了,只能实话实说:

        “爷爷,大伯,我找这位廖先生,其实是想和他做些生意!”

        “做生意?你小小年纪做什么生意?”钟方卓奇怪地问道。他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大孙子争气,考上了华夏最著名的学府,大孙女在学校里的成绩也不错,老师说有可能考上县里的高中,如今只有这个小孙子,不过年纪还小,现在也不用担心什么。

        钟家是书香世家,世代都是以读书做学问为荣,从根子上瞧不起商贾,钟方卓一听到钟石这么说,心中不快,就连这小孙子表现出来的异样也没有注意到。

        钟建国心细,发现其中的古怪,怎么眼前这位廖先生会不辞千里前来,态度还很谦恭?而且看先前那个干部的态度,这位廖先生也不像是很容易受骗的人。

        见小孙子不出声,钟方卓气得直跺脚,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语气严厉地说道:

        “你们谈,你们谈!”

        说罢,拂袖而去。钟建国、钟建军两兄弟见了,赶紧跟了上去,小声地在他耳边劝着。

        “这……这……”廖承德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变故,半天说不出话来。

        “廖生,咱们出去走走吧!”钟石心中也感到无奈,不过他也知道,想要他那个顽固的爷爷一时半刻接受现实,也不大可能,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劝说。

        廖承德跟在钟石身后,和刘兰打了一声招呼,就出了院子,到处溜达起来。

        随着桑塔纳的离开,围观的人也大都散了,是以围在钟石家附近的人也没剩下几个,钟石一边走,一边嘴甜地叫着“叔叔”“婶婶”,留下身后的廖承德,尴尬地四下点头。

        等到了四下无人的地方,廖承德这才开口说道:

        “钟小友,我本来还将信将疑,不过一见到,我就觉得你说的事情有可能是真的,看来我这次还真是没有白跑一趟。”

        “废话,小爷我当然不会让你白跑一趟,只要你以后听我的,保证你日后财源滚滚,日进斗金。”钟石没好气地说道。

        廖承德哪里见过有人这么对他说话,他顿时有些发懵,一时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怎么?港灿,不相信我说的话吗?你在香港应该听说过长江实业吧!”钟石见廖承德这副模样,还以为他不相信,又继续用嘲讽的口吻说道。

        “长江实业?李嘉诚?你怎么知道?”廖承德闻言又是一愣,不过他想想又有些哑然失笑,此时的李嘉诚在港岛已经小有名气,大陆的人知道也不足为奇。

        李嘉诚,1928年生于粤东朝州,40年为了躲避日本侵略,举家逃到香港,从此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他做过茶楼跑堂,钟表修理工,五金厂推销员,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长江塑胶”,在58年的时候,正式进军地产界,72年的时候,成为了港岛有名的大亨,在79年的时候,“长江实业”和华人船王包玉刚联手,用6.2亿港币的代价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进入80年代,“长江实业”突飞猛进,成为香港地产界的领军企业,而李嘉诚的财富也因此倍增,坐上了华人第一富豪的宝座,自此到钟石转世的时候,都依然是全球华人的首富。

        1984年,华英签署了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双方约定在97年将香港由英国人归还给华夏政府,随着政治前景的明朗和香港经济的复苏,地产业进入了一个长达10年的繁荣期,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期,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成了最大的赢家。

        “长江实业”在1972年11月1日在香港上市,利用大牛市的时机大量筹资,投入到地产行业里去,到了1981年底,“长江实业”的市值已经由最初的1.26亿港元,激增到了78.77亿港元,成为仅次于置地的第二大地产公司。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4年了,不过钟石心中清楚,“长江实业”的发展才开了个头,未来几年内,随着“长江实业”的规模化扩张,和恒生的大牛市到来,“长江实业”的股价还将大幅飙升。

        钟石的第一桶金就瞄准了“长江实业”。

        “废话,我当然知道李嘉诚,他可是华人……大人物!”钟石一时口快,差点说出华人首富来。

        李嘉诚当时虽然已经是港岛有名的大亨了,但是相对于一些老牌的富翁,还是差了一点,比起包家、霍家,李嘉诚只能算后起之秀。

        “那我该怎么做?”廖承德是个生意人,听了钟石这番话,脱口而出地问了起来。

        “嘿嘿,自然是全力买入长江实业的股票,然后坐等分钱了!”钟石也不怕他过河拆桥,大剌剌地说道。

        “你不怕我听了之后,掉头就走,不跟你合作?”廖承德奇怪地问道。他听了钟石的话,心中不以为意,长江实业虽然势头很猛,不过由于经常发新股,所以股价一直在5、6港元的价位间徘徊。

        “嘿嘿,我怕得要死,不过要是错过我,我想你以后一定会后悔!”钟石嘿嘿一笑,反倒是开解起廖承德来。

        “还有那个定窑瓷碗,估计也值个100万港币,你帮我全部换成‘长江实业’的股票。你要记住,我赚钱的手段绝对不止股票一项,日后有你大把赚钱的机会!”

        廖承德听了钟石的话,脸色一时晴一时阴,显然下不定决心。

        股票这玩意,廖承德自然知道,不过炒股票有风险,远没有倒卖文物这样暴利。不过他也有顾虑,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文物走私的控制,他这碗饭也越来越不好吃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2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