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文豪》-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来的时候,陈凯之的心情其实还算不错,本还想着改善一下生活,既然是有赏,皇家理论上不会小气,谁料居然送来个遗物。

        陈凯之脑子有点发懵了。

        那内官却是郑重其事地将诏书恭送至陈凯之手里。

        陈凯之接过,打开看了看,心里想,怎么令他感觉像是上一世学校里颁的小红花或是好孩子奖状一样?

        随后,一个宦官提了一方锦盒来,看上去这盒子颇沉,显得很费力的样子,将盒子交到了陈凯之的手里。

        陈凯之接过了盒子,也不揭开,而是谢了恩,那内官却是站着不走。

        陈凯之晓得他的意思,多半是想索要一点好处,想了想,叹了口气,太监真特么的【创建和谐家园】啊,咬了咬牙,取了自己的全部家当,总计三十七文钱,颠了颠,很不舍地道:“公公辛苦,喝口茶水吧。”

        这内官见陈凯之识趣,起先还如沐春风,一看这铜钱,脸就变了,大义凛然地大袖一甩,道:“拿开,谁要你的钱,咱是办皇差,尽忠职守,职责所在。”

        还是个清官,陈凯之啧啧称奇,正好,钱省了,晚上可以加一个鸡蛋吃,便一副由衷感激的样子道:“公公两袖清风,学生佩服。”

        内官只得悻悻然地走了,显然也懒得跟这种书生计较。

        陈凯之抱着锦盒,问宋押司道:“不知县公在不在?”

        宋押司道:“县公下乡去了。”

        陈凯之道:“本想拜谒,既然不在,学生就回了。”

        抱着锦盒,回到家中,关了门,赐书一本,这锦盒理应比书值钱吧。

        不管如何,陈凯之还是颇为好奇的,打开了锦盒,里头果然躺着一部书,只是……这书说来也怪,质地古朴,可一摸,不像是纸张,质地颇为坚硬,陈凯之取了书,书面上苍劲的“文昌图”三字。

        文昌图……却不知是什么样的儒家经典。

        陈凯之随手翻开,不禁哑然失笑。

        里头的文字嘛,有点玄乎,颇有几分道家的玄学,字句呢,生涩难懂。

        不过听诏书里说,这书……乃是太祖高皇帝的遗物。

        嗯?

        陈凯之猛地想起文昌图的典故来了。

        这是他从经史中太祖实录中知道的故事,太祖死时,就留下两样东西,还专门颁了遗诏,除了一柄剑,便是这部书。

        这书……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陈凯之愈发的觉得蹊跷,当然,朝廷对此,是有解释的,所谓的书剑,太祖的深意便是,让子孙们一手持剑,慑服不臣,一手持书,教化天下。

        这解释,没毛病。

        而教化天下的书,便是这部《文昌图》了。

        莫非,是有文道昌盛的本意吗?

        陈凯之哂然一笑,今日怕是不能去上学了,索性安心坐下,捧书来看。

        可是越看,陈凯之就更加的觉得蹊跷了。

        还是觉得不对劲呀,若是文道昌盛,可是这书里,除了生涩难懂的玄学之外,并无所谓的经史啊,这书名为文昌,倒更像是杂书,太祖你老人家逗我陈凯之是吧,按照大陈的儒学大家的说法,这部书,简直就是杂书嘛,拿这个来自诩文昌,难怪后世的皇帝,都将这所谓的遗物,束之高阁了。

        可陈凯之越是如此,越是好奇,他一遍遍看下去,越看越觉得匪夷所思,因为一开始,这文字生涩难懂,可是看着看着,若是后文联系前文,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些奇妙的联系。

        这一部书,也不过六七万字而已,陈凯之足足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便将整部书看完。

        而后,他就陷入了思索。

        似乎这书……很有意思。

      第97章 道别

        将这部《文昌图》看完之后,陈凯之感觉脑袋更清明了一些,似乎自己摸到了一些东西,可细细去体会,又像是摸不着。

        陈凯之能过目不忘,正因为过目不忘,所以他体会这书中的内容时,脑海里便不由浮现出了许多的文字。

        嗯?

        陈凯之的眼眸不禁落在窗外,不自觉的,天竟已黑了,猛地,他脑海中冒出书中的一句话:“寒暑代谢,日夜旋转,否终则泰。”

        一下子,精神一振,陈凯之突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否终则泰。

        他又想到在书中第三篇,所谓“人有气耶,相依相生。”

        气……相依相生……

        气是这样生的吗?

        嗯,在人身上?

        陈凯之没来由的,觉得一阵燥热,疾步出了屋,想不到此时已到了子夜,天上的月儿和星辰点缀夜空,陈凯之愕然抬头。

        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原来这文昌,根本就不是文道昌盛,书名的所谓文昌,根本就是天上的文昌星。

        所谓文昌星,便是文曲星。

        这样一推理,书中的疑惑豁然开朗。

        无数的文字,仿佛一下子灌入了陈凯之的识海。

        气……相依相生……文昌运气……

        这不是文道昌盛所以有运气,而是文昌的诡计,文昌星的轨迹……

        陈凯之抬眸,看着文昌星如斗一般的位置。

        而在此时,一股气,仿佛自体内油然而生,这气生机勃勃,让人顿时觉得四肢舒畅,妙不可言。

        这……是一本气功的书……

        陈凯之也听说过,在这大陈朝,有许多的隐侠,甚至大陈朝的龙门学宫以及明镜卫中,还有许多匪夷所思的高人。

        他是市井小民,对此,不过是置之一笑罢了,经史之中,也涉及到了一些这样的记载,什么百五十年的寿命,以一克百,对于这些话,陈凯之一向当作是夸大其词。

        可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这所谓的文昌图,本质上,竟是太祖高皇帝留下来的一本武功秘籍。

        汗……缺德啊,什么不好叫,偏偏叫文昌图。

        可是……既然如此,世上有如此秘术,历代的天子,却又为何多是体弱多病呢?

        陈凯之匆匆返回屋去,拿起这部书,一下子,有了明悟。

        这本秘书,想要有所感应,需要倒背如流,因为前后文的每一个都有联系,唯有对这部书中的数万言记得一清二楚,方能结合所有的文字,得到感应。

        而太祖高皇帝留下这本秘书,他的子孙们得到了,想必一开始也视作是珍宝,肯定也有人读过,只是可惜,这文字生涩难懂,读的也是无趣,大家乍看之下,没有从书中得到什么好处,自然也就将他束之高阁了。

        可对自己而言,一方面是自己已培养出了读书的爱好,所以能耐下心,将这部书从头至尾的读完。

        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能够过目不忘,只读一遍,便将里头的所有文字都记得一清二楚。

        可对于那些皇家子弟们而言,谁有心思去将这书读通读透呢?即便是有,那也绝不会有人做到倒背如流,凭着他们的记忆力,这需要读多少遍啊。

        而自己……

        陈凯之心里不禁大喜。

        他又想起关于太祖皇帝夺天下时,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争描述。

        原先他是不信的。

        可是现在……

        陈凯之突然起心动念,忍不住想:“莫非……太祖高皇帝所创造的奇迹,与这部书有什么关联?”

        陈凯之只感觉自己的体内仿佛有一股气息在流动,如涓涓溪流,这气所到之处,给自己带来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看来这个平行的世界,还有许多的隐秘。

        陈凯之不由一笑,突又觉得一股巨大的倦意袭来,索性埋头便睡。

        这一夜,陈凯之睡得很是深沉,竟到了次日日上三竿,方才起来。

        陈凯之一骨碌起来,整个人感觉轻盈了不少,却忍不住苦笑,今日……又没办法上学了,方先生那儿,肯定会责骂自己吧。

        他又想起那部书,此时肚中也不饥饿,所以再读读看。

        这些日子,他除了闭门读这怪书,便是前去方先生那里。

        一连过去半月,转眼已到了十月初,天气变得微寒了一些,府学里发了钱粮,陈凯之预备着买一件过冬的衣衫。

        这半月来,一直琢磨那文昌图,竟发现每读一遍,就会有一种新的感受,说来十分奇妙,第一次倒背如流的时候,明明感觉林自己领悟了什么,可看到第二遍,却发现又有了新的领悟,及至第三遍、第四遍,每一次都是新的感受,明明这书是同样的文字,一丝一毫都没变,可自己的意识,仿佛都在变一样。

        而自己的身体,竟也不知觉的比之从前好了许多,那股气流逐渐壮大了一些,可这到底是什么,陈凯之又说不清。

        他只知道,自己的体力相较于从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

        他开了门,预备出门,可是门一开,却发现门廊下安静地躺着一封书信。

        显然,这是有人从门缝里塞来的。

        陈凯之顿时心里生出一股寒意,是什么人悄无声息的进入自己的门庭,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情况之下夹了一封书信来呢?

        他捡了信,打开一看,微微愕然,竟发现是陈无极的笔迹。

        陈大哥,我要远行了,或许三五年后方能回来,大恩大德,将来再报。无极敬上。

        这是无极给他的道别信?

        他究竟要去哪里?

        陈凯之心里满是疑窦,他既然确定自己三五年后会回,那么理当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陈凯之摇头苦笑,无极这个家伙,还真是奇怪啊!

        陈凯之无奈地将书信收好,接着便赶去县学。

        只是还未进入书斋,便见吾才师叔兴致勃勃地从里头出来,一见到陈凯之,喜滋滋地道:“凯之,凯之,有好事。”

        陈凯之对这位吾才师叔,历来是敬而远之的,这家伙心术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吾才师叔已习惯了陈凯之的冷漠,却也不在意,笑嘻嘻地道:“今夜,京里有个大人物,哈,说出来吓死你,此人曾是龙门学宫的大儒回乡,嗯,他家里便是玄武县,这个人很了不起啊,在洛阳,是誉满京师的人,如今因为直言犯上,而被罢黜回乡,我们理应去拜谒。”

        陈凯之觉得吾才师叔很不靠谱,上一次就被他坑了,自然不理他,只是道:“学生算什么,哪里配登门。”

        吾才师叔眼睛一瞪:“你懂什么,小子,这是机遇,你千万别小看这位王之政先生,他久在京师,又在龙门学宫被礼聘为大儒,和京里不少达官显贵相交,凯之啊,虽然你是秀才,可是将来若是能得到他的垂青,将来的前途不可【创建和谐家园】。”

        “何况。”吾才师叔笑吟吟道:“你可知道,若是能得到这样人的好评,你的命运也就改变了。大兄与此人,倒有过几面之缘,你若是求大兄带你去,有百利而无一害。”

        陈凯之晓得吾才师叔的意思,从汉朝开始,一些名士和大儒,就有评价别人的毛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