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此时王庸所在的小木屋里已经积满了水。

      水浸泡进被子里,更添几分阴冷。

      小风一吹,那种彻寒入骨的感觉别提多爽了。

      “冷!好冷!”王庸叫喊着,忽然一个激灵从地上坐了起来。

      茫然看着周围,兀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想起来,似乎只记得自己推开钟心后,就被巴雷特击中了。

      按照巴雷特那种恐怖的杀伤力,自己应该早就一命呜呼了啊,怎么还活着?

      将湿了的被子掀开,王庸看向自己小腹。

      当他看见小腹处那正在缓缓结疤的伤口后,不由怔住了。

      “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身上只有这么小一个伤口了?巴雷特的威力可不仅于此啊。难不成弥漫用的不是大口径狙击弹?

      纳闷不解的王庸打了个冷颤,他此刻正光着上身,胸口处一枚雕刻成七窍玲珑心的玉石静静贴合着肌肤,给了王庸稍稍暖意。

      这是王庸已故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从一出生就带着了。这么多年,王庸跟这块玉石已经结为一体,哪怕离开一刻都会感觉到不安。所以始终未曾离身。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大小姐的贴身家教》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第九十三章 寒暑不侵

      轻轻握住七窍玲珑,王庸内心感觉到一阵安定。

      玉石上传出的暖意渗进手心,似乎一个小小太阳,激活了王庸体内气血。

      王庸稍微一引导,气血就开始周天行走,制造热量供身体取暖,拔除入骨的寒意。

      连续几个吐息,王庸已经不再那么寒冷,而是浑身热烘烘的,好似身体里开了空调。

      “钟心?不好!”王庸不经意扭头间,才骤然发现倒在自己脚下的钟心。

      略一思索,便明白了钟心倒下的原因。

      这小妮子肯定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结果身体不支而晕倒的。

      “好烫!”

      一摸钟心额头,王庸不由大吃一惊。

      受了风寒的钟心额头滚烫,却是发烧了。只是她嘴里却反反复复喊着:“姐姐,我好冷啊。你给我买个漂亮的羽绒服好不好?”

      这种关头,都忘不了要穿漂亮衣服。

      “钟心!醒醒,醒醒。我是王老师!”王庸将钟心扶起,轻轻拍打着钟心脸蛋。

      吹弹可破的脸蛋红红一片,几乎能滴出血来,可见钟心烧到了什么程度。

      “王……老师,是你啊。抱紧我,我冷。”钟心微微睁开眼,呢喃道。

      王庸心中一疼,不由将钟心紧紧抱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给钟心取暖。

      浑然不顾此刻王庸还光着上身,浑然不顾两人肌肤之亲。

      “钟心,好些了吗?”抱了一会,王庸问。

      钟心却是无力的眨着眼,说:“不……不好……”

      听到钟心这样回答,王庸不禁急了。此时却是哪里去找药物退烧?而且这种内寒外热的症状最为难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性命之忧。

      如果钟心真的因此出事,王庸会百死难赎的。

      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学生,事到临头却成了学生保护自己。王庸丢不起这个脸,也绝对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对了!”正焦急间,王庸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自己刚才用来取暖的法子。

      那是国术里的呼吸吐纳之法,非有一定功底不可行,钟心显然是无法做到王庸那般。

      但是,在道家武术中,却有不少类似于修仙术的内功,据说修成可以寒暑不侵。

      最为出名的便是武当派的寒暑铁布衣【创建和谐家园】跟太乙混元桩。

      寒暑铁布衣功是武当太乙隐仙派的秘传。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饮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成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据说这门功夫无论是练家子还是普通人,都可以轻松掌握。【创建和谐家园】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按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度至零上40度之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力大无穷。

      后面的“击打不伤”王庸不信,但是寒暑不侵王庸是真信了。

      因为王庸真的见过一个老道士在数九寒天穿着单衣行走于雪岭之间,面色红润毫无怕冷之意。那老道士便是修行的这两门【创建和谐家园】。

      “钟心,起来!”王庸一拉钟心,狠心将迷糊的钟心立起在地上。

      “你信任王老师吗?”

      钟心完全是无意识的点头:“信任。”

      “那好,王老师说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要去想,只管去做。”王庸认真道。

      “好。”钟心又点头。

      现在的钟心浑然没有思考意识,完全凭借着对王庸的信任在行使肢体本能,就像是一个牵线木偶。

      而这正是王庸想要的。

      人类在做梦的时候大脑会思维更加活跃,平时生活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梦里却能轻而易举找到方法。现实中根本记不住的复杂知识,梦里就像是顺口溜一般说出口。

      这就是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能力,大脑功能远远超越人类清醒状态。这种情况也成为专家们专门研究的课题。

      王庸需要的正是钟心这种状态,利用钟心的无意识,去引导吐息跟气血。

      “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息行百十二,哼受丹元力。更将金刚杵,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

      王庸轻轻念出一段口诀,这便是寒暑铁布衣功的歌诀。

      其【创建和谐家园】便蕴含于这简单的歌诀之中。

      “下蹲,好,就这个程度。接着来吸气,慢慢吸气。你要想象脚下的大地是阴冷冰凉的,而地心处却涌动着炽热的地火,吸气便是把地心处的地心热气吸上来,沿着两足心"涌泉穴" 吸入骨髓中,再沿着骨髓向上升,在会阴穴处融而为一,再沿身体之中线向上升,直升到脑部的泥九宫,也就是眉心跟后脑勺中间的那一点位置。耳不外听,上下牙齿要轻合,对,就是这个样子。”

      “很好,有没有感觉到身体内有一团火在燃烧?”

      钟心双眼紧闭,长长的睫毛轻轻眨着,半晌才回应:“有。”

      “厉害,不愧是钟心,一听就会了。接下来缓缓呼气,沿着吸气的线路把这团火返回地心。再吸取一团新的地火入体……”

      在王庸的指示下,十多分钟之后,钟心额头上竟然出现一层亮晶晶的细密汗珠。

      原本气若游丝的呼吸,也开始变得有力起来,她也不再喊冷,整个人看上去都精神了不少。

      “差不多十五分钟了,停。先到这里,你休息一会。”王庸叫停了钟心。

      钟心听话的坐到唯一干燥的屋内一角,休息起来。

      而王庸则仍然面带忧色的看着钟心。他知道,只靠这临时抱佛脚的桩功根本去不了病根,钟心的病究竟还得要用药治疗。

      而且王庸更加担心的一点是,现在钟心表现出来的寒热究竟是感冒还是疟疾。

      如果是后者,那就可怕了。

      “不行,必须去找点药草!”看着外面渐小的风雨,王庸不顾自己也有伤在身,毅然走进雨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大小姐的贴身家教》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第九十四章 柳树皮与阿司匹林

      “王老师,你干嘛去?”钟心察觉王庸离开,有些害怕的问道。

      “我去看看能不能离开,顺便找点药草。”王庸没回头,声音很快消失在蒙蒙小雨中。

      本来就已经湿透的身上,倒是也不在乎多淋点雨了。

      所幸现在雨势小了很多。

      这一场雨下的如此持久,将原本的林间小道冲刷的再难寻见。王庸只能依靠记忆往湖边摸索,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才来到太平湖边。

      只是看到太平湖后,王庸蓦然一愣,苦笑着摇了摇头。

      一场大雨让平静的太平湖水势大涨,原本的湖畔边界早被湮没,王庸清晰记得一棵大树就在湖畔不远处。现在却成了长在水中。

      而原本被王庸扔上岸的木筏也找不到了,看来是被上涨的洪水给冲走了。

      没了木筏,便无法回到对岸。总不成泅渡回去吧?

      王庸勉强可以,钟心却是绝对不行。尤其还是在钟心正发烧的状态下。

      “看来只能在这呆到有人来救援了。”王庸叹口气,自言自语道。

      不过具体多久会来人,王庸不敢保证。也许天亮就会有人来,也许要困个三五天。

      不管怎样,钟心的病却是必须要赶紧治疗。不然她挺不住。

      扫一圈周围,王庸准备找几种草药。

      华夏民间偏方颇多,寻常人家买不起药一般都用一些随处可见的野草治疗。

      就王庸所知,在天泰这片区域就生长着野菊花、薄荷、藿香等植物。这些都有助于治疗感冒发烧。

      只是太平湖的涨水给寻找增加了难度,王庸找了许久,才采到几株薄荷跟藿香。这两种东西在天泰市很常见,就连没病的人也会拿它们泡水喝,别有一番风味。

      只是只靠这两样,想要治疗钟心的病却还是有些难度。

      王庸愁眉不展的沿着湖边走动,快失望的时候,骤然看见远处一丛半米高的植物。

      “就是它们!”

      王庸兴奋的走上前,野蛮的将所有植物连根拔起,抱在怀里。

      蒿草。

      这种在华夏各地都有的植物,却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材。

      著名的青蒿素就是从这种东西里提取出来的,这也是被誉为华夏唯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发现。

      而这项发现无独有偶,正是从泱泱国学典籍里发现的。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这本原是葛洪炼丹附带产物的著作,无意中帮助了现代的中医学家们。

      王庸最担心的就是钟心疟疾,现在有了这一丛的蒿草,应该就不会有大碍了。

      拿起药草,王庸兴冲冲回到林间小屋。

      就在刚要迈入小屋的时候,王庸忽然脑子中又想到一个东西。

      二话不说,凑到身前一株柳树前就开始扒皮。

      柳树皮被王庸一块块撕下,带着涩涩的树皮腥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1: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