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作者:燕小陌》-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哎。”秦明淳立即跟上。

        屋内,秦流西接过岐黄递过来的一个盒子,打开,推到秦明淳面前。

        是一盒四色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甜味。

        秦明淳的桃花眼像是进了光,不停地舔着红艳艳的小嘴巴。

        这样的糕点,在家里出事之前他也是不缺的,可出事后,他就再不曾吃过了,甚至也没吃过极细腻的吃食。

        “吃吧。”

        “真的?谢谢大姐姐。”秦明淳眼神晶亮,小手在衣服上擦了擦,这才伸手捏了一块茯苓糕,先是舔了舔,然后才小小的咬了一口,露出餍足的表情。

        秦流西看着,忽然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却仍是冷着脸。

        秦明淳咬了一小口,嚼了许久才咽下,盯着良久,道:“我饱了,这就不吃了,可以留着吗?”

        他嘴上说着不吃,可眼睛却是不离手中的糕点。

        “不行,只能在我这吃完,否则就不要吃了。”秦流西作势要拿。

        秦明淳慌了,连忙把那糕点往嘴里塞去,这一急,就噎着了,小脸憋得紫涨。

        秦流西不慌不忙的在他的胃部一顶,糕点就吐了出来,看着小家伙咳个不停,道:“这是给你的教训,再好吃的东西,都不能急,因为可能会噎死。”

        秦明淳双眼通红,有些惋惜的看着地上的茯苓糕,蓄起来的眼泪要掉没掉。

        “既然吃完那就走吧。”

        “哦。”秦明淳站了起来,不舍地看了一眼桌上的糕点。

        一步三回头。

        秦流西见状,拿起来,三两口就吃完了,含糊地说:“没了。”

        秦明淳:“……”

        眼泪唰地掉了下来。

        秦流西得意地冲他咧了咧嘴。

        秦明淳受不住的跑了出去,大姐姐好恶劣。

        岐黄走进来,道:“您这是坏的连小孩子都欺负呀!”

        那还是亲弟呢。

        秦流西说道:“我这是给他树立长姐形象,以后好避着我点!”

        岐黄轻嗤,看着吧,一会还不是要给那小少爷送去,谁叫他可爱。

        果不其然,秦流西就道:“剩下的糕点,给大太太送去。”

        岐黄:瞧瞧,坏不过一盏茶功夫!

      第三十二章 有姐如此,是为大幸

        顾氏正恹恹地靠坐在床上,忽听外头菊儿叫:“大小姐来了。”

        秦流西走了进来。

        “是西儿来了。”顾氏苍白着脸向她露了笑。

        秦流西看着她的脸色,皱眉道:“您产后未愈,理应卧床休养。”

        顾氏道:“躺久了也是累,也才刚坐起来不久,你来是?”

        “躺下吧,我给您行针。”秦流西上前去扶她躺下,先是给她扶脉,然后把一盒金针打开,再掀开被子。

        秦流西在她的腹部轻轻的揉了下,道:“您这次产子大伤元气,要想恢复好,光是食补不够的,还得辅以针灸,疏导经络,引导阳气入体,以补元气。否则,即便您出了月子,以后也会置宫寒腰痛,尤其阴雨天。”

        顾氏惊讶地看着她:“你小小年纪,竟懂得如此多,你的医术是跟谁学的,我们倒从不知你会此道。”

        “你们不知实属正常,毕竟我自小便离家。”秦流西取了金针,看了她一眼,道:“你若不放心,我可以不治。”

        顾氏连忙道:“我并不是不信你,我们母子三人,都是靠你才活下来,三婶我岂会不知好歹不信!三婶只是好奇,也佩服,你很厉害。”

        秦流西嗯了一声,没反驳。

        她捏着针,斜斜地在顾氏的腹部的关元穴刺下,由浅至深,紧按慢提九次,紧接着,是神阙命门等几个穴位,同是如此,每层都是反复几次。

        秦流西揉捻着针,额上渐渐见了汗,一边看向顾氏,道:“针灸,除了帮助您尽快排清恶露,也是固本培元,益阳补虚。您腹部会有些热感也不必慌,乃是正常的【创建和谐家园】手法。”

        顾氏确实感受到了腹部渐渐的灼热,却一点都没感到不适,而是非常舒坦,便道:“当真如此,竟这么神奇,就像是有热水敷在肚子上。”

        秦流西没解释,这是烧山火的针灸手法,自然舒服了。

        顾氏已感温热,秦流西便出针,并揉闭针孔,把针都出了,便替她拉上被子,道:“您养着就好。”

        “三婶都不知该如何感激你了。”顾氏看着秦流西的眼神满是感激。

        “我既受你财物,理当给你诊治。”

        顾氏有些不明,她何来的财物?

        秦流西没多解释,让奶娘她们把孩子带过来,取出两枚用红绳子吊着的玉扣,分别系在襁褓上,道:“两位弟弟既是早产孱弱,更容易被邪物伤身,这两枚平安扣,是我从道观求回来的,平日里不要离身,保他们百邪不侵。”

        顾氏大为感动,起了身,就在床上郑重地向秦流西行了一礼:“我代他们多谢长姐庇佑疼爱。”

        秦流西听到长姐这个词,也没什么动容,倒是两个小的此时睁开眼,尚未能聚焦的眼睛往她这边看来,她蜷了蜷指尖,很快就走了。

        顾氏招呼奶娘把孩子放到床榻上,手拿起玉扣看了看,眼睛温热,爱怜地摸了一下两个儿子的小脸,呢喃道:“为娘原以为你们的命是不幸的,却是娘错了。”

        有姐如此,是为大幸。

      第三十三章 秦家仅存的福荫

        秦流西给顾氏【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王氏看着眼前的四色糕点半晌,才轻叹一口气。

        “秦家,多少是有几分福荫在的。”若不然,哪还有这一府栖身地,还养出一个七窍玲珑心的姑娘?

        “太太,您这说的福荫是指大小姐?”王氏的心腹沈嬷嬷给她奉上了一盏茶。

        “难道不是?”王氏接过茶反问,道:“先不说这满府的大大小小,就只说三房那边,若非她出手,如今这处宅子,那红灯笼,岂能继续挂着?”

        沈嬷嬷听出里面的弦音,知道她指的是顾氏母子三人,若不是秦流西有一手,那样的情况,不说母子皆危,肯定有折损的。

        可如今,母子均安,正是幸事。

        “大小姐,确实清奇,怪道当年老太爷主张挂在您名下。”沈嬷嬷一脸莫测,道:“太太,如今看来,当年大小姐挂在您名下,后来又被送回老宅,是否那老道早算出府中有此一难?”

        王氏并没说话,只抚摸着茶杯边沿出神。

        “若真早就算出吉凶,怎就没提呢,提了,咱们大少爷也不至于……”沈嬷嬷擦起了眼角。

        她说的大少爷,自然是长房长子,也就是王氏所出的唯一嫡子,正宗的长子嫡孙,如今却跟着父辈在那苦寒荒蛮之地受苦受难。

        只要想到这一点,沈嬷嬷就觉得心如刀割。

        她一生无儿无女,只服侍着王氏,把她当女儿一般看待,对她的孩子,自也是孙辈一样,可现在那孩子本该锦衣玉食的在学堂读书进学,如今却是跟着流放,也不知病了痛了伤了与否?

        沈嬷嬷忍不住掉了泪。

        王氏同样痛彻心扉,别过头去,擦掉了眼中的泪水,道:“提了又如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便是躲过了今朝,还能躲得过明天?嬷嬷,人最是难以和天斗,再算也算不过天!”

        “话是这么个理,可老奴就是心疼少爷。”

        王氏强忍心疼,呢喃道:“你心疼,我这当娘的,比你更疼,只恨不能替儿身,去受那苦难。”

        沈嬷嬷看过去,自家从小看到的小姐,难掩神伤,在灯火下更显孤单寂寥,形容憔悴。

        是了,她是当母亲的,却也是这秦家的长媳主母,再苦再疼,也只能强撑。

        “是老奴的错,不该惹了您伤心。”沈嬷嬷上前抱着她拍了拍。

        王氏擦了擦眼角,说道:“你别自责,你都能陪着我受这苦,我岂能怪你?嬷嬷,当日你其实不该跟着我来。”

        “老奴一生无儿无女,就这一条命,去哪不是过,便是跟着您吃糟糠,亦是无怨尤。”

        王氏听了这话,嘴角勾起,道:“你放心,我会给你养老送终的。”

        “好。”

        王氏这才看向那些糕点,提起了精神,道:“这些糕点,你分一份去给万姨娘和淳儿那,还有一份给老太太,再给三弟妹那边也送去一份吧。”

        “您呢?”

        王氏摇头:“我还不至于馋这个,若让二弟妹她们知道,只怕有的话说。”

        沈嬷嬷想到二太太那性子,也是缄默不语。

      第三十四章 规矩?吃饱了撑的!

        翌日一早,秦流西在自己的小院用了早膳,便带着陈皮出去了,她今日可是接了诊的。

        她出去得早,也不知老太太那边,众人苦等她未至,惹得谢氏不住的给老太太上眼药,一个姑娘家,要规矩没规矩的,从前是没法子,如今长辈俱在,得好好教导规矩了,不然这出去,也是被笑话的份。”

        万姨娘道:“在这漓城,她出去,不说自己的身份,哪个知她是秦家姑娘。”

        谢氏黑了脸:“万姨娘,母亲和大嫂都没说话呢,哪有你插嘴的份,大嫂也是把你惯的,没规没矩。”

        她看不上顾氏那温吞性子,也看不上大嫂故作贤良,对姨娘这些玩意儿好的跟亲妹子似的,忒是虚伪。

        王氏淡淡地道:“二弟妹是忧心着咱们秦家的规矩教养,我却是愁着这一家子的嚼用花销。母亲,坐吃山空,手头上这些银钱,就是再省,明年怕就要空了。咱们也没有收息,便是那些祭田,也都被封了。”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噤声,面露惶恐。

        王氏唯恐她们不知日子艰难,继续道:“先不说父亲他们那边要银钱打点,就家中,男儿始终要上学堂,还有各处花销,远的不说,如今已渐渐要入秋,又要添置冬衣,还有入冬后要用的炭……今年怕是得过冷冬。”

        规矩?都吃饱了撑的才会还想端着大家做派吧!

        众人纷纷白了脸。

        冬天用的炭,那都是要花大钱的,尤其是上好的银霜炭,更是贵,这一大家子人,就是挤着睡,一个冬也要费不少炭了。

        所以这烧的都是银子,而没有银子,不就是过冷冬吗?

        这会儿,谁还想那规矩啊,都得想,能不能活着过冬了!

        秦老太太尚未痊愈病体,也是强撑着精气神和大家一起,听了王氏这话,先是瞪了谢氏一眼,然后才道:“银钱是要紧着用,所幸都会女红,这么着,王氏你让人去买些绣线缎子回来,大家得空了绣些帕子荷包之类的送去秀坊寄卖。”

        所有人都面色惶惶,这真的到这地步?

        “母亲,我想自己出去寻个活计。”秦梅娘忽地开口。

        秦老太太一愣。

        王氏也看了过去。

        秦梅娘垂了头,不是她自私,不想贡献,她是被休回来的,带着两个女儿,处境最是尴尬和无望,也总得替母女三人打算,毕竟过几年,女儿们也得出嫁,没有嫁妆,娘家岂会看得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2: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