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金手指》-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接过赵与莒的图纸之后连着数日,方木匠几乎未曾安眠,每日睁开眼便是在钻研赵与莒拿出的图纸,闭上眼脑子里想的也是图纸上画的物什。

        这图纸上的部件,都是这个时代所能造出的,以作为动力的水轮为例,事实上在一百多年后的元代,便出现在中华的江河溪流之上。元时王祯的《农书》之中,便对由这种水轮牵引的水转大纺车有详细记载,而欧洲人使用同类的东西却要到近四百年后——英国人托马斯·隆柏要到西元1719年才建立当时英国的第一个水力缫丝厂。只不过,赵与莒结合后世的物理学原理,将这个大水轮做了改进,使之能更好地利用水能,转速也更为均匀。

        至于其余部件,在历史上就更为有名,这四个部件,再加上欧老根父子铸出的铁部件,便是引发英国羊吃人运动的骡机改进型(注2)!但骡机适于纺织羊毛,经过后人改进之后才适于纺蚕丝。

        因为这机器事关重大,赵与莒在如何保密上是熬费苦心,他除了将主要部件分为铁器与木器,分别交由欧老根与方有财来制造外,还将其余一些部件秘密托付给了陶工——这便是胡福郎在给他的口信中所说之事。

        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太放心,依着他的观察,这三人中欧老根虽然与赵家关系最为疏远,倒是最可放心的一个,饶是如此,他还是注意欧老根三子欧八马的举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他办的义学里的欧八马成了人质。安置方有财儿女,也是如此,一方面以厚恩结纳方有财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将其子女置于自己掌控之中。只不过欧老根与方有财见识少,看【创建和谐家园】他心中深意,反倒对他的安置感激涕零。

      ¡¡¡¡±ãÊÇÔÚÕâÖָм¤ÐÄÀí֮ϣ¬·½ÓвÆÒÔǰËùδÓеÄÈȳÀ£¬Í¶Èëµ½ÕÔÓëÜì½»¸øµÄÐÂÈÎÎñÖ®ÖС£·ÑÁ˶þÊ®ÓàÈÕ¹¦·ò£¬ÔÚÊýÒÔÊ®´Î¼ÆËãµÄʧ°ÜÖ®ºó£¬ËûÖÕÓÚÔì³öÁËÍêÈ«·ûºÏÕÔÓëÜì¹æ¶¨³ß´çµÄ¶«Î÷À´¡£±¨ÒÔÕÔÓëÜìÖ®ºó£¬Ç¡ºÃºú¸£ÀÉÒ²Ç××ÔÔËËÍÕÔÓëÜìÒªµÄÌÕÆ÷»Øµ½ÓôÕÁɽׯ£¬ÕÔÓëÜìÐļ±£¬±ãÕÙ¼¯ÆðÈËÂíÀ´µ½µÚËÄ´¦Ë®°Ó¡£

      ¡¡¡¡Ë®°ÓÔçÒÑ´î³ÉÁËÒ»Ö»Óж¥È´Ã»ÓÐËÄÃæÇ½µÄľÅï×Ó£¬»¨ÁËÁ½ÈÕʱ¼ä£¬ÕÔÓëÜì²ÅÖ¸»Ó×Å·½Ä¾½³ÓëÄÇЩ¸öÖ¯¹¤Ò»Æð½«ËùÓв¿¼þÆ´½ÓºÃ¡£¿´µ½Ë®ÂÖ´ø×ÅçÒ³µ¿ªÊ¼¿Õת£¬ÖÚÈ˶¼ÊÇϲÐÎÑÕÉ«£¬²»¹ýçÒ˿ȴ²»ÊÇÄ¥Ãæ£¬³É²»³É»¹Òª¿´ÕâçÒ³µÄܲ»ÄÜÖÆ³öºÃµÄÉúË¿À´¡£Òò´Ë£¬°üÀ¨ÕÔÓëÜìÔÚÄÚ£¬ÖÚÈ˵ÄÐÄÖжàÉÙ»¹ÓÐЩ²»°²¡£

        得了赵与莒吩咐,一个织工开始升火,在这个由欧老根父子用生铁铸成的锅炉里,烈焰熊熊,将水煮成蒸汽,再通过一根陶管,将蒸汽传到另一端的陶釜之中。这陶釜便是丝釜,收来的蚕茧便在这其中煮熟,因为是蒸汽致热的缘故,所以温度可以恒定,不象旧式丝釜,因为温度不定而经常出现破坏蚕茧之事。

      ¡¡¡¡ÁíÒ»¸öÖ¯¹¤×ÔÖóºÃµÄ¼ëÉÏѰÕÒË¿¿Ú£¬´îÉÏľ֯çÒË¿¿K£¬Ôٰ⶯çÒ³µµÄ¿ª¹Ø£¬Ë®ÂÖ±ã´ø¶¯¾ØµÄÖáÐÄ£¬Ê¹¿KÐýת£¬°ÑË¿¹öÉÏÖÆÎª³ÉÆ·£¨×¢3£©¡£µ±ÄÇÉúË¿³öÀ´Ö®Ê±£¬ÖÚÈ˶¼ÊÇÆÁÏ¢ÄýÉñ£¬ÉúÅ´óµãµÄºôÎü£¬¾Í»á½«ÕâË¿Ïß´µ¶Ï¡£Ò»Ê±Ö®¼ä£¬Ö»ÓÐçÒ³µÄÇ֨֨ѽѽµÄ³ÝÂÖת¶¯Éù£¬ÔÚÕâľÅï×ÓÖÐÏ춯¡£ÔÚ¾íÁËÒ»¶Îʱ¼äÖ®ºó£¬Ö¯¹¤Óְ⶯çÒ³µ¿ª¹Ø£¬Ë®ÂÖ¿ªÊ¼¿Õת£¬çÒ³µÍ£ÁËÏÂÀ´£¬ËûСÐÄÒíÒíµØÈ¡ÏÂË¿£¬·Åµ½Ñô¹âÖ®ÏÂϸϸ²ì¿´¡£

        “粗细均匀、色泽洁净,是上等生丝!”仔细看了几眼,他便迫不及待地宣布道。

        然后,便是赵勇看到的那一幕了。

        注1:罗愿:《罗鄂州小集》卷五《鄂州到任五事札子》:“雇人为婢,限止十年,其限内转雇者,年限、价格各应通计。”

        注2:骡机是西元1779年克隆普顿将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与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加以改进并结合的产物,开创了英国纺织业的大机器时代。

      ¡¡¡¡×¢3£ºÏà¹Ø»úе£¬²Î¿¼Á˽ü´ú³ÂÆôãä1873Éè¼Æ¡¢¹ãÖݳÂÁªÌ©»úÆ÷µê¼ÓÒÔ¸Ä×°µÄ»úÆ÷Ë¿³µ£¬²»¹ý¸ÄÈËÁ¦¶¯Á¦ÎªË®¶¯Á¦¡£¾ßÌå²Ù×÷²½Ö裬Ҳ²Î¿¼ÁË³ÂÆôãäËù°ì¼Ì²ý¡çÒË¿³§µÄÏà¹Ø¼ÇÔØ¡£½÷ÔÚ´Ë£¬Ïò³ÂÆôãäµÈÖлªÖÇÕßÖ¾´¡£

      十四、继昌隆(上)

      ¡¡¡¡ÕÔÓÂÔÚÈËȺÖп´À´¿´È¥£¬ºÃ²»ÈÝÒײżû×ÅÁËÕÔÓëÜì¡£

      ¡¡¡¡Ò»À´ÊÇÒòΪÕÔÓëÜìÈËС¸ö°«£¬¶þÀ´ÒòΪÕÔÓëÜìÉí±ß»¹¸ú×ŶþÈýÊ®¸öº¢Í¯£¬Ò»Ê±°ë»áÒªÔÚÕâô´óȺÈËÖÐÕÒµ½ÕÔÓëÜ죬²¢²»¼þÈÝÒ×µÄÊÂÇé¡£´Ë¿ÌµÄÕÔÓëÜ죬СÁ³ÕǵÃͨºì£¬ÕýÔÚÕ¹ÑÕ´óЦ£¬Ä¿¹âÒ²±äµÃ¼«»îÆÃ£¬Ë¿ºÁûÓÐÍùÈÕС´óÈ˰ãµÄÄºÆø³Á³Á¡£

        赵勇踌躇了会儿,不知是否应当立即上前禀报,赵与莒这样的笑容,实在是太少见了。

      ¡¡¡¡ËûδÉÏǰ£¬ÕÔÓëÜìÈ´ÏòËûÕÐÊÖ£º¡°ÕÔÓ£¬Äã¿ÉÊÇ»ØÀ´ÁË£¡¡±

        赵喜也见着赵勇,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将他拉到赵与莒面前:“如何花费这许多功夫,害大郎苦等,快禀报大郎,事情是否办妥了!”

        赵与莒摆了摆手,大笑变成了微笑:“人平安回来便好,至于差事,倒不急,回去再说吧。你一路奔波极是辛苦,先去歇息,午时再来禀报也不迟。”

        他这看似随口的一句话,却让赵喜赵勇父子心中舒坦,赵勇倒未细想,赵喜却是年老成精,对赵与莒更是敬畏:这等收揽人心的手段,怎的是一个七岁孩童能施展出来的!

        “大郎,这丝是上等生丝!”见赵勇退下,那织工又捧着那缕丝到赵与莒面前献宝。赵与莒见他脸色兴奋得通红,心中反倒平静下来。

        “诸位辛苦了。”赵与莒接过丝环顾四周,待众人静了些后道:“厨房里治办了酒席,这些日子多亏了诸位,就由老管家代我敬诸位两杯!”

        众人低低地欢呼了一声,赵与莒伸掌示意肃静,那些孩童立刻抿嘴挺胸,这是几个月来训练出的。见孩童都安静下来,大人也都情不自禁闭住嘴,静静等着赵与莒说话。

        “酒宴之后,每人去帐房里领赏钱。”赵与莒果然说出众人最想听的话语,这一次,他们无法压抑,再度欢呼出来。

        赵喜笑嘻嘻地领着众人离开,只留赵与莒、赵子曰二人还在。

        这座水坝位于高处,可以见着那些织工与欧老根、方有财等进了郁樟山庄。他们进去没多久,两个女子匆匆离开山庄,往他们这个方向走来。

        这两个女子中一个是小翠,另一个则是家中买来的粗使婢女。赵与莒终究是信不太过那些织工,问得家中这婢女也善纺织,便让小翠带她过来。

      ¡¡¡¡Á½Å®À´ÁËÒ²²»¶à˵£¬ÕÔÓëÜìÖ¸µãËûÃÇÈçºÎʹÓÃË®¶¯çÒË¿³µ£¬¶øÕÔ×ÓÔ»Ôò¸ºÔð¸øÌú¯¼ÓÌ¿£¬²»Ò»»á¶ù£¬çÒ³µÔÙ¶Èת¶¯ÆðÀ´£¬»úе¿©Ö¨¿©Ö¨µÄÓнÚ×àµÄÉùÏ죬Ìýµ½ÕÔÓëÜì¶úÖУ¬·Â·ðÊÇ×îºÃµÄÒôÀÖ¡£

      ¡¡¡¡·½²ÅµÚÒ»´ÎÊÔ»ú£¬ÎªµÄÊÇ¿´ÕâË®¶¯çÒË¿³µÖƳɵÄÉúË¿ÊÇ·ñ¿°Óã¬Èç½ñÔòÊDzâÊÔçÒ³µµÄÉú²úËÙ¶È¡£ÕÔÓëÜìÔç¾ÍËãºÃ£¬Õą̂ˮÂÖ¿ÉÒÔ´ø¶¯ËļÜÐÂʽçÒ³µ£¬Ã¿¼ÜçÒ³µÓÉÒ»È˹Ü×Å£¬ÐèµÃËĸöÅ®¹¤£¬ÁíÍ⻹ÐèÓÐÒ»ÈËÉÕ»ðÕô¼ë¡£

        那婢女果然善于纺织,加上这水动缫车与手摇缫车有相似之处,只是稍加指点,她便能上手了。赵与莒人小个矮,爬到一个板凳之上,见她十指捻来拢去,有如蝴蝶绕花般,心中不由得紧张起来。

        小翠也满脸通红地望着那婢女的动作,赵与莒父亲去世之后,因为家境渐窘,全氏与小翠曾纺织以补贴家用,故此她对缫车也不陌生。那个婢女从煮熟的蚕茧中挑出的丝头越来越多,当超过十个丝口的时候,小翠便已经这个样子,当超过二十个丝口时,她更是眼睛瞪得老大。

        大宋此时使用的手摇式缫车,因为一只手必须摇动的缘故,再熟练的好把式,能看住十个便是极限了。

        那婢女也是满脸兴奋,手上的动作越发地快了,一直挑出三十二个丝口,她才显得手忙脚乱,无法再兼顾更多,不得不放弃了两个。

        保持兼顾三十个丝口的状态足有一柱香的功夫,就当小翠以为这是她的极限之时,那婢女又开始尝试增加丝口。这一次她增加的不快,又过了一柱香的功夫,才增加到四十个丝口。

        “四倍……四倍!”

        跟着义学学了算数的小翠,在确认那个婢女短时间内无法再增加丝口数目之后,有些口齿不灵的喃喃道。

        普通的织女,第一次用这种水动缫车,便能四倍于一个极佳的缫纱好手,纺出来的生丝质地还更佳,这在小翠看来,几乎可以算是仙法神术了。

        “若是奴家能多熟悉这缫车,定然能看顾六十个丝口甚至更多!”在又操作了一柱香之后,接到赵与莒的示意,那婢女停了下来,她原本姿色平庸,但此刻脸上红扑扑的,倒有几分风韵。

      ¡¡¡¡ÕÔÓëÜìµãÁ˵ãÍ·£¬Á³ÉÏÒ²ÊÇÑÚÊβ»×¡µÄЦÈÝ¡£ËûÕâçÒË¿»ú£¬ÓëºóÊÀ³ÂÆôã䣨ע1£©Ëù·¢Ã÷µÄçÒË¿»ú¼«ÎªÏàËÆ£¬Ëû¼ÇµÃ³ÂÆôãäÔøËµ¹ý£º¡°¾ÉÆ÷ËùçÒ֮˿£¬Óù¤¿ª½â£¬Ã¿¹¤ÈËÒ»Ãû¿É¹ÜË¿¿ÚÊ®Ìõ£»Ð·¨ËùçÒ֮˿£¬Ã¿¹¤ÈËÒ»Ãû¿É¹ÜË¿¿ÚÁùÊ®Ìõ£¬ÉϵÈÖ®¸¾¿É¹ÜÖÁ°Ù¿Ú¡£¡±¹ÜÁùÊ®ÌõË¿¿Ú£¬Ö»²»¹ýÊÇÒ»°ã¹¤ÈËË®×¼°ÕÁË¡£

      ¡¡¡¡¼´±ãÊÇÒÔÁùÊ®ÌõË¿¿ÚÀ´Ë㣬ÕâÒ»ÌõçÒ³µÒ²Áù±¶ÓÚµ±½ñ×î³öÉ«µÄçÒË¿¹¤£¬½ÏÖ®Ò»°ãƽ¾ùˮƽ£¬¸üÊÇʤ¹ýÊ®±¶¡£ÕâľÅïϵÄË®ÂÖ¿ÉÒÔ´øËļÜÐÂʽçÒ³µ£¬Ò²¼´Òâζ×ÅÕâÀïÓÃÉÏËÄÎå¸öÈË£¬±ã¿ÉµÖËÄÊ®¸öçÒË¿¹¤ÈËÁË¡££¨×¢2£©

        “走吧,我们也回山庄。”

      ¡¡¡¡ÑÚÊβ»×¡Á³ÉϵÄϲÒ⣬ÕÔÓëÜì´ÓçÒ³µÉÏÈ¡ÏÂÒ»¸ö²¿¼þ¡ª¡ªÃ»ÓÐÕâ¸ö£¬Ë®ÂÖ»ú±ãÎÞ·¨´ø¶¯çÒ³µÔËת¡£ËûÇáÇáµàÁËÁ½ÏÂÄÇľ֯µÄ²¿¼þ£¬ÐÄÖпªÊ¼¹ÀËãÈôÊÇÔÚÕâÀ↑¸öçÒË¿×÷·»µÄ»°Äܸø×Ô¼º´øÀ´¶àÉÙÊÕÈë¡£

        与水力磨坊几乎不需要人工不同,这里必须有五到六个人,考虑到保密,人数还要更多,故此人力成本会更高些。不过,生丝比起面粉利润要高得多,也无需担忧销售之事。绍兴和附近几个府都以蚕桑丝绸闻名,包括监安在内,有不少民家无地,专门购丝织绸为生,被官府称为“机户”、“机坊家”、“织罗户”,他们对于生丝的需求量极大。

      ¡¡¡¡×¢1£º³ÂÆôãäÊÇÎÒ¹ú½ü´úµÄ°®¹ú»ªÇÈ¡¢ÖøÃûµÄÃñ×åÆóÒµ¼Ò£¬Ëû´´°ìÁËÎÒ¹úµÚÒ»¼ÒÃñ×å×ʱ¾¾­ÓªµÄ»úÆ÷çÒË¿³§¡ª¡ª¼Ì²ý¡çÒË¿³§£¬¼Ì²ý¡çÒË¿³§µÄ´´°ìºÍ·¢Õ¹£¬±êÖ¾×żÌçÒË¿¹¤Òµ½øÈëÁËеÄÀúʷʱÆÚ¡£¡ª¡ª°Ù¶ÈËÑÀ´µÄ¡£

        注2:事实上远不只此数,宋时秦观作的《蚕书》里画了当时的缫车,一个人同时只能挑起两根丝,以此算来,用了新式缫丝车之后,一人可抵三十人,当然,这一人必须是熟练女工。作者对缫丝的了解都是来自于书本,或有不确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十四、继昌隆(下)

        开炉节(注3)来时,身为织罗户的王十三心中极为不安,因为被官府强征去织造盐袋的缘故,前两个月里,他家织出的四经绞罗(注4)只有寥寥数匹,而眼看着自泉州的客商便要来取货,他缴不出客商定好的货物,不唯声誉受损,而且也无钱来还那客商的定金,若是理论起来,除了破家别无它路可走。

        论起时间,若是没日没夜地赶工,他倒还来得及,只是此时已经天气转寒,桑叶败落秋蚕产卵,去哪儿能弄得到织罗所需的生丝?

        临安府有大大小小一百零六家与丝绸相关的店铺(淳佑年间数据),王十三几乎家家跑遍,虽然不少店铺的掌柜东家与他有几分交情,可这个时候却都爱莫能助。若只是一点半点的生丝,或许还可筹措出来,但象他家这般的织罗户都找上来,任谁也支撑不起。

        当他看到“继昌隆”的招牌时怔了一下,这招牌上除了店铺的名字,还画着一捆丝线,不必多想,他便走到这家店门前。

        或许是因为新开张的缘故,“继昌隆”前门可罗雀,过往的行人都没有谁停下的。

        “客人可是要买生丝?”见他驻足,店里正在发呆的伙计精神一振:“小号里有上好生丝!”

        “这条街俺每日里都来往,还是第一次见到贵号。”王十三撤步出门,看了看店铺的招牌:“继昌隆?”

        “小号今日新开,客人自是不曾见过了。”

        “贵号有多少生丝?”王十三慢吞吞地问道。

        “客倌要多少?”伙计极机灵,从王十三的口气中,听出了他似乎急用。

        王十三皱着眉,织四经绞罗要用上好的生丝,而此时还在市面上卖的生丝,大多是些边角下料,继昌隆的伙计虽是自夸有上等生丝,那不过是自卖自夸罢了。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对伙计道:“将贵号的生丝拿出来给俺瞧瞧。”

        那伙计精神大振,临安城中丝绸行当自成一体,继昌隆是外来的,又不象保兴粮店那要有个熟悉行当的掌柜,故此未曾打开局面,现在这人上门来,正是瞌睡碰着枕头。那伙计小跑着进入柜台,不一会儿,便将一捆生丝提了出来,将之交到王十三手中。

        王十三初见那丝时,便是眼前一亮,将丝拿到门外,就着阳光细细察看,好一会儿,他揉了揉自己眼睛,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所见一般:“这等生丝,你们……你们从何收来?”

        如今市上的生丝,一般是蚕户自养自缫,也有收茧缫丝的。但开铺子售卖生丝,则大多是去乡间农户里收来,故此王十三有此问。

        “还入得您眼吧?”伙计问道。

        “入得,入得,当然入得!”王十三抚摸着光滑的生丝,脸涨得通红,这等生丝,饶是他家三代为罗织户,却也不曾见过。他原本有几分拿翘心思的,可这个时候全部忘了,用力咽了口口水之后,他情不自禁地对着那伙计点头哈腰道:“你这的生丝都是如此么?”

        伙计也不答话,进了店铺里内,没一会儿,又拎出两大捆生丝来。王十三看得眼睛都直了,这两大捆生丝,比起方才拿出来给他看的毫不逊色,也是材质极佳的上等生丝。

        “好丝,好丝!”

        王十三用力点头,又用力摇了摇头,这般好丝,价格恐怕也会贵得惊人,他默算了一下自己能拿出的银钱,好一会儿之后,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店家,贵号这丝价钱如何?”

        “客倌觉得小号这丝如何?”伙计没有明说价钱,而是向王十三反问道。

        王十三有心贬低方便过会儿讨价还价,但摸着那丝,他心中又是不忍。织了半辈子的丝,象这样上等的生丝,还是前所未见。不唯光滑细顺,便是一般缫丝中时常会出现的断头也少了许多。

        吭噗了半晌,王十三才颇为愧疚地说道:“若说这丝不好,实是昧了良心,俺王十三说不出来。店家,你也莫绕弯子,这丝是何等价,直说便是。”

        伙计听他说得干脆,便报了个价格,王十三听了眼睛发直,拼命摇头道:“你这店家,不卖我便罢了,何必戏弄于我,这价钱……这价钱……”

        “小号说一不二童叟无欺。”伙计道。

        王十三用力咽了口口水,这上等生丝,伙计报的价钱却与它家店铺里一般生丝的价格一致。本来他估计着,这上等生丝的价格应该比一般生丝高出一半!

        “若是客倌觉得小号生丝好,不妨多为小号拉些生意。”伙计笑道:“小号感激不尽!”

        “那是应当的,那是应当的!”

        王十三口里说着客气的话,心中却有些狐疑,如今已是开炉节了,便是再晚的秋蚕也早已成茧,这店铺中的生丝分明是新丝,也不知他们还存有多少。若是自己真替他们找来生意,他们却供应不了,那折了信誉的却是自己了。

        他是一憨厚人,心中怀疑,便问了一句:“店家,俺是临安罗织户,左邻右舍也都是靠这勾当为生的,虽是有心替你招徕些生意,只是不知你这店中有多少新丝,若是陈丝,恐怕便不好卖了。”

        “客倌只管放心,小号若供应不出,甘愿赔偿!”伙计拍着胸脯打保票,王十三虽然还是将信将疑,但念及左邻右舍也如同自己一般为生丝发愁,但应允了此事。

        当日下午,听得这继昌隆有大量生丝供应,又见了王十三带回的生丝,邻近的罗织户、机户和机坊家都是欢欣鼓舞,他们虽是居住于临安城中,却属“客户”(即无地之民),只靠着织罗纺绵为生,身负重税倒还罢了,每年都会因为被官府强征去织盐袋等误了工时,不少人家为此濒临破产。如今继昌隆能平价供应生丝,让他们在闲时也可赶工,不亚于给了他们一条生路。

        这些机户相互间多有交情,仅仅数日之间,临安城中出了个继昌隆之事便传遍同行,原本门可罗雀的继昌隆,也不得不多雇伙计以应对纷至沓来的客人了。

        注3:宋时以农历十月初一开始生火取暖,故命之为开炉节,可见于宋时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

        注4:古时织罗技术的巅峰之作,工艺由于机器生产而失传,2006年方由南京云锦研究所丝绸文物【创建和谐家园】小组恢复。

      一十五、事端(上)

        凛冬来临,郁樟山庄因为有不少毛竹的缘故,倒还没有失去绿色。

        江南之冬,虽比不过北地那般凛冽,却也有北地所不能及的阴冷。因为湿气极重的缘故,早晨起来时,原野一片白茫茫的,象是下了雪。那是江南的霜冻,每每看到它,赵与莒便想念起温暖的被窝来。

        他想念的自然不是现在的被窝,虽然也算睡得暖和,可比起后世各种各样的床上用品要粗糙得多。此时不仅没有什么羽绒被,便是棉被也没有——在岭南福建一带,据说已经在种棉花纺棉布,却尚未推广。麻布、芦花、干草,仍是普通人家度过寒冷冬季的主要倚仗。

        因为天色亮得晚暗得早的缘故,义学里孩童们的作息时间也做了调整,午休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晚半个时辰起床和早半个时辰睡觉。故此,今日他们出门晨跑时,是辰时一刻。

        这等天气,田间又没了活,原本应该是猫冬之时。不过今日出门时,赵与莒却觉得有些怪异,在山庄之下,似乎有群人蜿蜒行来。

        天色还蒙蒙亮,那群人打着火把,想来是冲着郁樟山庄来的。赵与莒心中不知为何,掠过一丝不祥之感,他召来赵子曰:“把老管家唤醒,他年纪大醒得迟,他且应付一下山下来的人,约束好家中庄丁,莫要生出什么事端来。”

        听他吩咐得慎重,赵子曰心中也是一凛,当下应了。

        跟着孩童们绕山跑了一周,因为心中有事的缘故,赵与莒跑的便有些急,回到庄前时,天色大亮,那群人仍围着庄前,虽是在小声议论,却未曾发生什么争执,这才让赵与莒略微安心。

        见着孩童们昂首正视而入,那些聚在庄门口的人都觉稀奇,免不了嘲笑指点几句。孩童听到了虽是愤怒,却依旧目不旁视,鱼贯进入院中。赵与莒依旧是走在最后,见这些人衣衫都是普通,在北风中瑟瑟发抖,便唤来赵子曰道:“升两炉炭火,再搬些长凳,寻个避风之处让他们坐下。”

        他说的时候使了个眼色,赵子曰会意,领着庄丁搬来八条长凳,在郁樟山庄远离大门的院墙下放下,又升起两炉炭火。聚在庄门口之人不自觉地便围着火炉坐下,混然不觉自己移到了墙角,而不再是堵住山庄大门。

        “小哥,方才说话的便是你们大郎?”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汉子扯住赵子曰问道:“倒是个体贴人的孩儿,如此明白事理,真是难得。”

        赵子曰听他虽是在赞赵与莒,口气却有些不逊,心中便有些不快。不过他这人经的事情多,没有那么大火气,只是笑眯眯地道:“俺家大郎乃太祖爷爷苗裔,自是仁厚重礼,大叔你且坐着烤火,如今风大,小心舌头。”

        他话中带刺,那山羊胡子自然也听得出来,不过听他又抬出宗室身份,山羊胡子多少有些畏缩,讪讪地笑了下,便顾左右而言它:“这庄子原是李老爷家的,当初李老爷养着十余条狗,俺来一趟,便被那狗追一回——闻说这庄院里是极出色的,可让俺进去见识一番么?”

        赵子曰心中不快,其余人等都老实坐着闲聊,唯有这山羊胡子东拉西扯的,当下便沉了脸:“俺家虽未养狗,家规却是极森严的,外人非请勿入,否则便会扭送见官。”

        山羊胡子眨巴眨巴眼睛,一时间为之语塞。眼见赵子曰要走,他又拉住道:“你这小哥好生不明事理,你家大郎方才说话,分明是个极宽厚的,让俺见识见识庄院又有何妨?”

        赵子曰心中更是警惕,觉得这山羊胡子颇有些得寸进尺,他强自要进庄子,也不知打着什么主意——这倒是赵子曰多虑了,这山羊胡子向来手脚不干净的,见到方才进门的孩童都衣衫崭新整齐,以为郁樟山庄极有钱的,便想寻个由头进庄子混水摸鱼。

        赵子曰不知道他的毛病,与他同来的人却知道得一清二楚,他们都只作没听见,若是出了什么事情,量郁樟山庄的人也追究不到他们头上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3: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