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第一太子》-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家都垂头丧气的站在那里,太丢人了,原本以为很简单,现在……

        “好了大家不要灰心,只要大家坚持总有天是可以做到的,从明天开始大家开始正式训练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这位高兄弟。”

        说完他指了指身旁的高怀亮,让他受宠若惊。接下来他写了份,前世军队训练的基本方法,来训练这群人。

        像什么屈膝起坐、仰卧起坐、180度转向提膝收腹、直腿提臀、直角支撑、元宝收腹等训练体能的东西来训练他们。

        这本来时他为这些人设计的可是谁成想在未来的某天确实推广到了全军。

        第二天开始大家都憋着股劲开始按照赵旭的方法训练,第天除了高怀亮没有人能够完整的通过。

        第二天、第三天、直到第四天终于有人能够完整的完成这项训练,伺候几天不断的有人已经能够做到了。

        当然期间赵旭也让他们坚持练习刀枪剑戟,熟练的使用各种武器,经过个多月的训练大家都了很大的进步。

        就连在军中半年次的比武中,也是取得了好的名次,赵旭获得了柴荣的嘉奖,特令他为营的副指挥。

        并且所在的这个都也获得了柴荣的嘉奖,大家脸上都有光,个个对赵旭佩服的不得了。

        高怀亮也被赵旭提升为个什长了,身受赵旭的信任。

        就在这个时候,北方来消息了,北汉和契丹联合进军,后周大败,赵旭知道高平之战快要到来了。

      第6章 高平之战的前奏

        这个消息是李筠送来的,同时也证实了当初赵旭打探的消息的正确性,大败还是李筠轻敌所导致的。

        柴荣刚封赏完赵旭,正和赵匡胤夸赵旭呢,就接到了李筠的奏章。看完之后的柴荣,脸色阴沉。

        柴荣怒不可遏,将奏章狠狠的摔在地上:

        “这个李筠,辜负了朕对他的信任,将北部边疆就交给他,他怎么能这样的轻敌,让我大周损兵折将,来人下旨,免去李筠……”

        “陛下保重龙体,请息怒。”说话的是有官场不倒翁之称的宰相冯道。

        柴荣看到他,怒气稍稍的压了下了去,毕竟冯道资格老,世宗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柴荣的脸色稍微缓和:“冯相,你有什么说的吗?”

        “启禀陛下,现在不仅不能处置李筠,反而有更加的安抚他,这个时候北方边疆是不能再出现任何的意外了,万,老臣是说万陛下在这个时候处置李筠,他会不会……?”

        冯道的意思很简单这个时候如果处置李筠兵败的责任,搞不好会把李筠给逼反呀。

        柴荣毕竟是代英明的君主,很快就稳定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在再提任何关于李筠暂时兵败的事情,而是和大臣们商议怎么处理北汉的入侵。

        赵旭确是知道这个高平之战的。这个战争的引子其实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这时候赵旭身边的高怀亮,问北汉为什么要攻打我们大周,何况北汉这么弱小,它能打过大周吗?

        赵旭看了看自己这个喜欢的小伍长,不厌其烦的给他见了起来。

        当年后周太祖郭威在宋州杀死刘承赟,自立为帝,建立后周。

        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接到儿子的被杀的消息,刘氏宗族也没有什么人了,就说我儿子当不上皇帝,那就由我来当吧。

        于是刘崇在晋阳即位称帝,他并没有改国号,仍沿用汉的国号,也就是历史上的北汉。

        刘崇是打着替汉隐帝报仇的大旗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以后自然要给隐帝报仇了,但是后周兵强马壮自己也没有能力能胜过后周。

        于是这家伙就想起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自降身份,去向契丹求救,契丹也是答应了。

        在郭威即位的第年,契丹和北汉的联军围攻后周的晋州,但是遭到了后周军民的强烈抵抗,没有能够顺利的拿下晋州,反而损失惨重。

        随着后周的援军临近,契丹率先撤军,北汉被后周的援军几乎是全歼,自此北汉元气打伤,多年没有恢复,不敢南下而窥测。

        听到这里高怀亮好像也是有所明白了;“都头,这么说,北汉和我们是世仇呀?”

        赵旭点了点头,又继续讲述此此次战争的缘由。

        但是在公元954年,也就是广顺四年太祖驾崩当今的皇上,改元显德。

        当这个消息让那个北汉知道后,北汉的刘崇高兴的蹦老高,觉得当今主上年少可欺,卑躬屈膝向契丹请求出兵。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深入北汉打探情报的,可惜和我块的兄弟没有个人回来。当赵旭说到这里的时候,指甲狠狠的陷进肉里。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赵旭骨子里面都是个军人,始终都有军人的情谊,虽然那时候并不是这个赵旭,但是现在他接受了赵旭的身体也就接受了赵旭的过往。

        兄弟你们放心我会再进北汉为你们报仇。

        契丹也认为这次有机可乘,于是就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晋阳,准备报上次的败北之仇。

        后汉的皇帝也是亲率大军,和契丹的人马块围攻晋州。

        而驻守在晋州的昭义军节度史、检校太傅、同平章事的李筠李将军。晋州被围困李将军并没有引起李将军的重视。

        李将军却只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

        事实证明穆令均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凭借自己的两千人马,就将北汉的军打的节节败退。

        穆令均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部下提醒他堤防有诈,被他训斥了顿,指挥部队继续追击,心里想着这次打败北汉,朝廷即使不加封自己为节度使,也是个副节度使吧?

        自己心里美滋滋的,下令部下全力追击。

        而他的对手,则是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张元徽是个足智多谋的勇将,不然也不会做到节度使了。

        他方面派人去调查穆令均的此人,另方面积极的调兵遣将。

        在得知穆令均是个好大喜功,却又有勇无谋的人,又只带两千人马之后,张元徽就专门为他制定了条战略。

        那就是佯装兵败逃走,引领后周的军队来追赶,然后引到自己所设的埋伏圈里到时候万箭齐发,就是只鸟也别想逃走。

        果然穆令均这个大条的将军中伏了,等到他注意到的时候,只见漫天的箭矢飞了过来,穆令均浑身像是带刺的刺猬。

        随着穆令均被杀,士兵也打不被歼,晋州被占领。而李筠则是退回昭义军的治所潞州,只能凭借高墙厚院,来阻挡汉军。无奈的他只得向朝廷请援助。

        赵旭说完,看着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原来自己刚才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声音,周围的士兵还有大臣都在注释这自己。

        这时候赵匡胤却是慌忙的跪在了柴荣面前:“请皇上赎罪,小儿赵旭在驾前无状了。”

        柴荣确实微微笑:“匡胤呀,你小题大做了,赵旭你过来。”

        正在【创建和谐家园】的赵旭慌忙跪在柴荣的面前:“皇上,小子君前失仪,请小臣治罪。”

        赵旭刚被任命为营副指挥,已经可以称臣了,他在前世的时候也见过这类的情况,知道这是君前失仪,老实的请罪。

        到那时他的心里却想封建时代这是的,在皇帝面前大声说话都是罪了。

        “赵旭你要说出是谁教你说那番话的,朕不但不罚你,反而要赏你起来回话。”柴荣坐在龙椅上,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那股知道李筠兵败的怒气。

        “谢谢皇上,那些是臣猜测的,臣有罪,妄议朝政。”赵旭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再次跪了下来。

        柴荣却是来了兴趣:“哦,你说是你的猜测,你是怎么推测的朕倒想听听。”

        “小臣在昭义军的时候,曾经知道穆令均的性格,而他又是李将军的爱将,我想此次定是他好大喜功才失败的,而且臣曾经深入过北汉腹地,知道张元徽此人足智多谋,善用伏兵,所以臣才大胆猜测……”

        “哈哈”柴荣从御座上面走了下来,亲自把赵旭给扶了起来。

        “好个赵旭,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头脑,好从此以后你就跟在朕的身边吧,匡胤你有个好儿子呀,这羡慕。”

        “陛下谬赞了,旭儿还不谢过皇上的恩典。”赵匡胤跪谢柴荣,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自己的儿子能跟在皇上的身边,那是多的福分,虽然美誉说品级,但是皇帝身边的人,还需要论品级吗。

        柴荣起驾回宫后,后面的人阵恭维庆贺。只有马军副指挥韩通拉住冯道问为什么陛下这么看重这孺子。

        冯道告诉他:“赵旭说的和陛下奏章上面说的大同小异,这是绝密,他却能猜出来,却不由得陛下不重视。”

      第7章 亲征风波

        次日柴荣召集众大臣早朝,年纪轻轻的赵旭得以有幸参加这次朝议,这是皇帝特批的。

        大家都看着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为什么让他来这里。

        第参加“最高国务会议”赵旭,有点不适应,毕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阵势,有点忐忑。

        这些人都是大周的“政,治局委员”呀,没有想到这次自己有幸列席这样的会议。

        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熟知的人都在齐交头接耳,似乎已经知道接下来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随着内侍声陛下驾到,百官都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今日早朝就有件事,就是如何应对北汉和契丹的入侵,众位爱卿有什么想法?”柴荣不愧代明主没有句客套话。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赵旭很想说些什么,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场合不是他所能放肆地方,老老实实的站在了百官的末班。

        下面的百官没有个人先站出来,在文官之首的冯道,从座位站了起来,这个时候的德高望重的老臣蒙皇上恩赐是可以在在朝堂上座下的,以示皇恩浩浩荡。

        赵旭用眼瞥了瞥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不倒翁,倒也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不过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陛下,老臣以为北汉无端侵占我国疆土,杀我大将,我大周必定要大军攻伐,显我大周国威。”

        “丞相说的对,臣等复议。”

        “臣复议”

        “臣也复议”。

        群文臣看着自己的老上司,发话了,个个都是踊跃的支持。

        真是想不到,这个时代也是拍马屁的多呀,上司不发话下面的人是不敢吱声的。

        武将那边更是战意高涨:

        “陛下,臣愿提精兵,前往北疆,和北汉决死战。”这是禁军统领张永德,也是柴荣的表姐夫。

        韩通等人也是不敢落后,个个嚷着要去,谁知道柴荣却面无表情,众臣却不知道为何。

        无论什么时候武将只要好战,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绝对是不会弱的,经济实力再强,没有骨气的武将也会死百搭,宋朝不是这样吗?

        大家在争论着,赵旭却在想着其它的东西。

        只有赵旭心里明白,柴荣是想御驾亲征,可惜大臣们都没有想这方面想。

        “肃静。”随着柴荣声呵斥,整个朝堂瞬间静了下来,看着自己的皇上不知道说什么。

        “众卿都是我大周的众臣,可是这次朕要御驾亲征。”柴荣说这话的时候是脸的坚决。

        冯道听立刻跪倒在地:

        “陛下三思呀,现今我朝兵多将广,陛下不必亲自率大军亲征,可派遣员上将去前线即可。”

        冯道这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其实冯道心里想说的是;陛下您刚刚即位,人心还不稳,不可轻易的领兵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再者说了,陛下纵然有治国之能,可是这统兵的能力可能不如百战之将。

        柴荣看着朝堂上的这些老臣,这都是太祖时候的老臣,还没有真正的为自己效力,他们效力的是太祖,还是欺负朕年少。

        想想也是,柴荣只是郭威的养子,你郭威的内侄,如果不是郭威的子嗣全部都在兵乱中被杀,也不会有柴荣当皇帝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