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泼皮》-第8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下一刻,寨门被打开,一个少年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此人正是仇牛,前几日韩桢唤人将他从松山岭接了过来,目前作为军中的探子,负责打探县城和周围村镇的情报。

      自从得知宋徽宗于全国各路征收丁身钱,他心里便清楚,近日一定不会太平,于是提前做了准备。

      一路来到韩桢近前,仇牛喘息道:“村长,梅村的村民造反啦,他们杀了葛员外,自号缠巾军。”

      哗!

      士兵们顿时一阵哗然。

      韩桢虽然也杀了官,占了小王村,但却没有扯起反旗,明目张胆的说要造反。

      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没有扯反旗,最多就是个匪寇,虽说被官府抓了,同样都是死罪。

      可问题在于,当地官员一般不会理睬匪寇,就算剿匪,那也是征召一些弓手乡兵和巡检。

      就比如宋江,当初官府对他的定位就是流寇。

      所以,哪怕宋江领着上千人纵横几州之地,也不见军队出动,张叔夜剿宋江时,领的也都是乡兵和弓手。

      但造反就不同了,州府会在第一时间出动军队镇压。

      韩桢问道:“领头的是谁?”

      没有人领头振臂高呼,那帮村民最多也就往山上跑,绝不可能敢杀地主富户造反。

      仇牛答道:“俺不认得,只听说唤作孙大圣。”

      孙大圣?

      韩桢面色略显古怪,随即又问道:“你回来时,他们去往何处了?”

      “似乎是往石口村方向去了!”

      仇牛也不太确定,天色太黑,他又不敢靠近。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命令道:“你现在赶去县城,若有异动,立刻回来禀报。”

      “得令!”

      仇牛点点头,快步出了山寨。

      旁人或许不晓得,但韩桢却很清楚,一旦爆发起义之后,雪球滚起来有多快。

      一旦某个村子起义,只需再寻几个村子,杀几个地主,立刻就能裹挟数千农民。

      若是再吸纳些逃户,那便是上万人,足以攻打县城了。

      什么时候是攻打县城的最佳时机?

      自然是眼下。

      趁着夜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难不成还要等到明日天亮了,再大摇大摆的去攻城?

      目视他离去,韩桢高声喊道:“聂东!”

      “卑职在!”

      聂东上前一步,抱拳拱手,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如今魏大伤势还未痊愈,聂东暂代军营长一职,手下统辖三名都头,分别是张和、胡忠以及小武。

      张和三人,每人统领十名队正。

      每名队正,又各自管理十二名士兵。

      韩桢命令道:“整军,全军戒备,随时准备迎敌!”

      “得令!”

      在聂东等西军这段时日的操练下,士兵们已经有模有样,不在像之前那样,拿着朴刀一窝蜂的乱冲。

      盾兵、刀兵、枪兵,以及弓手,各司其职,进退有度。

      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装备跟不太上。

      实在没办法,整个小王村就一个会打造兵器的铁匠,哪怕不吃不喝,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供应三百多人的军械。

      盾牌还比较好弄,木匠就可以做,寻几块硬木的厚木板拼接在一起,正面再镶上一层铁片,妥了!

      可挡寻常刀箭,暂时够用了。

      长枪就没法子了,袁铁匠日夜赶工,如今也才造出十余杆长枪。剩下的只能用竹竿代替了,一丈多长的竹竿,前端削尖,便能凑合用了。

      起初韩桢还很疑惑,觉得这竹竿能捅伤人么?

      经过聂东的解释后,他才明白,枪兵在战阵之中的作用,并非以杀伤为主,而是干扰为主,补刀为辅。

      真正杀敌的主力,是阵中手持长刀的刀兵!

      难怪竹竿前端的枝丫,特意留着。

      至于弓手的弓箭,比较好弄,韩桢直接花钱让朱吉帮忙代购。

      北宋官府不禁弓箭,但禁弩箭,尤其是强弩。

      弩、甲、枪这三样,是明令禁止的。

      因为北宋的长枪都有破甲棱,所以也在违禁之列。

      至于其他的兵器,官府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胥吏缺钱了,便会用这个借口去敲诈些钱花花。

      至于弩炮、投石车这些大型军械,民间铁匠也造不出来啊。

      很快,三百多名士兵全副武装。

      竹甲目前只有一百多套,优先配备给刀兵使用,毕竟他们是杀敌主力,也是军阵中伤亡最高的。

      今夜很可能迎敌,但士兵们却没有一人害怕,反而一个个无比兴奋。

      打仗才有军功,有军功才有赏赐啊!

      至于那帮新兵,天天听张和等人吹嘘几十贯赏钱,早就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

      眼下机会终于来了,怎能不兴奋。

      ……

      ……

      上东村。

      孙志站在桌子垒起的高台上,一刀剁下胡员外的脑袋。

      殷红的鲜血,顿时从断裂的脖颈喷涌而出,飞溅到下方村民们的脸上。

      此刻,这些头缠布巾的村民们,非但没有害怕惊惧,反而发出一阵阵野兽般的嘶吼。

      这群平日里被欺压到极限的老实人,在彻底爆发之后,展露出了极为疯狂的一面。

      孙志高举头颅,振臂高呼:“开仓,放粮,发钱!”

      不需要多余的话,在钱粮的【创建和谐家园】下,原本懦弱的村民,一个个化身野兽。

      趁着放粮发钱的功夫,孙志朝着绿鹞子招招手,压低声音道:“眼下有多少人了?”

      “已有六千多人了!”

      绿鹞子答了一句,问道:“三当家,还去下个村子么?”

      略微在心中盘算一番,孙志摇头道:“不用了,六千多人足够了。”

      六千多人,除去老弱妇孺,青壮大约在三千左右。

      唤来一名手下,吩咐道:“稍后伱带十个兄弟,再领一千青壮去小王村,杀了那韩二。”

      “是!”

      那手下应道。

      待到发完了钱粮,孙志大手一挥:“乡亲们,随俺去县城,杀了那狗官!”

      “杀狗官!”

      “杀狗官!”

      若说这帮村民平日里最恨谁?

      当属县衙的胥吏!

      (本章完)

      ------------

      0091【随我破敌】求月票

      夜风飒飒。

      吹散了躁气闷热,也赶走了恼人的蚊虫。

      韩桢矗立于寨墙之上,身着竹甲,手持马槊,身后背负的五根破甲剑,在篝火的映照下反射出阵阵幽光。

      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武夫混战后,战争相比唐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甲骑具装渐渐迎来了巅峰。

      重甲骑兵,开始成为战场中的主角。

      辽国铁林军,西夏铁鹞子。

      这两支重甲骑兵让北宋在屡次对外战争中,吃尽了苦头。

      随着马槊退出历史舞台,北宋为了针对重甲骑兵,一系列破甲武器应运而生。

      重斧、铜锤、神臂弩,包括韩桢身后的破甲剑。

      破甲剑,又唤作破甲锥。

      北宋的破甲剑并非是一件单独的兵器,可以理解为一个组件。

      长约三尺,由锥头和底座两个部分组成,锥头细长锋利,一般为圆锥形或是棱锥形,底座有螺口,可安装在长枪甚至弩炮的箭头上。

      韩桢的则不同,他特意让袁铁匠进行了一些改动,去除了底座。

      长五尺,形似一把短枪,所以也可唤作破甲枪。

      “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