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泼皮》-第8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光靠他操持几亩旱田,只怕混个温饱都困难。

      韩桢正色道:“放心,不会亏待你,参军之后月俸五百文,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肉食。若有军功,还会另有赏赐。”

      于军顿时大喜,他没想到参军之后,待遇竟这般好。

      闻言,一个青年急忙开口道:“俺也想参军。”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韩桢摇摇头:“你老老实实种田罢!”

      以前都是一个村的,互相之间知根知底。

      此人什么性格,他心里很清楚。

      如今韩桢并不愁兵源,松山岭那边还有一百预备役。

      并且,接下来会不断有逃户、村民来投靠,可以慢慢挑选。

      之所以挑中于军,是因他本是猎户,会弓箭,性子刚强,又有杀人的胆气,只需训练一番,便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夜深了,你等就在山寨附近凑合一晚罢。明日去村中登记,每户分二亩荒田,五斗米粮。”

      话音刚落,小王村的村民们顿时面露惊喜。

      竟真的分荒田,还给米粮。

      韩桢又对聂东吩咐道:“今夜盯着些,若有异动,不必手软。”

      “得令!”

      聂东应道。

      一路回到宅院里,折腾了一圈,韩桢已没了睡意,径直来到书房。

      朝廷征收丁身钱之事,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的本意是再苟两个月,等到天灾来临,北方必定烽烟四起,起义频发。

      到了那时,可从容应对。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谁能想到,这种节骨眼上,宋徽宗还敢在全国范围征收丁身钱。

      实在太勇了!

      翻出纸张,研磨些墨汁,韩桢提笔开始在纸张上写写画画。

      临淄县——千乘县——博兴县。

      这三县相距很近,且都汇聚在青州的右上角,山高林密,背靠渤海。

      占据这三县,只需切断济水水路与三县官道,小半个青州就落入手中,进可南下攻打郡城,退可自成一界,过逍遥日子。

      哪怕做最坏的打算,也能顺着济水出海。

      青州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

      可以斜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就是临淄这三县,山高林密,地势崎岖。

      因地处偏僻,环境恶劣,所以人口稀少,比如临淄县,只三千多户,总计不到两万人。

      下半部则一马平川,乃是一大片丰茂的平原,郡城益都与寿光、临朐两个望县坐落于此。

      青州80%的人口与田地,都在下半部。

      仅是益都郡,下辖县镇便有八万余户,总计四十多万人。

      在韩桢的计划中,先占据临淄三县,积蓄力量,然后再徐徐图之。

      他现在人手虽少,士兵更是只有百来个,可一旦真掀起反旗,席卷之下,势力很快就能迅速膨胀。

      这就和滚雪球是一个道理,一个小雪球从山顶扔下,转眼间就会变成庞然大物。

      难点不在于滚大雪球,而是如何精炼压缩,让雪球更密实。

      否则雪球再大,一碰就散。

      很多农民起义就是如此,初期仅有几百人,很快便能聚众几十万,结果碰上正规军,顷刻间便被打散。

      而想要凝练势力,除开一个有脑子又有威望的领袖之外,还需要一帮管理人才。

      管理型人才,恰恰是韩桢目前缺少的。

      不过他一直觉得,人才并不少,只是缺少伯乐与一个舞台罢了。

      沛县便是最好的例子。

      若无刘邦,萧何可能到死只是一个书吏,曹参一辈子都是狱掾,樊哙也只是乡间一狗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总不能整个大秦,就这三个人才,恰巧全在沛县,又恰巧全都跟刘邦要好罢?

      没道理的。

      所以,他刻意的锻炼身边之人,给予他们机会。

      目前较为突出的,暂时只有猴子一人。

      短短时间,便把石灰窑管理的井井有条,几十名工人更是收拾的服服帖帖。

      写着写着,韩桢忽地顿住了。

      只见纸张上,在临淄县的标识中,写着常知县三个字。

      此人,杀还是不杀?

      他有些犹豫。

      常知县此人虽有些小心思,不过目前为止,双方合作还算愉快。

      但,毕竟是朝廷的官员……

      (本章完)

      ------------

      0087【黑山寨】

      翌日。

      于军在一股诱人的清香中,缓缓睁开眼睛。

      昨夜睡得着实难受,山中蚊虫太多了,睡得断断续续,一直到临近天亮才好些。

      不少人干脆一夜没睡,只是靠在树边打了个盹。

      坐起身,他循着香气看去,只见士兵们正在排队吃饭。

      嘶!

      竟吃的是炊饼!

      大清早的【创建和谐家园】粮,造孽哦。

      那些士兵们排着有序的长队,上前领饭。

      每人三个大炊饼,一碗浓粥,外加几块小咸菜。

      领到饭后,士兵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咬一口炊饼,再喝一口浓粥,吃的格外香甜。

      惹得于军不住的咽口水。

      “阿爹,俺饿。”

      小儿子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再度咽了口唾沫,于【创建和谐家园】头安慰道:“莫急,再忍一忍,等领了米粮,阿爹给你做饭!”

      虽前阵子才收了小麦,可他们家中却无一点米粮。

      夏税可不仅仅只是两成田税,还有一大堆苛捐杂税,如曲钱、牛皮钱、盐钱、鞋钱、脚钱、农具钱、公用钱、和籴钱……等十几种税。

      基本上,五代十国时期的各种税,都被北宋完美继承了,并且还增添了不少。

      绝大多数农民在交完夏税后,便没有剩余了。

      小部分农民,反而还他娘的得倒贴钱……

      就在这时,聂东迈步走上前,居高临下的问道:“你叫甚么?”

      “俺叫于军。”

      于军老老实实答道。

      聂东吩咐道:“既参了军,便过来一起用饭罢。”

      “俺……俺也有份么?”

      “嗯!”

      见聂东点头,于军又惊又喜,道了声谢后,赶忙从包裹里翻出陶碗,起身朝着草棚走去。

      厨子握着木勺,瞥了他一眼:“新来的?”

      于军答道:“对!”

      厨子舀起一大勺米粥装进他的碗中,随后又递过去四个炊饼。

      见他神色诧异,厨子笑道:“新兵多一个。”

      于军想了想,问道:“俺能给家里人吃么?”

      “可以,莫要浪费就行。若是浪费,嘿嘿!”厨子没说会如此,但那古怪的笑容,就已经让于军心里发毛。

      “多谢!”

      于军道了声谢,捧着炊饼和米粥快步走了回来。

      “快吃罢。”

      将四个炊饼分给婆娘和三个孩子,于军又将米粥递给了老爹。

      三个孩子接过炊饼,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妇人将手中炊饼掰开,递过去道:“当家的,你也吃点罢,俺听说参军操练很是辛苦。”

      闻言,于军觉得有道理,伸手接过炊饼。

      古时小麦脱壳技术不成熟,不管是舂还是碾,都会混进一部分麦壳,导致面粉颜色发黄,且口感会略显粗糙。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1 10: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