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泼皮》-第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顺着入口进到通道,他递过去一把钥匙,忍不住好奇道:“村长,你怎地知道钥匙在徐家主母身上?”

      “这等重要的物件,自然要贴身存放。”

      韩桢随口解释一句,拿着钥匙打开铜锁。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枣红木的书架。

      只不过书架上放的不是书,而是一个个精美的木箱。

      密室面积不大,但毋庸置疑的是里面存放的东西,价值要远超上面的库房。

      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吸引了韩桢的目光。

      那是一杆马槊。

      不知是采用了哪一种淬火工艺,使得马槊通体玄黑,锋利的八面破甲棱,在火光的映照下,反射出阵阵摄人的寒光。

      迈步上前,韩桢一把握住马槊。

      感受着手中沉重的份量,他不由挑了挑眉。

      马槊的枪身一般是木制,可这杆马槊的份量明显不对劲,通体都是钢铁,足有七八十斤重。

      倒是意外之喜,有了这杆马槊,那把卷刃的朴刀终于可以退休了。

      握着马槊随手挥了挥,韩桢是越看越喜欢。

      欣赏一番后,他挨個将木箱打开检查了一遍。

      珍珠、玛瑙、玳瑁、玉石、银铤、金珠……

      粗略折算了一番,这一屋子财宝,少说也有两三万贯。

      加上库房里的铜钱绸缎,以及各地店铺和大量田产,徐家的家业接近六万贯。

      《水浒传》中武松仅是打死了一头老虎,县衙便赏赐了一千贯。杨志卖刀,开口就要三千贯……征讨方腊过后,宋徽宗更是赏赐武松十万贯。

      给人一种一千贯也没多少的错觉。

      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当不得真。

      要知道,宋时最好的钢铁是西域上贡的镔铁。

      在这会儿,镔铁是与金银同一级别的战略物资。

      即便是这样,一把由镔铁锻造的刀具,也不过才价值百贯而已。

      如今一个炊饼7文钱,一石稻米2800文。

      杂粮更便宜,若是把六万贯全部换成杂粮,足够十万大军吃上两个月。

      心情大好之下,韩桢吩咐道:“招呼兄弟们将这里面的东西全部搬走,等回去后统一分配,谁若是私藏,军法处置。”

      “得令!”

      张和一声招呼,顿时又下来几个士兵,开始朝外搬东西。

      密室的虽贵重,但不算多,二十多名士兵没一会儿就搬空了。

      六辆牛车只装了三辆,眼见还有三辆空着,韩桢又让士兵们搬运库房的铜钱和绢绫绸缎。

      待到六辆牛车彻底装满了,库房里还剩下数千贯铜钱和上百匹绸缎。

      “走!”

      韩桢大手一挥。

      闻言,一名士兵看了眼库房,哭丧着脸道:“村长,还有这么多钱没搬完呢!”

      眼见着还有这么多钱带不走,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一旁的张和略微犹豫了片刻,提议道:“村长,不如多跑几趟,俺们不怕累。”

      韩桢被这番话气笑了,“怎地,一个个的把县城当成自己家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听出他语气中怒意,士兵们不由打了个哆嗦。

      在张和的催促下,这些士兵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徐家宅院。

      ……

      ……

      县衙。

      时值深夜,县衙正堂却灯火通明。

      常知县身穿青色常服,头戴直角幞头,端坐在太师椅上。

      下首处,刘勇一手跨腰,另一手扶着腰间佩刀,如同一尊门神般,静静站在那里。

      隐约间,一阵阵喊杀声顺着夜风吹进了正堂。

      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热茶,常知县头一次发现,喊杀声竟也能如此悦耳。

      徐家的家业最为丰厚,料想那韩二定会好生洗劫一番。

      不过,常知县并不在乎。

      大不了带走些浮财,可那些商铺和田产,最终却会落在他的手中。

      再加上郑家与伍家的家产,此次自己将会进账数万贯。

      数万贯钱财啊!

      遥想当年,自己进京赶考,高中进士,意气风发。

      本想与几位同乡去樊楼庆贺一番,怎料想欲登二楼,却因囊中羞涩,反被一阵奚落,闹了个灰头土脸。

      待到自己再回东京之时,定要登上樊楼的三楼,尝一尝那梨花白,品一品那龙凤青。

      念及此处,常知县不由轻声吟唱:“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真宗皇帝,诚不欺我啊!

      片刻后,县衙外的喊杀声停歇了。

      常知县放下茶盏,掸了掸衣袖,起身道:“想来应是差不多了,该本县出面了。”

      “大人,属下建议还是再等等,以防余孽宵小作乱。”一旁的刘勇赶忙劝阻。

      言外之意便是:俺知道你很急,但是先别急。

      闻言,常知县微微一顿,又重新坐了回去:“罢了,念你一片忠勇之心,本县就再等等罢。”

      又等了足足一刻钟,就在常知县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一道身影匆匆迈进正堂。

      刘勇上前一步,问道:“如何了?”

      “禀知县,收尾已全部处理干净,诸多浮财已经运至库房中。”

      此人身穿一席黑衣,脚踏一双官靴,语气中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今夜,不但常知县吃撑了。

      他们这些小虾米,也跟着吃饱了肉,每个人收获颇丰。

      这一点,常知县心知肚明。

      不过他却没有点破,不给些甜头,又怎能让这些人卖命,又如何封住他们的口呢?

      “你等辛苦了,少不了你等的赏赐”

      常知县笑着安慰一句,而后起身道:“刘勇,随本县安抚民心。”

      “是!”

      刘勇拱手应道。

      很快,一支支火把在县衙中燃起。

      常知县在上百弓手的拥簇下,迈步朝着徐家宅院走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声势极大。

      这番动静,顿时引得县城内不少居民的注意。

      趁此机会,刘勇高声喊道:“诸位乡亲莫怕,贼人已被知县领兵打跑了。”

      话音刚落,街道两旁便有居民偷偷撩起窗户,见到全副武装的弓手,以及领头的常知县,他们顿时松了口气。

      有些胆大的,探出头问道:“刘都头,到底发生了何事?”

      刘勇答道:“松山岭的匪寇石宝,率山贼趁夜闯入县城,劫掠了徐家、郑家和伍家。”

      没过多久,这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被县城所有百姓知晓。

      ------------

      0056【青天大老爷】

      其实在韩桢领兵杀入徐家宅院时,便有胆大的人偷偷掀开窗户。

      无奈天色太黑,放眼望去,只能看到一团黑乎乎的身影。

      对于常知县说贼人是松山岭的石宝,县城里的百姓深信不疑。

      因为松山岭的石宝,在临淄县可谓是大名鼎鼎。

      这些年一直劫掠官道,使得县城百姓和富户深受其苦。

      并且,似乎也就只有石宝才有实力洗劫这三家。

      毕竟这三家的护院家丁,可不是好惹的。

      早两年的时候,上一任知县曾率兵剿过两次,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见石宝一直守着松山岭的山寨,没有其他举动,知县与徐主簿也就懒得管。

      至于招安……

      不是所有匪寇,都值得招安。

      否则的话,整个京东路大大小小匪寇势力不下千余,哪有那么多官给这些匪首做?

      北宋冗官问题极其严重,如今不知多少进士都在排队等着补实缺。

      只有造成重大影响的流寇和农民起义,才会引来招安。

      像石宝这种占山为王的匪寇,连招安的资格都没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3: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