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泼皮》-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他们的认知里,良家子是不会去从军的。

      想要扭转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得潜移默化。

      当然,韩桢如果强制征兵,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就没法保证军队的战力了,还会把自己多日来苦心经营的威望破坏殆尽。

      一个人心甘情愿上战场,与被迫上战场,完全是两回事。

      发挥的战力,几乎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

      强制征兵得到的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行,可一旦遇到抵抗意愿稍强一些的正规军,便会丢盔弃甲,争相逃跑。

      ……

      一刻钟后,当韩桢再度写好一张契书,他朗声道:“石灰窑和制盐厂招工名额已满,现在只征兵!”

      闻言,排在后方的村民一阵骚动。

      见招工已满,不少人转移到另一个队伍,打算去修建山寨。

      修建山寨虽不长久,但一天也能赚20文钱呢。

      一时间,原本韩桢身前长长的队伍,顷刻间便只剩下三五人。

      其中一人犹豫了片刻,小心翼翼地上前问道:“村长,参军真的一日三顿干饭,三日一顿肉食?”

      韩桢不答反问:“这些天,我可曾骗过你们?”

      “不曾。”

      那村民下意识的答道。

      回过神,他神色挣扎,最后还是没顶住一天三顿干饭和肉食的诱惑,咬牙道:“那……那俺参军!”

      韩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问道:“姓名?”

      “俺叫张和。”

      记下对方姓名后,韩桢朝一旁的马三狗使了个眼色。

      马三狗立刻会意,弯腰从箩筐里捧出五百文铜钱,啪的一下拍在桌上。

      铜钱撞击的叮当声,顿时吸引了所有村民的目光。

      眼见桌上一堆黄灿灿的铜钱,一个个眼神中透着火热。

      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明晃晃的钱财来的实在!

      韩桢指着钱,吩咐道:“这是你本月俸禄,且拿着钱回去罢,明日辰时便来报到!”

      “多谢村长!”

      张和连连道谢,喜笑颜开的一把把抓起铜钱塞进怀中。

      五百文铜钱将他衣服撑的高高鼓起,甚至因为塞的太紧,铜钱咯着肚子上的肉一阵生疼。

      但张和却毫不在乎,喜滋滋的转身出了大厅。

      见到这一幕,原本还在犹豫的几个村民立刻涌上来。

      “算俺一个!”

      “俺也要参军!”

      ------------

      0039【修建山寨】

      在金钱和优厚待遇的诱惑下,又有几人没忍住,从旁边的队伍里走出,来到韩桢这边。

      感受着怀中沉甸甸的铜钱,这帮人心情复杂的出了宅子。

      韩桢数了数名单,一共招了11个人。

      数量很少,只能勉强凑成一个小队。

      不过韩桢却并不急,只要他承诺的待遇全部应验,那些参军的村民会自发帮他宣传。

      又等了片刻,见没人来参军,韩桢将纸笔推到朱正则面前:“若有村民来参军,你一并登记了。”

      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呢,实在没空干耗在这里。

      “猴子,跟我来!”

      招呼一声,韩桢大步踏出大厅。

      穿过垂花门,一路出了宅子,只见三十个村民老老实实蹲在树荫下。

      见到韩桢,他们齐齐站起身。

      “走,随我来窑厂。”

      韩桢也不废话,大手一挥,领着一群人走向石灰窑。

      石灰窑位于山腰处的西边,位置比较偏僻,远离村子。

      选在这里,一来是因为石灰窑开窑的时候,会扬起大片灰尘,免得污染到村子。

      其次便是靠近山里,到时上山凿石灰石也更加方便。

      石灰窑早几天就搭建好了,一共三座窑,这玩意儿就是一個简易的土窑,没甚技术含量。

      前期可以烧石灰,等到了后期,工人们操作熟练之后,还能尝试烧制水泥。

      由于粗盐还没运过来,所以韩桢暂时将制盐厂的工人,也一并拉到石灰窑。

      将三十名工人分成两组,一组烧石灰,一组负责在山上开凿石灰岩。

      烧石灰的十五名工人,又分成三班,每班上四个时辰。

      也就是八小时三班倒。

      没办法,烧石灰和烧贝壳不一样,以目前落后的工艺和条件,一窑石灰至少要烧【创建和谐家园】天,煅烧的时候,必须时刻要有人看着,以防出现意外。

      给工人们详细讲解了操作和注意事项后,韩桢将猴子拉到一边,吩咐道:“石灰窑暂时交给你管,多上些心。”

      猴子面色为难道:“这……韩二哥,俺没弄过这个啊。”

      他一没烧过石灰,二没管理这么多人的经验,心中压根没底。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笑着安慰道:“我平时怎么管村民的,你就怎么管他们,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再来寻我。”

      五人中,猴子最为机灵,而且性子不算跳脱,可以当作管理层来培养。

      猴子心里还是没底,哭丧着脸道:“若是烧坏了可怎么办?要不韩二哥你再寻其他人罢。”

      “烧坏了也没事,多试试总能成功。”

      哪怕是韩桢亲自操作,也不一定能保证一次就烧出熟石灰。

      反正石灰石这东西又没什么成本,唯一的成本只是一点工资罢了。

      相比起白糖和精盐带来的暴利,这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那……那俺试试罢。”

      见他这么说,猴子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点头应下。

      韩桢攀着他的肩膀,传授经验道:“平日里多观察,若是觉得哪个工人比较勤勉,便可给予一些奖励,同时提拔一些人帮忙管理。”

      猴子若有所思道:“俺晓得了。”

      “好好干!”

      鼓励一句后,韩桢又匆匆赶回宅子,领着另一帮村民赶往村口不远处的山头,修建山寨。

      修建山寨的村民就多了,男女都有,光是第一批就有五十多号人,接下来还会有村民陆陆续续的赶来。

      人看着多,实则每天也就不到两贯的工钱。

      斧头、锄头这类工具,也都是村民们自带的。

      这座小山并不高,但却乱石林立,只一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从半山腰处穿过。

      建筑方面,韩桢是个纯纯的外行。

      不过村里却有人懂,就是黄木匠。

      此人木工活虽不如陈木匠那般精细,但懂得却颇多,村里的三座石灰窑便是他设计建造的。

      一伙人赶到之后,韩桢先是吩咐村民们原地休息片刻,自己则带着黄木匠挑选合适的建造地点。

      走了一会儿,见到一处路段两边开宽,韩桢不由问道:“此地怎么样?”

      闻言,黄木匠仔细观察了片刻,又用锄头连续挖了好几个坑,随后摇头道:“这处地方不行,地下石块太多,打不了桩。”

      古代建筑也是要打地基的,只不过与后世的钢筋混泥土不同,这会儿打的是木桩。

      利用冲压法,将木桩夯入地底,最后再铺上一层碎石子,起到减震散力的效果。

      一番寻找过后,总算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黄木匠沉吟道:“地下还是有石头,估摸着木桩打不深,只能在夯土上面下功夫了。若村长舍得,咱们可以用三合土夯地基和寨墙。”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用三种材料混合成的泥土。

      一般是由发酵过的熟土、沙子外加熟石灰,再配上糯米水混合勾兑而成。

      用三合土夯成的地基和墙面,十分坚硬,且耐性水极强。

      好处有很多,但缺点就是费时费力,且造价贵。

      韩桢摆摆手:“不用,就用生土夯。”

      黄木匠只当他舍不得花钱,便不再多言。

      殊不知,韩桢心里另有打算。

      等过段时间烧出水泥后,直接用水泥加固一遍就行。

      有了水泥,哪还需要什么三合土。

      确定了位置,黄木匠开始按照韩桢给出的图纸画基线。

      画完基线,他便招呼休息好的村民们砍树、凿石头、挖地基。

      一时间,原本寂静的山头变得热闹非凡,惊的鸟兽四逃。

      看着如火如荼的工地,韩桢正色道:“黄木匠,山寨就交给你了。”

      “村长且放心,县城里的城墙俺都修过,一个山寨而已。”

      黄木匠正拍着胸膛,打起来包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2: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