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泼皮》-第1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才回过神。

      咕隆!

      马三狗咽了口唾沫,愣愣地说道:“韩二哥,那俺们算是造反了?”

      在他们的概念里,打下县城就等于是捅破了天。

      只怕用不了几日,朝廷便会派遣大军来剿。

      见状,韩桢安慰道:“莫要担心,短期内不会有大军来剿。”

      “干爹干爹,快看俺抓到了甚么。”

      就在这时,大堂外响起一声稚嫩的童音。

      紧接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正是那小妇人的女儿。

      见韩桢面色古怪,马三狗老脸一红,尴尬地解释道:“俺……俺就是看她们孤儿寡母的可怜,帮衬了几回,一来二去的就熟络了。”

      没毛病,韩桢当初也是见安娘可怜。

      跟在自己身旁这么久,这厮旁的没学会,这方面倒是学了个十足。

      韩桢调侃道:“短短几日就叫上了干爹,只怕下次我再来,就变成亲爹喽。”

      “嘿嘿!”

      马三狗讪笑两声,转头朝着小女娃柔声道:“小囡抓到了甚么?”

      “喏!”

      小女娃得意的抬起手,小手上捏着一只蝉。

      “小囡真厉害,能否帮干爹也捉一只?”

      “好。”

      将小女娃哄出去后,马三狗问道:“韩二哥准备在寨中待几日?”

      “我一会儿就走。”

      “这么赶?”

      马三狗诧异道。

      “村里还有一大堆事情,且松山村有你在,我很放心。”

      拍了拍他肩膀,韩桢又交代了张益几句,随后便架马回到县城。

      距离未正一刻还有半个时辰,但士兵们却早早地集结在县衙外。

      一千石粮食也已经全部被装上了牛车。

      “出发!”

      韩桢大手一挥,领着长长的车队出了县城。

      (本章完)

      ------------

      0106【叔叔呀】

      一千石粮食,加上仓库里剩下的,足以撑到南边的粮食运过来。

      回到军营的时候,已是日头偏西了。

      补发了三队士兵的赏钱,韩桢留下三百石粮食在军营后,带着剩下的粮食回到宅子里。

      路过集市时,他发现张和家的酒铺外,排起了一条长龙。

      眼下不少村民夏收,粮食不缺,做工又赚了钱,便开始在嘴上抓挠。

      张和婆娘很有生意头脑,只卖价格低廉的烧酒和米酒。

      烧酒一斤才五十文钱,几个村民你五文我八文,凑在一起买上一斤,便能喝上一顿。

      这是好事,代表着一部分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

      一进宅院,就见杨父几人在前院摆了张小桌子,就着小咸菜吃酒。

      从前段日子开始,他们便不去二院吃饭了。

      主要是有安娘和韩张氏她们这些女眷,杨父他们觉得不自在,也不合适,索性就在前院支了个小灶,自给自足。

      至于谭强那帮佃户,很早就主动提出让给些粮食,他们自己在家做,省的麻烦主家,也免得一天好几趟的往半山腰跑。

      如今,在二院吃饭的人,只剩下韩桢与女眷们了。

      见到韩桢,杨父主动邀请道:“二郎回来了,一起喝点?”

      “不了,中午在县城吃了酒。”

      韩桢笑着拒绝,穿过垂花门进了二院。

      一进院子里,便见几个女人围在一口水缸前。韩张氏握着一把菜刀,几番想要上前,最终又顿住了。

      见状,韩桢好奇道:“怎地了?”

      见他回来,方三三立刻叽叽喳喳的解释道:“阿郎,谭强今日在地里干活,捉了几条蛇,送了一条过来,说是给阿郎补补身子。”

      韩桢凑上前瞥了一眼。

      只见水缸里盘着一条婴儿手臂粗细的蛇,近两米长,浑身上下黑黄相间。

      他一眼便认出来,这是一条王锦蛇,又唤作菜花蛇。

      无毒,不过这条菜花蛇委实有些大,难怪几个女人不敢上前。

      “方三三,去寻个铁钉来。”

      韩桢吩咐一句后,将手探入水缸里,一把捏住蛇头。

      下一刻,在应激反应下,整条蛇身紧紧缠绕在他手臂上。

      随着韩桢将蛇拎出水缸,一股刺鼻的臭味,立刻在众人鼻尖弥漫,熏得韩张氏和江四娘俏脸变色,连忙后退。

      蛇的身上都有股气味,但菜花蛇的臭味尤其浓烈。

      据说是因为菜花蛇在遇到危险时,会释放一种臭腺,也不知道真假。

      “阿郎,铁钉找来了……哇,好臭!”

      方三三眉头紧皱,赶忙捂住口鼻。

      接过钉子,韩桢将蛇头按在院子的树干上,另一只手握着铁钉,大拇指猛然发力。

      铁钉穿过蛇头,牢牢钉在树上。

      咕咚!

      方三三咽了口唾沫,小圆脸上满是惊骇。

      还……还能这么钉铁钉?

      接过韩张氏手中的菜刀,沿着蛇头下沿切开一道口子,抓住蛇皮的往下一扯。

      呲啦一声,一张完整的蛇皮便剥下来了。

      随手将蛇皮扔掉,韩桢吩咐道:“收拾收拾,炖个汤。”

      “交予俺便是。”

      沈厨娘立刻上前,开始清洗蛇肉。

      韩桢来到井边,一边洗手,一边问道:“你俩怎地这般早就回来了?”

      方三三答道:“铺子实在没生意,安娘姐姐便让俺们先回来了。”

      她两一个守着成衣铺,一个守着首饰铺子。

      生意一个比一个差,四娘的成衣铺子好歹偶尔能卖些布料,方三三守的首饰铺子至今都还没开过张。

      “正好趁着这会儿没甚生意,你在店里多学学算术。”

      “俺晓得了。”

      沈厨娘的动作很是麻利,两人说话间,便处理好的蛇肉。

      切成一块块小段,随后搬出一个小炉子在院子里煮。

      韩桢觉得有趣,因为前世在农村时,家家户户如果煮蛇肉,也不会在厨房煮,而是在院子里。

      他曾问过长辈,不过自家长辈也支支吾吾地说不清,只道蛇肉不能在家中烧。

      没想到这会儿就已经有这个习俗了。

      念及此处,韩桢饶有兴趣地问道:“怎地不在厨房里煮?”

      还未等沈厨娘回答,就听韩张氏用软糯地声音说:“叔叔,蛇肉不能在家里煮哩。”

      韩桢问道:“为何?”

      韩张氏一愣,随即摇了摇头:“俺也不晓得,俺娘当初就是这般说的。”

      这时,沈厨娘笑道:“俺小时倒是听说村里老人讲过,说是在家中煮,会引来蜈蚣哩。若是蜈蚣落入汤里,便有了毒性,喝不得。”

      那菜花蛇活着的时候奇臭无比,不过做成汤羹后,却又极香。

      不需放其他调料,仅是几片姜,一小把食盐。

      待到蛇肉煮好,韩桢吩咐道:“方三三,装一些送去前院给魏大和杨叔。”

      就着一锅蛇汤,几人围坐在大厅里,吃起了晚饭。

      蛇肉其实没什么吃头,反倒是蛇汤极其鲜美,舀上几勺泡着麦饭,韩桢一连吃了三大碗。

      用过晚饭,天色渐黑。

      韩张氏几人点起油灯,翻出笔墨纸砚,端坐在大厅里。

      不一会儿,负责授课的书吏来了。

      见状,韩桢起身回到后院书房,继续写材料。

      ……

      月上中天。

      韩张氏从睡梦中醒来,一摸额头,全是汗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0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