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权相》-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是什么人?看你模样,不象是有官职在身啊。”兀良哈台阴沉着脸问道。那欧道(注1)微笑道:“元帅高明,欧道仅是潭州岳麓书院一讲师,并非大宋官吏。”旁边的彻彻都大怒,喝道:“好大地胆子,小小一个私塾先生,竟然也敢到我们大元帅面前放肆?”

        “彻彻都,不要说话。”兀良哈台叫住彻彻都,冷笑道:“本帅知道岳麓书院,还看见过岳麓书院的学生。你教得好书啊,本帅亲提大军至此,你的学生不望风归降就算了,还不好好念书,跟着李芾跑到城墙上和我们大军做战,你们不怕死吗?”

        “是人都怕死,惟文人骨气使之不惧。”欧道微笑答道。兀良哈台嘿嘿冷笑一通,又问道:“好吧,那本帅问你这有骨气的文人,贾似道派你来做什么?是不是派你向本帅求情,待本帅打破潭州之后,饶他贾似道不死?”

        “非也。”欧道摇头,正色严肃道:“贾似道是派欧道前来奉劝大元帅,劝大帅收兵南下,两家罢兵言和。”

        “哈哈哈哈哈……!”兀良哈台疯狂大笑,指着欧道大笑说道:“贾似道派你这么一个酸儒书生劝我收兵?他贾似道在做【创建和谐家园】梦吗?本帅凭什么收兵?”旁边的彻彻都和王鹗等人也是莞尔。欧道却不慌不忙地解下背上包裹,缓缓解开,并严肃道:“大元帅,贾丞相就凭这两样东西劝你收兵。”

        “我儿的头盔!”兀良哈台一眼认出包裹中那个头盔是他长子阿术的东西,大惊道:“阿术是战死了?还是被俘了?”

        “元帅放心,阿术将军此刻正住在潭州城里,贾丞相给了阿术将军很好的款待。”欧道脸上没有半点讥讽。成功安抚住兀良哈台又不使之生出愤怒,又取出一面白毛大纛。严肃道:“大元帅,再请你看看这东西。”

        “四王爷的大纛!”兀良哈台等人蒙古将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蒙古军地大纛那可不是普通地东西,那是一军主帅地象征,也是蒙古军队重点保护地对象,如果落到了敌人手里,也通常也就是标志着一军主帅已经兵败身死。所以兀良哈台赶紧追问道:“四王爷现在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吗?”

        “大元帅放心,忽必烈王爷现在安然无恙——只是已经撤回了信阳。”欧道不紧不慢的说道:“四天前。贾丞相率领我大宋主力渡过长江发起反击,击溃四王爷大军并缴获此纛,四王爷虽然成功逃回信阳,但军队伤亡近半,我大宋长江防线已经高枕无忧,大宋主力正在向南开拔当中。”

        和贾似道估计的一样,忽必烈并没有把他的白毛大纛被吕文德缴获的丢脸事通知南路军,所以欧道代表贾似道向兀良哈台出示大纛后。兀良哈台全军立即疑神疑鬼,怀疑蒙古北路军已经遭遇不测。再加上欧道的一番鬼话蛊惑,兀良哈台虽然不是完全相信,却也在考虑自军继续北上是否会面临孤军深入的绝境。沉思片刻后,兀良哈台向欧道问道:“那贾似道想怎么样?”

        “贾丞相给大帅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攻打潭州。但大帅大军一开始攻城,贾丞相立即在城墙上斩杀阿术将军,用阿术将军地人头祭旗。”欧道飞快说完第一条,又缓缓说第二条,“第二嘛,贾丞相请大元帅收军南回,两家罢兵,贾丞相绝对不派兵追击。而且只要大元帅的大军退过储州以南,贾丞相立即派人将一根毫毛不少的阿术将军平平安安的送回大元帅面前。”

        “贾似道想用本帅儿子的命要挟本帅退兵?本帅又不是阿术一个儿子,贾似道爱杀就杀。本帅不心疼。”兀良哈台冷笑。“蒙古的勇士从上战场那天开始,都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大汗捐躯的准备。”

        “大元帅。你何必让自己的儿子白白送死呢?”欧道笑了起来,“就算大元帅不答应又怎么样?蒙上天保佑,天降严寒,我潭州城借上天之力已是坚若磐石,大元帅攻破潭州已是不可能完成地任务,元帅何必为了一座不可能攻破的城池让少帅妄送送命?何况元帅大军北上,只是为了增援青石矶战场,但现在忽必烈大军已退,大元帅就算执意北上,也只能落得孤军深入绝境的下场——天还这么冷,辎重运输困难,元帅想要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面对我大宋主力吗?”

        兀良哈台久久不语,欧道知道他的话已经打动了兀良哈台,便又煽动道:“大元帅明鉴,现在四王爷大军已经退回信阳,我大宋主力正在南下增援潭州的途中,向士壁将军地军队也在向潭州开拔,元帅再僵持下去,吃亏的只怕是元帅自己。贾丞相悲天悯人,之所以向大元帅提出退兵请求,全因贾丞相不愿看到宋蒙两军在这冰天雪地中继续僵持,在大战之中无辜丧命,使宋蒙两军的将士家属望门长泣,夫妻不能团圆,父子不能相聚,所以才提出一个和平解决潭州大战的办法,请元帅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慎重三思。”

        兀良哈台又是一阵沉默,脑海中不由想起爱子幼时在膝下承欢的情景,又想起军中那些云南士兵在寒风中冻僵冻死的凄凉景象,还有就是军队中那所剩无几的粮草和被寒冰加固的潭州城。最后兀良哈台咬牙道:“好,只要贾似道答应本帅两个条件,本帅就退兵!”

        “大帅请说。”欧道心中暗喜,赶紧问道。旁边的王鹗拉拉兀良哈台的衣角,本想说些什么,兀良哈台却不理他,径自说道:“第一,贾似道必须在潭州城墙上当着全军立誓遵守约定,本帅才能相信他。第二,四王爷地白毛大纛本帅必须留下。”

        “原来是这样。”王鹗开始本来想建议兀良哈台拖延几天,派快马到青石矶探听情况再做决定,但兀良哈台说出这两个条件以后,王鹗立即猜出兀良哈台地真实用意——年事已高的兀良哈台根本舍不得让最出色地儿子阿术白白送死,所以兀良哈台才在明知忽必烈已经撤军不一定可信的情况下答应退兵。而兀良哈台拿到忽必烈的大纛,将来就不怕忽必烈追究——到时候兀良哈台可以一口咬定自己是误中贾似道奸计,为保留军队元气才被迫撤军,并且有忽必烈的大纛做证,忽必烈最多也就追究一下兀良哈台的失察之罪,杀不了兀良哈台的头……

        宋开平元年闰十一月十八日上午,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与蒙古军南路军大元帅兀良哈台在潭州订立城下之盟,贾似道在潭州城头当着宋蒙两军的面发誓,只要兀良哈台率领大军撤回广西,贾似道就决不追击,并且在兀良哈台大军撤过储州之后,贾似道就立即释放兀良哈台长子阿术。而兀良哈台在拿到被缴获的忽必烈大纛后立即撤军南下,潭州之围解除。

        十一月二十一日,南宋京湖路制置副使向士壁率领援军抵达潭州,宋军主力宋军南线威胁全面解除,同时兀良哈【创建和谐家园】也撤过储洲,贾似道按约释放阿术,率领骑兵星夜返回青石矶大营。顺便说一句,其实贾似道很是想食言而肥不释放阿术的,只是遭到李芾和向士壁等正直将领强烈反对,贾似道才非常难得遵守了一次诺言……

        “希望还有机会见面吧。”离开潭州后,贾似道回头看了看潭州城,叹着气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注1:欧道:史实人物,历史上第二次潭州之战潭州陷落后,因为潭州军民的顽强抵抗,当时的蒙古军主帅阿里海牙决定屠城报复,欧道以庶民之身求见阿里海牙,并成功说服阿里海牙收回屠城命令,口才十分了得。

      µÚÒ»¾í ¶õÖÝ÷éÕ½ µÚÎåÊ®ËÄÕ ÃËÓÑÀ´·Ã

        “兀良哈台来信没有?他的军队到那里了?”同样的话,忽必烈每天不知道要向幕僚、谋士和军中联络官问多少遍,可每次的回答的都是兀良哈【创建和谐家园】还在攻打潭州,还在千方百计的加快速度增援青石矶战场,到了闰十一月二十那天,忽必烈连这样的消息都听不到了。开始忽必烈还对此抱观望态度,可是到了二十一那天——也就是贾似道离开潭州那天,忽必烈不得不对此产生怀疑了……

        “从潭州到青石矶,骑快马日夜兼程的话,只需要两天两夜的时间,也就是说,兀良哈台是在十一月十八那天的早晨或者中午与本王失去联系的。”忽必烈掐着指头估算,神情浓重得象手雷爆炸后的硝烟,“两天两夜了,兀良哈台为什么不与本王联系?本王派去的信使,为什么到现在也没回音?”

        “王爷,天寒地冻,大雪封山,我们的信使也许被大雪堵在了路上。”出于经验,蒙古军资格最老的将军塔察尔向忽必烈劝道:“还有一种可能,王爷的信使也许在路上被南蛮子劫杀,所以才会失去联系。但不管南蛮子怎么劫杀,信使总有能逃过封锁的,王爷再等一两天吧。现在我军如果轻举妄动,只会给贾似道制造机会。”

        “本王何尝不知道这道理?只是眼下的情形容不得我军多拖时间啊。”忽必烈面如寒冰,蒙古军主力已经只剩下二十天的粮草。后续粮草已到信阳,可辎重队是否继续南下,忽必烈却无法决策——这种情况如果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沉思片刻后,贾似道向子聪问道:“子聪,本王命你监视宋军主力各种动静,结果如何?”

        “回王爷。南人主力这些天一直没什么大地异动,仅是江面上的斥候船比往常多了一倍。还有宋人到长江边上担水的次数,比平常增加了一成。”子聪合掌答道。旁边的蒙古大将拔都纳闷道:“天这么冷,又下这么大的雪,宋蛮子用水的量应该比平常要少才对,怎么反而用水量增加了?”

        “拔都将军,别忘了吕文德的部队,我军水军覆灭。再没有力量攻打鄂州,吕文德自然可以放心与南人主力会合,用水量增加实属正常。”子聪飞快答道。拔都一楞,又问道:“既然用水增加属于正常,那还监视南蛮子用水干什么?有用吗?”子聪阴阴答道:“当然有用,起码可以从这里判断南人主力有没有分兵增援潭州。事实证明,贾似道并没有去增援潭州——起码没有动用大批军队去阻击兀良哈台大元帅地军队。”

        “再等等吧,或许兀良哈台为了保证突袭的突然性。在打下潭州后故意不向本王禀报,使宋人主力也无法判断他地动向。”忽必烈昂起头紧紧闭目,深深后悔这一次的南下攻打鄂州,但口中也只能安慰将士与安慰自己……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一日,兀良哈台仍然没有与忽必烈取得联系。就连忽必烈派出去的信使也没有一个回来。忽必烈心中更慌,但严寒却拖住了蒙古军北撤的步伐,反复盘算下,忽必烈下达停驻信阳的补给队继续南下的命令,不管兀良哈台是否要能打破潭州,忽必烈都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第三天,十一月二十二日清晨,忽必烈派去联系兀良哈台地十名信使中终于有一人回来,那信使刚进蒙古军中军大帐就号哭开了,“王爷。大事不好了。大元帅他……他……”那信使号哭哽咽,说的话几难听清。惹得心急如焚的忽必烈放声大吼,“别哭,兀良哈台他究竟怎么了?”

        “大元帅他退兵了。”那信使疯狂号哭起来,“贾似道不知怎么忽然出现在潭州,十八日每天,贾似道派了一个使者去和兀良哈台大元帅说了一些话,大元帅就莫名其妙的退了兵。我们与大元帅联络的信使也遭到宋人骑兵劫杀,就只有我一个人逃了回来,其他的兄弟都……都……呜……!”

        “贾似道出现在潭州?怎么可能?你把知道的详细说说。”忽必烈大吼问道。不等那信使回答,帐外忽然又进来一名传令兵,单膝跪下拱手道:“禀报王爷,我军巡逻队又在长江边上遭遇一队神秘的蒙古人,虽然那伙人又在宋人斥候船接应下逃走,但我军生擒其中一人,现已押到帐外。”

        “把他带进来。”忽必烈又喜又忧,大吼命令道。那传令兵飞奔出帐,不一刻,一名扎着环耳双辫地蒙古人被捆得结结实实的押进大帐,忽必烈、子聪、姚枢和塔察尔等蒙古【创建和谐家园】只看了那俘虏一眼,立时便惊叫道:“萨满的亲兵!你是萨满的亲兵队长!”

        ……

        “蒙古的使者萨满到了?”宋军大营中,带着满身风雪的贾似道刚回到宋军大营,还没下战马,贾似道地几大走狗韩震、宋京和廖莹中等人便迎到马前——不过贾似道的这几个走狗这次可不是来拍马屁,而是向贾似道禀报一名名叫萨满的蒙古使者刚刚抵达宋军大营。不学无术的贾似道对此毫不在意,大咧咧的说道:“看来忽必烈已经知道兀良哈台撤军的消息了,让他等一等,本相要再吊一吊忽必烈的胃口。”

        “恩相,萨满可不是忽必烈的使者!”宋军中最了解蒙古情况的宋京大叫道:“萨满是忽必烈死对头也速察的心腹——也就是阿里不哥地使者啊!”

        “阿里不哥地使者?”贾似道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从战马上一跳而下,双手掐住宋京地脖子大吼问道:“你肯定他真是阿里不哥地使者吗?你肯定他不是忽必烈派来的冒牌货吗?他现在在那里?”宋京被贾似道掐得几乎断气,艰难点头说道:“恩相。下官敢肯定,下官以前出使大都的时候,曾经见过萨满……他就在咱们的大帐里——恩相,下官快被你掐死了……”

        “哈哈,真正的盟友到了。”贾似道一蹦三尺高,三步做两步的跑向大帐,那疯狂的模样。几乎让人怀疑是贾似道地死鬼老婆死而复生出现在大帐里一样。冲进大帐,贾似道一眼便看到一个满脸络腮胡、又老又丑的蒙古人正在与宋军副帅高达说话。经高达介绍后,那蒙古人忙离座脱帽鞠躬,用生硬地汉语说道:“蒙古阿里不哥王爷麾下使者萨满,见过大宋右丞相大人。”

        “萨大人不必客气。”贾似道象看到亲人一样抓起萨满的手,亲热的说道:“萨大人不远千里而来,辛苦辛苦,快快请座。来人啊,给萨大人准备最好的酒!最好的菜!本相要与萨大人一醉方休!”

        “忽必烈手下的蒙古人都说贾似道难缠,想不到这么客气,看来传言有虚。”萨满对贾似道的亲热十分受用,感激道:“萨满谢贾丞相,萨满此次南下,是代表阿里不哥小王爷前来,想与贾丞相商议结盟……”萨满地话还没有说完。帐外就飞奔进来一名传令兵,双手抱拳道:“禀报丞相,蒙古使者阿合马、察必打白旗渡江,求见丞相。说是要重商和谈事宜!”

        “来得好!”贾似道长得还算人模狗样的脸上露出狞笑,一字一句道:“让他们进来!”

        “贾丞相,不可啊!”萨满大吃一惊。连声说道:“贾丞相,阿里不哥小王爷派小使前来,就是想与贾丞相商议南北夹击忽必烈一事,只要贾丞相答应,小王爷可以给丞相大大的好处,丞相要金子、土地、美女和什么都行,小王爷都可以答应。”

        “萨大人放心,是否与阿里不哥小王爷结盟,本相自有主张。快请座,咱们边喝酒边谈。”贾似道奸笑着把萨满拉到座位上。并亲自为萨满斟上一杯刚送上来并烫过的美酒。亲热道:“萨大人,先喝一杯热酒暖暖身子。放心,本相与阿里不哥小王爷神交已久——听说小王爷喜欢强抢民间美女,本相和他这爱好一模一样啊——可以这么说吧,本相与小王爷算得上知己了。”

        “贾丞相,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接见忽必烈的议和使者?”萨满都不知道贾似道是在骂还是夸阿里不哥,试探着问道:“忽必烈与小王爷、还有和也速察国舅,可都是死对头啊。”

        “放心,本相与小王爷一切都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最最最可靠的盟友啊。”贾似道笑得更奸,却也让萨满更加摸不着头脑,只是连声请求贾似道不得接见忽必烈的使者。宾主正争执间,忽必烈地使者阿合马和察必两人已经被解除武装押进宋军大帐,阿合马、察必与萨满三人刚一见面,立即就象斗鸡一样都是赤红了眼睛,互相之间咬牙切齿,恨不得扑上去把对方生吞活剥。

        “这不是萨满大人吗?你不随也速察国舅护送蒙哥大汗北还,怎么跑到这青石矶来了?”察必冷笑连连,牙齿变得比钢刀还要锋利,“青石矶这里正打仗,萨满大人可得小心些——别让人不小心一刀砍了你脑袋!”

        “察必郡主都不怕年纪轻轻就挂掉,萨满这么大年纪了,还有什么怕的?”萨满以牙还牙道:“说起来郡主穿起将军服还真好看,小心别被贾丞相的军队俘虏了——军营里蚊子都是公的,成千上万的宋人可都很乐意代替四王爷与郡主上床的啊——而且听说宋国地青楼很多,郡主如果被卖进青楼里,相信也能卖到十几二十个铜板。”

        “你说什么?我就值十几二十个铜板?”也不知道察必是真不在意还是神经大条,竟然和萨满争执起她能值多少铜板。萨满是也速察手下的头号谋士兼巫师,口才十分恶毒,佯装抱歉道:“真抱歉,萨满说错了,忽必烈的女人是不能值十几个铜板——估计八个铜板就足够了。”说到这,萨满转向坐在主位的贾似道狞笑道:“贾丞相,如果那天小王爷把忽必烈的女人——比如察必郡主,按八个铜板的价钱卖给你,你愿意买吗?”

        “愿意!”正在欣赏察必发怒美色的贾似道脱口答道。不过看到察必竖起柳眉后,反应过来的贾似道赶紧改口道:“不愿意。”但贾似道不纠正还好,这一纠正立即惹得萨满哈哈大笑,“察必郡主,听到了吗?在贾丞相这里,你连八个铜板都不值!”

        “放你娘的屁!”察必性如烈火,那能受此污辱,先是下意识的去摸腰刀,发现自己地腰刀在进营前已经被宋军没收后,察必竟赤手空拳地向萨满扑了过去。贾似道赶紧大喝道:“来人啊!将察必给本相按住!”贾似道的亲兵们颇为能干——纯数废话,贪生怕死地贾老贼会让一帮软脚虾保护自己?四个亲兵一起扑上,立即将身手不弱的察必按跪在萨满面前。气得察必哇哇大叫,“放开我!放开我!我怎么能跪萨满这个卖国贼?”

        “多谢贾丞相。”又老又瘦的萨满擦了一把冷汗向贾似道道谢,又得意洋洋的看着察必,冷笑道:“郡主,听说你是代表忽必烈过来与贾丞相议和的,你不用浪费力气了,做为蒙古大汗的正统继承人——阿里不哥小王爷已经决定与贾丞相结盟,忽必烈乖乖听话做小王爷的臣子,那就没什么。可如果忽必烈不听话,小王爷可就要和贾丞相联手夹击忽必烈了!”

        “慢着。”正在喝着热酒暖身的贾似道大叫一声,摆手道:“萨满大人,本相与阿里不哥小王爷结盟的事,可还有些波折——因为忽必烈已经答应给本相大大的好处,让本相与他结盟,联手攻打阿里不哥小王爷。”说到这,贾似道向察必抛了一个恶心的媚眼,淫笑道:“你说是不是,美丽的察必郡主?”

        欲知贾似道如何在蒙古嫡位之争中渔利?如何敲诈勒索双方?请看下章。

      µÚÒ»¾í ¶õÖÝ÷éÕ½ µÚÎåÊ®ÎåÕ ³ÔÈ˲»Í¹ÇÍ·

        “慢着。”贾似道毫不脸红的说道:“萨满大人,本相与阿里不哥小王爷结盟的事,可还有些波折——因为忽必烈已经答应给本相大大的好处,让本相与他结盟,联手攻打阿里不哥小王爷。”说完,贾似道又补充一句,“不过萨满大人你也有机会,只要小王爷开给本相的条件要比四王爷好,本相照样可以提起大军,帮助小王爷往死里打忽必烈。”

        “【创建和谐家园】!”萨满和阿合马两人异口同声的在心底大骂,性如烈火的察必则直接骂出声来。贾似道的几大走狗和帐篷里的高达、吕文德和邛应等宋将也忍不住在心底赞誉道:“咱们的贾丞相——真够不要脸的。”

        “察必郡主,你可以骂本相【创建和谐家园】——但你们的王爷忽必烈是否【创建和谐家园】呢?”贾似道冷笑道:“十几天前,本相已经给忽必烈一个议和的机会,但因为兀良哈台走大运遇到郑国顷那个汉奸卖国贼,把驻守有重兵的储洲拱手送给兀良哈台,使之威胁到我军南线,忽必烈就猖狂的撕毁和约,对本相与大宋使者百般侮辱。现在兀良哈台已经被本相亲自领兵击溃,忽必烈就又派你和阿合马来找本相议和了,如此反复无常,忽必烈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小人?谁是【创建和谐家园】小人?”说到这,贾似道又冷哼道:“本相今天接见你们。已经是看在察必郡主你的面子上,如果忽必烈派其他地使者来——本相马上就把忽必烈使者的人头砍下来,送给萨满大人当夜壶!”

        察必和阿合马两人被贾似道顶得无言可对,萨满则眉开眼笑,连声说道:“贾丞相说得好,忽必烈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卑鄙小人!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忽必烈侮辱贾丞相的使者——贾丞相。如果你把阿合马和察必的脑袋砍下来送给小使,小使以个人身份送你十名蒙古美女。贾丞相想要什么附加的结盟条件。小使也可以在小王爷面前替你尽力周旋,保管贾丞相满意。”

        “贾丞相,那一天把宋大人乱棍赶出军营的事,完全是一场误会——都是子聪那个秃驴出地馊主意,四王爷已经狠狠的教训了他,还请贾丞相多多原谅。”阿合马怕贾似道见色眼开,真地把他的人头送给萨满当夜壶。赶紧道歉并说道:“还有上次贾丞相提出的和约,我们王爷经过仔细考虑,已经决定接受和约。为了弥补上次的过错,王爷还决定单独赠送三千黄金和一万两白银给贾丞相个人,请丞相务必要答应。”

        “这么说来,忽必烈是答应割让河南了?还要赠送本相三万五千匹战马、三千两黄金和一万两白银?”贾似道明知故问,其实是把忽必烈给自己的条件告诉萨满。萨满一听果然大怒,咆哮道:“忽必烈还真大方啊。不过小王爷也不小气。只要贾丞相答应与小王爷结盟攻打忽必烈,忽必烈答应给贾丞相的东西,小王爷都可以给,另外再加十大箱珠宝和五十名美女!”

        “你能替阿里不哥小王爷做主?”贾似道斜着眼问萨满道。萨满二话不说,从怀里掏出两份空白文书——文书上已经盖了蒙哥的汗印和阿里不哥地私印,还有一份阿里不哥和也速台亲笔签名的委任书——全权委任萨满与贾似道谈判。咆哮道:“那是当然,只要贾丞相的条件不是十分过份,那小使就可以代为答应!空白盟书,由小使做主填写!”

        “很好。”贾似道细看那两份空白盟约,确定上面的玉玺和大印不是萝卜刻的后,贾似道马上咆哮道:“来人啊!把察必与阿合马给本相拿下,推出去砍了!”

        “慢着!”阿合马吓得赶紧大叫,“丞相,刚才萨满答应给丞相的,小使也能做主给丞相。另外再加十箱珠宝给丞相。”说着。阿合马也是掏出一份全权委任谈判他与贾似道谈判的蒙古军公文。贾似道细看无误后,马上翻脸道:“来人啊。把阿合马和察必郡主放了,将萨满拖出去砍了,拿他的人头送给四王爷,以表本相与四王爷议和地诚意。”

        “贾丞相,你这人怎么……这样?”差点没把鼻子气歪的萨满本想问贾似道为什么这么不要脸,但考虑到人为刀俎己为鱼肉,只能硬着头皮叫道:“贾丞相,只要你答应和小王爷结盟,你们宋人不是最缺少马匹吗,小使可以做主给你加送一万匹战马!”旁边的阿合马立即讥笑道:“加送一万匹战马?现在阿里不哥和贾丞相的联系道路全在四王爷辖区里,阿里不哥用什么办法把战马和珠宝送给贾丞相?”

        “把萨满放了。”贾似道挥挥手,郭靖等贾似道亲兵立即松手,站回原地。贾似道这才向萨满问道:“萨大人,不是本相不相信小王爷,只是我大宋与小王爷联系道路绝,小王爷怎么把答应给本相的东西送来?”

        “所以这才需要贾丞相配合啊。”萨满狡猾的笑道:“现在忽必烈地大军已经被贾丞相大军拖住,贾丞相只要多拖上一段时间,等小王爷在大翰耳朵称汗之后,小王爷就会提军南下,剿灭乱臣贼子忽必烈。到时候贾丞相与小王爷南北合力夹击忽必烈,打通交通道路,小王爷就可以把答应给贾丞相的东西送来了。”

        “阿里不哥和也速察把贾丞相当【创建和谐家园】耍?”阿合马冷笑着拖萨满的后腿,“先不说阿里不哥能不能打通与贾丞相的联系,就算能联系上,阿里不哥也肯定不会把这些东西交给贾丞相。说不定到那时候。阿里不哥还要和贾丞相兵戎相见。”

        “胡说八道!别把小王爷当成忽必烈那样的人!贾丞相,你千万不要相信阿合马地鬼话,小王爷言出必行,乃是谦谦君子,怎么能欺骗丞相?”萨满心虚的叫嚷起来。贾似道不答,不动声色的用手指敲打着桌子盘算起来。阿合马看出贾似道已被打动,用【创建和谐家园】尔语低声向旁边的宋京说道:“宋大人。帮个小忙,四王爷定有重谢。”

        “恩相。下官有话要说。”财迷新窍的宋京立即出列,象贾似道申请说话地权利。经贾似道点头允许后,宋京立即说道:“恩相,依下官看来,恩相与忽必烈结盟对我军最为有利。第一,忽必烈与我军直接接触,答应给我军地结盟条件。立时可以办到,如果忽必烈支付给我军战马与金银财物,那就证明忽必烈王爷言而有信,是可靠地盟友。如果忽必烈拒绝支付,那就证明忽必烈地话根本不可靠,恩相再与小王爷结盟不迟。第二,与忽必烈结盟对抗阿里不哥,我军只需提供军需物资。最多与忽必烈互开边市,不需要付出军队伤亡地代价,可以挽救我军无数士卒的生命。”

        “有道理。”贾似道点头,指着阿合马说道:“回去告诉忽必烈,只要他在天黑之前把答应给本相的战马与金银珠宝送来,本相就可以把萨满交给忽必烈。与他缔结盟约。萨大人,你不要急,如果忽必烈失信的话,本相就与你缔结盟约,和小王爷联手夹击忽必烈,这样做本相的军队虽然会有牺牲,但也能从中原地区多捞一些好处。”

        “谢丞相,小使这就回去请示四王爷。”阿合马拱手答道。贾似道则又说道:“你回去吧,察必郡主留下,如果忽必烈胆敢欺骗本相。本相就把察必送给萨满大人。表示本相与小王爷结盟的诚意。”

        ……

        半个多时辰后,阿合马独自一人回到蒙古军中军大帐。将贾似道的话一一转达,蒙古军中军大营立时炸开了锅——个个都是骂贾似道卑鄙【创建和谐家园】不要脸和骂阿里不哥下流阴险卖国贼地,大骂了一阵后,蒙古众文武又都将目光转向忽必烈,等待忽必烈做出决定。惟有黄药师站了出来,拱手道:“无量寿福,四王子,请容贫道插一句嘴。这金银财宝乃是死物,拿一些给贾似道也没什么。只是战马乃是我蒙古大军立足之本,万万不能交与贾似道。”

        因为这些天的经验,黄药师已经知道自己只要赞成什么,子聪就一定反对什么,反过来黄药师只要反对什么,子聪就赞成什么。所以黄药师的话音刚落,忽必烈最信任的谋士子聪立即便冷哼起来,“黄道长,你不懂就不要乱说,战马再宝贵,又能有四王爷精锐士兵的生命宝贵?四王爷已经说了,养大一匹战马,最多只需要两年时间,但要想获得一名战士,就必须要十六年以上的时间——更何况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精锐士兵,更需要宝贵的战场经验积累。”

        “可宋人是要三万五千匹战马,这可不是小数目。”黄药师又反对道。子聪虽然知道黄药师说得有理,可为了不再给黄药师出风头的机会,子聪还是冷笑着驳斥道:“说你不懂,你还大葱插猪鼻子——装象,四王爷控制着云南、吐蕃、陕甘和东北四块产马区,需要战马地话,随时可以从这些地方补给,今天损失一匹战马,明天就拿补充两匹。但损失一名精锐士兵,四王爷就得花几年的时间培养和锻炼才能补充,这期间的战场损耗将有多大,你知道吗?”

        “不管怎么说,贫道还是反对。”子聪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黄药师也就摇头不再说什么,仅是单纯的反对而已。这时候,忽必烈开口道:“黄叔父,不用说了,本王知道你是为我好。但眼下的形势至此,本王不得不做一些退让,本王得先把阿里不哥和贾似道地同盟拆散,还有把本王的精锐部队安全撤回北方再说。”

        谢绝了黄药师的好意,忽必烈抬高声音命令道:“立即组织三万五千头战马至码头集结,再准备答应给贾似道金银珠宝。阿合马。你再去一趟宋营,让贾似道派船只过来运载战马与金银,和约一旦签定,你马上把萨满带过江来——本王要把萨满押到和林去,让蒙古王公都看看,看看阿里不哥是如何通敌卖国的!”

        因为蒙古骑兵地编制是每名骑兵配备两到三匹战马,而在前些天的渡江战斗中。蒙古军骑兵损失已经十分惨重,空闲战马极多。所以不到半个时辰时间,空闲的三万五千匹战马便被集中到码头上——有些朋友可能要问了,既然蒙古军的战马如此充足,那忽必烈为什么不把步兵配备上战马快速北撤?宋军再怎么追击?两条腿怎么也没有四条腿跑得快吧?其实答案也很简单,给步兵配备战马容易,训练步兵控制马匹却不是十天半个月时间能够办到的,就算硬骑上马。那速度也快不到那里,照样被宋军轻松追上。何况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这更给马匹行进带来诸多麻烦——贾似道为了增援潭州,可是把宋军中能骑马地士兵全集中起来才办到地,就这还在快速行进中非战斗损失了近百名士兵——更可惜的是,贾老贼是乘轻便马车到地潭州,否则就贾老贼那点骑术,半路上非摔死丫头的不可……

        废话说了许多。转入正题,除了战马之外,财大气粗的蒙古军也同时凑齐了答应给贾似道的财宝,下午申时的时候,五条宋军大船打着白旗渡江过来,开始分批往长江南岸运送战马。见贾似道奸诈之此。忽必烈忍不住向宋军使者宋京冷笑道:“你们的贾丞相够小心的啊,为了不让本王抢夺他地战船,居然只派五条船过来运马。这一条船最多只能六百匹战马,装船和渡江起码需要一个时辰,你们打算运到明天的这个时候吗?”

        “王爷放心,我们贾丞相也考虑过这点。”宋京嬉皮笑脸的说道:“这五条船只要装满战马离岸,到了安全的地方,马上就有五条大船过来靠岸装马,我们的船多着呢,天黑之前一定能运完。”

        忽必烈冷哼。不再理会宋京。正如宋京所说,五条大船装完马离岸千步之后。立即又有五条宋军大船驶了过来,如此循环,很快就把战马运走大半,待装到将近三万匹的时候。宋京又腆着脸向忽必烈说道:“王爷,战马再有两次就运完了,小使也该过江去向丞相复命了,一会阿合马大人也可以带着和约与萨满大人过来,愿宋蒙两国永结盟好,王爷身体安康。”

        “多谢宋大人吉言,回去告诉贾似道,他这次要是再敢言而无信,本王就……”说到这时,忽必烈这才想起贾似道如果再次反悔的话,自己还真拿贾似道没半点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本王就绝对轻饶不了他。”说罢,忽必烈又命令道:“把送给宋京大人的东西拿过来,宋大人在宋军大帐里帮本王说了话,本王不会让宋大人白白辛苦。”

        “如此多谢了。”宋京地金鱼眼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并悄悄竖起四个指头,意思是告诉忽必烈身后的黄药师——老小子,只要你别卖了这件事,东西你有四成……

        ……

        三万五千匹战马与黄金珠宝已经全数运过长江,尽管天寒地冻,但忽必烈还是不肯返回大帐避寒,只是默默的注视着灯火通明的长江南岸,暗暗祈祷阿合马和察必能带来喜信。当宋军的运输船全部靠岸后,长江南岸很快便传来宋军整齐的口号声,“大宋!大宋!大宋!大宋!”虽然隔着宽阔地长江,这口号声仍然惊天动地,恍若雷鸣。听到这熟悉的口号声,忽必烈嘴角不由流露出苦笑,心知宋军这是在欢庆胜利了。

        又过片刻,载阿合马和察必等人渡江那条蒙古战船离开南岸,打着灯笼飞奔向北岸,那条小船渡江所用的半个时辰时间,对心中七上八下的忽必烈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世纪般漫长,不过再漫长的也有结束的时间。当阿合马等人的小船靠岸时,忽必烈第一个冲了过去,可是不等忽必烈开口说话,阿合马就已经嚎啕大哭着跳下小船,跪倒在冰凉刺骨的江水中,大哭道:“王爷,小人对不起你,贾……贾似道,那个【创建和谐家园】的,他又反悔了,当众撕毁了刚刚签署不到半个时辰的和约。”

        “贾似道又反悔了?”忽必烈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如果不是几个怯薛及时搀住,忽必烈还真得摔倒在码头上。这时,察必也满面泪痕地下了小船,哽咽着说道:“王爷,我们又上当了,贾似道之所以和我们签署和约,只是为了骗我们地战马,他已经当众宣布组建大宋骑兵了。”

        “贾似道他两次言而无信,这一次还是当众发誓遵守和约,他就不怕以后没人相信他吗?”忽必烈强忍狂怒,咬牙切齿的问道。察必哽咽道:“他是发誓了,而且是当着全军地面用宝剑割破自己手腕发的血誓——不过他是发誓与杀害了无数【创建和谐家园】的四王爷不共戴天,一定要为所有被王爷你杀死的【创建和谐家园】报仇雪恨!南人军队的无数将领和士兵都效仿他刺腕出血,血誓宣布要与我军决一死战,绝不让我们逃回北方。”

        “逃?本王需要逃吗?”忽必烈咆哮起来,“他贾似道不是要追击本王吗?只要他敢渡江登陆,本王就用铁骑把他踏成肉酱!”疯狂咆哮到这里,忽必烈只觉得双眼一黑,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出,接着便生生气晕过去……

        公元一二五九年,南宋开庆元年,蒙哥汗八年闰十一月二十二,贾似道代表南宋与忽必烈签定第二次鄂州和约,但贾似道在拿到忽必烈进贡的三万五千余匹战马与大量金银珠宝后,再一次撕毁和约,当众血誓与忽必烈战斗到底!因为贾似道是以为【创建和谐家园】同胞报仇为口号,宋军士气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所提升。而第二次鄂州和约也成为世界上最短命的和约之一,从签署到撕毁,期间相隔不到半个时辰……

        当夜,宋军大将范天顺与牛富率军偷袭长江北岸,以超远射程的雷箭对蒙古军水营一番狂轰乱炸后,宋军在蒙古军残余水军反击前离去,不费一兵一卒便给蒙古军造成极大死伤,再一次沉重打击了蒙古军萎靡到极点的士气……

        欲知后事如何,贾似道能否完成他的歼灭忽必烈主力计划,请看下章。

      µÚÒ»¾í ¶õÖÝ÷éÕ½ µÚÎåÊ®ÁùÕ ¸ªµ×³éн

        赔了夫人又折兵,丢了战马又丢人,被气得吐血的忽必烈足足昏迷了一夜多时间,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悠悠醒转。不过在听到蒙古军营再一次遭到宋军偷袭后,忽必烈差点又气晕过去,幸亏大批的蒙古将领在旁,你揉胸口我掐人中,勉强把忽必烈救醒。黄药师乘机献上他亲手炼制的灵丹表殷勤,“四王子,这是贫道在岭南时炼制的灵丹,有提神醒脑、补精壮髓之效,请四王子服下一颗,补补元气。”

        “多谢黄叔父。”忽必烈颤抖着接过黄药师的丹药,却不肯服用,让黄药师字心底好生失望了一通——黄药师可还指望着拿忽必烈拿试验品,如果有效的话,黄药师还打算给贾似道也献上几颗的。而忽必烈虽然不肯服用黄药师不知来路的丹药,却向黄药师叹息道:“黄叔父,小王不听你的金玉良言,自取其辱。现在想来,小王真是追悔莫及。”

        “四王子不必灰心,胜败乃兵家常事,贫道随先师游历西域时,曾经听说铁木真大汗在草原上也打过大败仗,可铁木真大汗最终于照样是统一了大草原。四王子应该向铁木真大汗学习,百折不挠,重整旗鼓与贾似道决战,报贾似道两次失信之仇。”黄药师信口胡扯,本是想鼓动忽必烈继续与宋军僵持,完成贾似道交给他的任务。不想他这次又一次歪打正着,几句云里雾里地话竟让忽必烈大有感触。忽必烈感叹道:“黄叔父是说本王祖父与扎木合的十三翼之战吧?那一次本王的祖父铁木真是败得极惨,一路退到哲列捏山隘,被俘的战士也全部被扎木合以铁锅煮熟而死。但铁木真大汗没有气馁,重整人马后,最终还是消灭了扎木合,统一全蒙古。”

        “黄叔父说得对,本王应该学习铁木真大汗。失败了也不灰心,不气馁。”忽必烈提起精神。坐直身体说道:“黄叔父,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本王的中书平章政事,今后专门给本王参赞军政,多多为本王出谋划策。”

        忽必烈此言一出,帐中蒙古军众文武脸上一起脸上变色,无不嫉妒黄药师的爬升之快。子聪更是妒忌得眼珠子差点没鼓出来,惟有黄药师的干儿子水军万户解诚大为欢喜,低声说道:“恭喜义父。”而黄药师地一双绿豆眼里满是疑惑,心说这中书平章政事是什么官?解诚以为黄药师欢喜得傻了,忙又低声道:“义父,快向王爷磕头谢恩啊。”

        “不用了,黄叔父是本王的长辈,用不着下跪。”因为决心要重用屡屡提出‘正确建议’地黄药师。忽必烈可谓给足了黄药师面子。忽必烈又问道:“诸位,我军进有长江阻路,退有大雪封路和宋兵追击;南有贾似道那卑鄙小人又屡屡言而无信,铁了心要与本王为难;北有阿里不哥虎视耽耽,心怀不轨。本王进退守三难,情况危急万分。你们可有何妙计助本王脱险?”

        面对忽必烈的询问,蒙古众文武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哑口无言,逼得忽必烈不得不许诺道:“如果有谁能想出妙计帮助本王主力脱险,官升三级,赏奴隶三千户。”蒙古众将还是个个束手无策,没谁敢说一句话。忽必烈大怒道:“平时里你们个个自夸文才武功,天下无双,怎么到了危险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都成哑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1: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