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安乐侯》-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时接了义子的筷子,李婆婆便开口道:“难得宇儿有这样一片孝心,猪肉、猪肠虽是穷人……所食。哪怕我儿做的菜不是那么好吃,我这老婆子也心满意足。”

      一块红烧肉入口,李婆婆虽然看不到,但是这表情也是一僵,而后忽的笑意盈然。

      再夹了一口溜肥肠之后,李婆婆便放下筷子细细咀嚼。

      忽然之间,李婆婆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眼泪便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另一桌的吴掌柜与青年客人,正看着试菜的汪师傅。还没等汪师傅有所品评,便见到了李婆婆的失态。

      吴掌柜愕然侧目,急忙问道:“这、这位老夫人,你为何哭泣啊?可莫要吓我等。”

      范宇也很惊讶,红烧肉和溜肥肠虽然好吃,但也到不了这个地步吧。

      “娘,你可莫要大喜大悲,若是喜欢孩子做菜,以后孩儿可经常做给娘吃。”范宇劝解着,暗想自己这义母应该是想起了一些伤心事,心有所感。

      李婆婆抬手拭去了脸上泪痕,收了笑声,才对众人歉然道:“老婆子确实许久没尝过如此佳肴,当年富贵无边之时没少用过山珍海味,也少有如此美食啊。如今认了宇儿这个义子,倒是真的让我饱了口福。”

      那汪师傅看到李婆婆穿着寒酸却口说大话,再加上心中不忿,便不屑道:“猪肉猪肠,也算什么美食了?汴梁名菜自然是烧羊羔,就是官家吃了,也不住说好。老太太偏心义子,可别把话说的这样满。”

      青年客人微微皱眉,对汪师傅道:“这两道菜你还没品尝,便要先入为主,如何还来得公允?”

      吴掌柜对汪师傅指了指桌上的两个盘子道:“你先尝过再说,莫要得罪客人。”

      汪师傅勉强应下,取了筷子先夹了一口溜肥肠,面上神色遽然一惊。他又吃了一块红烧肉,惊讶之色更甚。

      面对着青年客人与吴掌柜的询问目光,汪师傅只能是对着范宇拱拱手,面色通红一言不发的下楼而去,显是再羞于发表意见。

      青年客人看到这情况,便放心的夹了一箸溜肥肠入口。顿时脆嫩爽滑的口感爆发,其中还带着猪肥肠特有的浓香味道。吴掌柜也夹了肥肠下口,微微叹息了一声,却是又夹了一筷子入口。

      “小兄弟不简单啊,你且稍待。”青年客人转身下楼。

      片刻之后,青年客人又回转上楼,大步来到了范宇的面前。

      不等他反应过来,这青年客人,便在范宇的发际之上,插了一朵粉红色的大月季花!

      第8章 自投罗网

      范宇可是被惊吓到了,好大一朵馥郁芬芳的粉色月季,被个老爷们儿插在自己鬓角,那感觉简直不寒而栗。

      青年客人却没管范宇如何,而是看向太白楼的吴掌柜,“如何,我这样做,吴掌柜没有意见吧。”

      吴掌柜对范宇拱了拱手,“一是为了小哥今日认了义母之喜,此为大善之事。二是小哥出手不凡,虽是猪肉、大肠这等贱食,却也做到了极致。得了这彩头,也是应该。此朵粉色月季芳香明艳,正配小哥风华正貌的年纪。簪此花为小哥贺,相得益彰。”

      听到了吴掌柜的话,范宇才惊魂初定。他这时也想起来,北宋年间正是朝野都流行簪花的最高峰。据说官家逢年过节,宴请百官,也是要赐各色簪花的。

      有的朝中重臣得了官家所赐簪花,甚至高兴的手舞足蹈,没有一点庄重的样子。而且大宋的士大夫们,也都以各种花朵自喻,以为美事美谈。

      由此可见,大宋的簪花流行之盛。

      没了心理障碍,范宇急忙起身,向着青年客人和吴掌柜两人揖手道:“小子不过是得了一点家传手艺,倒是让两位过誉了。”

      “小兄弟不必客套,别管什么家传不家传,今天这两道菜你做的确实味道甚好。”青年客人哈哈一笑,接着挤眉弄眼道:“不知道小兄弟,能不能将这两道菜的做法教与我?若我想吃的时候,也自行做来解馋。”

      今天范宇露了这么一手,其实本就是要将这两道菜推出来,好在太白楼卖个好价钱的。有了这些钱,他与义母两的生活才算是有了些保障。

      现在这位青年客人提出要学,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不由露出为难之色。

      旁边的吴掌柜一听就急了,慌忙摇手道:“小哥可千万不要轻易示之于人,我太白楼可出高价,从小哥这里购得这两道菜的菜谱!五贯钱一道菜谱……不,十贯钱一道菜谱!”

      吴掌柜的眼光雪亮,他听到青年客人想学这两道菜,便立时意识到其中的利益。

      难得的是,这两道菜都是选用最贱的猪肉,那猪大肠更是和不要钱一样的东西啊。这等菜一经推出,必定会让太白楼一本万利,若是让眼前的这个机会错过,吴掌柜怕是要后悔死。

      听到了吴掌柜在叫价,范宇这才松了口气。若是吴掌柜不急,急的就是范宇了,他带着义母李婆婆来太白楼,可不只是为了一顿饭。

      青年客人听到了吴掌柜要出二十贯钱,买这两道菜的菜谱,便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只得道:“倒是我疏漏了,此等美味菜谱,确实不能白学到手。”

      毫无疑问,这两道菜是能让太白楼赚钱的,他要是白白的学走,那就显得是故意占了范宇的便宜。

      吴掌柜说完,两眼直勾勾的盯着范宇,等着他回话。

      范宇犹豫了一下,才问李婆婆道:“娘,你觉得,孩儿这两道菜的菜谱卖给吴掌柜,一共二十贯钱,可还合适。”

      在吴掌柜和那青年客人看来,李婆婆衣着寒酸,这二十贯钱一定看得比天还大。

      可是李婆婆却皱起眉头道:“宇儿,这虽然只是两道菜而已,却足够你拿来当个营生安身立命。我不求我儿大富大贵,只求能在我身边一生平安富足即可。”

      李婆婆的话,大出了吴掌柜与青年客人的意外。

      这老太太显然并不看重眼前的钱财,而是更看重长远的收益。在他们看来,却也是个会持家有见识的。

      青年客人笑着摇了摇头道:“老夫人的话是不错,不过我看这位小兄弟年纪尚轻却气宇不凡,也不是个能安于庖厨之人。不如将这两道菜谱卖个高价,也好让他一展抱负。”

      李婆婆微微皱眉,便睁着一双翳目问道:“宇儿,娘可问问你,你有什么抱负没有?”

      这话可问到了范宇的心坎里,他听了个戏,没想到就被穿越到了大宋,到现在还是有些懵的。要说抱负,范宇自认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以他现在的身份,也发挥不出什么能力。要说考取功名吧,这种事想想都累。除此之外,还真就只剩下混吃等死了。

      “不瞒娘,儿子我读书不多,倒还真的没什么抱负。”范宇看着太白楼外的风景,认真思索道:“若是可以,我更想着一辈子平安喜乐富足安康,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为他人威武所屈。既不让人来欺我,我也不想欺人。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便玩什么,不碍他人之事,不惹他人是非。过几年娶个媳妇,再生几个孩子,一同在娘的膝下承欢,快快乐乐岂不是好。”

      吴掌柜和那青年客人,两人嘴巴越张越大,下巴几乎砸了脚面。

      世上名花千万朵,今日得识一奇葩。他们没想到,竟有范宇这样天真的人。

      “小哥真会说笑。”吴掌柜十干笑了一声道:“看你挺拔轩昂,相貌也是人中龙凤,非是池中之物,不要和我们开玩笑。象小哥所说不受外侮,亦不仗势欺人,一生康乐平安。说来容易,可是要做到却难。不如将这两道菜谱换些钱财傍身,也更稳当一些。”

      青年客人这时插口道:“吴掌柜,小哥如此愿望也是一种抱负。你莫如将价钱再加一些,想来你太白楼若是有这两道独门菜谱,也能招徕许多生意,必会稳赚不赔。”

      吴掌柜沉吟了一番,咬了咬牙,对范宇道:“不如这样,小哥母子若是答应不再外传这两道菜谱,我太白楼出五十贯钱买下可好!这上好的田地,也只不过十贯钱一亩。小哥买上几亩田地,自可安身立命,亦可奉养老夫人安享天年。”

      范宇刚才完全是有感而发,倒没想着借机抬价,他可不知道大宋这五十贯钱的购买力如此强悍。

      “这样啊。”范宇看了一眼义母李婆婆,便道:“娘,既然吴掌柜如此诚心,那就五十贯钱,将这两道菜谱卖与他可好。”

      李婆婆笑道:“宇儿你自己做主就好,娘听你的。”

      青年客人拍掌笑道:“吴掌柜还不快去取钱来,这菜谱可是你太白楼将来的摇钱树。我既然碰到了,便给你们做个中人,等下去官府将这契约文书签了。”

      “甚好。”吴掌柜此时抹了一把汗,暗暗一算帐,虽然这价钱高了些,以后却也绝不会赔。

      但是范宇却听得心中一沉,竟然还要去官府。若是碰到那刘捕头,岂不是自投罗网?

      第9章 手伸得长

      范宇的纠结神态被青年客人看到,他有些奇怪。

      “小兄弟可有什么为难之事?”青年客人性子直爽,心里想什么便直接问了出来,“不如说出来,我或许也可替你帮些小忙。西华县的主薄王丰,此人与我有旧。正好出具文书之时也要找他,我引见与小兄弟便可,若能帮到你那是最好。”

      听到这里,范宇的眼中一亮。自己的这件事,关键就是二叔范连买通了县衙中的刘捕头。如果自己能与一县主薄见面,只要将家中事情与这位主薄讲清楚,便有了转机。

      在县衙之中,主薄可是仅仅排在知县和县丞之下的,要收拾一个捕头简直是手拿把捏。

      “那可就承情了,正有一些家事,要请县丞替我做主。”范宇也不矫情,顺水推舟道,“还不知道这位大哥的姓名,将来我也好有一报。”

      青年客人笑起来,摆了摆手道:“不过顺手而为罢了,倒也不算什么事。”

      范宇拱拱手,“对于大哥不算什么,但对小弟却极重要。小弟我姓范名宇,还无表字。至少要让我知道大哥姓名,也好过糊里糊涂的。”

      “既然这样,我也没什么好瞒的。我姓展名昭,字雄飞,常州府人……”青年客人挑眉说道。

      只听到展昭两个字的时候,范宇就脑子里嗡了一下,后面都没听清,这是大侠展昭啊!

      “当面可是展昭展大侠?”范宇急忙接口道:“平生任侠好义,多行扶危助困之事!”

      展昭听范宇如此夸奖自己,脸上一红,连连摆手,“什么大侠不大侠的,都是谬赞。不过是我好管些不平之事,有些帮闲们哄传而已,不做数的。”

      那就没错了,范宇感觉自己挺幸运的,居然能碰到展昭。

      “既有侠名便为侠客,展大哥能有正义之心,亦是难能可贵了。能见到展大哥,也是小弟之幸。”范宇郑重的道。

      吴掌柜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只看着这位青年客人十分豪爽,却没想到竟是个传说中的侠客。

      此时距大唐灭国不过百年,民间尚有勇武男儿胸怀游侠之气,倒也并不见怪。

      “小事而已,不用整日挂在嘴上。不如我们趁着天色还早,先去县衙将事情办了,莫让吴掌柜等得心焦。”展昭笑了笑,转开话头道。

      吴掌柜这时连忙点头,“正是、正是,现在备车去了县衙还能赶上,若再晚些,怕是王主薄要下职了。”

      范宇转身,对着义母李婆婆道:“娘,你先用饭,孩儿去去就回。”

      “宇儿你快用些饭,莫要饿着肚子伤了身体。”义母对这刚认的义子分外关心,得知义子夺回家产有了转机,脸上又有了患得患失的忐忑。

      “我听娘的,此去若是能夺回家产,我便将娘接回家住,也好过在那破窑洞里受苦。娘大可放心,我既认了娘,又岂是因为无处可去才认的?倒要让娘好好的享些清福。”范宇前世就是村里的干事,怎么会看不出来义母担心什么,便出言安慰道。

      吴掌柜笑道:“小兄弟快些用饭,我去备车。”

      展昭也点点头道:“小兄弟有情有义有始有终,也是个重情义之人。听你之言,家产为人所占。若是此事并无出入,今日见了我那旧友,定给你一个满意便是。”

      “那就先谢过展大哥了!”范宇拱手谢道。

      在义母李婆婆的催促之下,他急急几口扒完了碗里的饭,便与展昭和吴掌柜去了西华县。

      西华县城相距草桥镇不过十余里,坐上马车半个时辰就到。

      在路上,展昭询问范宇家产被夺的经过,他都一一的说了。可是范宇的心里,想的却不是口中说的这些事。

      眼前的人是展昭,而自己穿越过来的地方叫草桥镇,认了个义母是李婆婆,名为李顺容,这些名称都让范宇感觉有些耳熟。

      忽然范宇猛的一哆嗦,他想起来了,自己挨那一擀面杖的时候,听的戏名叫《打龙袍》。

      这戏里讲的便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李太后落难于草桥镇,后来在天齐庙遇到包拯……

      范宇此时已经外焦里嫩,难道自已义母李婆婆就是李太后?!除了包拯还没出现,这、这、都能对上了!

      展昭感觉到范宇身子一抖,便疑惑道:“范宇小兄弟,你可有什么不适吗?”

      “没有、没有,就是在车上坐的时间长了,腿有些麻。”范宇急忙掩饰过去。

      可是在他的心里,却已经七上八下。自己这下子要赚大了,义母可是李太后,大宋官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自己干哥哥,自己以后还用努力吗?

      想着想着,范宇口水都快流出来。

      展昭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道:“小兄弟莫非又想到了何种美食?且莫要再卖与吴掌柜,一定要先做与我吃。”

      吴掌柜苦笑道:“展公子此话可是小瞧我太白楼了,若是范小哥还有新菜,难道我太白楼还请不得展公子一顿吗。”

      三人说笑着,便进了西华县城。

      在县衙前面下了车,与守门的衙役讲明来意,不多时便被引到了主薄的公事房中。见三人进了县衙,那守门的衙役急忙往后去寻刘捕头。这三人通名之时,里面正有刘捕头要等的人。

      主薄王丰此时已经迎出屋外,见到展昭便哈哈大笑起来,“自数年前扬州一别,展兄怎么想起来看我了。”

      “王兄,你家中只知道你在这西华县做了主薄。我也是顺路,便过来看看故人。”展昭很是随意,显然与这位王丰相当的熟悉。

      “许久不见,我也正要与展兄好好的叙叙旧,里面请。”王丰拉着展昭就往内去,却将吴掌柜与范宇两人晾在了原地。

      展昭摆手道:“我今天不光是来看你,还碰到了一些事,正要让你出手。范小兄弟、吴掌柜,一起进来吧。”

      大家随着王丰进了公事房,殿昭先将太白楼试了两道新菜的事情说了,引得王丰啧啧称奇。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7: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