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安乐侯》-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公孙策此时也将信展开在范宇的面前,“范宇,这信上可是你的的签字画押。”

      看着信上自己的字迹,范宇有些脸红道:“草民的字不好看,怕是也少有人能模仿,这确是我的字迹。”

      公孙策听到这里,即使是临时的公堂,却也有些忍俊不禁。

      将信送回到包拯的桌面放好,公孙策才道:“包钦差,我已经问完。范宇确认是自己的签字画押,而王主薄说乌并不知情,信上也不是他的笔迹。”

      包拯点了点头,将信与账册中的王丰签字画押做了对比,眉头也微微皱起。

      半晌之后,包拯才抬头看向范宇和王丰两人,“经过本官对比,信上王主薄的签押,与他以往账册上的签押虽然相似,但并不是相同的笔迹。范宇,你有何解释?”

      范宇这时也想起来,自己与王丰一同写信之时,王丰借故推辞,最后签押之时还笑自己字丑。那时的王丰,不经意的抖了下手,自己也没在意。还当是个人习惯使然,却不想,只是个掩饰而已。

      现在看来,王丰早就与贾知县沆瀣一气了,只不过是自己天真而已。

      “草民不想解释什么。”范宇叹了一口气道:“当初写告发贾知县的信,便是看着饥民受苦,而贾知县却上下其手,实在令人齿冷。我范宇虽然不是一身正气,却也为了求个心安,才会告发于他。现在草民与王主薄各执一词,也只是为了证明信上是否有他的签押而已。不如这样,就当王主薄没有在信上签押过吧。此信,纯为草民一人所写,自会一力承当告发贾知县之责。”

      范宇的这个回答,大出在场众人的预料之外。虽然没做什么,却仿佛将王丰给一脚踢开一般。虽然干脆爽利,却实在太傻。

      第65章 斩钉截铁

      展昭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信上的王丰签押竟然不知道真假。

      一边是好友王丰,另一边也是自己的好兄弟,展昭的心里极为纠结,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现在听到范宇自己揽下了告发贾知县之事,这让他的心脏骤然收紧。范宇是个至孝的人,却又做下这等傻事,让他更多了几分同情。

      没人关心展昭心中所想,此时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范宇的身上。他这么说,会对自身极为不利。

      果然,贾知县却笑了笑开口道:“范宇,你既然说,王主薄没有在告发信上签押,那么,你是承认伪造王主薄签押了?”

      范宇并不替自己辩解,也不与之纠缠这个问题,反而看向贾知县,“贾知县,现在是包钦差在断案,何时轮到你来发问。而且,这件事的本身,便是要追究你克扣饥民钱粮之事。我之所以这样说,便是要请包钦差将你克扣之事查个清楚。此等细节,只能说明,我与王主薄之间,定有一人说了假话而已。”

      贾知县微微一笑,“若是你说了假话,这告发之事便也不可信。”

      “查过便知,若有实据的话,贾知县就是不认也不可能。”范宇针锋相对道。

      包拯对两人一摆手道:“你们都闭嘴,此事本官自有决断。公孙先生,将王主薄所带来的账册,先核对一遍。如有出入便可知道,贾知县是不是贪墨饥民钱粮。”

      公孙策看了范宇三人一眼,对包拯拱手道:“是,我这便查对。”

      他将王丰所带的账册都取了出来,一页页的翻看。

      公孙策能被包拯所看中,自身的才学与能力都极强。若不是运气不好,此时也已高中进士。后来与包拯一见如故,却也息了再战科场的心思,相助包拯也是一样可展自身所学。

      虽然账册足有一书箱,可是公孙策左手翻页如飞,右手提笔写个不停。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公孙策就将西华县的账册核对完毕。他将查对的结果记在纸上,递到了包拯面前。

      “包钦差,我已经将账册核对,并无一丝一毫的出入。其间虽有一些支出,却也都记得明明白白。”公孙策说道。

      包拯的黑脸仍旧面无表情,这张脸真如生铁铸成一般。

      范宇却不在意公孙策核对的结果,如果王丰与贾知县两人早就沆瀣一气,账册对不上才是奇怪之事,能对上反而不奇怪。

      “范宇,西华县的账目核对无误,并无你所说的贾知县上下其手之事,你可还有话说。”包拯看向范宇,淡淡的问道。

      “草民这里,还有当日西华县乡绅们所捐钱粮的数目,可请包钦差与西华县的账册所记的核对。”范宇从怀中取出一张纸,上面便是他在西华县时记下的募集钱粮数目,还有乡绅们对应的名字。

      公孙策接过这张纸,扫了一眼便微微皱眉,随后交到了包拯手中。

      包拯看了一眼,便立时放下,抬头对范宇道:“你可确认这上面的数目无错?”

      范宇当时在场,亲眼看着这些乡绅们写的钱粮数目,当然确认。

      他点头肯定道:“草民在场,更是亲眼所见,抄录之时并无错处。”

      “那可就奇怪了。”包拯微微摇头道:“你所记的募集钱粮账目,与王主薄所记的账目相比,刚好多了一倍。其间所差的,与你所说贾知县所贪墨的数字相合,正好是七千三百贯钱。这说明,你与王主薄两人,又有一人在弄虚做假。或许,贾知县勾结了王主薄,两人一同篡改了账册也说不定。”

      贾知县与王丰两人的脸上一僵,却也知道这是包钦差在分析案情,并不是真的认定他们两人勾结。不过,做了坏事终是心虚,感觉不那么舒服。

      范宇对包拯一拱手道:“既然帐目对不上,包钦差可请其中一些乡绅前来,分开询问便知。或是查看这些乡绅家中的自有的账册,便可知道端的。”

      包拯点点头,“我正有此意。不论如何,你们三人之中,总有人要获罪。本官要查,便要查个水落石出,尔等认罪之时,也要心服口服。王朝马汉,你们去后面,请那些乡绅过来。”

      范宇、贾知县和王丰三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包拯早就想到了这一出,提前已经派人通知了西华县的乡绅,让他们来到草桥镇候命。

      贾知县心中暗道好险,幸好自己提前便让王丰早一步安排好,否则今天便要翻船。

      王丰也是后怕,偷瞄了贾知县一眼,只差挑一挑大拇指了。

      虽然心中各有想法,但是两人面上还是保持着坦然之色,并没有什么异样露出。

      贾知县这时看向范宇,对他道:“范宇,我不过是在赈济饥民之时,从你草桥镇这里抽调出一些粮食,你便如此记恨于我吗?当初展公子替包钦差送来一万石的粮食,给你草桥镇便留了五千石。可是你这里的饥民,哪里有颖河堤坝上的饥民多。我自问也是为了让饥民吃饱些,你何至于此,这样苦苦相逼。”

      范宇见到这位贾知县居然和自己演戏,便摇头讥讽道:“贾知县,做或没做你心中自知,和个伶人一般造作,便没意思了。”

      他将贾知县与伶人相比,可是真的将贾知县给气坏了。伶人不过是戏子而已,地位低贱的很,如何能与他这堂堂朝廷命官相比,简直太过侮辱人。

      “范宇,你……你竟敢这般辱我!”贾知县怒火升腾,猛的转向包拯道:“包钦差,范宇辱我太甚!若是那些乡绅证明我的清白,还是请包钦差将这范宇藐视、构陷、欺辱上官等罪数罪并罚!以证朝廷威严,以正纲纪国法!”

      包拯叹了口气,看向范宇道:“范宇,若是从乡绅们这里,还是查不出贾知县有作奸犯科之事,本官便要给你定罪了。”

      范宇看到贾知县有恃无恐的样子,心中很是有种不妙的感觉。但是事已至此,最后结果也由不得自己。

      “草民所作所为,无愧于天地,也无愧于当今官家,更无愧于包钦差。若是这样还不能抓到贾知县的罪证,那我范宇便也认命。”范宇知道这时要光棍些,便斩钉截铁的道。

      第66章 你可知罪

      贾知县听了范宇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嘲讽之色。

      “包钦差,范宇此子不见棺材不落泪,下官请包钦差询问诸位乡绅,以还下官清白。”贾知县对着包拯拱手道。

      王丰也看着范宇,十分惋惜的道:“范宇,你若此时向贾知县认个错,或许包钦差能对你从轻发落。但你如此顽愚不堪,却又让为兄我如何为你求情?原本你也是个有些许作为的,可为何要对贾知县睚眦必报,将事情闹到如此地步。这、这可让我如何说你是好。”

      范宇冷冷的看着王丰,一言不发。

      要不是王丰临时改口,自己今天怎么会落到如此不利的地步?王丰两人的样子,怕是早就已经抹去了首尾,再难查到对方的罪证。

      如果包拯询问不出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范宇此时绞尽脑汁的想着对策,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处于绝境之中。若是这些乡绅们也不肯证明贾知县克扣钱粮,自己仍旧要不依不饶的让包拯去查贾知县吗?几次三番不依不饶,只能让包拯对自己心生厌恶。而且自己刚才也将话说满,说出了认命的话,不好再行反悔。

      也怪自己有些冲动,怎么就如此不给自己留些余地呢。

      但范宇后悔也没有用,只能等待着包拯询问诸位乡绅之后的判决结果了。

      西华县的这些乡绅们,哪里见过朝廷的钦差?听到包钦差相招,便很是麻利的从后面到了这间偏殿之中。

      包拯看着手中的名单叫道:“李玉和,你且上前来。你看这数目,哪个是对的。”

      乡绅中叫李玉和的,便立时上前,对着包拯拱了拱手,指了一下西华县账册上的数字道:“这个是对的。”

      虽然这些乡绅们足有四十人左右,可是大家都只是上前指认便可,倒也费不了许多时间。

      在乡绅人群之中,自然也少不了秦员外。他看了看范宇,正与贾知县和王主薄等人站的不远,还以为他正与这些官府中的上官议事。

      包括秦员外在内的这些乡绅们,哪里知道包拯此时正在审案。因此,在秦员外看来,范宇虽然年纪不大,可是真有出息,居然能与这许多官府中人议事,再年长一些岂会了得?

      不由得秦员外心中,也暗暗敲定了主意,等下回去,便立时带着儿子秦升和一众家丁们,在外面候着。范宇这小子是绝不能放跑的,定要掳到家中给孙女做个好女婿。

      一番生米熟饭之后,还可请包钦差参加喜宴,将此事搞成一桩铁案才好。

      秦员外的脑中各种奇思妙想,一时间层出不穷,不由得嘴角都咧开。

      被人如此观察,范宇当然会有感应,一抬头便看到秦员外看着自己在傻笑。其余乡绅都走了,他也不知道是在傻笑些什么,并没有走。不过,这却让范宇心中一动。

      看到众乡绅已经指认完毕,范宇便对包拯拱手道:“包钦差,这位秦员外是本县的首善。他为救本镇众乡亲的田地,却让自家千亩良田绝收,这等义举感人至深。草民觉得,是否可给予秦员外一些补偿,以显示朝廷赏罚分明做事公允。”

      对于秦员外的事迹,包拯当然觉得补偿一下也是好事,正可宣之于众人,好人必有好报。甚至多补偿一些,作为奖赏也没问题。

      贾知县与王丰两人,却不知范宇是打的什么主意,对他侧目而视。

      “如此也好。”包拯点点头,看向秦员外道:“秦员外,你希望朝廷如何补偿于你?”

      秦员外这时却异常感动,这范宇不愧是自己看中的孙女婿,不愧是即将的一家人,竟如此言而有信,如此体贴。想一想,范宇为了自己的事情,前后奔走忙碌了许久,不曾叫了半句辛苦,这才能在包钦差面前说得上话。自己这个当爷爷的,也不能小气了。田地绝收的损失和捐出的粮食,便当做孙女的陪嫁好了,些许身外之物,不在话下。

      打定了主意,秦员外对包拯躬身道:“包钦差,这些损失我还秦家还承担得起。只要省吃检用几年,便可补上这些亏空。”

      包拯却也被秦员外感动了,这几年做官,整日里见得人越多,如此忠厚之人却越显珍贵。

      “秦员外,你莫要推辞。”包拯感叹道:“我宦游数年,多遇一些奸滑之辈,如秦员外这等拙于言辞而又忠厚的,实在是少见。你的所做所为,也是为国出力。本官既然遇到了,便不可让好人吃亏。可先从西华县库中拔出三千贯与你,既是补偿,也是首善的奖励。此事,本官定要上报官家,使官家得知,我大宋还有如此公忠体国的乡绅。秦员外,你可为天下乡绅的表率。”

      范宇嘴越咧越大,自己本来是想借秦员外的补偿之事,引出秦员外捐献数目的,可是事情的发展好象偏了啊。

      “包钦差,如此奖励恐秦员外招人妒嫉,以他之忠厚,反而不美。只须补偿田地损失和将捐出的一千石粮食退还,便足矣了。”范宇最后挣扎道。

      秦员外此时脑中,全是三千贯三字的回声。仔细一算,还赚了一千多贯钱。

      听到范宇要包钦差只补偿自己田地损失,还有退回粮食,便立时不干了。

      秦员外一拨楞脑袋,慷慨道:“包钦差,要么,便让我来做这个表率。要么,便不要补偿我秦家一文钱,首善岂是说说而已。我大宋若是需要有这么一个表率,我秦家即使是受人所妒也在所不惜,终须有人去做这个样子的。”

      贾知县与王丰两人,到了这个时候如何看不出来范宇的目的。可是这秦员外却是出人意料,没有顺了范宇的意。对此,两人虽然脸上没表露出来,却也心中暗笑不已。

      不只是他们两人看出来了,就是包拯也明白了范宇的意思。而且,面前的这位秦员外,似乎也不是之前自己想的那种忠厚人,可见在秦员外的事情上,范宇便没对自己说实话。

      “秦员外,本官答应你的三千贯不会少。不过,为了防你被他人所妒,本官就不再上报官家了,你且退下。”包拯三言两语便打发了秦员外。

      秦员外一走,包拯便看向范宇,目光极其严厉。

      “范宇,你太让我失望。”包拯面带惋惜,却是痛斥道:“你在秦员外之事上,便有些隐情。本官看他,似乎是出于无奈,才做的那些善举。这也就罢了。可你不应该几次三番编织谎言,又假借王主薄签押,构陷朝廷命官!如今,乡绅们所有指认,皆以王主薄的账册为准,你还有何话讲,你可知罪!”

      第67章 夫复何求

      展昭看到包拯质问范宇,这心一下子便提了起来。

      对于范宇,展昭虽然认识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对方的人品他是信得过的。而且自前一晚,范宇让展昭看到了水力冲压机之后,展昭就已经将范宇当成了神童一般的存在。

      在展昭的心里,若是范宇因为诬告贾知县而获罪,那就是大宋的一大损失。

      就在展昭想开口,替范宇求情之时,范宇却对着包拯躬身一揖。

      “包钦差,草民不想狡辩。”范宇并没有因为包拯的质问而显出慌乱之色,“但是这些钱粮的数目,定然是有问题的。我想,包钦差断过不止一桩奇案,于其中的蹊跷之处,也定有所疑问。草民言止于此,暂时并无其他可说。”

      范宇这么说,在场的所有人看来,等于是放弃抵抗。不放弃也不行了,他人微言轻,说的多了徒惹人厌。而且,没有了王丰的检举,以范宇所掌握的那点可怜证据,根本就不可能给贾知县入罪。

      现在范宇看似放弃抵抗,可也是以退为进。明白的告诉包拯,自己是没辙了,你是清天你看着办。万一包拯要是糊涂一回,定了他的罪,范宇觉得自己也不冤,至少他见证了历史,知道包拯不是清天大老爷,这心理光棍的很。

      包拯听了范宇的话,却是沉吟不语,捻须思考。

      贾知县冷笑了两声,“包钦差,范宇已是穷途末路,尽说些蛊惑人的言语。下官不敢说光风霁月,但也做得到两袖清风爱民如子。若有不妥之处,包钦差尽可派人去查。凡是下官有半点贪墨,便请包钦差将下官发配琼州!”

      其实,正如范宇所说,包拯的心中还是有些疑问。尤其是告发信上王丰的签押,这是一个不小的疑点。若是假的,王丰不会承认,范宇伪造王丰的签押又有何用?若是真的,那么王丰定然与贾知县沆瀣一气,给范宇下了圈套。

      而且以范宇的身份,与贾知县本就不对等,他能掌握什么。但是贾知县就不一样了,这些所有的账册,还有西华县的乡绅们,都是可以在控制之下的。

      想清了其中的关节,包拯点头嗯了一声,便沉声道:“王朝马汉,将范宇先在这天齐庙内关押起来,莫要让他逃了。贾知县、王主薄,你们现在便可离去,今日委曲你们二人了。等我再审范宇几次,弄清他为何要攀污贾知县,便可定罪发落。”

      王朝马汉两人,来到范宇的身前,对他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范宇知道无可反抗,便对两人拱了拱手,随着两人去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22: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