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范宇没有想到,展昭竟然会为了自己说出这些话来。
他急忙摇手道:“展大哥言重,事情到不了这等地步。你与包钦差本就结有恩义,若为了这等小事,便要恩断义绝,实在是过了。”
展昭沉声道:“这如何就是小事?你能造出这等机关,说是国士也不为过。若是埋没了,实在是我大宋之损失。而且这等机关,失传也还罢了,如流传到了夏国与辽国,那更是我大宋的不幸。无论如何,我都要劝包钦差带你回京!”
范宇寻思,自己还不如不向展昭演示呢。看对方这意思,自己要是不跟着他们回汴京,弄不好还要杀自己灭口。折腾半天,范宇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早知道就不多事了。
当晚展昭在范宇家中休息下来,一早便叫起范宇,两人到了草桥镇外的大路上等着。
刚刚辰时,两人就看到大路上从陈州方向过来三辆普通马车。
范宇还想着,钦差的仪仗自己还没见过,定然不简单。
可事实告诉他,这热闹是看不成了。包拯这人没趣,虽然铁面无私,可是两袖清风不讲排场。身为钦差,出行居然只是三辆普通的马车而已。
展昭已经拉着他,两人向前迎了几步。
最前面的马车缓缓停下,跳下来两个身穿公服的雄壮汉子。
这两人一看到展昭,便急忙抱拳,“展兄,你来的倒早。”
“王朝、马汉,二位兄弟护卫钦差也辛苦了。”展昭对两人很熟悉,当即笑着抱拳回礼道。
范宇的眼睛一下子便瞪了起来,包拯手下的四大金刚啊!
“张龙与赵虎两位哥哥,还没到吗?”范宇不由得问道。
王朝和马汉两人看向范宇,一看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并不认识。
展昭笑了笑,向王朝马汉两人道:“这位便是范宇,咱们先接包钦差,再介绍你们认识。”
只这两句话,包拯的马车也停了下来。
包拯与公孙策两人共乘一车,还有一个家人替他们两人驾车。
第三辆马车到达,也是两名身穿公服的年轻汉子,看上去比王朝与马汉两人年纪还要轻些。
范宇不用问也知道,这两人定然就是张龙赵虎两人。
包拯与公孙策两人也下了车,一前一后的走到道边。
这两人范宇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谁是包拯谁是公孙策。包拯也很年轻,看上去不过三十许。人果然如传言中一般长的黝黑,脑门上却并没有后世传说的月芽。想也知道,唐宋选官风仪也是一项重要的选项。五官不够端正的,都要往后排,难得成为主官。因此,包拯虽然长的黑,可是五官轮廓却也算得上英俊,但因为黑,所以也只能看轮廓了。
另一位公孙先生公孙策,却是个白面书生,留着五绺长髯显得儒雅帅气。
展昭上前对包拯抱拳道:“包钦差,这位就是写信告发贾知县的范宇。范宇,还不拜见包钦差。”
得了展昭的提醒,范宇急忙上前对包拯拱手道:“草民范宇,见过包钦差。”
包拯摆了摆手,对范宇道:“免礼,我在陈州,便看了范小哥的信。你虽年轻,可是胸中却有丘壑。陈州放粮之事,若不是你提出以工代赈之策,恐怕现在还不会了结首尾。后来,你提出的向乡绅们募集钱粮,也替官府补了不少亏空。这两策,一前一后,相当的不错。”
看着包拯年轻,但是能做到开封府知府,讲话水平自然不低。身为汴梁【创建和谐家园】,却对范宇这样一个草民不啬赞美,显得平易近人。
“大人谬赞了,这两策前人都曾用过,草民不过是情急乱翻书罢了。”范宇也没想着居功,这功劳要不要吧,家里有个当今官家的亲娘,啥功劳都不好使。
而且,他这么一个乡下小子,以前平平无奇,突然就知道以工代赈,且向乡绅们募集钱粮。这事儿如果不找个理由,也不好解释的得通。因此,他才说自己乱翻书,表示这都是自己用功好学,才能有这些主意。
谁想‘乱翻书’三字却引起了包拯的兴趣,他可是两榜进士出身,靠的就是圣贤书。
“范小哥竟是个有才学的,这便难怪了。”包拯不由得起了考校之心,他两手一背,对范宇问道:“你近来看得是什么书,可曾作有诗词?”
范宇瞠目结舌,自己只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包拯还认真了。
不过,对方可是钦差,还等着自己回话,要说不上来,可就有点无趣。
“哦,草民兴趣甚广,因此涉猎百家无书不读。只不过不求甚解,全凭好恶使然。诗词却是没有作过,让大人见笑了。”范宇这一句话也是打了伏笔的,否则自家的水力冲压机没法解释。
有了兴趣广泛涉猎百家打底,那就不会有问题。
包拯哈哈一笑,对着范宇抱拳道:“失敬、失敬,没想到范小哥竟是个隐世的能人。诗词不过小道,有一身本事,才是难得。”
公孙策此时也插口道:“范小哥如此做派,异日当是一代奇人啊。”
“包钦差还请进镇略做休息,我们再去西华县城。”展昭这时瞅着一个机会,对包拯开口道。
包拯却摇了摇头,对展昭道:“我们就在草桥镇,不走了。赵虎,你去叫来镇上的保长,让他给我们安排休息之所。”
赵虎领命去了镇上,时间不长,便带了一个人过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秦虎员外。秦虎不但是草桥镇的保长,也是粮长,还是管着些事情的。
秦虎见到赵虎身穿公服,听说钦差要见自己,当即便紧张的全身哆嗦。明明有了一些尿意,却也不敢借故离开片刻,就这么跟着过来了。
“小人草桥镇保长,秦虎,见过包钦差。”秦虎还有两三丈远,便跪下行大礼。
“起来吧。”包拯说道。
结果秦虎一起身,便一眼看到了包拯身边的范宇。
自从自己家千亩良田被淹,被范宇忽悠过去不说,还替他们到西华县当了一回楷模。回来之后,秦虎父子两人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劲。自家的良田也淹了,好人也做了,却什么损失也没补回来。反而得罪了县里的乡绅们,这些日子的往来都少了。
正想在这几日去找范宇,却不成想,范宇竟站在包钦差的身旁,似乎关系极近。秦员外不由胡思乱想,这范宇我知根知底,他也不象个衙内啊,如何能与包钦差谈笑风生。
第61章 思虑周全
范宇看到秦虎员外,便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秦员外急忙扭过头去,并不看范宇,心中却暗暗记较,如何让范宇在包钦差的面前替自己美言几句。
却没想到,范宇此时对包拯道:“包钦差,上次写信所提到的乡绅募集之事,源头便在这位秦员外的身上。”
包拯听到范宇这样说,不由得被引起了好奇心。
“怎么,是这位秦员外先捐献的钱粮吗?”包拯问道。
范宇摇头一笑道:“这倒不是,之前受西华县的王主薄所托,我忙于治河之事。一日因降大雨,河水即将漫过河堤。是这位秦虎员外,将自家田地旁的河堤掘开,免去了镇上众乡亲的田地被淹。而他自家的千亩良田,却因此都被河水漫灌,今秋绝收已成定局。”
“没想到啊,在草桥镇这等小地方,居然也有秦员外这等识大体的乡绅,乃是我大宋之福。”包拯感叹着,对秦员外道。
“不错,秦员外舍己为人不说,还心忧饥民。居然还要捐出五百石的粮食,却被我制止了。他家中良田已遭水淹,如何还能再让他捐这五百石粮食。”范宇对着秦虎挑了挑大拇指,又接着道:“于是,秦员外便想着发动全县的乡绅,一同帮助官府度过这个难关。秦员外如此忠于大宋,又有义于百姓,非常难得,堪称忠义无双。”
包拯看向秦员外,目光之中带着钦佩之色,对着秦员外躬身拱手道:“秦员外高义,我虽是朝廷钦差,也是极为佩服的。若有难处,尽可向我开口,只要不违国法,我便都可应下。”
秦员外此时激动坏了,钦差大人刚刚对我行礼了!他秦虎这辈子最大的官,也就是见过知县,哪里见过钦差啊?那可是官家钦点之人,倍受官家信重。想一想,若传出去,自己也是脸面上有光。
他急忙摆手道:“本是乡亲,这些都不算什么。小人生于斯长于斯,亲不亲都是家乡人,这本是份内之事,却让包钦差谬赞了。若说有什么要求,小人只有一个,请包钦差给我留一份墨宝即可。”
秦员外是想要钱来着,可是这位包钦差刚刚将自己夸的跟朵花一样,这时提钱实在是尴尬。但是不要吧,又十分心疼。思来想去,还是要一份钦差大人的墨宝,安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算了。
关键是,要钱就得罪了包钦差,自己不过是个保长而已,只挂了个员外的虚名。包钦差如果对自己的印象大坏,象要收拾自己真和捏死个臭虫没区别。想到这里,秦员外不由得又庆幸自己的精明。
包拯一听秦员外的话,不由得大笑,“秦员外真乃义士,这个不难。不过,还请秦员外先将我们的行在安排一番,我们也好有个休息场所。”
“哎呀,对对对,我只顾着与包钦差说话,却差些忘了正事。”秦员外连忙陪笑道:“在镇子东头,有一座天齐庙,甚是宽敞整洁。我已让庙祝收拾了数间房,正可为包钦差的行在。”
天齐庙范宇倒是有印象,那里的庙祝也不是外人,是范宇的本家一个小叔叔,名叫范宗华。
因为天齐庙靠近大路,因此香火还不错。
包拯等一行人步下走了没多远,便到了天齐庙。
庙祝范宗华正在庙门外等候,见到包拯他们前来,立时迎了几步,对走在c位的包拯道:“这位想必就是包钦差吧,快些里面请。小庙能得包钦差前来落脚,真是荣幸之至。”
“那就叨扰了。”包拯拱了拱手,便领着大家进了庙中。
范宗华在前面引路,将众人领进了一间偏殿之中。这里已经收拾整齐,桌椅茶水齐备,显是给钦差作为饮茶用饭之处的。
“包钦差请坐,我在后面还备出了数间客房,若是哪位乏了,尽可先去休息。若还有事,尽管吩咐小人便是。”范宗华点头哈腰道。
“暂时无事,庙祝可自便就是。”包拯还有事情,自然要将对方打发走。
范宗华看了范宇一眼,便出了这间偏殿。
公孙策也看出来,包拯似乎有些事情要处理,便取出笔墨纸张,对包拯道:“钦差若有事,可先给秦员外写就墨宝,再行处置。”
包拯一笑,“还是公孙先生了解我,正要给秦员外写字。”
铺开一卷白纸,包拯提笔蘸饱了墨汁,便写下了‘德义堪钦’四字。这四个字可比贾知县那四个字强得太多,笔力雄健浑厚,如山如狱甚有威风。而且这四字,也比贾知县那‘仁义传家’四字显得雅达。
秦员外眉开眼笑道:“好字!好字!回家我便请人做了牌匾挂起来!”
包拯又用过自己的私章,便将字送与了秦员外。
范宇看着秦员外的样子,估计这家伙回去之后,就会将贾知县的牌匾放到后面去。
将秦员外也打发走,包拯这才对大家道:“我之所以要在草桥镇落脚,便是为了审理西华贾知县的贪渎之罪。”
范宇不明白包拯这是什么意思,便看向展昭。
展昭也不清楚,就问道:“包钦差这是何意,难道我们在西华县城就审不得贾知县?”
“展兄,那贾知县是西华县的父母官,若是将他逼得急了,我等这几人恐将为其所害。”公孙赞知道包拯的意思,便开口解释道:“反倒不如在这草桥镇落脚,将贾知县招来。再如何处置于他,便没有这些风险了。”
范宇恍然大悟,包拯原来是这个心思。虽然显得谨慎了些,但也确实有这个必要。
“既然如此,那我便去西华县城,请贾知县与王主薄前来。”范宇对包拯拱手道。
包拯摇了摇头,对范宇道:“范小哥,你为告发贾知县之人,此时不宜再去西华县。而且在案情明白之前,你也不得再见王主薄。案情未明,贾知县便不是有罪之人,你可明白?”
范宇当然明白,但是自己也没什么好怕的,他便点点头道:“大人思虑周全,说的甚是。”
“张龙、赵虎。”包拯喝道:“你们二人,分别去将那贾知县与王主薄带来,其间不要让他们二人见面,记得将王主薄的账册也都取来。”
“是,我等皆尊包钦差之令,这便成行!”张龙和赵虎两人,急忙上前抱拳应道。
第62章 终老于琼州
等这两人走了,范宇也不能走。他找来范宗华,请对方给自己家中义母传个话,说自己在天齐庙与包钦差一起审案。
范宗华看到范宇在包拯身边谈笑自若,便不敢小看自己这位族侄,急忙亲自去了范宇家中。
见到范宇的义母李婆婆,范宗华拱手道:“大娘子,范宇让我给你传个话。他说他在天齐庙中,正与包钦差一起断案,不得离开。因此,让你不要等他,该用饭时就自行用饭便是。若是今天不能将案子断了,怕是要多等个一两天才成。”
李婆婆却有些着急,她对范宇这义子甚是关爱,便追问道:“宇儿他无事吧,也不知断个什么案,包钦差自己不能断,还要将我家小宇留下不让回来?”
“我来的时候,还见他与包钦差有说有笑,倒不显得生分。大娘子不用担心于他,他应该无事。”范宗华想了想道:“至于断的什么案,我却不知了。包钦差那么大的朝廷命官,岂会跟我讲这些事。不过,你家范宇却得包钦差看重,却是个小能人。”
听到范宗华这样说,李婆婆脸上的表情才放松一些,“那就好,若有事,能否请范小叔及时告知于我,也免得我担心。”
范宗华自然要卖个好,连忙点头道:“小事一桩,定不让大娘子担心就是。若是无事,我便告辞了。”
李婆婆连忙道:“范小叔且慢,还请替我儿带两件换洗的衣物,莫要让他显得腌臜,却是碍了包钦差的眼。”
“还是大娘子心思细,这是眼盲心亮啊。”范宗华笑道:“那便将衣物取将出来,我送去就是。”
送走了范宗华,义母李婆婆总有点不安。自与范宇认了母子之后,这些日子可从来没分离过许久,更没有连着数日不见的时候。因此,这心中有些发慌的紧。
单说范宗华,抱着些衣物正往天齐庙中走,却突然被一个跳出来的人给拦住。
范宗华吓了一大跳,差些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地上。他定睛一看,却是秦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