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宋好屠夫》-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却是感觉身体好像轻了一些,醉酒之中的郑智哪管这些,这淡淡香气早已经勾动了郑智火气,满是酒气的嘴巴已经亲了下去。

        门外徐氏站了许久,慢慢听得屋内动静,先是长叹一口气息,接着又坚定点了点头。

        再抬头看看四周,圆月已经上了枝头,月色银白笼罩,似是知道今夜好春宵。

        徐氏慢慢退了几步,往一旁金翠莲住的厢房走去。这便是古代妻子的忍耐与担当,或者说是贤惠。

        ……

        商场隔壁的一处大宅,本是渭州城中一家富户三代的积蓄慢慢建成的,郑智想买,本来也是强人所难,却是郑智在南城买了一处更大的宅子之后,再与这家人来谈。

        宅子置换了不说,还补了三百两银子。也是人情做到了十足,银子也是给得丰厚。

        郑智上辈子就听过一个词汇,叫做商业圈,如今要做生意,自然也是要打造一个商业圈,这样百姓们只要想着出去消费,脑子第一个浮现的地方就是状元桥。自然生意越来越好。

        过得几日,这宅子便焕然一新,门口旗杆上挂着五个大字,三碗不归家。

        再看牌匾之上,也有三个大字,德月楼,这个名字倒是没有什么含义,就是郑智上辈子当兵时候,军营外一个稍微上档次一些的酒店名称,此时郑智便直接拿来用了。

        德月楼外还立了一个不小的木牌,上面写着公告:店内好酒,三碗不归家,连吃三碗不醉者。赏银十两。

        这个年代,虽然富庶,粮食依旧还是紧缺的物资,能每日有酒的家庭实在不多,能像鲁达一样每日酒肉不离口逍遥度日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鲁达之前手头一直不宽裕的愿意之一。

        酒量从来都是练出来的,而非天生,这与肝脏中分解酒精的酶有关。所以宋朝之人,酒量普遍不如现代人是毋庸置疑的。

        大厨帮厨,跑堂小二,小厮帮工也是慢慢齐备。德月楼也还没有开业,郑智亲自在后厨对大厨做菜的办法一一指点,虽然郑智上辈子并未做过几次菜,却是吃得不少,制作方法当然也是熟悉。

        郑智主要的任务就是把蒸煮改成油烹,食物制作方式的变革也是跟食用油有关,没有大量的食用油,自然也就没有了炒菜这种办法,郑智教的就是让大厨一勺一勺的给油,大火去炒。自然比煮出来的事物更有味道。

        德月楼虽然还没有开张,却是这公告栏上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渭洲。

        三碗不归家,这是谁也不相信的事情,即便是郑智手下众人军汉,个个摩拳擦掌,等着去指挥使家的酒店白吃白喝一顿大餐。

        便是潘家酒楼的掌柜也是等着看笑话,只想着郑智赔本赚吆喝,能不能够赔得起,一人十两,还搭了酒钱。十人百人千人,只怕郑智这万达商场都要赔出去。

        却是这掌柜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要受这无妄之灾,本来潘家酒楼是这渭洲最有档次的酒店,不久之后只能降价来吸引顾客了。

        当然这也不是郑智的本意,郑智与潘家酒楼也无仇无怨。

        城外禁军校场旁边正在起一座宅院,院子围墙比一般的高上不少,直有两丈多,里面尽是无数的大缸,酒香扑鼻。

        离得远远都能看见院子里热气翻腾,时不时还有一车一车的大石头往里面运送。院子后面还建立了一座火窑。便是郑智为了保密,连石灰都在院子里自己烧制。

        旁边禁军校场常驻扎有军汉,哪个要是靠近这里,被射杀了也是枉然。寻常百姓可没有敢到这种地方瞎闯的。

        高墙院子里面干活的人,也是精挑细选的附近良善百姓家的壮丁。恩威并施,不管看不看得懂白纸黑字,也是都签了契约。管事的就是恶名昭著的关西虎吴宝山。

      µÚÆßÊ®¶þÕ ֣ÖÇÇëÓ§½ËÉÙ»ª

        德月楼与城外的作坊都在如火如荼准备着。

        这一日郑智早早起来,自从回了渭州,每日都要去经略府点卯,这一点郑智倒是习惯,上辈子也是这么过来的。

        金翠莲打来热水与郑智洗漱,这金翠莲最近几日出落得越发水灵,每日见到郑智都是一脸羞涩,不似之前那般只是带着一丝不安勤恳做事。

      ¡¡¡¡ÕâÒ²ÊÇ´ÓËźòѾ÷ß±ä³É·¿ÖÐС檵ÄÐÄÀïÓëÍâÔÚÉϵÄת±ä¡£

        却是郑智自从那天之后也就没有再碰金翠莲,实在是这金翠莲那晚之后,在床上足足躺了一天才起得了床。

        十四五岁未长开的初中少女,哪里经得住郑智酒醉之后的蹂躏,便是接近两百斤的郑智压在她身上,也能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这一夜疯狂,娇嫩的金翠莲竟然满身是伤,多处青紫,郑智即便是用力一捏金翠莲的手臂,第二天也是一块伤痕。

        这也让郑智心中有些愧疚,酒醉的自己,实在是有些控制不住轻重。

        “官人要去点卯吗?”金翠莲一脸羞涩,一反常态主动跟郑智说了一句话,虽然每日郑智都要点卯,金翠莲依旧无话找话说了一句。也是金翠莲内心有了变化。

        “嗯,每日都要点卯,小种相公治军颇严。”郑智边洗脸边答,还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每日点卯。

        “听史家哥哥说官人在东京还作了诗呢,只是史家哥哥背不下来,官人可不可以背与小莲听一下。”金翠莲见郑智回答自己话语毫不敷衍,更是鼓起勇气再问。

        郑智把布巾递给金翠莲,回身看了一眼金翠莲,这句话郑智似乎捕捉到了其他的含义,问道:“小莲可是识字?”

        “奴家识得一些字的。”金翠莲见郑智目光看向自己,却是又低下了头。

        郑智转念一想,金翠莲本就是东京长大的,后来家中遭难,才到这西北了投亲戚。又能唱出不错的小曲,之前还在潘家酒楼卖唱为生,显然是拜过师傅学了些唱曲的手艺,识字大概也不在话下。唱曲之人,自然喜欢词。

        想到此处,郑智又道:“好,等晚间回来念与你写下来。”

        “好好,多谢官人。”说完金翠莲端起木盆就往外跑去,连头都没有抬起来过,过得门槛时候还被拌了一下,踉跄之间险些摔倒在地。

        郑智看到也是笑着摇摇头,心中突然觉得这少女还有些可爱起来。

        却是郑大官人没有多想,这种动作神态,显然是这少女谈上恋爱了。

        吃了些糜子面饼,带着郑智,两人便往经略府行去。

        堂前点卯,众多军将郑智都已熟悉,酒店要开张了,郑智也是要一个个邀请一番的。众人都是客气,如今郑智可是营指挥使,自然脸面上更加光彩。

        见到种师道走了出来,身为亲兵都头的史进站在案前,示意众人禁声。

        小种相公坐定,众人见礼。

        “今日有一事要说,东京枢密院发函给了童经略,童经略转到了某这里,说是要某派兵去剿少华山的强人,此事如何妥当?”种师道最近事情实在太多,刚刚接手庆州,里外忙不过来,基本两三个月才回渭州十来天,所以渭州这边的事情,大多还是交给手下处理。

        史进听了面色一变,连忙看向郑智,眼神上也是有许多希望,便是想郑智能想办法让小种相公打消这个念头。

        “相公大人,剿匪自然是要剿,东京来的军令不能不听,卑下愿带部曲去剿,顺道还能找华阴县收些粮饷费用,还能让儿郎们都活动一下身子,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郑智第一个便开口答话,也是请战。

        此番东京来军令剿灭少华山,不用多想也是知道必然与王吉的死有关,与其让别人动手,还不如郑智自己去。

        种师道倒是没有把这事情放在心上,什么山匪强人的,对他来说连跳梁小丑都算不上,只是这东京枢密院专门发公文,让剿灭一个山寨,也是蹊跷。种师道也懒得多想,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哪里去管这几百里剿匪的事情。

        “嗯,如此也好,某稍后给你个函文,你带着去华阴,找县衙里多要些钱银回来。”既然郑智开口请战了,种师道也懒得多管,交给郑智就行了。如今也正是缺钱的时候,对种师道来说,赚钱比剿匪重要,几个土匪实在算不得事情。

        郑智行礼接下命令,也不多言。反倒是站在种师道身旁的史进松了一口大气。

        这点卯也没有什么事情,每日都有,即便是种师道不在渭州时候,也是如此。事一说完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种师道挥挥手示意众人解散,各自回部曲去。

        等到郑智刚要走出大堂门口,起身的准备下去的种师道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突然转头道:“郑智。”

        郑智听言连忙停下脚步转身。

        只见种师道一反平常严肃的脸孔,笑意盈盈道:“把你头前送来的好酒再送些来,过两日某好带到庆州宴客。”

        郑智听了也是一笑,三天前送了几十斤好酒到经略府后衙,没想到三天就没有了,小种相公虽然说是要带到庆州去,郑智也是猜想,肯定是酒喝完了。

        “相公放心,稍后卑下就派人送到内衙去。”郑智回答。

        种师道听了转身便往后面走了。

        郑智心想,这次不能再送几十斤了,还得多送一些。

        出城到了自己营曲,郑智点卯一番,交代众人按照自己的方法好好训练,便去了一旁自己生产酒的作坊。

        吴宝山也是迎接出来,一番汇报,一切都是妥当。

        郑智也不着急着剿匪的事情,总要等自己酒店开张了再说。

        再得两日,酒店开业,人满为患,德月楼本是家宅,三进院子的大宅,厢房更是不少。招待个两百人也不在话下。比那两层的潘家酒楼不知大了多少。

        却是依旧有许多来晚了的客人没有席位。这三碗不归家的名声早已在外。

        今日酒只是主要卖点,真正的精髓还是在菜上。

      第七十三章 商通四海起念头

        连喝三碗不醉者,并非没有,却也是凤毛麟角。但凡出了一个,整个德月楼都来围观,十两银子自然立刻奉上。

        满场宾客,不管有没有喝下三碗,大多欢快,吃着美味佳肴,喝着如此烈酒,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

        当然也是有人郁郁寡欢,便是那潘家酒楼的潘掌柜,此时也坐在德月楼中,喝着烈酒,吃着炒菜,怎么都觉得心中堵得慌。

        郑智在德月楼宅子中从头走到尾,但凡有熟人,便要上前轮番敬酒,主要熟人也都是军中同僚或者下属,当然也不那么豪爽去喝,即便是每人浅尝即止,也是喝得郑智两脚飘飘。

        会有看看鲁达,依旧一桌一桌,丝毫没有作假。

        郑智慢慢走到门口,吹吹凉风醒醒酒意。李二也是跟在身后伺候着,如今李二身兼二职,不仅是商场的掌柜,还是这德月楼的大掌柜。

        “郑指挥使,郑指挥使……”郑智刚到门口,一个声音从后面追了上来。

        郑智回身一看,见这人矮胖【创建和谐家园】,满脸笑意,也认出了这人就是潘家酒楼的掌柜潘兴国,名字倒是显出不少忠义,只是这一身商人的模样少了忠义的味道。

        “潘掌柜可吃得舒坦?”郑智问道。

        “见过郑指挥使,今日进了这德月楼才知晓世间美味佳肴,佩服佩服啊。”潘兴国一番作礼,又是讨好言语。

        “掌柜过奖了,此乃小道,实在算不得什么,潘掌柜可是有事?”郑智见这潘兴国有礼有节的,自然也谦虚回应一下。

        “倒是有一事相求,说来也是唐突无礼……”这盘掌柜欲言又止。

        郑智看这潘掌柜一副如此模样,熟练非常,也知道是装腔作势的样子,回道:“潘掌柜但说无妨,你我相熟多年,不需如此。”

        “好,那小人便直说了,得罪之处还请见谅,大人的好酒实在是天上地下独一份的佳酿,小人想每月都买上一些解口舌,不知可否?”潘兴国又是堆笑,又是作揖。

        郑智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解口舌是假,进货才是真。一旁的李二听言满脸不善,心想这酒是自家的宝贝,哪里能卖给别人,岂不是断了自家的财路。

        “呵呵,此乃小事,我这里还有一番大生意不知潘掌柜有没有兴趣?”郑智似是心中有了什么打算,也许是早就打算好的,现在潘兴国出来找自己,正好觉得可行。

        “哦?郑指挥使有什么大生意?”潘兴国连忙又问。

        “我这酒谁也不卖,就卖你一人,但是需要你做一件事情,做好了,以后便是此酒唯一的销售商户,此番是不是大生意?”郑智胸有成竹道。

        “郑指挥使请说,是要小人做什么,刀山火海也去闯了。”潘兴国本就是个纯粹的商人,郑智说出来的事情,其中道理自然能懂。却是也要看郑智要自己做什么事情,但是这刀山火海的海口还是要先夸出去的。

        “也不是难事,就是要你把酒运到京兆府、开封府、大名府,甚至运到江南去,这生意大不大?”郑智虽然不算专业生意人,但是上辈子在商业社会里生活了三十多年,这些简单的套路自然了如指掌。

        渠道销路才是主要,一个酒店能赚多少钱,要是能向整个大宋,甚至周边辽夏供应好酒,那便是要富可敌国的事情。

        “大生意大生意,此事要是做成,还开什么酒店,这……”潘兴国不需多想,只听郑智一说,其中关节都在心中。相通之后全身都是兴奋,直感觉银子就在手边,却是又为难起来。

        郑智看这潘兴国为难,心中反而开心,显然是这潘兴国想到了其中的细节,知道此事不易,方才为难。若是这潘兴国大包大揽,牛皮吹破天,郑智肯定就要把之前的话委婉收回来了。

        也不怪潘兴国为难,这个时代,要走大商队,哪里那么简单。潘兴国不过是城中一个开酒店的,虽然酒店开了多年,也做的不错,却是商队的事情他实在有些心虚。

        大量的人手,骡马,大车,这些是基础。沿途的盗匪强人便是阻挠,还有那官府的盘剥。京兆府还好说些,却是这远方的开封府汴梁城,即便是安全到达了,还有费很多心思去推销。

        “潘掌柜不必过于担心,这商队你我联合,人手事情,自然可以想法解决,沿途的盗匪你也不需担心,我自然给你处置干净,却是这推销事情,还得靠你去做才是。”郑智笑着说道,运送的事情郑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困难。

        商业事情自然要商人来做,郑智手下多是军汉,潘兴国家小都在渭州,十里八乡都是亲朋,又是个专业的商人,他来做这个事情,郑智是最放心不过的。

        “这个……多谢郑指挥使看得起小的,此番事情过于重大,容小的回去与浑家商量一番,明日来寻您商议,您看……”潘兴国从父亲那里接过酒楼,干了十几年,如今要换一个营生,那里这么简单能做决定。

        “好,明日再会。”郑智也不多逼问,明知潘兴国说回家找浑家商量是托词,也不多言。也是自信这潘兴国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能想通的。

        李二在一旁听得楞楞的,之前还恼怒这潘兴国不识好歹,竟然开口要买自家的宝贝。此时又在消化着郑智的话语。

        自己还在纠结与两家酒店的竞争关系时候,官人已经把眼光看到了全国的市场上。这便是李二要消化学习的,有郑智这么一个师傅,也是李二人生最大的幸运。

        “官人,你说这潘掌柜会不会答应下来?”李二也是觉得潘兴国答应此事的可能不大,能在家中生活得不错的人,没有谁想背井离乡,这也是这个时代人的普遍心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3: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