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学士》-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过什么,过个屁,一边去,你这个废物。”万屠夫不屑地将那两根腿骨扔在案板上:“想吃我的猪肉,把钱来买呀,别想打我主意。”

        “对,别想打我们万家的主意。”万里适时插嘴。

        “嘿嘿,你们不心疼自己的女儿,不心疼自己的亲生妹妹,我孙淡还心疼自己女人呢!”孙淡一笑,也不理睬这一对父子,走到旁边另外一个肉案,将一枚银子扔过去:“周老板,这里是二两银子,能割多少猪肉?”

        “二两银子,足够买一百五十斤肉。”旁边那个周屠夫忙回答说,明朝中叶物价极低,一斤猪肉也不过十三文钱。这条街是邹平县的主要农副产品集散地,又不少卖猪卖鸭的贩子。周屠夫是万屠夫生意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今日见这么大一桩生意上门,意外之余,心中也是欢喜,忙恭敬地回话。

        “也用不了这么多,我马上要回孙府。这样,这锭银子暂时存在你这里。你每日送半斤肉去我家交给我家娘子,直到把这钱花光为止。对了,如果有上好的下水,也送点过去。我家娘子身子不好,需要用肉食补养。”孙淡微笑着说:“还是那句话,自己老婆自己疼,别人是指望不上的,我孙淡也没想过要指望谁。”

        “好呐,你就放心吧。”周屠夫高声唱了个诺,对身边的徒弟一声大喝:“麻利着呢,孙老板照顾我生意,你腿脚给我勤快些儿,把上好的前夹缝腿肉给我旋半斤下来送去孙家。”

        “得鳓!”徒弟知道周屠夫有心给万屠夫找晦气,也长长地应了一声。

        万屠夫面上一青一白,突然哼了一声喊道:“老周,我的女婿是什么家底我还不清楚,突然掏出这二两银子,别是假的吧。如今可有不少人在银子里掺假,作为多年的朋友,别说我没提醒你。”

        周屠夫冷笑:“多谢关心,老周我摸过的银子比吃过的饭还多,眼睛毒着呢,银子一过手,就知成色如何。这是十足雪花银,怎么,老周里不相信。哦,我知道了,你平日里也没见过十足的白银,没眼力劲。今日就让你开开眼。”说罢,提起骨头刀,一刀下去。

        “当!”一声,那锭银子被一刀砍成两截。断口处闪烁着白银特有的圆润的光芒。

        围观众人都一声欢笑:“的确是十足上好白银。”

        万屠夫不说话了,一张脸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孙淡自然没兴趣去关心老丈的心情是否美丽,他又出怀中掏出银两不住在市场上采购,又向卖鸭子的卖鸡的下了订单,将枝娘这一个月的伙食安排得妥当了,这才满意地背着手慢吞吞地走了。

        仔细一算,四两银子就这么出去了。

        围观的众人见孙淡出手豪爽,突然有些敬畏,默默地闪出一条通道,目送孙淡和枝娘离去。然后就聚在一起小声议论起来:“孙淡这小子好象是发了。”

        “恩,听说是遇到贵人了。”

        “是啊,成天在会昌侯家行走,满地都是贵人,只要碰上一个瞧得上他的,指甲缝里漏一点,就够寻常人吃喝用度。”

        “好运气啊,我就说,我看这小就不是普通人。”

        万屠夫终于爆发了,他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响亮地乱骂起来:“女生外向,老子也是倒霉,生下了一个忤逆不孝的丫头片子。白花花的银子,竟然便宜了别人!逆子,逆子!”

        骂了两句,万屠夫接不上气来,咳嗽几声,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油腻腻的案上,不住喘气。

        “爹,你没事吧?”万里忙问。

        “去【创建和谐家园】,你巴不得你老子快点死,好得我家产,去娶汤家那狐媚子。”万屠夫越想越怒,一耳光抽到万里脸上:“滚,看到你这个瘸老子就来气,早知道当初生下你,直接扔护城河里喂鱼。”

        万里吃这一记耳光,也是异常恼怒,低喝道:“老爹,你再打我可不客气了。”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又是一记耳光抽过去。

        万里不干了,把身上肮脏的围裙一解,扔到地上:“不干了,这活没办法干了。帮人家杀猪,每月还有一两银子工钱拿,替你干,只得三顿干饭吃,一文钱零花也没有。我这就回家躺着养肉,你总不可能不给我饭吃,饿死我吧。哼,再废话,我连饭也不吃,绝你万家的后。”

        ……

        “别送了,我自己去孙府。”孙淡朝枝娘挥了挥手。

        “记得下月初一早点回来。”枝娘说:“父亲那里……我总觉得今天的事有些不妥。”

        “别理他,你越理他,他越来劲。”孙淡一笑:“有些事情你不能躲,你越软弱,别人就越要欺负你。”

        枝娘微微一笑:“有你在,我受不了别人欺负的。”

        “走了。”孙淡大步向前,马上就是府试,得准备功课了。

      第四十七章 济南府

        这还是孙淡穿越到明朝后第一次到一座省会城市。

        实际上,作为济南府的首府,山东布政使司的所在地,济南城中有着一系列乱七八糟的行政机构:济南府衙、布政司衙门、德王府、河道衙门、提督学政衙门……十多座官衙和贵人的府邸将半个济南城挤得满满当当。

        听李梅亭先生介绍说,整个济南府有人口二十三万户,这其中还包括各县的人口。除去所辖各县市民和农业人口,就济南一城而言,不过五万户,二十万人口,也就是后世一个普通县城的规模。

        可考虑这年头没有高楼大厦,居民都住平方,整个城市摊大饼一样铺出去,也大得惊人。

        能够到济南一游,对孙家这群十四五岁大小的学童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开眼界好机会。古代交通不便,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门。如今,来济南考试,又由孙家负担一路上的吃喝用度,顿时将这群孩子欢喜得大声喧闹起来,从他们脸上也看不到半点大考之前的压力。

        邹平离济南有两百多里路程,若是在现代,坐汽车,也就是四个小时模样。可在交通不方便的明朝,却是一件大费周章的事情。从邹平到济南,需要坐船。虽然是顺水行舟,可这两百里水道,却走了十几个小时,将孙淡他们折腾得够戗。

        孙淡他们在北京时间早上六点就上了船,到下午五点的样子才看到济南大明湖南门。天不是太好,春雨绵绵。雨幕中,湖边,济南府学文庙那一片巍峨的建筑扑面而来。门口有一座高大的青石牌坊,上书“海岱文枢”四个大字。那四个字饱满有力,隐约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再配合上府学建筑群在微雨中苍茫的气势,可见大明王朝国力之一斑。

        文庙前还有左右配坊各一座,坊额分别为“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

        听李梅亭说,“海岱文枢”四个大字是成化十年济南知府蔡晟所写的,如果不出意外,孙家子弟二十五那天会在这里参加府试。

        李先生指着那一片建筑说:“等你们进去了,然后昂首出来,就算是真正的读书人了。这里是院试的考场,努力考个秀才给我看看。”

        船靠岸之后,一众学童颠簸了一整天,脚一粘地,都晕得厉害,身体不好的已经趴在岸边吐得七荤八素。孙淡也觉得有些难受,好在他在现代也是坐惯了车的,这几日天天肉食,身体调养得不错,倒不至于出丑。至于孙浩,这家伙身体特棒,一上岸就大呼小叫,精神抖擞,看得人好生羡慕。

        孙家这次来济南有十三个学童,都是上次过了县考那一关的尖子,家族对这次府试和一个月后的院试极为重视,不但每人发下五十文零花,还将孙家在济南城中,靠近德王府的一处院子拨给这一群人暂居。

        等到了孙家的济南城那座院子,孙淡才吃了一惊,真是太大了。

        孙家济南大院一共有十三个园子,府正中横亘着一条玉带一样的小湖泊。听说,这片小湖泊有河道同德王府中的珍珠泉连通。正是春季,湖面上已有不少荷叶萌发,远远看去,一片嫩绿,风景好得让人惊叹。

        孙府院子是天顺一年建的,门前也建有两座石牌坊,坊额分别题为“黄阁调元”和“天恩褒赠”,是当初内阁首辅会昌侯孙继宗的手笔。

        当初,他见此地有一眼好泉,地势宽敞,就买了这几百亩地,建了一处宅子作为避暑之地。并将这个宅子起名“通乐院”,取“万民同乐”之意。

        加上每年家中都会拨出一笔款子维护,比起邹平老家来,这里的建筑显得很新。孙府平时也没住人,只三十多个奴仆守屋。

        说起来,这里的房子没什么用处,也就是京城的两个大老爷回乡省亲时,在这里中转一下。邹平的几个太太也不过是在每年夏季来这里纳纳凉,看看荷花罢了,一年间,真正住人的时间也不过一两个月时间。

        现在一下子住进来十三个学童,顿时热闹起来。

        严格说起来,济南城的孙府院子比邹平老家的要大些,新一些。至于北京的院子,规模更大。不过,各房夫人和少爷们还是不得不住在邹平乡下,这让孙淡有些不好理解。若换成自己,更愿意住在像北京和济南这样的大城里。信息畅通不说,日常娱乐活动也多。比起小县城里闭塞的生活来,简直就是天上人间。

        当然,天上人间这个词在现代可是违禁的,得小心被和谐。

        等一众学子住下,安排妥当,李梅亭自去济南府学拜访府衙的官员们,据他说,济南府中有他一个同年,其中还有好几个官吏是他以前当学政时打过交道的。去同他们聊聊也好,一来可以联络一下同学同僚感情,二来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掏些话风,也方便打题。

        这次府考,孙家势在必得,听说管家的二房刘大娘,也就是孙岳的老娘从公中拨了三百两银子给李先生活动。

        当然,这种不见光的事情也不会摆在台面上,也不是孙淡这么个小人物所能知道的。

        等李先生一走,孙浩就坐不住了。他本就是个孙猴子式的人物,加上少年多金,一到济南这个花花世界,如何按奈得住。便悄悄拉了下孙淡的袖子:“淡哥,我们出去走走。”

        “出去做什么,时辰不早了,等下就要开饭了,若等下李先生回来,发现我们在,只怕不好吧?”孙淡也想出去看看古代的大都市风景,可他还是有些犹豫:“再说,我们对济南又不熟悉,出去一通瞎逛,只怕要找不到路。”

        孙浩嘿嘿一笑:“不爽利,不爽利。你我现在都是有五六十两银子身价,手头有钱,还怕找不到地方吃饭。再说了,先生去拜访学官,估计会被人留下吃饭,一时半会也回不来。至于济南,我可熟悉着呢,每年夏天都要陪家母来这里呆一两个月,跟我走绝对迷不了路。”

        孙淡有些心动:“如此也好,我们找地方吃点好的。不过,这天一黑,也就没什么玩的,还不如等明日白天再出去吧。”

        “怎么没地方玩?”孙浩诡异地一笑:“大明湖边不但有文庙,还有画舫,一入夜,灯火辉煌,不让秦淮。”

        “啊!”在旁边伸着脑袋偷听的孙桂得意地一把拉住孙浩,冷笑着说:“原来你们要去狎妓,就不怕人知道吗?”

        孙浩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去了又怎么样,难不成你还去向我母亲告密。没用的东西,都十四岁了,还是个童男子。在院子里,成日只知道纠缠粗使丫鬟。可即便是最低级的丫头,人家也不肯让你挨一下边。这济南的女子得城中百处泉水滋润,一个个长得花容月貌,美艳得不可方物。要想一亲芳泽,少不了十数两银子,不是家中的丫头可比的。罢了,哥哥这次出去快活,别说我不关照你。若你想去,一应开销,为兄替你承担了。若不去,就别在后面捣鬼,小心被我知道,褪了你的皮。”

        “十……两银子一次。”孙桂口吃起来,他每月也不过一两月钱,十两是他一年的零花。而且,他生母景姨娘每次都将孙规的月钱克扣了去。说起来,孙桂也穷得厉害,比起院中的丫头小子们还窘迫。去嫖一次妓就要花十两,让他不敢想象。

        “少废话,究竟去不去?”孙浩不耐烦起来。

        “我……我……我……”孙桂心中是十万个愿意,可是,他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我就不去了,你们自己去玩吧。”孙淡一笑,暗道:这两个小子如今都处于青春期的性骚动时期,对女性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孙淡一心要考取功名入仕,现在若随孙浩出去胡天海地,对自己名声不利,这种事情可干不得。

        “淡哥,去吧,去吧,别扫兴。”孙浩不住口起劝着孙淡。

        孙淡同孙浩感情很好,也不想在他面前念道德文章,只笑笑说自己穷惯了,不想把钱浪费在这种事情上面。

        孙浩:“我替你出钱好了,淡哥,你也是小有身家的人,怎么这么吝啬,兄弟我是大大的瞧不起。”

        孙淡正在再说,却见李先生气呼呼地回来了,进厅之后,沉默半天,一甩袖子怒道:“朝廷取士,轮才大典,这么搞,形同儿戏,王元正这么做简直是瞎搞。老夫现在若有官职在身,一定上奏折弹劾直!”说完,转身就回屋睡觉去了,倒将一众学童丢在厅在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孙浩一摊手:“淡哥,你刚才这一磨蹭,我们出不了门了。罢罢罢,以后再说。”

        一直在旁边口吃这说不出话来的孙桂,这才恢复正常,怒视孙淡:“都怪你,装什么伪君子!”

        孙淡只能苦笑,看来,孙浩出去【创建和谐家园】的建议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孙桂。这小子是个有便宜必占的人,刚才孙浩答应帮孙桂出那十两银,孙桂自然是巴愿不得。

        可孙淡刚才这一推辞,耽误了时间,等李先生回来,他们自然出不去了。

        一想到那十两银子,一想到大明湖上的美娇娘,孙桂心中不停滴血。

      第四十八章 急迫的考期

        李梅亭刚才的举动有些古怪,事关将来的府试,孙淡也不敢大意。

        略微搜索了一下脑中的资料,这才知道李先生口中的王元正正是本朝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不过是一个五品衙门,可地位特殊,是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皇帝顾问,是天子的智囊团。不少内阁大臣都是翰林院出身,因此,翰林院虽然品级不高,却是有名的清贵之地。

        一个翰林院编修跑到济南,这事情本身就透着不同寻常。

        孙淡比之一众懵懂的孙家学童来,不知要精明多少,略微一思索,就发现其中的不对,也顾不得同孙桂置气,拱了拱手,径直去了李梅亭所住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门:“李先生,学生孙淡求见。”

        “是孙淡呀,快进来。”李梅亭还没睡,加上有喜欢这个学生,就让孙淡进了屋子。

        等孙淡行完礼,又坐定之后,李先生问:“你来找我做什么?”

        “刚才进先生心绪不佳,加上马上又要府试。而先生刚从府学回来,又说王翰林突然来了济南。学生一心要考取功名,心中操切,忍不住过来咨询。”孙淡小心地回答。

        “好一个玲珑心窍的小子,能举一反三,连这都能看出来。不错,不错。”李先生一笑:“你是我看好的学生之一,这些事情自然要让你知道,你且坐着,听我一一说来。这王元正就是今科山东院试的学政。”

        孙淡有些惊讶:“还请教先生,山东院试的学政不专设吗?”

        “省一级的学政不常设,而是又中央下派。”李先生缓缓开口,说出这一番话来。

        学政就是提督学政官的简称,负责每省的秀才考核。秀才虽然说起来没什么了不起,可一旦中了秀才,就有参加乡试的资格。而且,取得秀才资格的学童算是正式成为了“士”,有见官不跪,免除一应徭役赋税的特权。只要中了秀才,就算是挤进了社会中坚阶层,是明帝国的统治阶级。

        正因为秀才的身份是如此重要,为防止有人舞弊,国家并不专设学政官,为的就是防止学政和地方势力上下勾结。

        因此,一到童子试考期间,中央才从翰林院、督察院得各部抽调人员短期兼任这一职务。

        学政官一般在院试或者大比之前任命,等考试结束之后,就回京缴命。

        学政官每届任期的任务也很简单:录取生员和对以往生员进行考核。

        录取生员,就是主持院试,也就是孙淡他们所参加的童子试的最后一场,由学政出题,并组织人阅卷和录取;考核以往生员就是让往届秀才单独考上一场,以决定其能否获得或保持“廪生”的资格,对成绩太差的,甚至要给予“青衣”或“发社”的处罚,就是不准其再穿秀才的“襕衫”而穿一种“青色”边栏的衣服,或不让其再在原来的州、县、府学读书而下送到“社学”去读书。要知道,秀才中的前几名可是要领“廪米”拿国家工资的。

        听李先生解释完学政官的典故之后,孙淡对明朝的考试制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又问:“老师,学生们今次若能顺利通过府试,等到五月就要在济南参加院试。学政王大人从京师来山东,提前一个多月安排考试事务,顺便考核以往的学员,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我在,你们几个过府试应该没任何问题。”李梅亭自信地说。

        府试的难度比起县试来说,也差不了多少,考的就是学童们死记硬背的能力。而且,出题和监考的也是济南府知府。这人同孙家有旧,加上孙家平日间又有派人过来活动,这一期十三个孙家子弟中,过他七八个人应该不难。难的是院试那一关。

        这些背后的小动作,李先生自然不方便同孙淡讲。

        正如先前李梅亭自己说过的,秀才身份实在太重要了,国家对院试是高度重视。不但从中央派出考官,考卷也采用糊名制,还专门派人誊写试卷,可以说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

        李梅亭道:“如果你连过府试着一关也没信心,也枉我教了你这么长时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3: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