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学士》-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想不到江若影的记忆力强大到这等程度,又回忆起张知县那日在衙门里说过,夏言和张璁在京城同时拿起一本书默看一遍之后就能流利背诵。孙淡不得不感叹世界上真有天才这种东西的存在,江若影是这样的天才,听说孙家二房的少爷孙岳也能过目不忘。

        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古人,即便是江若影这样的小姑娘。

        “你抄这种东西做什么?”孙淡苦笑:“你若想听故事,我随时都可以讲给你听嘛。”

        江若影也不抬头,右手运笔如飞,正是一手娟秀的蝇头行书:“听了你的故事,我昨天去藏书楼查了查,没发现书上有记载。这个故事实在好听,我想抄下来反复看。否则以后若想听,还来找你,多麻烦。看你也是个没耐心的人,昨天让你从头说故事的时候,你脸色好难看。”

        孙淡苦笑:“我怎么没耐心了,你若想听,随时来找我就是了。”

        江若影将手中的笔放下,难得地轻叹一声:“孙淡,若我是个男子,自然随时可以来找你。可我看你也不会永远呆在孙府,一旦读了书,识了字,中了举,自然要志在四方。不像我们女子,一辈子只能呆在一处,头顶只有水井大点天。将来你若中了举,离开山东,我找谁说故事去。还是抓紧时间抄下来稳妥。”

        她楞楞地看着窗外,良久没说话。

        孙淡看见她脖子后面有一丛细细的绒毛,突然有一种想摸一下的冲动。他笑了笑:“抄吧,抄吧,反正你们女生也不需要参加李先生的月考。等我过段时间学会写字,我来帮你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

        “那敢情好。”江若影又开心起来,“孙淡,你还是快些学会识字吧。依你昨天的情形看来,一天学他个三五百字,十天下来就能写字作文了。说起来,你记性还真是好啊。”

        “你不也很厉害,竟然把我说的故事都给记下来,还一字不差。”

        “对了,你这个故事真好,我怎么就没听人说过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孙淡也不脸红,大言不惭地说:“我自己编的,前一段时间去庙里上香听和尚们说过玄奘法师的事情,就胡乱编了一个。若你觉得这个故事好,我继续编下去,每天给你讲一段。”

        “好厉害,你竟然会编故事了。”江若影道:“我帮你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存在藏书楼里。或许,百年之后,后人会将这本书印出来在坊间发行吧。”

        孙淡心中一动:这也是一条财路,如果将《西游记》印刷出来,然后出版发行,以这本书的质量,未必不能捞一大笔稿费。

        可只略微一想,孙淡就把这个想法否定了。

        首先,他没有本钱,若想自己印书出版,只怕掏不出那笔银子来。再说,这年头可没有版权一说,到时候,只怕《西游记》刚一出现在在市上,立即就会盗版满天飞。自己没卖出去几本,反便宜了不良书商。

        说书这事也只能哄江若影这个小丫头开开心,当不得真的。还是认真读书,想办法考中举人要紧。

        想到这里,又想到还有许多字要背,孙淡突然有了一丝紧迫感,忙掏出昨晚制好的识字卡片,反复记忆。

      第二十八章 考期来临

        李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填鸭式教育,成日睡眼惺忪,对学童们也是不管不问。反正他眼睛里只有那几个有可能考中秀才甚至举人的优等生,至于其他差生,也不会在心上。明朝的科举异常残酷,一百个读书人当中有一个人能中秀才就算不错的了。至于举人,一个县能出一个,已经是轰动全县的大事,更别说进士了。明朝科举分南北榜之后,每届会试,北方各省的进士名额加一起,也只有六十多人。平摊下来,一个府还摊不到一个。

        如果没猜错,李梅亭先生在等孙岳这个少年天才病愈。只要孙岳到时候能顺利通过童子试,做了秀才,李先生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老师如此不作为,倒省了孙淡许多麻烦。

        他成天坐在教室里反复记忆那些恼人的繁体字,直看得眼睛发红,手指发颤。就这样,记起那些繁体字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很多字他明明记住了,可一提起笔来,却下意识地写成了简化字。比如“学而时习之”的“学”字,他就写错了好几次。

        本以为靠着脑中的那些资料能够很容易地将科举这一关对付过去,可万万没想到,繁体字竟然会这么难学。

        “世界上还真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啊!”孙淡感叹。

        他觉得有些累。

        也只有中午休息时随口对大家说一段《西游记》的故事时,他才能略感轻松。

        不过,他现在学业很紧,自然也没时间跟大家说故事。没次讲书也只限制在一刻钟,两千字左右的篇幅。

        《西游记》故事紧凑,文字简练,两千字中包含了许多内容。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觉得没听过瘾,不住催促孙淡继续讲下去。

        可孙淡却不想在这事上浪费太多时间,还是读书要紧,说书只能用作课余调节心情,和与同学拉近关系之用,当不得饭吃。

        所以,每讲够两千字,孙淡就适时闭上了嘴巴,拿起自己制作的识字卡片埋头学习起来。

        众人都是无奈,又被孙淡的故事撩拨得心中发痒,可无论他们如何威逼利诱,孙淡都坚决地摇头拒绝。

        众人没办法,只得哀叹:一天两千字的更新量实在太操蛋,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还好,这两千字虽然不长,却有实在内容,换成后世的注水注到人神共愤的网文,主人公吃一顿饭就要磨蹭个两万字的,只怕大家活剐了孙淡的心都有。

        不知不觉中已经讲到孙悟空闯龙宫得到定海神针那一节,全班同学听故事的热情被孙淡彻底燃烧起来,孙浩那群小说迷们已经开始讨论起孙悟空若扛着沉重的金箍棒过小桥时会发生什么。结论是,猴子在携带如此沉重的兵器时,必定会使用类似于轻身术的法门,否则一走一个坑,只怕早就陷进地里去了。

        孙淡听到他们的讨论,不觉大汗。古人脑瓜子还是很灵的,居然懂得用唯物主义思想来解析神怪故事。

        他每天只说两千字的出发点也是考虑到江若影,这小女生每天手抄《西游记》,若每天上万字的更新量。不用多久,十天半月下来,美女也要变成老太婆了。

        七天时间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去,孙淡已经将全部繁体字背熟。他现在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是无数的方块字在旋转,脑袋也晕得厉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淡慢慢在同窗面前开始了正常的书写和阅读。

        七天时间就学会常人用几年时间才能掌握的知识,这只能用奇迹来解释。好在大家也习惯了孙淡超强的记忆力,在惊讶了几天之后,很快就习以为常,好象孙淡天生就是这么厉害一样。

        毕竟,这可是一个能活生生将几大卷族谱背下来的主,读书识字还不手到擒来。

        很快,孙淡神童的美名开始在孙家悄悄流传开来。每到伙房打饭的时候,做饭的大婶甚至还多给孙淡舀上一瓢萝卜,甚至还在上面浇上一层油汁,乐呵呵地说:“小神童,读书费脑,多吃点饭哟!”

        十六岁了还被人叫神童,孙淡也只能苦笑着说声:“谢谢阿婶,大婶最近气色不错,身体好比什么都强啊!”

        孙淡在现代可是从机关里混出来的,没吃过羊肉总见过羊跑,恭维起人来不露痕迹。几日下来,外宅的奴仆用人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文雅懂事的少年郎。

        只是,所有的孙府人都没想过这个少年总有一天会变成秀才、举人,甚至是那高高在上的进士大老爷。在他们看来,孙淡在学堂读几年书,识了字,迟早会回府做个门房、帐房甚至管家一类的人物。这也是普通孙家旁系【创建和谐家园】的人生轨迹。

        与此同时,江若影手抄本《西游记》在学堂的童生们手中悄悄流传,并且一日日增厚。

        这一日,从学堂散学回屋子,孙淡和门墩一同收拾好正门花厅外那一丛斑竹的枯枝败叶之后,门墩突然说:“淡哥儿,等下随我去领这个月的工钱吧。你也识字了,帮我画个押。”

        孙淡这才愕然发现明天就是二月初一,学堂要月考。

        一般来说,学堂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放假一天。初一因为要月考,所有学童上午都要去学堂参加考试,烤完之后才休假。

        对于考试他还是不怎么担心的,只是,明天要带钱回家给枝娘。孙府离县城有一段路,路上怎么也要走半天。考试耽搁一上午,路上又要走一个时辰,等回了家说不了几句话又要赶回孙府,时间上还真紧啊!

        恩,明天要快点交卷,反正一篇完整的八股文也不过八百来字。自己是发蒙童子,只用写一个开头,那两百字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信心归信心,可这也是自己穿越到明朝后参加的第一次考试。孙淡心中还有些微微发紧。领了薪水,还了预借部分,还剩六千多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是自己在古代赚到的第一笔收入,虽然也就后世七八百块钱的标准,却也足够枝娘吃上两三个月了。

        到了晚上,他将识字卡片都掏出来看了一遍,又在脑子里过了几篇八股范文,这才朦胧地倒在床上睡死过去。

      第二十九章 月考之前,情绪不稳

        第二天一大早,孙淡到火房去吃早饭,愕然发现今天的早餐居然是白面馒头。这才想起侯府的下人们今天也要休假。因为是假期,早饭自然不错。

        见了孙淡,伙房大婶笑眯眯地塞过来两个馒头,道:“淡哥儿,还好你来得早,再迟上片刻,只怕这馒头都要被人抢光了。”

        孙淡不解,侯府的伙食都有定量,就算来得再迟,也不会吃不到早饭。

        见他满脸疑惑,伙房大婶解释说,因为今天放假,府中下人们大多要回家探亲。因为白面馒头平日里也不多见,大家都会自掏腰包买一些带回家给家人尝鲜。反正,一屉馒头还没端上桌就被人抢光了。

        正说着话,孙淡就看见几个府中家丁人手端着一个大脚盆冲进来,一边跑一边喊:“黄婶,给我三十个。”

        孙淡大惊,忙拍出一串钱,“黄婶,也给我来十个带回家去。”

        “可是给你家娘子?”

        “正是,我家娘子好几年没吃过白面馒头了。”一想到枝娘那张有些发青的脸,孙淡心中不好受起来。

        “真是一个好孩子,你家娘子有福啊!”

        包好馒头,背在背上,孙淡口中叼着一个馒头,顾不得其他急冲冲地跑到学堂,一路上还不停祷告:“李先生千万要早点来,不要再睡懒觉了,千万不要毁了我的探亲假啊!”李先生教书水得很,每天上午不睡到日上三杆根本就不会出现。很多时候,学童们都要自习一个上午。若李先生今天也来这么一出,把考期顺延都下午,那就让人吐血了。

        可惜,和孙淡又着同一心思的人并不多。到书屋之后,孙淡发现众人无一不是熊猫眼,目光呆滞,神情沮丧,能明显地看出他们的睡眠质量不高。

        “你们怎么了,一个个都没睡醒的样子,昨天晚上又在看小说了?”孙淡同几个熟悉的同窗打着招呼。

        “淡哥,谁还敢读小说啊,都是愁今天考试愁的。”几个学童同时摆头苦笑。

        有胆小的一想起先生的板子,脸色都青了。

        孙淡心中好笑,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啊。李梅亭先生需要的只是结果,至于过程和所谓的素质教育,他才不放在心上。应试教育一味追求成绩的结果,对失败者的惩罚也极其严格。李老先生平日不怎么管学生,看起来好象放任自流的样子。但听人说,上次月考,有一个差生因为成绩不合格,被他用扳子把【创建和谐家园】打得稀烂。还好是大冷天,没有发炎,否则后果就严重了。

        “你怎么不害怕?”孙浩一瞪牛眼问孙淡:“你也别笑,你不过到学堂七天,这次考试死定了。”

        “对,你死定了?”一直同孙淡不对付的孙桂一脸得色,幸灾乐祸地说:“等下你就知道先生的厉害了,我劝你还是快点逃吧,孙家学堂不适合你。至于我,嘿嘿,我才不怕呢,说起考试,我每次可都是过关了的。”

        孙桂这人虽然猥琐,但说实话,学习成绩还不错,在学堂里也算是中上。现在学堂的李先生又是个只看成绩,不问其余的人。看样子,孙淡这一关是过不了的。孙桂一想起孙淡挨打的样子,就得意地笑起来。

        孙淡淡淡一笑:“也不一定哟,我听人说了,学堂的月考题目也简单。你可别忘记了,我记忆力好得很。”孙家这次月考主要是为下个月的县试摸底。

        月试的难度都不大,主要是考学童的基本功和死记硬背能力。对此次考试,孙淡还是很有信心的。

        孙桂想起孙淡超强的记忆,不觉一呆,半天才道:“你就吹吧,我承认你记性好,可月考是什么模样你也没见过,等着哭吧。”

        一直紧锁着眉头的孙浩突然对孙桂一声大喝:“你这鸟人真烦,一大早就说什么考试不考试的,弄得洒家心情不爽,走快,别在这里鸹噪。”说完就推了孙桂一把。

        孙浩嗜看小说,说话中也带了几分水浒中不奢遮的调调。

        孙桂素来畏惧孙浩这个大哥,吃他这一把,讷讷半天,这才悻悻走到一边,口中喃喃道:“不就是一次考试吗,怕什么。怕也怕不了那么多。”

        “说得轻巧,吃根灯草。”孙浩怒道:“上次月考吃了先生扳子,我手心现在还疼呢。先生也是不公平,不让孙佳和江若影来考试,否则我等下就抄她们的。你们几个也是不争气,写字作文比我还烂,靠不住。”

      ¡¡¡¡Ëµµ½ÕâÀËûͻȻ¡°ß½£¡¡±Ò»Éù£¬ÄÃÑÛ¾¦ÉÏ϶¢×ÅËï¹ð¿´¡£

        孙桂吓得脸都青了,连连告饶:“浩哥,别打我主意,我怕。再说了,你若和抄我的,到时候先生一看,你我文章都一样,这不是被捉个现行吗?”

        “到时候曝露了,你就不可以说是抄我的吗?没义气的东西,滚一边去。”孙浩一张胖脸气得直发抖:“不管了,等下我就坐你身边。”

        “世界上哪里有强来的事情,我这次也未必过关。”孙桂忙讨好地说:“浩哥,我听佳姐说孙岳今天要来参加月考,你等下同他坐一起吧。”

        一听到孙岳的名字,孙淡心中一动。说句老实话,对孙府这个少年天才他是闻名已久了,可因为没办法进内宅,一直无缘见面。如果不出意外,此人要同自己一起参加今年的童子试,而且有十成把握考取秀才。等下倒要见识一下,看看他真实水平如何。

        孙浩丧气道:“孙岳满口道德文章,抄他的可能吗,别到时候被他教训一通。哼,弟弟教训哥哥,想想就让人恼火。我还是不去触这个霉头,免得没面子。”

        说完,长长叹息一声:“活该我倒霉。其实,先生这回出什么题目我大概也知道些。他这段时间老让我们读《大学》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在那本书的范围之内。如果我也有孙淡和江若影的记性,能将那本书背下来就好了。”

        “浩哥,干脆我们夹带一本《大学》进考场。”孙浩的一个小弟建议。

        “你笨蛋呀,那么大一本书,带得进去吗?”孙浩拍了一下那人的脑袋。

        孙家学堂的月考其实很严格,学童进考场时只许带文房四宝,不准带书进屋。

        “也是。”几个差生长长叹息,一脸苦恼,同时道:“我几个考不过关,挨了打也是活该。倒是浩哥你若被打,传出去真没面子。”

        看着这一群愁眉苦脸的大孩子,孙淡心中大乐,他脑袋里可装了一套完整的《四书》,要对付这种考试轻而易举。

        孙淡的笑容落到孙浩的眼了,孙浩眼睛一亮:“淡哥儿,你可有好法子夹带?”这一段时间孙淡同孙浩他们混得熟了,加上孙淡灵魂里是一个成年人,要对付孙浩这群小屁孩子自然是举手之劳。几天下来,竟隐约变成了这群人的头。

        孙淡暗道:要说起作弊,古人能比现代人花样多?随手指点他们几招,就能让这群人顺利过关。可是,这么做对自己没任何好处,没好处的事情鬼才去干呢?

        想到这里,孙淡只摸了摸鼻子,脸上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

        孙浩大急:“淡哥儿,有办法就直说,别吞吞吐吐不爽利。如果能想个好法子过这一关,你说什么都成。”

        孙淡心中一动,道:“浩哥,你大房名下是不是有一家印刷作坊,能不能帮我印点东西。放心,纸张油墨和工钱我出。”这段时间实在太穷了,何不找条财路,改善了下财务状况。若能借孙家的印刷铺子把《西游记》用连载的形式印出来,应该能弄点零花。只不过,自己对这年头的书籍销售不太熟悉,需要时间考察。不过,这事无论如何得试上一试。

        “对啊,你要印什么,只要能考过关,借那群工人给你用用又有何妨。那个印刷作坊的掌柜是我舅舅的堂侄的爹,找他说一声就成了,容易得很。”

        “如此就好。”

        “你快说有什么法子呀?”

        孙淡看了看天色:“李先生什么时候来学堂,不知道来来不来得及?”

        “李先生估计还有一个时辰才能来,怎么了?”孙浩问。

        孙淡看了看四周,只见学堂里的学童们东一个西一个捧着书在学堂外面温习,有人在笑,有人在愁,有人在小声哭泣,情绪都不甚稳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