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重工_校对版by:齐橙》-第8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对于引进技术,重装办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积极鼓励。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态度,那就是在合作中不能丧失国格。对于愿意和我们精诚合作的国外企业,我们热烈欢迎。对于极少数把我们当成竞争对手加以防范的,我们要采取最坚决的态度予以还击。”冯啸辰大声地说道。

        他们俩的这番对话,日方的翻译自然是要解释给长谷佑都听的,冯啸辰那副态度,摆明了就是要向长谷佑都隔空喊话,这一点冯啸辰并没有掩饰,长谷佑都也是心知肚明。看到崔永峰一脸惶恐和无奈的样子,长谷佑都真的糊涂了,不知道中国人唱的是什么戏,到底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徐先生,这位冯先生的态度,是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吗?”长谷佑都转身了徐振波,向他求证道。

        徐振波道:“冯先生是这个项目的主管官员,他的意见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原来如此。”长谷佑都有些沮丧,他刚才这样问,是想让徐振波出面来说打圆场,谁料想徐振波直接就闪了,不愿意掺和。徐振波的这种态度,也向长谷佑都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冯啸辰是颇有一些来头的,以至于徐振波都不敢多说什么。

        “冯先生,我想,我们之间可能是有一些误会吧。”

        长谷佑都经过痛苦的思考之后,终于决定低头了。遇到这么一个二愣子的官员,偏偏还没人能够制得住他,长谷佑都又怎么能够和他死杠下去呢?真把他逼急了,他耍起无赖来,这件事没准还真就被搅黄了。

        长谷佑都不担心崔永峰和胥文良犯什么别扭,因为他知道秦重方面是有求于三立制钢所的。双方即便是吵翻了,只要他做出一个友好的表示,对方就一定会软下来。但对于冯啸辰的行为,长谷佑都一点底都没有。没准这个官员拿了克林兹什么好处,到这里来就是专门来搅局的,长谷佑都敢和他赌气吗?

        “我只是认为,刚才崔先生和胥先生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有些地方过于模糊了,如果不能清晰地界定,对于双方的合作是不利的。我们希望能够与中方在这些地方进行更详细的探讨,只要是在许可的范围内,我方愿意帮助中方掌握轧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长谷佑都说道。

        “你刚才是这样说的吗?”冯啸辰不屑地反驳道。

        他这句话是用中文说的,翻译一张嘴,便打算译成日语说给长谷佑都听。崔永峰急了,连忙向翻译喊道:“这句话先别译!”

        说罢,他又转向冯啸辰,用哀求的口吻说道:“冯处长,双方都有一些误会,既然长谷先生已经改口了,咱们就别再计较了吧?”

        “你说这是误会?”冯啸辰不情不愿地问道。

        “我想应当是误会吧。”崔永峰道,他又转向胥文良,说道:“胥总工,你也说两句吧。”

        胥文良闻声,转过头来,对冯啸辰说道:“冯处长,请重装办还是体谅一下我们企业的难处吧?我们的确有一些技术上的困难,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取得三立制钢所的合作。一些口舌之争的事情,咱们就不必计较了,你看怎么样?”

        听到胥文良也这样说,冯啸辰终于不再说话了,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悻悻然的表情,又恢复了此前那沉默的姿态。

        “长谷先生,我想,我们下一步是不是可以针对合作的细节进行讨论了?”崔永峰向长谷佑都问道。

        “好的,我需要向公司做一个汇报,关于贵方提出希望我们转让的制造工艺,我也需要发回公司,请公司进行审核。不过,崔先生、胥先生,你们请放心,我们三立制钢所是非常愿意与贵厂进行合作的。”

        长谷佑都显出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再也不敢说什么“合同无情”之类的口头禅了。冯啸辰刚才的发飚,让他真有些心有余悸,生怕再有哪句话说得不妥,又惹恼了这个愣头青,这厮压根就不是一个讲理的主啊!

      第二百二十一章 冯处长的背景很神秘

        在随后的时间里,冯啸辰没有再说话,只是黑着一张脸坐在旁边,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事情。崔永峰和胥文良就一些合作上的细节和长谷佑都又交换了一下意见,长谷佑都声称自己无法做主,需要回宾馆给国内的公司打电话请示,这次谈判便这样草草结束了。

        当天晚上,崔永峰借口出去散步,随着郭培元到了一处民宅,在那里见到了长谷佑都。一见面,长谷佑都便把脸拉成了马脸的尺度,对崔永峰质问道:

        “崔先生,今天的谈判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那个冯处长到底是干什么的,你和他之间有什么关系?”

        崔永峰见状,把脸沉得比长谷佑都还要难看,他气冲冲地说道:“长谷先生,你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相信我,你可以自己去和冯啸辰谈判,你也可以回日本去。瑞士银行那些钱,我让我的朋友退还给你们就是了。大不了我回秦重接着当我的工程师去,靠我夫妻俩的工资也能活下去!”

        “这……”长谷佑都没辙了,他与崔永峰打了这么几回交道,还真有些摸不清这个中国工程师的脉。说他贪财吧,他还真不像郭培元那样见钱眼开,动不动就放言说要撂挑子不干了。说他廉洁吧,他却又一口开出一个1亿日元的要求,还向日方透露了中方的底价。

        时至今日,长谷佑都也没办法了,如果真的和崔永峰撕破脸,就意味着前一阶段的努力全都泡了汤,与中方如何重开谈判,也成了一件麻烦事。他忍了忍肚子里的气,赔着笑脸对崔永峰说道:“崔先生,你误会了,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你对我们的友谊。我是说,为什么你们会突然增加了这么一个年轻的处长,还有,我为什么觉得他对我们非常不友好。”

        “这件事我也是刚刚知道。”崔永峰也换了一个和缓的口气,说道:“这个冯啸辰,是重装办的一个副处长,正好就是管着我们秦重的。我和胥总工写的那篇文章里,就有向他表示致敬的内容,那都是迫于他的压力才写进去的。”

        “是他!”长谷佑都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从日本过来之前,太田修还专门和他说起过这件奇怪的事情。

        一篇学术论文里,专门对一个人表示敬意,这种情况并非没有,但被致敬的这个人,要么是什么学术【创建和谐家园】,要么就是某些重大发现的当事人,比如第一个在山里拍到野生华南虎的英雄之类。可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冯啸辰,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太田修作为一名资深的轧机工程师,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冯啸辰这样一个名字。

        鉴于此,太田修还专门叮嘱过长谷佑都,让他到中国之后,找时间了解一下这件事,看看这个冯啸辰到底是何许人也。长谷佑都因为忙着谈判的事情,把这事给忽略了,此时听崔永峰一说,他才想起来,太田修说的那个人,的确正是叫作冯啸辰的。

        “你是说,这个冯啸辰是仗着他的官职,逼迫你们在文章里提到他的名字的?”长谷佑都不敢相信地问道。他打听过,胥文良和崔永峰也都是有一定级别和地位的人,能够逼迫他们做出如此离谱的事情的人,其势力之大,简直是难以想象了。

        崔永峰沉重地点点头,道:“他的事情,唉,我也不能多说。你也看到了,他是那么年轻,实际上,他今年才21岁,但却已经是一名副处长了。其中的原因,你可以想象得出吧?”

        “你是说,他的父母是……”长谷佑都脑洞大开,立马想到了诸如二世祖之类的事情。

        崔永峰不置可否,继续说道:“长谷先生,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位冯处长,当年在南江省冶金厅工作过,你或许不记得他,他却是对你印象深刻的。”

        “啊?”长谷佑都又吃了一惊,细一想,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印象,难怪自己今天一见到冯啸辰,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崔永峰道:“南江钢铁厂那套轧机的事情,你们做得太过分了,很多官员都对你们三立制钢所非常有意见。如果不是我和胥总工拼命为你们说话,他们甚至就不同意和你们继续谈判,想把我们那些专利独家授权给克林兹。有一位领导公开说了,要让你们尝尝苦头,省得你们再想办法来坑我们。”

        “难怪……”长谷佑都把今天谈判会场上的事情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不觉背心有些发凉。幸好自己当时没有一时冲动,如果真的被冯啸辰激得愤然离场,那才真是中了这小子的奸计呢。难怪他会对自己的董事长出言不逊,这分明就是在给自己刨坑嘛。

        “崔先生,那么现在你们这边是什么态度?”长谷佑都惴惴地问道。

        崔永峰叹了口气,说道:“我让胥总工向重装办表了态,我们必须要取得三立制钢所的支持,否则我们无法完成重装办交给我们的新轧机建造工作。重装办里也有一些干部看不惯冯啸辰的跋扈,故意跟他对着干,所以支持我们继续和三立谈下去。不过,具体的合作条件方面,你们恐怕还是稍微退让一些为好,别让这个姓冯的抓住把柄,否则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你们……”长谷佑都刚说了两个字,便把后面的话又咽回去了。他本想试探一下崔永峰,问他是不是和冯啸辰在唱双簧,想到崔永峰也是一个暴脾气,没准这话一说,崔永峰也翻脸了,自己可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他想了想,换了个说法,问道:“崔先生,如果照着你和胥先生提出的条件,是不是冯先生就不会从中作祟了?”

        崔永峰摇摇头,道:“我也不敢保证。谁知道他会从什么地方再找出新的理由来反对这件事呢?实不相瞒,我们已经在和克林兹那边谈判了,条件和你们是一样的。姓冯的根本不需要破坏这件事,他只要把和你们的谈判无限期地拖下去,对于克林兹来说,就是最为理想的了。特喵的这小子会好几国外语,你听他说日语很熟练吧?他说德语比说日语还熟练。昨天我陪他去见克林兹那边的人,他和人家用德语聊得火热,我是一个字也听不懂,不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什么。”

        “有这样的事情?”长谷佑都有些不相信了,崔永峰这话说得也太玄了,让他觉得像是一个骗局一般。

        崔永峰冷笑道:“你如果不信,可以找人问问,谁不知道重装办的冯处长和德国人好得像穿同一条裤子一样。我想,你们在京城也不止有我这一个信息来源吧?冯处长原来是在经委冶金局工作过的,冶金局撤销之后,不少人去了冶金部,你随便一问就知道了。”

        崔永峰把话说到这个程度,长谷佑都已经相信了七八分。的确,三立制钢所作为一家冶金设备制造商,与冶金部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长谷佑都想找人打听一点八卦消息并不困难。

        “这么说,我们只能接受你们的苛刻条件了?”长谷佑都问道。

        崔永峰耸耸肩膀,说道:“苛刻不苛刻,你们自己看着办吧。长谷先生,要我说,你们日本人也真是太精明了,其实你们那些技术都是很成熟的东西,转让给我们,对你们也没什么损失。至于说担心中国人会成为你们的竞争对手,未免太高看我们的能力了吧?中国古代有句话,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们把什么事情都算得太精,最后反而是会吃亏的。”

        “受教了,谢谢崔先生的批评。”长谷佑都装出一副谦逊的样子说道。

        送走崔永峰,长谷佑都一点时间也没耽误,马上返回宾馆,通过长途电话,把从崔永峰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向公司做了详细的汇报。在涉及到冯啸辰的身份时,他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想象,说冯啸辰有着极硬而且极神秘的背景,能够强迫两个工程师把自己的学术成果归功于他,而且还敢在谈判桌上大放厥词,而外贸部的官员在旁边居然不敢吭声。

        鉴于这样一个强势人物对三立制钢所存有偏见,三立制钢所已经失去了与中方讨价还价的有利地位,稍微强硬一点的态度都可能被对方利用,作为中止或者拖延谈判的理由。商场竞争,时间是第一宝贵的,如果让克林兹抢到了先手,那么三立制钢所就很麻烦了。

        “同意他们的要求,表示我们愿意和中方合作开发新一代轧机,我们可以接受中方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到三立制钢所来观摩设计、制造等环节的工作,并向中方让渡我们拥有的设计和制造专利。”小林道彦在电话中向长谷佑都作出了指示。

        放下电话,小林道彦叫来了太田修、寺内坦等人,向他们吩咐道:

        “我们已经答应了向中方传授我们的技术。中国人来观摩的时候,你们注意不要透露太多的技术细节,让他们自己去看就行了。他们自己能看到多少,就让他们学多少。如果他们自己看不到,那就怨不了我们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借花献佛

        中国秦州重型机器厂与日本三立制钢所的专利互换合作协议在一片友好、热烈的气氛中签订下来了。秦重的厂长贡振兴专程赶到京城,在协议上签字,并主持了签字仪式之后的宴会。

        长谷佑都也不知道是如释重负,还是心结难解,在这场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被几名中方的工作人员像抬死猪一样抬上车,送回了宾馆。

        日本人离开之后,中方的人员便更放开了,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畅谈着谈判过程中的种种花絮,展望着从三立学到技术之后自己建造大型轧机的美好前景,一个个都聊得满脸通红,也不知道是酒意还是心意。

        “冯处长,我真是太佩服你了,生生把小日本给吓得不敢搞名堂了。”

        在宴会厅的一角,崔永峰端着酒杯,与冯啸辰坐在一起,恭敬地说道。在他们身边,胥文良已经有些不胜酒力的样子了,却还是满面笑容地强撑着,不肯回去休息。

        因为涉及到谈判过程中一些不便向外人道的秘密,他们的聊天是压低了声音的,没有让其他人参与。

        冯啸辰微微笑着,说道:“崔总工,你太谦虚了,这一次我们的谈判能够如此顺利,最大的功臣是你啊。不过,你恐怕只能当无名英雄了,这件事起码在20年内是不宜曝光的。”

        “哈哈,无所谓,无所谓。”崔永峰笑着说道,“只要组织上相信我的忠诚,我就无所谓了。冯处长,你知道吗,就为了我去见长谷佑都的事情,胥老师差点拿他的龙头拐杖敲碎我的狗头呢。”

        “还说呢,我是没带着龙头拐杖,要不我还真敲了!”胥文良带着笑斥道。

        冯啸辰道:“崔总工,你放心吧,你们的忠诚,组织上一直都是相信的。我们要搞建设,如果连自己培养出来的工程师都不信任,我们还能信任谁呢?”

        “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像郭培元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是有的。”崔永峰牙痒痒地说道。

        胥文良道:“说起这个郭培元,我虽然没见过,可听永峰说起来,这就是一个汉奸啊。小冯,咱们国家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人存在呢?”

        “这也是难免的吧。”冯啸辰道,“再说,有几个这种人也挺好的,没有郭培元在中间牵线,崔总工和长谷佑都还接不上头呢。”

        “说的也是,八路军有时候也需要让维持会长帮着带带话什么的,先留着他吧。”胥文良倒是从善如流,迅速就接受了冯啸辰的解释。

        崔永峰道:“冯处长,关于三立制钢所汇到那个瑞士银行帐号上的钱,国家是怎么考虑的?如果需要我出面去取出来再交给国家,恐怕还得找个懂行的人教教我,说老实话,我还不知道怎么从瑞士银行里取钱呢。”

        冯啸辰摇摇头道:“这笔钱目前还不能收归国有,如果这样做的话,三立方面就会看出我们的破绽,在后续的合作中,搞不好会玩一些花招。只有让他们相信我们对这桩合作的兴趣并不大,基本上都是由你崔总工在推动的,他们才不敢乱来。以后这几年,你唱红脸,我唱白脸,这种格局还得维持下去。”

        “我明白了,那我就向长谷佑都解释,说我没机会出国,所以也享用不了这些钱,让这些钱先在银行户中存着,未来连本带利一块归公。”崔永峰说道。

        冯啸辰笑道:“这倒也不必,你如果动用里面的钱在国外买点专业资料,或者到国外旅游一趟,还是可以的。”

        “这怎么行!”崔永峰正色道,“冯处长,这笔钱是国家的钱,我崔永峰如果动了一分一毫,那就是叛国了。”

        冯啸辰摆摆手,道:“老崔,你这个人怎么不懂得变通呢?你买资料,难道不是为国家做事?你和胥总工出去旅游,难道真的是旅游,而不是去考察国外的轧机设计?都是为国家做事,动用这笔钱有什么不好的?”

        崔永峰愣了一下,旋即眼睛便亮起来了:“冯处长,你是说……”

        “天知地知,你们知,重装办知。”冯啸辰道,“这笔钱的事情,罗主任专门向经委领导做了汇报,经委领导又和外事部门的同志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这笔钱仍以崔总工的名义存在瑞士银行,但全部划拨给秦重,作为秦重购买国外资料以及安排技术人员出国考察的经费。你们注意一点,花钱不要露出破绽就可以了。”

        “这太好了!”崔永峰差点喊出声来,他用手捂着嘴,强迫自己把声音压低一些,然后才喜滋滋地对胥文良说:“胥老师,您记得吗,咱们过去想买点国外的资料,批外汇半年都批不下来,现在可好了,一下子有了40多万美元的经费,能办多少大事情啊。这笔经费,由您全权做主,您说怎么花,我就怎么花。”

        “这可是你帮咱们赚来的钱,你可以多出点主意。”胥文良笑呵呵地说道。重装办这件事办得的确挺厚道,崔永峰为了麻痹三立制钢所,故意狮子大开口,向三立索贿。这些钱到了手,按规定当然是要全部交公的,但为了不让三立方面察觉出异样,又不能直接充公。重装办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把钱交给崔永峰支配,用于秦重的科研工作,就是两全其美的做法了。

        崔永峰和胥文良当然不知道,给罗翔飞出这个主意的,正是冯啸辰。依着罗翔飞他们的想法,40多万美元的外汇,是一笔大钱,国家应当悉数收走,用于重要的方面。但冯啸辰指出,这笔钱本来就是意外之财,并不在国家的预算范围内。还不如把它留给秦重,让秦重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不至于在外汇方面捉襟见肘。

        冯啸辰能够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他的前瞻眼光。搁在30年后,几十万美元对于国家来说完全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国家多这40万,或者少这40万,无伤大雅。而同样这些钱,留到秦重的手里,对于鼓励秦重一干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将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冯啸辰说完瑞士银行存款的事情,又笑着说道:“还有一件事,长谷佑都平时送给你的小额日元,都已经按规定上交国库了。不过,他每一次送给你的那些礼物,经过上级批准,同意全部留给你个人支配,也算是组织对你的奖励吧。”

        “这我可不能要,这算是收受外商礼物,是违反规定的。”崔永峰说道。

        冯啸辰道:“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礼物,与公职人员与外商接触时收受的礼物不是一个性质。经过上级领导批准,你收下这些礼物就不算违规了。崔总工,长谷佑都送了你手表、领带等东西,如果你【创建和谐家园】戴出去让他看见,也不好解释,是不是?”

        “这样啊……那,那我就服从组织的安排吧。”崔永峰半推半就地接受了,心里则是乐开了花。这些礼物,他当然要分出一部分给胥文良以及厂里的其他一些领导、同事,但自己能够留下的那些,也还是价值不菲的。

        在这其中,有一套日本产的高档化妆品,他从一开始就想截留下来,带回秦州送给妻子,只是碍于规定,不便这样做。现在冯啸辰说上级领导已经批准他接受这些礼物,这个障碍就扫除了。想着妻子拿到那套化妆品的时候会有何等的喜悦,崔永峰简直比自己得了什么好东西还要开心。

        冯啸辰看着崔永峰的表情,在心里微微地笑了。重装办这也算是借花献佛,用三立制钢所的东西,奖励了有功之臣。这些日常礼品,国家收上去也没啥用处,还不如以一个冠冕堂皇的名义奖励给崔永峰。说实在话,面对着1亿日元的诱惑,崔永峰能够不为所动,而且将计就计,骗取三立制钢所接受了中方的真实要求,这样忠诚的人员,也理应受到重奖。

        经过这件事,罗翔飞也受到了一些教育。时代毕竟已经与过去不同了,建国之初的人们可以只谈奉献,不计报酬,但经过30多年的和平建设,今天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私心。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作出牺牲,而不给他们相应的回报,那么就难免会有一些人像郭培元那样被别人利诱,走上出卖国家利益的道路。

        要让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这是冯啸辰向罗翔飞说起的理念,也得到了罗翔飞的认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让参与项目的人得到一些好处,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干劲倍增,细算起来,国家的所得反而是更多的。

        在与三立制钢所的谈判结束之后不久,由浦海重型机器厂牵头,与西德克林兹公司的谈判也告圆满结束。克林兹接受了与三立相仿的条件,同意向浦海重机提供完整的轧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帮助浦海重机培训工人,建立工艺体系,用以交换关系轧机设计的15项新专利。这些专利虽然是由秦重向国际专利组织提交的申请,但所有权却是属于国家的,浦重也同样有份。

        按照重装办的规划,秦重和浦重分别受让日本三立和西德克林兹的轧机制造技术,获得技术后将进行充分的交流,以形成中国自有的轧机技术。这随后的协调,重装办是会一直跟进的。

      第二百二十三章 这种鬼点子

        京郊,重装技师学校。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建设,这个在废弃工厂里兴办的高级技工师范学院已经颇有几分规模了。原来的车间有一些被分隔成小开间,当作教室使用;另外一些则保留了原来的功能,成为学校的实验车间。工人宿舍经过修整之后,改成了教师和学员的宿舍。还有行政楼、食堂、礼堂、图书馆、实验室等一系列建筑,一所学校所需要的内容一应俱全。

        学校的招生工作也异乎寻常地顺利,甚至可以说是火爆。最开始,一些厂子不清楚这所学校能够教什么东西,还想着把厂里的待业青年送过来,拿个文凭以便回去分配工作。待到详细看过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以及招生通知上列出的几十位教师的名单,各厂的领导们都无法淡定了。

        那些教师,全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高级技师,五一节登过城楼与伟人握过手的,就有十几位之多。这些人亲自出山,传授他们的看家绝技,这是派几个小年轻去应付一下的事情吗?谁不想有机会让这些人指点一二,就算一下子学不到人家的本事,光是合张影挂在自家墙上,也是能够骄傲一辈子的。

        就这样,各企业的报名函一下子把薛暮苍的办公室都给塞满了,报名人数之多,足够薛暮苍开出100期培训班。许多企业还直接把电话打过来了,张嘴就是一句:“学费多少,我们出五倍,条件是多给我们几个名额。”

        第一期招生,来了200名工人,多是四五级工,这也是重装技师学校最初就确定的培训对象。这些工人一般都有着比较扎实的实践功底,但在基础理论方面比较欠缺,此外就是缺乏名师指点,在技术上逐渐进入了瓶颈期,很难再有突破了。

        薛暮苍参考冯啸辰、吴仕灿等人的意见,设计了培训大纲,针对学员们的短板,开设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主要是请在京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来给学生讲授工业制造的原理,让他们知道自己做了多年的工作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基础,而未来这些理论又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将会对他们的工作带来哪些影响。实践课方面,就是由这些从全国各家重点企业请来的高级技师进行现场指导,包括传授一些工艺诀窍,纠正学员以往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薛暮苍自己就是工人出身,技术水平颇为了得,对于工业制造有很深的领悟,因此能够分辨出哪些课程是必要的,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授课者讲授的内容有价值,哪些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前来学习的学员也都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学习热情极高,这使得培训的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

        这200名学员都是优秀的工人,既能干又勤快,学校里那些打扫卫生、修缮校舍的事情,只要薛暮苍一声令下,学员们就能够自觉自愿而且出色地做好。短短半年时间,校园里已经看不出原来那副破败萧条的样子,代之以整洁有序,欣欣向荣。

        “小薛,干得不错啊,看来,当校长才是你的本行,经委原来让你管后勤行政,浪费人才了。”

        在学校的荣誉室里,前来参观的孟凡泽一边欣赏着学员们参加各种技能比赛获得的奖杯、奖状等物,一边笑呵呵地对陪同他的薛暮苍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