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冯啸辰坐在旁边实在是无语了,胥文良说的所谓小推车,可不是工地上运砖的那种小车,而是高炉给料用的料斗,你说成小车倒也不算错。严格地说,这种料斗的技术含量没多高,自己造也不是不行,问题在于,成套设备的引进,很难分得这样清楚,你非要拿着一个螺丝钉说自己也能生产,所以不该引进这架飞机,这个道理怎么听都像是歪理吧?
“浦江钢铁厂引进了,到南江钢铁厂,又是引进,这又算个什么道理呢?如果国家觉得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那么索性把我们秦重解散了,大家都在头上戴顶汉奸帽,到十里洋场当买办就是了。”胥文良直接就给上纲上线了。
“胥总工,你这话就不对了。”王根基把脸沉下来了。作为一名在部委里工作的官员,他的政治敏感是非常强的。胥文良说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在当年是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的,听到这样的话,王根基不可能再继续保持淡定。
其实,“造不如买”这句话,最早出现的时候是有其特定语境的。一个企业也罢,一个国家也罢,在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不可能自己去制造所有的设备,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正确的决策思路。在一时没有技术力量制造,或者来不及制造的情况下,通过购买一些设备来提高自己的装备水平,本无可厚非。
但在政治运动频发的年代里,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被人抓住把柄,然后提高到政治高度,忽略掉一切语境,最终成为某个人的罪证。这样的事情过去发生过很多,如今也依然经常发生。
7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史称“四三工程”。70年代后期,有被称为“洋跃进”的新一【创建和谐家园】规模引进。进入80年代之后,技术引进更是成为常态。伴随着这些经济决策的推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句话也就经常出现在类似于胥文良这样的老一代嘴里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跟我立个军令状
“老胥,说重了,国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宋洪生出来劝解了,他是党委书记,这种时候是要坚持一点政治正确的。不过,他说话的语气非常随和,让人感觉他也就是不得不说这么一句,至于内心是否赞成胥文良的说法,就另当别论了。
“国家是没这样说,我相信中央的领导同志不会得这样的软骨病,但下面的一些人是怎么样的,我就不知道了。有些人出了一趟国,回来以后口口声声都是国外如何如何,我看这些人就是骨头里缺钙,该吃点钙片补一补了。”胥文良梗着脖子说道。
“老胥就这个脾气,小冯处长别跟他计较。”贡振兴在冯啸辰旁边解释道,同时偷眼看着这位年轻处长,想看看他有什么表现。
冯啸辰笑了笑,小声回答道:“没关系,有什么意见,说开了更好。”
“是啊是啊,对于上级的想法,我们也是有一些不理解的,老胥的意见,反映了不少同志的想法。”贡振兴道。
冯啸辰自然不会去追问胥文良的话是否也反映了贡振兴的想法,贡振兴这样说,暗示的意味已经非常足了。他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伸筷子挟了一口菜,在嘴里嚼着,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工作小组的组长,而是一个来打牙祭的闲人。
王根基与胥文良的交锋还在继续,他冷笑着说道:“胥总工,你说国家的政策是造不如买,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让德国人向咱们转让技术,还请你们秦重分包一部分制造任务?这不就恰恰反映出国家希望自己掌握这些制造技术吗?我们这次奉主任的安排到秦重来,就是来考察秦重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措施的,你们对于吸收这些技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没有?”
“消化吸收这些垃圾技术?”胥文良面露鄙夷之色,“两台板坯夹钳吊,一套卷取机,几块导板,加上七八个轴承座,这都是我们20年前就已经掌握的技术,我们还需要德国鬼子来教我们怎么做吗?”
“……”
王根基一下子就被噎住了,他真的不懂冶金机械啊,胥文良说的这些设备和部件,都是由克林兹转包给秦重制造的,这一点王根基是知道的,出发前就已经在资料上看过。可要说这些技术是不是秦重在20年前就已经掌握的,他可就真不清楚了,胥文良这样一说,他都不知道从何反驳起为好。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秦重承接的板坯夹钳起重机,是两台65吨,42米跨度的起重机,没错吧?”冯啸辰淡淡地插了一句话,他的眼睛却没看着胥文良,而是盯在面前的一盘红烧大鲤鱼,研究着如何从鲤鱼的脸上撕一小块嫩肉下来。
“嗯。”胥文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出来。
“秦重过去生产过类似的板坯起重机,是40米跨度的,主、副板厚度是12毫米,上、下盖板厚度是22毫米。而这一次的设计要求是主副板8毫米,上下板16毫米,我想请教一下胥总工,咱们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能够达到这样的设计要求。”
冯啸辰终于把那块鱼脸肉剔下来了,他把肉塞进嘴里,然后抬起头,笑眯眯地看着胥文良,问道。
“我承认,我们的技术还达不到。”胥文良吐了一口粗气,沉声说道。他是搞技术的人,自己有什么短处,他是非常清楚的,冯啸辰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尖锐,由不得他强词夺理,他只能承认。
冯啸辰却没打算放过他,而是继续追问道:“为什么达不到呢?”
“钢材品质不行。”胥文良应道。
“为什么不考虑使用进口钢材呢?”冯啸辰又道。
胥文良又喘了一口粗气,真特喵地郁闷啊,这个小屁孩看着蔫不拉叽的,提出来的问题却都是针针见血,专往人家身上最疼的地方扎。
这种夹钳起重机,最大的难度就是主梁跨度大,这要求制造主梁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在以往,因为国产钢材的强度不够,秦重只能通过增加板材厚度的方法来解决,但这样一来,又会增加起重机的自身重量,对于厂房设计、电机功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秦重也考虑过换用进口的高强度钢板来制造主梁,可紧接着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进口钢材的成分与国产钢材不同,用秦重现有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时,会出现难以焊透的情况,接缝处的强度无法保证。
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滋生出十个新的问题,这就是秦重以及许多其他国内企业都面临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先用别的办法应付过去,等着未来有时间再来解决。久而久之,积累下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而新的任务又越逼越紧,胥文良早就已经有一种无助的感觉了。
“进口钢板我们也试过,不过焊接问题一时解决不了。”贡振兴替胥文良回答了,他是厂长,对于技术方面的事情也是懂一些的。
冯啸辰轻轻点了点头,又挟了一块红烧肉塞进嘴里,慢条斯理地说道:“嗯嗯,那就慢慢再解决吧,反正时间有的是。”
这句话可就是损透了,还让秦重的一干人等没法反驳。你们说要自己搞革新,可以啊,我不是同意你们慢慢解决了吗?你们还要我怎么办?可后一句“时间有的是”,味道就不那么好吃了,其潜台词就是你们自己玩,国家建设可等不起。中央领导同志在各种场合说的都是“时不我待”、“快马加鞭”之类的话,你来个“时间有的是”,不是打秦重这些人的脸吗?
王根基却是兴奋了起来,他第一次感觉到冯啸辰居然是如此可爱。几个问题就把胥文良噎得只差吐血了,如果没有冯啸辰出来救场,今天被扔在地上任人踩踏的,就是他王根基的脸了。
“冯处长说得对,时间有的是。胥总工,给你们20年时间,解决掉这个夹钳起重机的难题,够不够?”王根基用关切的口吻向胥文良说道。
“啪!”胥文良忍无可忍,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把自己的酒杯都被震倒了,洒水洒了一桌子。
“老胥!”宋洪生赶紧出言劝止,他可知道,这位老先生技术上牛气,脾气也是数得上号的牛气,别说是对王根基、冯啸辰这种小年轻,就是冲着宋洪生、贡振兴他们,老胥拍桌子发脾气的时候也不计其数了。刚才冯啸辰那几句话的确是把胥文良给问狠了,让他憋了一肚子气,还找不到撒气的地方。现在王根基这样说,他岂有不发飚的道理。
“老宋,你别劝我!”胥文良甩下一句,然后瞪圆了眼睛对着冯啸辰和王根基二人,大声说道:“不就是钳夹吊吗?你们敢不敢跟我立个军令状,两个月之内,我把进口钢材的焊接难关解决掉。如果解决不掉,我甘愿辞职,从此不再干冶金这行。如果我解决掉了,你们就把那个丧权辱国的引进合同撕毁,让我们秦重来搞这条热轧生产线!”
“胥总工,你这个算盘也太精了吧?”王根基岂是会上当的人,他撇了撇嘴,说道:“你拿你的职位来换国家的引进合同,你把国家合同当成什么了?”
“那好,我也不用你们撕毁这个合同,如果我办到了,你们就给我滚……给我离开秦重,不要在这里指手画脚,这总是可以的吧?”胥文良道,他原本想说让工作小组滚回京城去,话到嘴边,终于还是换了一个比较和缓的说法。毕竟也是奔六的人了,也知道不能随便地口无遮拦。
王根基不敢赌了,他不知道胥文良有没有这样的本事,同时也知道自己没权力答应这个赌注。他们到秦重来,是受罗翔飞的指派,没有罗翔飞发话,他们哪能自己就滚回去。他装模作样地哼了一声,以示自己不和胥文良一般计较,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冯啸辰,等着冯啸辰再次出来发威。
冯啸辰放下了筷子,看着胥文良,足足看了有一分钟时间,看得胥文良都有些心里发毛,同时酝酿起来的那点情绪也消减了七八分,这时候,冯啸辰才开口了:
“胥总工,我不用跟你赌,我相信你能赢。”
“……”一桌子人都有些意外,胥文良如果发个狠,用两个月时间解决一个焊接工艺问题,的确是有七八成把握的,这一点胥文良自己知道,贡振兴等人也知道。宋洪生是做政治工作的,不太懂技术,但对此也并不担心。可他们没想到冯啸辰会如此光棍,面对着胥文良咄咄逼人的挑战,他居然直接就认输了。
其实冯啸辰是有其他办法来应对的,比如说讲讲大道理,说不能把国家大事当成儿戏之类,这就把这个赌约给否定掉了,工作小组也不至于丢面子。现在这种方式,虽然够得上是光明磊落,但工作小组,尤其是王根基的面子,可就栽了,冯啸辰刚才那一番逼问的效果,也被胥文良给化解掉了。
难道这个年轻的工作组长真的是外强中干,不敢直面挑战吗?
第一百七十五章 焊接工艺也没多难
冯啸辰似乎是没有注意到大家投向他的异样的目光,而是平静地继续说道:
“其实,主梁腹板的焊接工艺也没多难。我看过咱们秦重的材料,咱们传统上是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做单面焊双面成形,再加火焰矫正,但这种方法用于进口钢材的焊接效果并不明显,秦重一直在探索通过调整焊丝牌号以及改变电流、焊速等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至今没有突破。”
“你说得没错。”胥文良道,“难道冯处长有更好的办法吗?”
“当然有。”冯啸辰毫不客气地回答道,“用低频脉冲氩弧焊的效果会明显优于二氧化碳保护焊,对于8毫米板,采用V型坡口,对于16毫米板,用U型坡口,通过改变脉冲电流、维弧电流、电压、频率、氩气流量等,完全可以焊出理想的双面成形效果。”
“低频脉冲氩弧焊?”胥文良瞪大了眼睛,他当然不是不懂这项技术,只是没想到可以拿到这个场合来使用。在他的潜意识里,觉得氩弧焊的成本太高,不值得用来焊这样的部件,所以一直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圈子里转来转去,却找不出一条路径。经冯啸辰这样一点拨,他突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至于说成本的问题,实在是自己想多了,钢材厚度减少了几毫米,这其中省下来的成本都够他去买一台新的氩弧焊机了,氩气再贵,能比钢材贵吗?
“哎呀,冯处长,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见笑了,见笑了,我做了30多年技术,见识居然还不如……”胥文良有些语无伦次了,说到最后的时候,他有些不好意思了。刚才贡振兴还在拿人家的年龄说事,说什么人家的工龄不如胥文良的工龄,现在人家可以反击了,你的工龄长有什么用,谁知道你这么多年的大馒头是不是让狗给吃了?
“冯处长不愧是中央来的,技术水平真是让我们服气啊。”贡振兴半是恭维半是真心地说道。人家可不是光知道一两个名词就跑过来指手画脚的,什么V型坡口、U型坡口,人家都说得头头是道,你想不服气都难。
冯啸辰却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说道:“胥总工,你觉得,是我一句话帮你解决掉这个技术难题好,还是你花两个月时间自己去摸索好?”
“这……”胥文良不好回答了。他的确有不同的答案,但人家刚刚给了他指点,他如果说人家的指点不好,岂不显得太不合时宜了?也许人家会认为他是死要面子,明明被人教训了,还要说自己是对的。
冯啸辰却是替他说出来了:“胥总工,我知道您的意思。您是想说,有人指点固然是好事,但自己摸索也是有必要的,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自己尝试过的事情,才能真正理解,是这样吗?”
“其实我是有一点这样的意思。”胥文良讷讷地回答道。
“你这就是强词夺理!”王根基不屑地说道。
“我……”胥文良被王根基给说窘了,他有心说自己并非强词夺理,而是有一些道理的,却又说不出口。
冯啸辰向王根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去【创建和谐家园】胥文良,然后说道:“胥总工这个想法,的确是有道理的。咱们不能光是搞拿来主义,而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有些技术,我们付出一些时间和金钱作为学费,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己去试验,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冯处长说得对。”胥文良低声应道,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下王根基,生怕这个混小子又出来打脸。冯啸辰冷静得让人窒息,王根基嚣张得让人讨厌,这双雄合璧,还真让秦重的一干老头招架不住。
冯啸辰道:“自力更生和引进技术,从来都不是相互矛盾的。一味地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都是偏执。我们过去只知道自力更生,结果弄成了闭关锁国,从156项之后,几乎没有再从国外引进任何的先进技术,及至前些年打开国门时,发现人家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这就是一个教训。时下,国家提出要引进技术,社会上也的确出现了一些盲目崇洋的倾向,觉得我们过去做的一切都应当抛弃,直接从国外买一个现代化进来,这种思想无疑也是错误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完全靠引进,最终我们的工业命脉就会掐在别人的手上,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强国。我们应当做的,是一手引进,一手自主创新,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才能够迎头赶上。各位领导认为,是不是这个道理?”
“小冯处长说得太好了!”宋洪生首先赞道。他已经感觉出来了,这个冯处长肚子里是有点货色的,而且是有备而来,胥文良虽然是个技术高手,但以无心对有心,是玩不过冯啸辰的。不管冯啸辰说的话是不是有道理,至少眼下秦重方面是不能再斗下去了,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贡振兴也点了点头,道:“冯处长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毕竟是领导,对于中央精神的理解,比我们强得太多了。”
胥文良觉得有些委屈,自己明明是想好了一肚子道理的,怎么让这个小年轻三两句话就给带到沟里去了。自己啥时候说过要搞闭关锁国了?我们不也考虑了使用进口钢材来做起重机的主梁吗?还有,接受你冯啸辰的一个建议,用氩弧焊代替二氧化碳保护焊,与自力更生也并不矛盾啊,你不也是中国人吗?
看着老头一脸纠结的样子,冯啸辰心中好笑。有关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之间的争论,在后世的互联网上说得太多了,还有不少学者也加入到论战中去,发表了各种各样见仁见智的观点。前一世的冯啸辰参加过不少这样的研讨会,听过各方的意见,胥文良能想到什么,冯啸辰早就一清二楚了。
“哈哈,还是贡厂长刚才说得对,吃饭的时候,别聊这些技术问题,影响了胃口。咱们西北省的羊肉果然是一绝,这盘葱爆羊肉,一点膻味都没有,我刚才可是吃了大半盘子呢。来来来,王处长,你也尝尝。”冯啸辰用筷子指着餐盘,对王根基说道。
“对对对,吃菜,吃菜。”贡振兴赶紧附和道,冯啸辰能够岔开这个话题,他正求之不得。他们对上级的意见,当然不会因为冯啸辰这几句话就改变的,这其中除了能够冠冕堂皇说出来的大道理之外,还有许多基于秦重自身利益的小道理,这是需要在后面与工作小组慢慢扯的。现在因为胥文良被人抓住了技术上的痛腿,秦重方面处于下风,高挂免战牌才是正道。
宋洪生也向坐在下首的党办主任胡丽娟郑重其事地交代道:“小胡啊,你记住了,冯处长喜欢吃咱们西北省的羊肉,以后多给他安排一点,要让上面来的领导在咱们秦州吃好、休息好,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好。”
“多谢宋书记的关心。”冯啸辰嘻嘻笑着,又给自己挟了一筷子羊肉,鼓起腮帮子猛嚼起来,那副馋样,让人看着就觉食指大动。
胥文良败下阵来,这顿欢迎宴上就没人再敢弄什么妖蛾子了。卢佩丽、王金荣、邬三林以及一干下面的中层干部纷纷过来给工作小组的成员敬酒,大家把酒言欢,气氛一下子又回归了和谐。
宴会结束,卢佩丽和邬三林把工作小组一行送到了厂招待所住下,给每人都开了一个单间,又过问了诸如有没有热水、拖鞋之类的生活细节问题,这才离开。
把卢佩丽他们送走,王根基等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冯啸辰的房间,让正准备洗个澡好好睡一觉的冯啸辰吃了一惊。
“你们怎么都不去休息,跑我这干嘛来了?”冯啸辰诧异道。在火车上的时候,他就已经交代过了,今天初到,大家先休息,等明天再开小会安排工作。这一干手下刚才也没少喝酒,怎么就忙着来听他这个组长的指示了?
“冯处长,你太了不起了!”
周梦诗第一个发言了,姑娘的眼睛里闪着崇拜的光芒,几乎是把这个比自己还小五岁的年轻处长当成偶像的感觉。
刚才那会,她与费树理是坐在另外一桌的,开始还没注意冯啸辰他们这桌在聊什么,及至听到胥文良拍桌子,他们才被吓了一跳。再一细听,正听到冯啸辰在用技术打胥文良的脸,他们这桌上那些秦重的中层干部都被臊得不行,原本对他们俩还有些怠慢的意思,这一来也都毕恭毕敬起来了,让他们俩人赚够了面子。
“是啊是啊,冯处长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跟着冯处长出来,真是太幸运了。”
费树理用他特有的恭维腔说道。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练过美声,连夸一句人都有点胸腔共鸣的味道,让人不由联想到“发自肺腑”这样的成语。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我就是个纨绔
“大家就别再给我灌迷魂汤了。”冯啸辰无奈地笑道,“其实我也就是在出发之前查了一些资料,找到了他们的一些破绽。也幸亏胥总工他们没有深究下去,否则我也该露馅了。”
“就算露馅,也比我们强多了。”周梦诗道,“冯处长,我原来还觉得进了机关就不用再学技术了,看起来,我还真是想错了。回去我就打算把大学时候用的课本都找出来,重新回炉,好好学一学。”
费树理也道:“是啊是啊,我现在才发现有技术太重要了,难怪国家要提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像冯处长……对了,还有王处长这种人才,才能够符合这个要求啊。”
也亏他有急智,在恭维冯啸辰的时候,没有忘记站在一边面有窘迫之色的王根基,否则王根基的脸色就该变得更难看了。
“这些话都不必说了。”冯啸辰摆摆手,拦住了两位下属进一步奉承的话,说道:“今天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秦重的领导层对于引进技术这件事,是有一些意见的。这一次引进的技术与秦重原来的技术储备有一些冲突,他们不愿意接受,也是情有可原的。大家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开始,咱们要深入到秦重的生产环节中去,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帮助他们加深对技术引进问题的理解。”
“明白!”周梦诗和费树理齐声应道。
打发走了这二位,冯啸辰请王根基坐下,然后笑吟吟地问道:“王处长,你怎么也不去休息,这一路坐火车过来,也挺累的吧?”
王根基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小冯,今天多亏你了,要不我就真让老胥他们给挤兑惨了。没说的,就冲今天这件事情,老哥我欠你个人情。”
冯啸辰从来没有听王根基说过这样客气的话,在他印象中,王根基一直都是非常跋扈、非常高调的,看来今天在饭桌上的确是受了点【创建和谐家园】。细想想,好像人家也没怎么挤兑王根基,王根基反应如此强烈,只能说有些人的心理天生就是比别人更脆弱的。
鉴于大家是同僚,冯啸辰也不好评价什么,只是笑着说道:“王处长,说这些就见外了。咱们是一块来的,他们挤兑你,那就是挤兑咱们整个工作小组,我回应他们几句也是应该的,说不上是什么人情。”
“那另当别论。”王根基道。他从兜里摸出一盒烟来,先抽出一支叼在自己嘴里,又把烟盒向冯啸辰示意了一下。冯啸辰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抽烟。王根基也没勉强,他收起烟盒,按着打火机给自己点上了烟,深吸一口,吐出一股烟雾,摆足了一个四九城大爷的谱,这才在烟雾的笼罩之下悠悠地说道:
“小冯啊,说句实在话,我原来真的有点看不上你,觉得你太年轻,既没资历,也没背景,纯粹就是靠着和罗主任的关系,再加上给经委出过几个馊点子,就平步青云,当上了个副处长。我好歹也是上过大学的,我家的老爹嘛,大小也算是个领导,结果我到现在也才混了个副处,和你平起平坐,实在是让人气不顺啊。”
“呃,王处长继续……”冯啸辰无语了,人家把话说得这么透,自己还真不知道该说啥好。他早已听人说过这个王根基是个官二代,他老爹据说是个挺大的官,具体是哪位领导,自己就不清楚了。姓王的领导挺多,而且听说高层还有个习惯,就是让自家的孩子姓别人的姓,目的是为了避嫌。这样一来,能够给王根基当爹的人选,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王根基到重装办之后口无遮拦,对谁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估计也是源于这样的家庭背景。不过,倒是难得他会当着自己的面把这话说出来。
冯啸辰能够被提拔为副处长,与他干过的几件漂亮活有关,这一点重装办的人都知道。这几件事的共同特点,都是在别人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冯啸辰突发奇想,靠着一个点子解决了问题。到事后想来,冯啸辰的这些点子似乎也不算是什么很了不起的想法,充其量是多看了几本书,或者道听途说知道了某件事。很多人都觉得如果是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没准也能像冯啸辰那样想出好办法来。王根基说冯啸辰是凭着几个馊主意才上位的,大致就是源于这样的观点。
王根基并不在意自己的话会不会惹冯啸辰不高兴,他又吐了口烟,继续说道:“我老爹成天跟我说,贫贱出才子,富贵出纨绔。在他的眼里,我就是那个纨绔子弟,是不堪造就的。”
“你爸的看法……呵呵,也有几分道理吧。”冯啸辰索性附和了一声。他看出来了,这个王根基是受了【创建和谐家园】想找找虐,如果一味地安抚他,恐怕他还要没完没了,还不如顺着他的意,来个实话实说。
王根基没想到冯啸辰会这样说,愣了一下,便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爽快,爽快,你这个朋友,我认了。以后你别特喵叫我什么王处长,我这个王处长在你面前也就是让人打脸的主。你如果不介意,喊我一句老王就行了。”
“这样也好,你叫我小冯,我叫你老王,省得大家生分了。”冯啸辰笑呵呵地接受了王根基的建议。刘燕萍不是教育过他们了吗,团结就是力量,不管冯啸辰喜欢不喜欢王根基这个人,他都是要和王根基搭伙干活的,大家关系处得熟络一点,也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王根基脸上泛出了红光,显然是觉得认了冯啸辰这个朋友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他说道:“你还别说,你今天在饭桌上露那一手,真是绝了。别说把什么老贡、老宋、老胥他们给镇了,连我都给镇了。出来之前我了解过,老胥可是行业里的大拿,愣是让你几句话给说得没脾气了,那叫一个哑口无言啊。我原来不相信这天底下有人才,今天这一看,让我服气了。你就是那种贫【创建和谐家园】家出来的才子,我就像我老爹说的那样,特喵的就是个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