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重工_校对版by:齐橙》-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姐,我这里有件事,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一下刘姐。”冯啸辰说道,这是他第一次管刘燕萍叫刘姐了,这种事,只能打感情牌。

        刘燕萍闻听,也是心里一凛,嘴里却更甜了几分:“哎呀,小冯,瞧你说的,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在你刘姐这里,还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刘姐,是这样的。”冯啸辰道,“我早上出来的时候,不是跟你说我到城里来看我二叔吗?我二叔是在青东省的三线企业里工作的,那里工作条件很艰苦。我二叔想从京城带一些肉制品回去,什么香肠啊、午餐肉罐头之类的。”

        “太应该了,啸辰,三线企业里的同志的确是非常艰苦的。”刘燕萍高声地附和道。

        冯啸辰道:“是啊,我也是这样想。可是我二叔到京城来,没有京城的肉票,买不了这些肉制品……”

        “这个简单。”刘燕萍迅速地接过了话头,“你二叔打算买多少肉制品,我帮他联系一下。我认识一个副食品公司的经理,他手上有一些机动指标。支援三线企业也是合理的事情嘛,我跟他说一下,应当是没问题的。”

        当办公室主任的人,一向都是神通广大的,这也是冯啸辰要向刘燕萍求助的原因。此外,这次在德国,他拿了5000马克的外汇让刘燕萍去分配,这是卖了一个极大的人情给她,现在也到了收回感情投资的时候了。人情这种东西,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一味只是给对方好处,却不求对方办事,对方心里反而不踏实。

        冯啸辰也一直在想着要求刘燕萍帮忙干点啥事,但他一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真找不出啥事可以去麻烦一下刘燕萍的。现在正遇上冯飞的事情,天经地义地可以向刘燕萍求助,而且料想刘燕萍也不会拒绝。

        “二叔,如果有门路,你打算买多少香肠和罐头?”冯啸辰捂着电话听筒,对冯飞问道。

        刚才冯啸辰打电话的时候,冯飞就站在旁边。听到他一口一个“刘姐”的,也不知道对方是冯啸辰的什么干亲。再听到冯啸辰求对方买肉制品,冯飞就想劝阻,只是碍于冯啸辰正在打电话,他也不便打断。现在听到冯啸辰问他,他赶紧摆手道:“啸辰,这件事你不用掺和,你刚到一个新单位,就麻烦同事帮忙,对你未来发展不好。”

        冯啸辰嘿嘿一笑,道:“二叔,你就别管了。我求的人可不是一个普通同事,而是我们办公室主任,正处级干部,你说我会随随便便求她吗?我跟你说,她帮我做事自然有帮我做事的理由,日后的人情我会有办法还的,你还不相信你侄子的本事吗?”

        我还真不相信……冯飞在心里嘀咕着。他有心再说点啥,却见冯啸辰一脸淡定的样子,让他不由得心里一动:啸辰倒真是长大了许多,似乎不是那么孩子气了。

        想到此,他收住了劝阻的话,说道:“如果你们那个主任能帮忙买到十斤八斤的,就最好了。厂子还有一些同事平时对我们关照也挺多的,回去也得给他们分一点。”

        “十斤八斤?”冯啸辰撇了撇嘴。小侄我也算是出卖了一回色相,管刘燕萍喊了多少句姐,就弄个十斤八斤的香肠,岂不是亏得慌?他没有搭理冯飞,松开捂着话筒的手,对刘燕萍说道:

        “刘姐,我二叔的意思是说,多多益善吧。他们那个地方,离县城有几十公里,而且县城里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就指着来一趟京城采购点东西回去,应付大半年的。他出这一趟差,也不能光给自己带,厂里还有领导啥的,厂长啊、书记啊、科室领导啊,是不是……”

        “哈,你个小冯,这是想坑死你刘姐啊!”刘燕萍在电话里笑起来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样吧,我给那个经理打个电话问问,看他手头还有多少机动指标,让他全部给你,你总该满意了吧?”

      第七十六章 留学的问题

        向刘燕萍说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冯啸辰便与冯飞一道出门吃饭去了。

        招待所旁边就有一家餐厅,档次也还算马虎过得去。叔侄俩进了门,冯飞让冯啸辰先去找地方坐下,自己到柜台去排队点菜。过了一会,冯飞拿着点菜的收据回来了,顺便还带来了餐具。炒菜还需要一些时间,等菜炒好,自然有服务员喊号,冯飞再凭单据去取菜,这一套程序即使是冯啸辰也已经熟悉了。

        “啸辰,刚才你们主任是怎么说的?”冯飞坐下之后,好奇地向冯啸辰问道,他主要是想知道冯啸辰托的人到底能够帮他买到多少肉制品,他好在心里盘算一下如何分配给左邻右舍和科室里的同事。

        冯啸辰一摊手,道:“我也不知道,她说尽她所能,让那个什么副食品公司的经理把手里所有的机动指标都给我,怕不得有个三五十斤吧?”

        “你就做梦吧!”冯飞斥了一句,对自家的侄子,他说话是比较随便的。斥完,他又说道:“我们在厂子里,一个人一个月才有一斤肉票,这还是地方上照顾我们三线企业的,如果是地方企业,一个人只有八两。你一张嘴就想要三五十斤,你以为这是红薯啊!”

        冯啸辰其实也不清楚刘燕萍有多大的能量,以及她愿意发挥出什么能量,他笑笑说道:“先不管了,总之不会太少吧,我们那个主任欠我很大的人情呢,我难得求她一回。”

        “你小小年纪,又是刚到京城来,怎么就能够让你们办公室主任欠下你的人情?”冯飞问道。

        冯啸辰随口胡诌了两句,说是在德国的时候,自己发挥懂德语的专长,帮了刘燕萍一些私人的忙,他把帮郝亚威买相机的故事安在了刘燕萍的头上,说得有鼻子有眼,倒也让冯飞信以为真了。冯飞是个搞技术的,对于人情世故并不通晓,有时也会为此而反省自己,看到侄子如此擅长搞关系,他心里挺高兴,当然也免不了要叮嘱几句不许搞歪门邪道,不许违反原则之类的套话。

        冯飞点的三个菜都炒好了,冯啸辰拿着单子去领了过来,在桌上摆成一个品字形。冯飞对冯啸辰的疼爱是发自内心的,点菜的时候也没想着省钱,点了两个挺“硬”的荤菜和一个素菜。所谓“硬”,算是一种俗语了,也就是比较实打实的肉菜。冯啸辰摆菜的时候,把两个肉菜都摆在了冯飞那一侧。冯飞见状,马上亲自动手把盘子又挪了一下,把肉菜挪到冯啸辰那边,自己面前只放了一个素菜。

        “啸辰,你也正在长身体,要多吃点肉。这家馆子不错,肉菜不用票,就是稍微贵一点而已。”冯飞说道。

        冯啸辰没有和冯飞客气。他刚刚替晏乐琴给冯飞送了1万马克,让冯飞一转眼就变成了万元户,此时花不到10块钱点三个菜,用粤语说就是“洒洒水”了。他向冯飞招呼了一下,便拿起筷子开吃了,冯飞看着冯啸辰那不雅的吃相,心里倒是挺高兴的。

        “二叔,你也吃肉啊!”冯啸辰见冯飞的筷子只在那盘素菜上动弹,便替他挟了一大筷子肉丝,放到了冯飞的碗里。

        冯飞笑道:“你自己吃就好了,我是大人,还需要你帮我挟菜?”

        冯啸辰也笑道:“二叔,我现在也是大人了。以后你们该享点清福了,我和凌宇、林涛他们该挑起担子来了。”

        冯飞假意斥责道:“你们还早呢!在你爸爸和我眼里,你们就是一群孩子。”

        冯啸辰也懒得再去争这个问题,其实他对冯飞说的话,是有其他含义的。他有技术,有超前的眼光,只要假以时日,赚点钱是很容易的事。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够给父母以及叔叔婶子家里谋取更多的福利。即便是远在德国的三叔三婶,虽然目前看来他们算是整个大家庭里最有钱的,但冯啸辰相信,自己很快会比他们更有钱,能够反过来资助他们。

        不过,这些话现在也没法说,冯啸辰索性换了个话题,问道:“二叔,你们单位这么苦,你就没想过要调出来吗?”

        冯飞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事还真不好说。有时候也想过,不过,这么多同志都在那里,我一个人调出来也不合适啊。当年大家也都是响应号召去的,我一个人半途而废,算什么呢?”

        “如果有一个机会,能够让你离开那里呢?”冯啸辰故意为难着冯飞。

        冯飞道:“那得看是什么机会了,如果是组织上的需要,也没什么好说的,服从安排就是了。但如果是投机取巧走后门调出来,就太不合适了,至少我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有人这样做吗?”冯啸辰问道。

        冯飞点点头道:“当然有。这几年政策比较松了,有一些人就找各种关系往外调。有些是调回东部来,有些还留在青东省,但是调到省城或者地区去了。对这些人,大家都是很看不起的,私底下议论,觉得他们就是一些逃兵。”

        “原来是这样。”冯啸辰有点明白了。冯飞的这种心理,说起来也是很奇怪的。他明明知道山里的生活条件差,如果调出来,就能够改善生活。但他又不愿意以一个逃兵的身份调出来,这是一种多年来形成的集体荣誉感。

        “二叔,我这次在德国的时候,三叔跟我谈过,说他想让你们一家和我爸妈一家都【创建和谐家园】到德国去,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冯啸辰问道。

        “【创建和谐家园】?”冯飞眼睛立了起来,“这个老三,净是胡扯,【创建和谐家园】有那么容易吗!”

        听冯飞当二哥当得这么理直气壮,冯啸辰也有些无语了。冯华好歹也是个大银行的高管好不好,怎么就成了冯飞嘴里的“老三”了?大人之间的事情,他也不想掺和,只是笑着说道:“二叔,你别转移话题,我是问你,如果三叔能够把这事办成,你愿不愿意【创建和谐家园】出去?”

        “不愿意!”冯飞斩钉截铁地说道。

        “为什么?”冯啸辰问道。

        “德国有什么好!”冯飞没好气地说道。

        冯啸辰乐了:“二叔,你说话也太霸气了。德国好歹也是发达国家,三叔家里都是住别墅的,大彩电有三十几寸,难道还不比咱们中国强?”

        “再强也是外国。”冯飞道,他又盯着冯啸辰,说道:“啸辰,这件事我得跟你好好说说,不要出一趟国就崇洋【创建和谐家园】。别人的国家,生活条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祖国。你想想看,当年你爷爷是怎么毅然回国来的。如果我们贪图享受,就跑到国外去,那么咱们国家上谁来建设?”

        “二叔,你这话不会是真心的吧?”冯啸辰问道。

        “臭小子!”冯飞真有些恼了,他瞪着眼睛道,“你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替你爸爸抽你一顿?”

        冯啸辰这才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道:“二叔饶命,我是跟你逗着玩的。你觉悟高,你侄子我也是受党教育多年,觉悟也很高的。我跟你说,我一见奶奶和三叔他们,他们就张罗着要给我办出国留学,二叔,你可别生气,他们也说要给凌宇和林涛他们俩办的。我当时就断然拒绝了,说的那番话,和你刚才说的是一样一样的。”

        “你说你三叔要给你办留学,你拒绝了?”冯飞认真地问道。

        冯啸辰点点头,道:“是的,我拒绝了。”

        “为什么呢?”冯飞又问道。

        冯啸辰道:“我现在还不急着要去德国留学,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冯飞道:“我倒是觉得,如果有机会,出去留个学也是挺好的,学到了本领再回来就可以了。你现在还小,做事的机会有很多,你不该拒绝你三叔的好意的。”

        冯啸辰摆摆手道:“不是的,现在的机会对我来说很重要,而留学反而是不急的。二叔,听你这个意思,你是支持让林涛去德国留学的?”

        “如果他有这个本事能去,我当然支持。”冯飞道,“不过,我们厂里的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很差,林涛的成绩连考个中专都考不上,更别说是留学了。还有,留学要花很多钱的……”

        说到最后一句,他的声音弱了一些。有关留学需要花很多钱的概念,是他一直以来认为的,但现在似乎已经不成立了。晏乐琴给了他1万马克,而且如果冯林涛要去德国留学,估计晏乐琴和冯华也会资助,他不用担心费用的问题。想到此,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些期待:也许真的可以送孩子到德国去镀镀金呢!

        “成绩方面,我觉得问题不大。三叔跟我说的时候,也提到过可以到德国之后再上一两年补习学校,既学德语,又学基础课。我自己拒绝了去德国留学的事情,但对于林涛和凌宇两个人的安排,我无权做主。二叔你考虑一下,回头你和三叔去商量吧。”冯啸辰说道。

        “这件事,倒的确是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冯飞也开始有些神不守舍了。

      第七十七章 传说中的条子

        留学这件事,冯啸辰只是代为转述,具体如何操作,需要冯飞与冯华之间进行交流。冯啸辰在德国的时候,已经把冯立、冯飞的联系方法都告诉了晏乐琴和冯华,他们随后会直接给冯立、冯飞写信或者打电话,冯啸辰毕竟是小辈,没有资格参与大人之间的决策。

        与冯啸辰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未来准备在桐川建设的合资企业。说是合资企业,其实真正的所有者是冯啸辰。冯啸辰犹豫了一下是否要向冯飞说起此事,话到嘴边,突然发现要把这事说清楚实在是太麻烦。

        对王伟龙这些外人,他可以说这家企业是晏乐琴和冯华找来的投资,他只是作为在国内帮忙的人。这其中具体是一种什么情况,外人弄不清楚,也不便于问得太细,冯啸辰有足够的空间去打马虎眼。

        但对冯飞,冯啸辰就不能含糊其辞了,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口径。问题在于,这个口径实在是很难选择。如果照着对外的口径来说,一是欺骗了自己的叔叔,不太合适;二则是未来这家企业的产权归属将会是一件麻烦事。如果让冯飞觉得这家企业是晏乐琴投资的,那么冯啸辰就没有权力独自控制这家企业了。同样都是晏乐琴的孙子,冯啸辰能管,为什么冯林涛不能管呢?

        如果实话实说,表示这家企业的资金是自己卖专利赚来的,与冯飞一家没啥关系,恐怕冯飞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随后则会觉得冯啸辰是从中做了手脚,想把晏乐琴、冯华投向国内的钱独吞掉。亲戚之间一旦出现这样的嫌隙,哪怕未来能够说清楚,再要修复关系也很困难了。

        思前想后,冯啸辰决定先不提这件事了。晏乐琴已经表示过会在今年或者明年回国来探亲,届时再由她向冯飞说明事情的原委更好。同样一句话,从冯啸辰嘴里说出来,和从晏乐琴嘴里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有关冯啸辰卖专利的事,只有由晏乐琴来做证,冯飞才会相信。

        冯啸辰原本还存着从冯飞那里挖几个人过来的念头,现在这样一想,也就只能暂时作罢了。更何况,冯飞此前还说了一番有关离开厂子就是当逃兵之类的话,让冯啸辰觉得现在从东翔机械厂不太合宜,索性还是先等等吧。

        于是,两个人就只能聊些家常琐事了,冯飞向冯啸辰说了一些自己厂子里的事情,冯啸辰也向冯飞介绍了冯立这边的情况,以及自己在京城这段时间的情况。他没有隐瞒自己得到孟凡泽青睐的事情,坦承自己在技术、管理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长处,并详细说了去新民厂出差的经历。

        冯飞听得目瞪口呆,却又不得不相信,因为冯啸辰的讲述明显是作为一个当事人的视角,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专业概念也非常准确和前卫,冯飞作为一个搞技术的人,是能够听出深浅的。冯啸辰说这些,当然也是有其用意的。有了这些铺垫,未来晏乐琴再向冯飞说起专利和合资厂的事情时,冯飞就更容易接受了。

        “想不到,想不到,啸辰,你依靠自学成才,居然达到了这样的水平。老实说,上次你爸爸在信里说你被借调到经委来,我还有点不相信呢。现在我才明白,你们那个罗局长的确是慧眼识珠。”冯飞感慨道。

        冯啸辰微微一笑,道:“主要是爷爷帮我启了蒙,后来我自己看了一些书,有些开窍了。我在南江冶金厅当临时工的时候,冶金厅的资料室里也有不少书,我没事就去看看,倒是学了一些比较杂的知识。”

        “杂一点也好,这叫作复合型人才嘛。”冯飞道,“我现在有点理解了,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德国留学。你有这样的能力,又有孟部长、罗局长这样的领导赏识你,在冶金局好好干几年,说不定会有很好的机会的。现在咱们国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像你这样懂一些技术,还懂一些管理思想的年轻人,在各个单位都是很吃香的。不过,你的学历是一个缺陷,现在提拔干部开始重视文凭了。我觉得,你在工作之余,最好能够去考个什么电视大学之类的,好好学上几年,拿个文凭,对于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冯飞这样一说,冯啸辰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一块短板,那就是学历。在此之前,他倒也经常遇到别人歧视他的学历的事情,他对此并不介意,甚至觉得顶一个初中毕业生的帽子,再抖一抖后世博士生的学识,能够有一些令人惊奇的效果,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能够满足他扮猪吃虎的恶趣味。

        现在一琢磨,自己是打算要混体制的,体制里可不容许什么扮酷装叉,体制讲究的是规则。时下是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没几年,运动后招收的第一批大学生还没到毕业的时候。等到这些大学生开始毕业,各单位里不断补充进拥有大学文凭的新人,文凭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就会不断提高,届时自己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到了80年代中期之后,没有学历在体制内几乎是寸步难行,自己的确得未雨绸缪了。

        “二叔,你提醒得太及时了。”冯啸辰说道,“我一直忽略了这件事情,现在看来,实在是太缺乏远见了。我决定了,等过了春节,我就去联系一家学校,争取拿个文凭下来。”

        “你一定能行的。”冯飞说道。看到自己的点拨发挥了作用,冯飞感觉到一种身为长辈的自豪感,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叔侄俩聊得开心,不知不觉已经把饭菜一扫而空了。两人出了饭馆,往招待所走,刚到招待所门口,就见一个身穿军大衣的中年汉子迎着他们走过来,未曾开口,脸上已经堆满了笑意。

        “请问,你是小冯同志吧。”

        军大衣在仔细打量了冯飞和冯啸辰两人的相貌之后,最后选择了冯啸辰作为说话的对象。他光知道自己要找的人是一个名叫冯啸辰的“小冯”,却不知道冯啸辰长什么模样。刚才他在招待所前台等候,服务员发现冯家叔侄回来,给他指点了一下,他便上前来了。

        冯飞今年是40岁,脸相显得比40岁还要更老一些,已经很难用“小冯”来定义了。冯啸辰倒是很年轻,但在军大衣眼里,又显得过于年轻了,让他不禁犹豫了片刻。

        “我是冯啸辰。”冯啸辰猜想到此人应当是刘燕萍替他找的关系,便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小冯同志,你好你好!”军大衣伸出双手,不容分说便把冯啸辰的手抓在手里,使劲晃了几下,以示亲热,同时说道:“我叫刘凯,是区副食品公司的,我们周经理让我来给你送张条子。周经理还特别叮嘱我,要我代他向你表示感谢。”

        “他向我表示感谢……”冯啸辰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人家给自己送条子,应当是自己向人家表示感谢才对啊,怎么会反过来呢?

        他当然不知道,所谓关系网这个东西,就是由错综复杂的各种互相帮忙组成的。刘燕萍与副食品公司这位名叫周礼锋的经理很早就认识,双方经常互相提供各种便利,有时候是把私事当成公事办,有时候则是把公事当成私事办。

        比如副食品公司要盖家属楼,缺少一些钢筋,周礼锋便通过刘燕萍的关系,在冶金局下属的企业里弄到一些指标,解决了燃眉之急。反过来,每到年节,冶金局想给职工发点福利,刘燕萍就会找周礼锋,请他批一些“条子”,弄一些肉、蛋、奶之类的紧俏副食品,满足冶金局职工的需要。

        除了这些公事上的联系之外,二人在私事上也是互相帮忙。这次刘燕萍出国,周礼锋便托她替自己在德国买一台录音机,还给了刘燕萍一些外汇。但刘燕萍去了之后,发现周礼锋给的外汇不够,后来是从冯啸辰给她的那些外汇中凑了一些。这次冯啸辰托刘燕萍帮忙解决买肉制品的事情,刘燕萍直接就给周礼锋打了电话,还说了外汇这件事。周礼锋听说冯啸辰就是帮自己凑外汇的人,岂能不热情?

        刘凯是周礼锋的秘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领导与冯啸辰是什么关系,只觉得领导对这位小冯颇为看重,于是自然就殷勤倍加了。

        “这是周经理批的条子,凭这个条子,在区里的各家副食品商店,都可以买到肉制品。如果同一家商店买不够,可以在几家商店买,商店会在上面注明数量的。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你就给我打电话,我来安排就好了。”刘凯把一张盖着红图章的纸条塞到冯啸辰的手里,笑吟吟地说道。

        “太感谢了,谢谢周经理,谢谢刘秘书!”冯啸辰连声说道。

        刘凯送完条子就离开了,冯啸辰和冯飞把他送出门,看着他骑上自行车远去,这才展开条子细看。这条子的内容极其简单,同时也极为霸气,除了落款之外,总共只有12个字:

        “凭证明供应肉制品壹佰斤整!”

      第七十八章 不能让奉献者比惨

        这是冯啸辰第一次亲眼见着“开后门”这种现象,而对于冯飞来说,则属于见惯不怪。当年明目张胆行贿受贿的事情很罕见,但职权部门的人互相批个“条子”,交换一点各自掌握的紧俏物资,则属于公开的秘密。就连商店里的售货员,都有权力帮“关系户”留点好东西,比如特定部位的猪肉、比较新鲜的鸡蛋等等。

        当然,大多数时候,对于这种开后门的行为,冯飞只是站在旁边咽口水的那位,而不是直接的受益者。

        一百斤肉制品,对冯飞来说是天文数字,但对于京城一个区的副食品公司来说,就算不上啥了。区里有各种各样的实权单位,还有一些是需要特殊照顾的,比如驻军机构、学校、医院等等,副食品公司经常需要在规定的数量之外,给这些单位额外多分配一些指标,这就是所谓机动指标。这种机动指标的分配权是掌握在经理手上的,偶尔漏一点出来给自己的关系户,谁也不会说什么。

        冯啸辰笑嘻嘻地把条子塞到了冯飞的手上,问道:“二叔,这些够不够?”

        “够,够,太多了!”冯飞的手都有些哆嗦了。今天的惊喜实在是太多,先是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还在人世,而且还生活得不错,随后是收到母亲托侄子捎来的1万马克外汇,还有儿子可以去德国留学的信息。

        最后这100斤肉制品的条子,虽然与前面的喜讯相比不足一提,但却是眼前最实惠的利益。这100斤肉制品冯飞自己家里当然消化不掉,他在心里快速地盘算着,可以分给哪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同事,还有一些家里生活比较困难的同事。有些职工家里长年有病人,需要营养,十斤八斤的肉制品几乎能够起到救命的效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