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重工_校对版by:齐橙》-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介绍到冯啸辰的时候,冯舒怡亲热地把一只手搭在冯啸辰的肩上,向小乔尔说道:“乔尔,这是我的中国侄子,你看他是不是长得非常英俊。”

        “欢迎你,小伙子。”小乔尔对冯啸辰果然更加热情,他伸出一只手与冯啸辰握手,另一只手则在冯啸辰的手臂上用力拍着,像是一个长辈在勉励晚辈一般。

        “很高兴认识您,乔尔先生。”冯啸辰用流利的德语回答着。

        “怎么,你的德语竟然这么好!”小乔尔吃惊了,他刚才与中国代表团的各位互相问候,都是需要何莉莉在旁边做翻译的,没想到这个代表团里最年轻的小伙子居然能讲德语。

        冯舒怡笑道:“乔尔,你知道吗,他是我未见过面的公公亲自教出来的,我公公从前是慕尼黑大学的工科博士,在德国的冶金界也曾经是非常有名气的。”

        “我知道我知道,你婆婆晏教授在我们这个行业也是大名鼎鼎的。”小乔尔说道。晏乐琴在波恩大学当教授,桃李遍地,小乔尔自然也是知道她的,而且对她还颇为尊重。

        寒暄完毕,小乔尔在前面带路,把众人带到了自己的公司,在洽谈室里坐下。又说了几句口水话之后,冯舒怡把话头引入了今天的议题:

        “乔尔,我今天陪同罗局长先生一行到乔尔公司来,是为了一项有关热轧机采购的项目,我想请罗先生先向你介绍一下。”

        “有请。”小乔尔向罗翔飞点点头,示意对方可以开始介绍了。

        做介绍的顺序是早就安排好的,罗翔飞先谈了冶金局方面的大思路,然后是冀明详细提出技术要求。何莉莉和冯啸辰接力做着翻译,冯舒怡坐在小乔尔那一边,闷头做着记录,并不插话。小乔尔和他的助手科尔森也在认真做着记录,有听不明白的地方,还会问上一两句。

        对于中方提出的帮助设计一套热轧机方案的要求,小乔尔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下来了。这里说的设计,其实并不是从头开始设计每一件设备,而是根据中方的要求设计一个系统集成的方案,提出哪件设备用什么型号,相互之间如何衔接等等。这种组合集成的工作,对于不熟悉西方轧钢技术的中国人来说,有相当的难度,而对于德国的冶金咨询公司,就是小菜一碟了。

        待听说中国方面除了想采购设备之外,还想同时获得相应的制造技术,小乔尔的眉毛就皱起来了。他的这种反应,对于罗翔飞一行来说并不觉得陌生,在此前他们所接触的那些德国咨询公司,也往往都是在这个环节感觉到为难的。

        “乔尔,这不是很正常的技术转让吗?难道你们没有做过类似的项目吗?”冯舒怡诧异地向小乔尔问道。她是做专利代理的,这些年经手过的技术转让项目很多,她实在想不明白小乔尔为什么会觉得为难。

        “冯夫人,你不知道,对东方阵营的技术转让,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小乔尔说道“德国企业对于向东方阵营国家转让技术,有一定的担忧。”

        “难道是因为巴统的缘故吗?”冯舒怡问道。她说的巴统,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是1949年由美国提议秘密成立的,因为总部设在巴黎,所以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尔为“巴统”。巴统的宗旨是限制西方工业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技术,这是中国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时遇到的最主要的障碍。不过,这一次中国要引进的热轧机设备,并不属于巴统限制的战略技术,这些西方厂商是没理由因为这个而拒绝与中方合作的。

        小乔尔摇了摇头,道:“不是的,1780毫米热轧机并不是什么尖端技术,此前中国也曾从德国引进过类似设备。德国制造企业不愿意向东方阵营国家转让技术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并没有专利保护方面的技术,他们习惯于无代价地【创建和谐家园】西方的产品,这会让西方的制造商蒙受巨大的损失。”

        他与冯舒怡的这番交谈,完全是用德语进行的,罗翔飞等人一时还听不懂。何莉莉在旁边低声地做着翻译,等她翻译完,罗翔飞、杨永年、冀明等的脸都变了颜色,看起来尴尬无比。

        冯啸辰也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自己做事的时候不讲究,还真不能怪别人对你歧视了。

      第六十八章 中国是一个大国

        在当年,整个东方阵营的国家,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对于专利这个概念都是比较漠视的。由于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冷战,全球统一的大市场并没有形成,东方阵营侵犯西方企业知识产权的事情即便发生了,对方也无法追究。在六七十年代,苏联东欧国家【创建和谐家园】西方国家技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中国在这方面也算是有样学样。

        新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是通过由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程来实现的。在这些重点工程中,就包括了机床厂、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等等,生产的产品也几乎是原样照抄苏联的模式,根本不存在什么知识产权一说。

        以曾经遍及中国的老解放牌汽车来说,它的原型就是苏联的吉斯150,而吉斯150又是苏联模仿美国的万国牌汽车开发出来的。苏联人造吉斯150的时候,估计是没给山姆大叔付专利费的。非但如此,它还直接把这个车型送给了中国,让中国人又照着样子生产出了128万辆。

        民用装备如此,军用装备就更不必说了。军迷们熟悉的歼五、歼六、歼七、直五、运八等等,都能找到对应的苏联型号,似乎苏联人对此也是非常淡定的。

        在那时候的国人心目中,你这个东西是怎么造的,我看懂了,自然就可以照着制造,凭什么还要给你交钱呢?1974年,中国从日、德两国引进了1700毫米热轧机和冷轧机各一套,随即便由一机部牵头成立了一个“1700办公室”,组织国内若干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准备对这两套轧机进行翻版设计制造。可惜在引进的时候缺了根弦,没舍得花钱购买图纸,而已经安装好的设备又不便于拆开测绘,这个翻版的工作才没有进行下去。

        有过这样的前科,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德国制造商不愿意接受转让技术的条件了。你买了我的设备,直接照着测绘仿造,我管不了,也没办法。但测绘仿造这种事情,总是很难做得和原版一样好的。尤其是涉及到材料技术、加工工艺之类的问题,不是能够从外观上看出来的,想仿也仿不出来,最终你还得依赖我的技术。

        转让技术就不同了,这相当于自己手把手地教会了对方,而对方得到这些技术之后,马上就能造出具有同样水平的产品,说不定还要在国际市场上和自己抢客户,这种事谁乐意干呢?

        小乔尔吞吞吐吐地把这些前因后果向众人解释了一番,表示这件事情不是自己不愿意效劳,实在是要说服那些设备制造商有一定的难度。冯舒怡听完这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从感情上说,她愿意帮冯啸辰这边,但小乔尔说的事情也是事实,作为一名专利律师,她对于侵权这种事有着本能的反感,更不便为虎作伥了。

        “乔尔先生,你说的这些情况,我承认,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罗翔飞缓缓地开口了,“在过去,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也的确做过一些侵犯别国知识产权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我愿意诚恳地表示道歉。”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向小乔尔鞠了一躬,又转过脸,向冯舒怡也鞠了一躬。在他看来,小乔尔和冯舒怡都是德国人,中国如果做过侵权的事情,那么对不起的就是这几位德国人了。

        看到罗翔飞低垂的头顶上闪着点点白发,冯啸辰忽然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罗局长先生,请别介意,我想乔尔先生这些话,并不是针对您说的,他说的只是一种现象而已。”

        冯舒怡赶紧起身,还了罗翔飞一个鞠躬礼。小乔尔也连声道歉,声明自己刚才说的情况并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请罗翔飞不要介意。

        罗翔飞坐下来,继续说道:“犯了错,就要承认,中国人是有承认和改正错误的勇气的。过去,我们对国际市场规则了解不够,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做法,我们目前正在逐步地纠正。去年6月,我国已经正式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就是WIPO。从大前年开始,我们已经派出了代表,参加联合国贸发会议起草《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的工作。我们的立法机构正在酝酿出台中国自己的专利法。此外,我们还在组织专家研究《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等,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加入这些旨在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公约组织,使自己真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一个守法成员。”

        “罗局长先生的意思是说,中国政府有意尊重欧洲企业的知识产权?”小乔尔问道。

        “是的。”罗翔飞肯定地回答道,“我们这次到德国来,是来寻求技术合作的。我们愿意按照国际规则,以合法的方式引进欧洲的技术,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点,还请小乔尔先生和冯夫人相信。”

        小乔尔和冯舒怡交换了一个眼神,冯舒怡点点头道:“的确,我曾经看过资料,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并且做出了承诺。乔尔,我认为罗局长先生的态度是非常真诚的,我们应当相信他的诚意。”

        小乔尔道:“就我个人而言,是愿意相信罗局长先生的诚意的。但我们那些设备商是否能够接受,我就不能确定了。不过,我想我们可以试一试,也许会有一些机会的。”

        冯舒怡笑道:“乔尔,这个问题我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我的婆婆晏教授表示她可以给一些学生打电话,请他们配合这件事情。此外,我的这位侄子对于技术合作也有一些见解,你愿意听听他的见解吗?”

        说到这里,她伸手向冯啸辰示意了一下。

        小乔尔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冯啸辰已经傻眼了,当即就打算摆手拒绝。他知道,在这个谈判桌上,哪有他说话的余地。在以往的谈判中,他一直都是充当翻译的,上面有处长、局长、厅长,他一个小小的临时工有什么资格发言呢?

        冯舒怡叫冯啸辰发言这件事,并不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剧本,而是冯舒怡的自作主张。在前一天晚上聊天的时候,冯啸辰说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话,得到了冯华和冯舒怡共同的赞赏。冯舒怡相信,如果让冯啸辰在这里把那些话说出来,一定能够让人刮目相看。她已经看出来了,罗翔飞一行没有打算让冯啸辰说话,所以她便来了个先斩后奏,在小乔尔面前专门点了冯啸辰的名字。

        何莉莉忠实地把这番话翻译给了罗翔飞和其他人,罗翔飞听完,转头向着正准备推辞的冯啸辰说道:“小冯,既然是冯夫人让你说,你就说说吧,咱们这也算是一个内部的洽谈,说错了也没关系的。”

        罗翔飞这话,先给冯啸辰垫了一个底,那就是他说的话有可能会是错的,并不能代表中国官方的意思。其实,这些天罗翔飞一直都想找个机会让冯啸辰表现一下,无奈纪律所限,他不便直接这样做。现在冯舒怡替冯啸辰申请发言机会,罗翔飞正好顺水推舟。万一回头胡志杰等人追究下来,问罗翔飞为什么让冯啸辰这样一个毛孩子乱说,他也可以借口是为了照顾外宾的情绪。

        冯舒怡是冯啸辰的婶婶不假,但她也是土生土长、如假包换的德国人啊。德国朋友说话了,要求让冯啸辰说话,我们能拒绝吗?外交无小事,拒绝了冯舒怡的请求,不就是破坏了中德人民的友好感情了吗?

        在场的乔子远、杨永年、冀明等人,也都抱着同样的想法,觉得既然是冯舒怡提出了要求,那么冯啸辰即便不想说话,也必须要说,这才算是尊重外宾。至于冯啸辰说的话合适不合适,那就再从长计议了,估计这个年轻人也不会胡说八道吧?

        见罗翔飞点了头,冯啸辰笑了笑,对小乔尔开口:

        “乔尔先生,在提出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先向您介绍一组数据。中国目前为10亿人口,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在2000年之前,中国的人口数将达到12亿至13亿之间。”

        “的确,中国是一个大国。”小乔尔不明白冯啸辰的意思,只是顺着他的话应了一句。

        冯啸辰继续道:“据统计,中国目前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8平方米。而到2000年前后,中国希望把全国的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5平方米以上。”

        “这又如何?”小乔尔更晕了,心道:你跟我讲这些统计数据干什么。

        冯啸辰信手从桌上拿起一支铅笔,写了个算式,道:“这意味着即便不计算住宅更新的面积,在2000年之前,中国需要新建不少于250亿平方米的居民住宅。再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使用40公斤钢筋来计算,中国在未来20年间用于住宅建设的钢材需求量将是10亿吨。”

        “10亿吨……”小乔尔愣住了,他开始明白冯啸辰说这些数字的目的了,如果这些数字都是真的,那就意味着中国将会成为未来20年中全球最重要的钢铁设备市场。

      第六十九章 友谊地久天长

        1980年,西德的钢材产量为3166万吨,按照这个产能来进行计算,在未来20年内,西德只能生产出6亿吨左右的钢材。冯啸辰给小乔尔算的账,仅住宅建设一项,就需要10亿吨的钢材,这意味着要有相当一个半西德的钢材产能,才能够满足中国建设民用住宅的需要。

        住宅建设并不是一个国家使用钢材的全部,商用建筑、铁路、船舶、汽车、机器设备等等,都需要用到钢材。照这样计算,到2000年之前,中国至少需要形成年产钢材1亿吨以上的产能。

        而在1980年,中国的钢材产能只有2700万吨,与2000年的目标相比,有7000多万吨的缺口。这7000多万吨产能对应着数十套的炼铁高炉、炼钢转炉、板坯连铸设备、热轧设备、冷轧设备等等,投资将是以千亿美元来计算的。

        面对着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或者说,这么诱人的一块蛋糕,那么傲慢的设备商们还能保持住他们的矜持吗?

        别说设备商了,就连小乔尔自己,也产生了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这么多成套设备,哪怕有十分之一需要通过乔尔公司来协助集成,乔尔公司也能一夜之间跻身于德国最大的咨询公司行列,错过了这个村,可就真没有这个店了。

        “小伙子,你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了!”小乔尔打断了冯啸辰的话,说道。响鼓不用重锤,他根本不需要等冯啸辰说完,就能理解出冯啸辰的意思了。冯啸辰是想让他用这些道理去说服设备制造商们,如果他们想要从中国这块蛋糕上切走一块,那么对不起,请认真考虑一下与中国人合作的问题。

        “我说了什么意思吗?”冯啸辰一摊手,“乔尔先生,我似乎还什么都没说呢。”

        “呵呵,我想我已经听懂了。”小乔尔才不在意冯啸辰如何装傻,他笑呵呵地转向罗翔飞,问道:“罗局长先生,请问中国官方对于这件事是如何考虑的呢?”

        冯啸辰说的这些话,是从前与罗翔飞交流过的,罗翔飞觉得冯啸辰的想法有一些道理,但又觉得用这样的方式来与外国厂商讨价还价或者说是威逼利诱,有损政府的形象。现在冯啸辰直言不讳地把话说出来了,罗翔飞自然也就乐得装糊涂了。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友谊的,对于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们的朋友,我们以后是不会忘记的。”罗翔飞颇为水平地回答道。

        冯舒怡看着着急,索性替他说出来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一家厂商愿意与中方进行合作,那么中方未来将会给这家厂商以更多的优惠,比如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方面。”

        “冯夫人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罗翔飞应道。

        “我明白该怎么做了。”小乔尔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罗先生,我们乔尔公司非常愿意协助贵国建设现代化,我们将在这个项目中竭诚为贵国提供服务,同时我们还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合作。”

        罗翔飞笑道:“乔尔先生说的,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我们经委是主管中国全国的经济建设活动的,除了我们冶金局所承担的业务之外,其他领域的业务也都在经委的管辖范围之内。像乔尔公司这样有实力、有诚意与中国合作的咨询公司,我们是非常愿意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

        “这可太好了!”小乔尔春风满面,“这个项目我们愿意承接下来,佣金方面,我们只需要收取2.5%就可以了,这是我们对长期合作伙伴的特殊优惠。”

        “非常感谢。”罗翔飞向小乔尔笑着说道。

        突破了这样一层障碍之后,双方的交流就变得非常顺畅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罗翔飞、乔子远、郝亚威、冀明、杨永年等开始与乔尔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洽谈,落实具体的合作细节。乔尔公司根据中方的要求,对热轧生产线进行了初步设计,列出各部分设备的清单,对每部分设备都提出了几家备选的制造商,然后开始逐家地进行联系,商谈条件。

        面对着这些制造商,小乔尔说话就更加直截了当了。他先是向对方描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然后明确告诉对方,中国政府的谈判代表团就在德国,代表团的意见是非常强硬的,那就是任何不愿意与中方进行合作的制造商,未来都将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资格。

        正如冯啸辰分析的那样,在装备制造商之间,也是存在着竞争关系的。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在西方市场上难以与巨头们相竞争,听说有来自于东方的机会,自然不愿意放过。而那些国际巨头虽然暂时还看不上东方市场,但他们也不愿意这个机会落到潜在竞争对手的手里,所以对中方的要约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冯舒怡充分发挥了一个专利律师的专长,她给罗翔飞等人进行了一番专利技术方面的科普,告诉他们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技术转移有若干种不同的方式,中方可以灵活地加以利用。例如,一种方式是许可证转让方式,中方付出一定费用购买西方的专利许可证,西方在转让许可证的同时,还会把技术图纸、专门技术、特种设备等提供给中方,并且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技术援助;另一种方式是合作生产,双方各从事一部分生产活动,共同完成对一项产品的制造。作为合作的更高形式,那就是双方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完成生产和经营活动。

        通过冯舒怡的介绍,罗翔飞等人消除了不少此前的误解。他们一直认为,让西方发达国家转让技术,仅仅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所以发展中国家即使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还要看西方国家是否愿意援手。而事实上,这种技术转让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也是有益的,它们可以把一部分生产活动转移到生产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去,从而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

        就以中国这次打算引进的热轧机来说,一套设备的总重量达到七、八万吨,其中利润最高的是主轧线的机械设备,这是德国企业最想做的。而周围的一些辅助设备,费时费工,傻大黑粗,也赚不了多少钱,德国企业其实是恨不得交给别人去做的。中方如果愿意承担这些工作,对于这些制造商来说反而是求之不得。

        接下来,如果中方通过这条生产线的合作,掌握了这些辅助设备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德国方面的标准,那么未来德国的制造商为其他国家提供同样装备的时候,也会倾向于把这部分工作分包给中国。到那时候,就不是中国人要求着德国人帮忙,而是德国人要求着中国人帮忙了。

        有了这样的认识,罗翔飞他们在与制造商会谈时,底气又足了几分。过去一味以为自己是在求人,现在才知道,这种合作是双赢的,说不上谁求谁,那么自己这边是不是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让对方做一些让步呢?

        在与德国企业洽谈的过程中,罗翔飞等人深深感受到了德国人的严谨和天真。相比此前与日企洽谈,官员们觉得德国企业的职员真是太可爱了,他们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会变着法地设套坑人。

        日企职员的作风是表面上极其客气,说一句话鞠三个躬,但遇到利益的时候,哪怕是一日元的好处,都要争个你死我活。德企的职员大多数时候都黑着脸,像是你欠了他多少钱一般,可落实到具体的利益方面,他们非常好说话。培训费可以减免,部分图纸可以赠送,甚至有些核心的技术环节也允许中方派人观摩,而这是日企绝对不会答应的事情。

        “德国人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啊。”胡志杰在听众人说起谈判过程时,不无感慨地说道。

        “是啊,德国人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罗翔飞附和道。

        对于领导们的这种看法,冯啸辰只是笑而不语。在一个私下的场合,他对罗翔飞说道:“其实,这不过是因为德国人没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罢了,在他们看来,中国永远也不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乐于展现一下他们的慷慨。”

        “小冯,这些话,你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不要在同志们面前说。还有,也不要在你奶奶一家面前说出来,尤其是别在你婶子面前说,她可是纯粹的德国人。”

        罗翔飞郑重地提醒道。看来,这老爷子虽然平时嘴上总挂着“友谊地久天长”这样的话,心里却始终绷着一根弦,知道啥叫“非我族类”。

        冯啸辰笑道:“罗局长,你放心吧,我婶子这个人,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了我叔叔,她也就把自己当成中国媳妇了。”

        “这一次我们能够与乔尔公司取得合作,多亏她了。”罗翔飞说道,“可惜我们没什么办法能够向她表示一下感谢。”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冯啸辰呵呵笑着说道。

      第七十章 瞒天过海

        “啸辰,你多吃点。”

        在波恩郊外的一幢别墅里,晏乐琴、冯华、冯舒怡等人围着冯啸辰,满心欢喜地看着他如风卷残云一般扫荡着满桌子的菜肴。晏乐琴不停地把好菜往冯啸辰的碗里夹,弄得一向在家里被当作小太阳的冯文茹都有些吃醋了。

        在紧张工作之余,冯啸辰向罗翔飞、胡志杰提出请假去奶奶家里拜访,两位领导连个磕绊都没打就同意了。冯啸辰现在是代表团里的红人,于公于私而言,都颇得大家的欣赏。

        从公事的角度来说,他这个翻译当得很称职,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请来了冯舒怡,打破了代表团工作上的僵局,可谓是居功至伟。在私事方面,他为代表团的同伴们贡献了5000马克的外汇,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谁能不说他几句好话?

        有了这样的铺垫,冯啸辰去请假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障碍了。胡志杰仅仅是在准他假的同时,拍着他的肩膀,和颜悦色地交代了一些纪律方面的注意事项,话里话外的潜台词都是在说,你去德国人家里做客没问题,只要不惹出乱子就行。

        冯舒怡开着车把冯啸辰拉到他们位于郊外的别墅,本以为别墅的精美装修和一屋子高档电器会让冯啸辰感到惊讶。谁料想冯啸辰见了这一切,只是出于礼貌地赞扬了几句,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惊奇、艳羡之类的神色,这让冯舒怡对这个侄子的评价又提升了几分。

        晏乐琴不辞辛苦地做了满满一桌子中国菜来欢迎远来的孙儿。她的手艺倒还真是颇为不错,加上冯啸辰到德国这么久,还没吃过一顿正经的中餐,见了这些菜自然是食指大动,稍稍客气了两句就狼吞虎咽起来了。

        看到侄子在自己家里毫无拘束的样子,冯华心里也是颇为高兴。他一直担心自己的德国身份会让国内的亲人感到疏远,从冯啸辰身上,冯华感觉到了难以割裂的亲情。

        “你怎么这么能吃啊,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能吃这么多东西!”

        冯文茹趴在冯啸辰身边,看着他的腮帮子不断鼓动着,感觉颇为好玩。她是个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对于这个远来哥哥的一切都觉得新鲜。

        冯啸辰向冯文茹扮了个鬼脸,然后笑着对几个大人说道:“好不容易又吃上中国饭菜了,这些天吃德国饭,可真是吃够了。”

        “怎么,德国饭不好吃吗?”冯舒怡假装不悦地问道。

        冯啸辰笑道:“婶子,说出来不怕你生气。要论工业技术,我是很佩服德国的。但如果要说美食,德国就差得远了。婶子找个时间和奶奶、叔叔一道回中国去走走吧,我能保证你一个月之内不会吃到重样的美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