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要重新加工,也轮不到你一个钳工来干吧,你不会退回给铣工班来干?”余淳安道,他的口气没有像刚才呵斥吕攀那样强硬,显然是对韩江月有几分爱护。
韩江月把嘴一撅,道:“退回来还不知道是谁来铣呢,万一又没铣好,我们不又白干了?也就是捎带手的事情,我自己就给铣了。”
“不错不错。”冯啸辰在旁边拍了两下巴掌,说道:“余科长,看来咱们新民厂真是藏龙卧虎啊,钳工干铣工的活,比铣工干得还可靠,实在是难得。”
“这……什么,呃,不是这样的……”
余淳安原本想表示几句客套,细一琢磨,冯啸辰这话听起来不对味啊,什么叫钳工比铣工干得还可靠,这不是挖苦我们的铣工技术不行吗?
第三十四章 很多东西没看明白
“韩江月,省机械技校毕业的,去年才分配到我们厂工作,在装配车间当装配钳工。这丫头聪明,肯钻研,自己的专业是钳工,可铣床、车床、镗床都能摆弄几下。我们铣工班有几个老师傅技术还是很过硬的,这两年进厂的青工太多,技术上有点跟不上。这丫头性子急,看到金工车间提供的零件不行,她就会自己跑过来返工,不是第一次了。”
把韩江月的事情对付过去之后,余淳安一边陪着冯啸辰继续向前走,一边向冯啸辰聊起了韩江月这个人。从余淳安的口气里,的确能够感觉到他对这个女青工颇为欣赏,虽说装配钳工跑来帮机床工返工是违反正常流程的事情,但余淳安却没有太多的批评之意。
也许是刚才的“加油”事件所致,也可能是余淳安早上不知从哪来的邪火已经逐渐消下去了,他对冯啸辰说话的态度变得和善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让人无法接近了。
“这样返工,很影响工作效率啊。”冯啸辰道。
“有什么办法呢?”余淳安叹道,“良莠不齐,青黄不接,这就是我们厂现在的情况。就说你们要的挖掘机液压阀……哎,真是,冯处长,你看这边是我们的镗床……”
余淳安嘴一滑,说起了挖掘机液压阀的事情,话到嘴边,他才想到对方是客户那边的人,有些厂里的事情似乎是不便对他说起的。也亏他能够及时停嘴,硬生生地把话题转到了其他的方向。
冯啸辰笑了笑,并没有揪着他的话柄往下深究。人家不想说的事情,自己再问也是白搭。反之,等到对方想说的时候,自己不用开口,对方也会说了。
离开金工车间,他们又依次看了磨工车间、铸造车间和装配车间。冯啸辰一路看得很细,有时候还上前伸手拿起工件摸一摸,蹭蹭工件上残余的冷却液,或者捻一捻铸造模具里倒出来的型砂。余淳安是干机械出身的人,在一旁看着暗自称奇。冯啸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都是有讲究的,明显就是在考量每个工序的工艺,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与最终的产品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
“怎么样,冯处长有什么看法?”余淳安不止一次地向冯啸辰问道。
“没什么看法,我就是来学习的,呵呵,学习……”冯啸辰每次都是这样敷衍着回答道。
学习个鬼啊!
余淳安在心里骂道,走了这么几个车间,余淳安还能看不出冯啸辰是在藏拙吗?他声称自己对车间毫不了解,而事实上,他看东西的目光贼得惊人,余淳安相信让贺永新来车间走一趟,都不如这个冯啸辰看得清楚。冯啸辰的脸上始终带着一缕淡淡的微笑,时不时还发出一两声言不由衷的表扬,让余淳安觉得像喝了机油一样难受。他不知道冯啸辰看出了什么问题,也不知道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余淳安很想把冯啸辰绑到老虎凳上去拷问一番,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走出装配车间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中午了,厂办秘书葛齐在车间门口迎上了他们,传达了戴胜华请冯啸辰去小食堂用餐的指示,顺便也向余淳安发出了邀请。余淳安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想去凑这个热闹,然后又向冯啸辰点头道别,还说出了欢迎冯啸辰下次再来的邀请,显然是觉得冯啸辰这趟看完之后,就会如陶宇安排的那样出去旅游了。
没想到冯啸辰却是认真地说道:“不是下次,而是下午,余科长下午在什么地方,我还想再看看。”
“再看看?”余淳安诧异道:“上午不是都看过了吗?我们总共就这四个车间,另外还有一个机修班,就不值得去看了吧?”
冯啸辰道:“上午只是走马观花,我还有很多东西没看明白呢。比如那个镗床,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下午我想完整地看看师傅们是怎么镗孔的。”
“……”余淳安傻眼了,这样的要求,他好像没权力拒绝啊,因为陶宇最早就说过,让他全程陪同冯啸辰几天的。他开始把这个“几天”当成了虚词,因为他觉得这么几个车间,有半天时间足够看了,事实证明也的确看完了。可谁知道这个冯啸辰还看上瘾了,居然想看生产的全过程。
“余科长,那就麻烦你下午再陪冯处长转转吧。”葛齐是个单纯的跑腿角色,他也弄不清楚这中间有什么关碍。他知道冯啸辰到车间参观是厂长亲自同意的,而余淳安陪同冯啸辰参观,同样是厂长的安排。既然厂长安排下来了,下面的人照着执行就好了,还需要琢磨什么呢?
冯啸辰随着葛齐来到小食堂的时候,看到饭桌已经摆起来了,陶宇是桌上陪客的主人,彭海洋坐在上首的位置上,正与身边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聊得火热。那中年人冯啸辰在昨天的会场上已经见过,知道他是新民厂的技术科长,名叫谢成城。昨天的时候,谢成城没怎么说话,对林北重机的几个人好像也不太感兴趣。可今天看他那神情,好像和彭海洋是二十年没见面的兄弟一样,那份热情陪着眼镜片都能感觉到温度。
“冯处长来了,快请坐。”
看到冯啸辰进来,陶宇连忙指着彭海洋旁边的另外一个上首位置请冯啸辰坐下。冯啸辰谦让了几句,最后拗不过陶宇和葛齐的联手推掇,在那里坐下了。彭海洋像是刚刚看到冯啸辰一般,转过头来,喜不自禁地对冯啸辰说道:“小冯,今天我们的讨论会,收获非常大,解决了好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
“林重不愧是部属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啊。今天彭处长跟我们讲的一些思路,让我们茅塞顿开,实在是太有启发了!”谢成城脸上带着亢奋之色说道。
彭海洋拼命地摆着手,道:“谢科长太谦虚了,主要是咱们新民厂的技术人员水平高,我只是提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他们马上就能够形成具体的技术方案……对了,谢科长,我向你隆重介绍一下,这是小冯,是我们生产处新来的副处长。”
“昨天已经见过了。”谢成城一边向冯啸辰点着头,一边有些不理解彭海洋为什么如此郑重其事。昨天的会上大家都是相互介绍过的,彭海洋当时也在场,岂能不知道这一点?
彭海洋却不以为然,他说道:“昨天是昨天,今天我要向你介绍的是,小冯是一位了不起的技术专家,我今天说的这些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他指点的。”
“不不不不!”冯啸辰连说了四个“不”字,打断了彭海洋的话,然后迎着谢成城、陶宇二人那惊异的目光,笑着解释道:“彭处长太夸奖我了,其实我只是一个翻译,懂一点点外语罢了。前些天,彭处长让我去翻译一些国外关于液压件的资料,我翻译好了,昨天交给彭处长的,什么指点不指点,我哪有这个能耐。”
说到这里,他用脚在桌子底下踢了彭海洋一下,示意他低调。彭海洋原本的心态是担心冯啸辰说他冒功,听冯啸辰这样一说,又感觉到冯啸辰暗中踢了自己,他才想到冯啸辰这一路上都颇为低调,此时或许也是不想过于出众。虽然不明白冯啸辰这样低调的原因,但他还是选择了改口,讪讪地说道:“嘿嘿,小冯这个人就是这样,喜欢谦虚……”
“年轻人,谦虚是美德。”陶宇接过了话头。彭海洋的前一番话,的确把他惊着了,如果冯啸辰真是一个技术高手,而昨天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懂技术,那说明此人心机颇深,没准是想在什么地方找找新民厂的破绽。听冯啸辰一解释,又见彭海洋果然改了口,陶宇才放心了,原来是只是一个外语不错的翻译,帮彭海洋译了些东西,所以彭海洋便给了他一些廉价的吹嘘。一个翻译是不足为惧的,他在车间转了一上午,估计也就是乐呵乐呵而已吧。
其实冯啸辰的解释是有破绽的,如果真是彭海洋叫他查的外文资料,那么他在出发前往明州之前就应当已经译好了,怎么会昨天才交给彭海洋呢?而如果彭海洋事先就看过这些资料,昨天又如何会被陶宇说的几个技术细节给难住了呢?
今天彭海洋去技术科与谢成城等人会商,陶宇并没有参加。但从刚才谢成城与彭海洋那番热切的谈话中,陶宇能感觉得到彭海洋肯定是语惊四座,赢得了包括谢成城在内全体技术人员的尊重。而这些变化,显然是来自于彭海洋昨天晚上才看到的那些资料。
“原来是从外文资料上看到的,难怪我们这么多人都想不到。”谢成城找到了自己掉链子的理由。新民厂虽然是专业的液压件生产企业,但却没有订阅外文资料的权力,甚至连省机械厅和省图书馆都没有这些专业文献。冯啸辰是从京城下来的,在京城找外文资料自然更为容易,所以彭海洋才会有如此多的真知灼见。
谢成城当然想不到,所谓外文资料只是冯啸辰的一个幌子,他交给彭海洋的资料里,有许多知识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第三十五章 噪声
接下来便是开席了。
陶宇首先代厂长们表示了歉意,说他们有各种公务缠身,不能陪两位处长用餐。彭海洋和冯啸辰当然知道这只是一个说辞,真实的理由是他们俩要在新民厂呆一段时间,人家厂长、副厂长不可能天天都来陪他们,这也是规矩了。今天这顿饭由陶宇和谢成城作陪,再往后估计就是由葛齐这种小角色来陪了。
饭菜的标准也不算高,四菜一汤,基本上就算是比较丰盛的工作餐而已。不过,四个菜中有两个是荤菜,而且份量颇足,能够让冯啸辰那缺油已久的肠胃得到充分的润滑,他开始意识到出差在这个年代里也算是一个好待遇了。
彭海洋和谢成城即便在吃饭的时候也没停口地在聊着技术问题,陶宇对此并不在意。谢成城虽然是技术科长,但因为性格上有些迂,在厂长那里并不算是什么红人,地位与陶宇不可同日而语。谢成城能够把彭海洋陪好,让彭海洋有点事情做,厂长那边就非常满意了,至于他们聊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意义,陶宇就管不着了。
看那边聊得热闹,而冯啸辰却闷声不语,陶宇便与他拉起了家常。他先是问冯啸辰上午去车间的情况如何,得到的是冯啸辰一番不着边际的感叹,其中倒都是好话。接着,陶宇又问冯啸辰下一步如何安排,却听冯啸辰表示下午还要继续参观车间,说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看够,需要再认真看看。
“还看?”陶宇大感意外,他看了一眼彭海洋那边,发现那两个书呆子早就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丝毫没有心思关注他们这边在说什么。陶宇于是压低声音问道:“冯处长,真的不需要我们另外做些安排?”
“呵呵,有机会的,有机会的。”冯啸辰打着哈哈道。
“上午……老余这个人不太好打交道吧?”陶宇又问道。
冯啸辰道:“不会啊,余科长很热情的,他还用自行车载我呢。”
真是见鬼了,这个小年轻到底是真的缺心眼,还是假装缺心眼呢?陶宇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冯啸辰说还想继续看车间,他也不便反对,只是敷衍着说了些场面话,同时琢磨着要找谁问问,看看余淳安到底带冯啸辰看了些什么,两个人又聊了些什么。
吃过饭,冯啸辰拒绝了葛齐给他带路的要求,以已经熟悉新民厂的情况为由,自己来到了车间。他找了个工人一打听,知道余淳安正在装配车间,好像是在处理什么液压泵的事情,便径直向那边走去了。
走进装配车间,冯啸辰四下张望了一下,便发现了余淳安,他正站在一个装配台前,跟几个工人在说着什么。工作台上,摆着一台已经被大卸八块的机器,看样子是一台液压泵。在那几个工人中间,冯啸辰还看到了上午见过的韩江月的身影。
“余科长,忙着呢?”
冯啸辰走上前去,向余淳安打了个招呼。
“冯处长,你怎么就来了?”余淳安似乎没有想到冯啸辰会突然出现,有些觉得意外。他抬手看了看腕子上的手表,问道:“冯处长吃过饭也不休息一下?”
“处长?”除了韩江月之外,其余几名工人都颇为诧异,他们上下打量着冯啸辰,又转头看看余淳安,似乎是想确认一下自己有没有听错。处长比科长官大,这一点工人们都是知道的。他们见冯啸辰如此年轻,居然就是个什么处长,而余淳安一把岁数了,还是科长,不由得便感到好奇了。
“各位师傅好,你们别听余科长瞎叫,我这个处长是冒牌的,当不得真。”冯啸辰向众人笑着拱了拱手,说道,“我是来向各位师傅学习的,大家不必客气,就叫我小冯好了。”
“冯处长太谦虚了!”几位老师傅都纷纷说道。
“哼!”
在所有的恭维声中,冯啸辰隐隐听到一声冷哼。他转头看去,只见那个漂亮妹子韩江月脸上带着一丝不屑,眼睛却是看着别处,也分不清这声哼哼是不是这丫头发出来的,抑或只是冯啸辰的耳鸣。
事实上,这声冷哼就是韩江月发出来的。听到师傅们都在和冯啸辰客套,她就忍不住想发难,可在场的众人要么是领导,要么是老师傅,哪轮得到她说三道四,最终她只能把一肚子不爽转化成了一个鼻音,没想到还让冯啸辰察觉到了。
韩江月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对这个年轻处长如此看不惯,也许是同龄人的攀比心理吧。上午的时候,她在金工车间铣键槽,被余淳安批评了几句,而冯啸辰却是站在边上说大话的那个人,这就让韩江月觉得不舒服了。
上午那会,余淳安没有介绍冯啸辰的身份,但韩江月能够看出余淳安对冯啸辰似乎还有些忌惮的样子。刚才听说冯啸辰居然是个什么狗屁处长,比余淳安的级别还高,这就更让韩江月不痛快了。在整个厂子里,韩江月是最敬重余淳安的,见冯啸辰在余淳安面前装大尾巴狼,便颇有些打抱不平的意思。
“冯处长,我给你介绍一下。”余淳安估计也听到了韩江月的那一声哼唧,或者是心灵感应,感觉到了这一点,他赶紧引开冯啸辰的注意力,向他介绍道:“这是何桂华师傅,这是叶建生师傅,邹苏林师傅。”
冯啸辰也懒得去和韩江月计较,开始跟着余淳安的介绍,与那几位工人打招呼寒暄。几位工人都是厚道人,多年的工人经历也让他们养成了对上级领导无条件承认的习惯,一个个陪着笑脸向冯啸辰还礼,说一些诸如“请指导”、“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韩江月在一旁看着,难免又把一张樱桃小口撅成了牵牛花的模样。
余淳安介绍完,把头转向那几位工人,说道:“要不,何师傅,叶师傅,你们先琢磨着看看该怎么弄,我陪冯处长去金工车间,他要看看镗床生产的情况。”
看镗床生产是冯啸辰上午说过的话,余淳安再不情愿,也不便不陪他去。他向几位工人叮嘱完,便打算带着冯啸辰离开了。
冯啸辰却没动窝,而是笑着摆了摆手,道:“余科长,看镗床生产的事情不急,我其实也没什么正事,就是随便看看。你们现在拆开的这个,是液压泵吗?你们刚才正在研究什么,我能不能旁听一下?”
余淳安踌躇了一下,说道:“这个嘛,恐怕一时半会也弄不清楚个所以然来,还是让何师傅他们自己先看看吧。”
冯啸辰没有搭理余淳安,用手指了一下那个液压泵,向名叫何桂华的那位工人问道:“何师傅,这个液压泵怎么啦,您能跟我说说吗?”
何桂华是几个工人中间岁数最大的,已经是五十四、五的年龄了,在装配车间是个老资格,经验颇为丰富。听到冯啸辰向他问话,他看了余淳安一眼,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说。余淳安轻轻叹了口气,不置可否,何桂华便知道余淳安是妥协了,于是向冯啸辰说道:
“冯处长,这个液压泵也没啥大问题,就是之前用户反映说噪声太大了,他们不喜欢用。技术科那边也没什么好办法,余科长找我们几个,让我们出出主意,看看能够从什么地方下手,把噪声降低一些。”
听何桂华没有把前因后果说明白,余淳安只能自己来解释了,他说道:“其实这种轴向柱塞式液压泵的噪声一直都是比较大的,国内其他厂家生产的产品噪声和我们差不多少,过去很多年也就这么过来了。可这两年,有些厂子进口了日本生产的柱塞泵,说噪声不到我们的一半,要求我们改进产品,否则他们就转去使用进口的柱塞泵了。这个情况我们生产科向技术科反映过,但技术科那边说找不到什么好办法,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了。”
“哦,谢科长他们也没办法吗?”冯啸辰问道。
“没办法。”余淳安道,“噪声大的问题是早就存在的,我们过去生产液压泵,不太考虑噪声的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也没人懂。如果不是有日本的泵作为对照,我们也不会想到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技术科都没有办法,你们又打算从哪着手来解决呢?”冯啸辰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是因为技术科那些老爷根本就不懂技术。”韩江月在旁边冷冷地来了一句。
余淳安赶紧拦着她,说道:“小韩,你怎么能这样说,谢科长可是老牌的大学生,技术非常过硬的。”
“余科长你不也是老牌的大学生?依我看,你当技术科长比老谢强多了。”韩江月好不容易逮着开口的机会,便放连珠炮一般地说开了。她这话明着是冲谢成城那帮人去的,其实却是因为看不惯冯啸辰而憋出来的。
余淳安更窘了,呵斥道:“又胡说八道,也不看看有没有外人在场!”
“没事没事,我这个外人从来不传小话。”冯啸辰声明道。他心中暗笑,余淳安很欣赏韩江月是个爱钻研技术的多面手,而韩江月又觉得余淳安比谢成城更适合当技术科长,这俩人还真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哦。好吧,其实,以余淳安的岁数,都够当韩江月的老爹了,莫非韩江月是他相中的儿媳妇?
第三十六章 困油
“其实这个事吧,也不能怪谢科长。”工人叶建生出来打圆场了,他说道:“技术科的事情也多,哪顾得上管这种小事。噪声这个事,放在原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也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娇气了,机器哪有不出噪声的,过去打铁的铁匠怎么活的?”
“就是,这种泵我们都生产了十几年了,也就是这一年才听到有人说噪声噪声的。”邹苏林也附和道。
余淳安对众人说道:“噪声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日本的柱塞泵能够做到低噪声,那就说明我们的柱塞泵有缺陷,不能怪用户挑三拣四。其实咱们国家一直以来也是非常讲究劳动保护的,如果能够降低一些噪声,也能改善一下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不是?”
冯啸辰点头道:“余科长说得对,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人机协调的问题非常重视,除了低噪声之外,操作的简便、省力,机器的外观等等,也都是他们非常关注的。说个简单的例子,机床上的手柄,我们只是要求能够握着就行了,而西方国家则会按照人的手掌形状来进行设计,让操作工握着手柄的时候感觉最为舒适,这在西方叫作人机工程学。”
“嗯嗯,还是冯处长见识多。”何桂华道,“我见过人家厂子里的进口设备,真的像冯处长说的那样,不但好用,而且好看,那上面的按钮都是带点凹的,用手按着很舒服。”
“人家那是发达国家,咱们能比吗?”邹苏林摇头道。
“我倒觉得未必就比不了。”韩江月脱口而出。她也应当算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愤青了,对于周围的崇洋症颇有些抵触。不过,与90后、00后这些新愤青相比,那时候的愤青对于中国的实力还是缺乏底气的,所以她的话说到后面的时候,声音就明显有些弱了。
“我支持小韩这种精神。”冯啸辰笑着鼓励道,“咱们只是比西方晚发展了几十年,又不是比他们蠢。他们能做到的事情,咱们肯定也能做到。”
“哼,喊口号谁不会!”韩江月低声嘟嚷道,她的声音不大,像是自言自语,但又恰恰能够让冯啸辰听到。在她看来,冯啸辰这话简直就是厂领导做报告的那种腔调,听着正能量满满,其实一点干货都没有。
余淳安嘴角咧了咧,想阻止韩江月顶撞冯啸辰,又觉得是一件徒劳的事情,估计说了也白说,而且反而有些欲盖弥彰的意思。他不知道这个丫头为什么就是喜欢和冯啸辰过不去,有个机会就要呛冯啸辰一句。他倒是忘了,上午的时候,他自己对冯啸辰也是一肚子不满的,只是后来感觉冯啸辰似乎有两把刷子,这才改变了看法。
“用户反映有噪声,我们还是要解决的,否则用户就可能要去选择进口的液压泵了,这会浪费我们宝贵的外汇,另外,也会造成我们新民厂的市场流失。”余淳安岔开话题,向冯啸辰解释道。
冯啸辰也没有在意韩江月的冒犯,他向韩江月斜了一眼,以微不可及的幅度耸了耸肩,意思是表示自己不与对方一般见识。他的动作是如此隐蔽,余淳安等人都没有注意到,只有一直在憋着劲找冯啸辰毛病的韩江月看出来了,小嘴顿时又撅上了天。
“余科长,既然技术科那边都没有办法,你在这里解剖这个液压泵又是为什么呢?莫非你们能找出办法来?”冯啸辰问道。
余淳安道:“我也是想试试吧。何师傅、叶师傅他们都是装配液压泵的老手,经验丰富,我想听听他们有什么看法。小韩是个技校生,有文化,而且肯动脑子,所以我把她也吸收进来了。”
“哦,失敬了。”冯啸辰转头看了韩江月一眼,道,“韩姑娘,你说说看,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你叫我什么!”韩江月杏眼圆翻,瞪着冯啸辰质问道。
以当年的语言习惯,冯啸辰对韩江月应当叫“韩师傅”,或者叫“小韩同志”,这都属于比较礼貌的称呼。如果他和韩江月更熟悉一些的话,可以称她为“小韩”,这就是同事之间最普通的称谓了。退一步说,如果双方不熟悉,冯啸辰也不打算表现出尊重,那么可以直呼其名,叫她“韩江月”,别人也不会觉得诧异或者唐突。
当然,如果是女伴之间,称一句“江月”也是可以的,显得比较亲昵。特别亲近的长辈,也可以这样叫,这表明对方对你是非常爱护的。
唯独不合适使用的称呼,就是冯啸辰用的“韩姑娘”这个叫法。这种叫法在中国的城市里已经绝迹多年了,只有个别地方的农村还保留着这种称呼。冯啸辰是个穿越者,在后世,或许是受古装电视剧的影响,某某姑娘这种叫法并不让人觉得陌生,有时候会有些戏谑的感觉。
见韩江月对一个称呼反应这么强烈,冯啸辰在心中偷笑起来。韩江月跟他不对付,他早就感觉到了,而且多少也能猜出几分理由。他才不会介意这种冒犯,相反,还觉得这姑娘挺有点意思的,于是就忍不住想挑逗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