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重工》-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三部委此前的计划中,并没有25立米挖掘机的研制安排。三部委当时达成的共识是,12立米挖掘机已经能够满足大型露天矿开采的需求,样机试制成功后,要经过严格的工业实验,固定设计,然后生产100台以上,投放到各地矿山。在此之后,才会考虑25立米挖掘机的建造工作。”

      冯啸辰继续说道,有关三部委的这个计划安排,在早先的文件中都是明确写着的,而且文件也没有太高的密级,业内的一般工作人员也可以查看。冯啸辰在冶金局的资料室里看过这份文件,对于这个过程是比较清楚的。

      老头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三部委最初的计划的确是这样的。但运动结束之后,中央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原来的计划就不再适用了。煤炭部组织研制25立米挖掘机,也是因为几个大型露天矿的迫切要求。如果国内不能提供这种规格的挖掘机,我们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这也就是我们急于上马这个项目的理由。”

      冯啸辰道:“理由并没有什么错,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能力研制25立米挖掘机?如果计划是建立在沙地上的,那么不管它多么美好,都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呢?”老头反驳道。

      “你怎么知道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呢?”冯啸辰毫不示弱。

      老头倒是一下子被冯啸辰给噎住了,或许他已经习惯了当领导,从来没有人会这样直截了当地顶撞他。那边王亚茹已经准备过来干涉了,老头向她递过去一个眼神,示意她不要多事,然后深深吐了两口气,这才说道:

      “我的理由很充分。在研制12立米挖掘机之前,也有人提出过像你现在这样的疑问,认为以中国自己的力量,不可能研制出这样规格的挖掘机。然后,我们的工人师傅只用了3年不到的时间,就造出了样机,这难道不是对这种置疑的一个最好的回击吗?”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老头的脸上恢复了一些光彩,似乎是觉得自己这个回击非常有力,足以让冯啸辰羞得掩面而走。

      冯啸辰对老头的回答并不觉得意外,他淡淡一笑,说道:“12立米挖掘机样机是如何造出来的,您应当比我更清楚吧?回转电机的质量不过关,在实验中线圈被击穿,不得不让原厂重新绕一个线圈送过来更换。环轨、回转辊子铸造工艺不过关,铸造时候废品率高达80%。液压减速器在国内找不到供货商,国外又拒绝提供,最后使用的是进口15立米挖掘机的备件……”

      “够了!”老头怒道。冯啸辰说的这些,他岂能不知,当初为了这些缺陷,他也曾和技术员、工人一起受过煎熬,听冯啸辰带着数落的口吻这样说,他忍不住便开口训斥了起来:

      “这些不都是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吗?你难道生下来就会这样夸夸其谈,而不是你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教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发展初期,同样有过这样的阶段,不经历这种阶段,怎么会有今天的成熟技术?”

      面对老头的愤怒,冯啸辰毫不气馁,用同样气冲冲的证据继续呛道:

      “问题是,咱们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没有?上12立米挖掘机的时候,我们抱着的就是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只要主机造出来了,配套问题就会慢慢解决。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解决配套问题,甚至没有一个解决配套问题的可行计划。在这种时候又急于推出25立米挖掘机,最终只能是把这种将就凑和的方式在新型号上再重演一遍。”

      老头道:“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就该停在这里,等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再去追赶世界先进潮流?到那时候,别人都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咱们还能追得上吗?”

      冯啸辰反问道:“老同志,我想问问您,你觉得我们国家工业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是体现在12立米与25立米挖掘机的差距上,还是体现在大梁铸件合格率是20%还是100%的差距上?”

      “这……”老头一下子语塞了,他本能地想说点什么来反驳冯啸辰,却分明觉得,冯啸辰的话是如此犀利,一下子就刺破了一层窗户纸,让他看到了一束新鲜的亮光。他隐隐觉得,这似乎就是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的一个答案,在这一瞬间,由这样一个年轻得可怕的孩子说出来了。

      “可是,我们没有时间等。”老头的语气变得低沉下来,“中央给我们下达了新的任务,几个大露天矿的产量必须在五年内翻两番,否则无法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会拖全国经济增长的腿。如果照你说的,先练好内功,再向前发展,我们等不起。我亲自去铸件厂做过调研,他们告诉我,要改进高锰钢铸造工艺,把废品率从80%降到30%以下,他们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国家能够充分保证技改资金的前提下。”

      “这种话基本上也就是托辞吧,或者就是想找个借口向国家申请技改资金。”冯啸辰说道。

      老头的脸一板,严肃地说道:“你其他的话我都可以接受,但这句话,我绝对不能接受。你没有见过那些工人和技术人员是如何夜以继日工作的,为了改进铸造工艺,他们有的人七天七夜都没有合眼,你没有资格这样批评他们。”

      老头的话音里带着威严,这是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威严,让冯啸辰也有肃然的感觉。他沉默了一会,说道:“是的,我唐突了,我向您,也向他们道歉。”

      老头摆了一下手,意思是这件事可以揭过了,他不会追究。冯啸辰说话过于轻佻,这让他觉得不悦,但冯啸辰知错能改,并不强词夺理,这一点又让老头觉得孺子可教。他对冯啸辰说道:“还是说刚才的话题吧,我们国家急需25至30立方米的大型挖掘机,如果我们自己不能造,就只能依赖进口,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冯啸辰道:“很简单,两条腿走路,以引进设备作为条件,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快速地提升我国的装备制造水平。我们不能再满足于拼凑一台设备出来,再自称是给了谁一记响亮的耳光。

      没有现代化的工艺水平,仅仅靠着群策群力,蚂蚁啃大象的方法造出一两台装备,不是我们要的现代化,这仅仅是一种满足领导脸面的政绩工程而已。”

      老头的脸又绿了,或许过去几年中他受过的挖苦,都没有这么短短一会更多。冯啸辰说话也的确是锋芒毕露,老头觉得颇为得意的25立米挖掘机项目,在他嘴里纯粹成了满足领导脸面需要。领导是谁,不就是他吗?冯啸辰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和尚骂秃驴,让他情何以堪。

      可是,这也只能怨老头自己,谁让他从一开始没有向冯啸辰说明自己的身份,临到现在,再摆出身份来让冯啸辰闭口,未免太过丢人了。再说,冯啸辰说的话虽然难听,却正如皇帝的新衣里那位孩子说的话一样,属于众所周知的大实话。

      “你刚才说,

      以引进设备作为条件,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这个提法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中央领导提出来了,经委、进出口委那边都在研究相应的政策。具体到25立米挖掘机,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能说说看吗?”

      老头决定不计较冯啸辰的挖苦,他对这个年轻人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他打算听听冯啸辰有没有什么真知灼见。

      第十七章

      利用他们的竞争关系

      冯啸辰不知道,坐在他身边的这位老者,可不是煤炭研究所的什么所长、总工,而是煤炭部资格最老的副部长,在煤炭行业甚至整个工业系统都属于跺跺脚就能引发一场地震的人物。老爷子名叫孟凡泽,今年已经快70岁了,参与过煤炭系统的许多次大会战,门生故旧遍布中央和地方各级机构,也就是冯啸辰这种愣头青不认识他,换成王伟龙、程小峰等人,恐怕在见到他的第一时间就跪下了。

      孟凡泽今天到煤炭研究所来,也是来查资料的。照理说,这种事情他完全可以让手下的秘书去干,但他今天正好有点闲,也想活动活动筋骨,便撇下秘书,自己到了煤炭研究所。煤炭研究所也是煤炭部的机构,秘书倒不用担心老部长在这个地方会有什么不方便。

      孟凡泽查的资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煤炭建设方面的一些史料。这些资料让他回想起那些【创建和谐家园】燃烧的年代,心里一时有了颇多的感慨。查完资料,他正准备离开资料室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个小年轻在聚精会神地看外文期刊,这让他动了一些惜才之心,于是便上前询问,打算再勉励对方几句,以示老领导对年轻人的关怀。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年纪虽轻,口气却颇为不小,一上来就攻击他主抓的25立米挖掘机项目。这个项目还真让冯啸辰说着了,的确就是一个领导项目,而且就是孟凡泽自己倡导的项目。孟凡泽的初衷当然不是用这个项目为自己树碑立传,像他们这一代的老领导,觉悟是非常高的。

      他的想法是国家迫切需要这样的设备,12立米挖掘机的研制成功,又说明中国工人有能力、有勇气、有决心攻克各种技术难关。他想到自己年龄已经很大了,中央已经提出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求,像他这样年纪的领导人将要陆续离开岗位。在退居二线之前,他想再亲手抓一个大项目,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他的理由也是比较充分的,抓这种大型的攻关项目,他是有经验的,而且他的威望也能让这个项目得到更多的支持。如果他退休了,换一个缺乏经验、缺乏根基的年轻干部上来,这个项目的研发起码要多耽搁三五年时间。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在煤炭部的党组会上提出了这个建议,并马上得到了支持。现在想来,其他的部领导或许也是看在他的资历上,不忍心或者不方便否决他的提案。这种事情照着冯啸辰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了,所以冯啸辰一张嘴,就已经把孟凡泽给得罪了。

      孟凡泽年轻时候是个暴脾气,工作作风极其硬朗,这也是他能够啃下很多硬骨头的原因。上了岁数之后,他的脾气变得好了一些,尤其是在年轻人面前,他总是努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年轻人过于苛刻。冯啸辰遇到这个岁数的孟凡泽,也算是幸运了,如果再早20年,没等他放完那些厥词,就已经被孟凡泽一巴掌拍扁了。

      孟凡泽原来的打算,是听完冯啸辰的话,再给他讲讲艰苦奋斗的大道理,教育教育他要多向工人师傅学习,不要呆在机关里不接地气。可没曾想,冯啸辰的话让他都无法反驳,而且其中有些道理还让他觉得很受触动。孟凡泽是个心态开放的人,对于自己服气的人,他一向是礼敬有加的。冯啸辰虽然年轻,但见识非凡,所以孟凡泽便做出了折节下交的姿态,让冯啸辰全面地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就大型挖掘机来说,目前国外主要是美国、西德和苏联这三个国家的技术比较先进。苏联的大型挖掘机产量较高,但技术发展缓慢,质量也不如美国、西德,而且苏式技术规范与西方技术规范不同,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与西方技术体系接轨,苏联技术对我们的参考意义不大。”冯啸辰道。

      “我同意这个观点。”孟凡泽说道。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重新摸出烟盒点着了烟,冯啸辰看到,也无可奈何。这是人家单位的资料室,资料员都不管,他一个外人更没理由去干涉了。

      “美国方面,大型挖掘机的生产厂家主要是BE公司、Marion公司、施益公司等几家;西德主要是迪马洛公司,其主要产品是大型液压挖掘机。刨除这些产量最大的企业之外,世界范围内生产大型挖掘机的公司还有20多家,斗容最大已经达到了35立米。”

      “不错,你的资料做得很扎实。”孟凡泽赞道。

      冯啸辰道:“我的想法是,我们国家可以选择美国、德国的挖掘机企业进行洽谈,引进大型露天矿急需的大型挖掘机,同时要求这些订货必须由中外双方共同生产,外方有义务向我们提供全套技术图纸及重要工艺,还要负责对我们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掌握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

      “等等,你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吧?”孟凡泽道,“人家的技术,凭什么要教给你?人家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吗?”

      冯啸辰道:“我的理由有二。第一,我们是付钱的,我们可以单独为技术付钱,同时把转让技术作为设备引进的前提条件。西方那些厂商想要获得中国市场,就必须拿技术来换。中国市场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不怕他们不动心。”

      “可是我们也需要设备啊?这不是麻秆打狼两头怕的事情吗?”孟凡泽提醒道。

      冯啸辰道:“这不一样。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而世界上却有20多家能够生产大型挖掘机的公司。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生存都已经是一个问题了,他们还会在乎技术流失吗?而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来说,他们不能容忍这么大的订单落到小公司手里,因为这样会让小公司发展壮大,成为他们的新对手。我们只要善于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不难在他们中间打开一个缺口。”

      “嗯,有道理,就像我们过去打仗一样,利用敌人各个派系间的矛盾,各个击破,所以屡屡能够做到以弱胜强。”孟凡泽总结道,他们这代人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思考问题也容易用战争来类比。

      “那么,这只是你说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呢?”孟凡泽一点都不糊涂,清楚地记得冯啸辰先前是说过有两个理由的。

      冯啸辰笑道:“这第二个理由,就更有意思了。美国也罢、西德也罢,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中国会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您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在他们心里是丝毫不存在的。他们觉得把一些过时的技术转让给中国,并不会让中国变得有威胁。恐怕在您的心目中,也不觉得中国能够威胁到这些西方国家吧?”

      “……”孟凡泽无语了。他口口声声说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外国人能够办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够办到。但中外间巨大的技术差距也时时都在提醒他,要想追上外国人的水平,那是很难很难的,三五十年之内,中国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许再过100年,中国勉强能够与国外相提并论吧?

      这种认识,在当年的领导干部中间是极其普遍的。他们在各种会议上要大谈民族自信,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奈。冯啸辰直接问孟凡泽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让他如何回答呢?说自己相信中国企业能够很快赶上外国,颇有些违心;说自己的确对中国企业没有信心,又不合适。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苦笑了。

      冯啸辰知道孟凡泽的苦衷,也不紧逼,而是说道:“老同志,我可以拍着胸脯跟你说,我坚信我们在30年之内就能够赶上并超过美国、德国,把那么什么BE、迪马洛之类的企业都压迫得无法生存。不过,目前我们还需要保持低调,利用对方对我们缺乏戒心的这个有利条件,从他们手里尽可能多地获得我们急需的技术。就像咱们刚才说的高锰钢铸造难题,如果能够得到迪马洛的指导,我们只需要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攻克,为什么要等待三五年呢?”

      “有点道理。”孟凡泽被冯啸辰说动了,他点点头道,“还有呢,你还有什么想法,不妨一起说出来,让我这个老头子开开眼界,嗯,我去拿张纸来,记录一下。”

      孟凡泽起身去找王亚茹要纸笔,冯啸辰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大钟,不由失声喊道:“哎呀,不好,时间过了!”

      没等孟凡泽拿着纸笔回来,冯啸辰已经飞快地收拾起了自己的东西,向着资料室外面跑去了。

      “喂喂,小伙子,你跑啥,咱们还没聊完呢!”孟凡泽着急地叫道。

      “老同志,我来不及了,末班车快开过去了,我们改天再聊吧!”冯啸辰撂下一句话,人影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常用歇后语之一,麻秆,指剥掉皮的麻秸秆儿,又细又脆,容易折断。狼怕人手里的麻秆儿,人怕细脆的麻秆儿一折就露馅儿。

      第十八章

      部长气得住院了

      冯啸辰跑得这么快,可真不是为了放孟凡泽的鸽子,而是真的担心末班公交车开走,他可就抓瞎了。那年头,街上也找不着出租车,煤炭研究所周围也找不着一个旅店可住。再说,就算有旅店,住店也是需要介绍信啥的,冯啸辰上哪开去?万一没赶上车,他就只能迈着两条腿走上好几公里去赶别的车了,那可是极端悲催的事情。

      当然,孟凡泽那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也让冯啸辰有几分害怕。自己刚才那一会说的话有些过多了,万一对方不能接受,把这些话向冶金局那边一报告,说他妖言惑众,可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既然有个赶末班车的借口,他又何不借机遁走呢?

      “这个小年轻,莽莽撞撞的,像个什么样子!”

      孟凡泽拿着纸笔站在资料室中间,极其恼火地骂道。冯啸辰说的东西,刚刚让他听上了瘾,正想多听几句,冯啸辰却来了个不辞而别,这能不让他生气吗?他心说,你赶个什么末班车啊,一会我安排个小车送你一趟不就得了?

      王亚茹凑上前来,见部长一脸怒气的样子,连忙劝解道:“孟部长,您别跟这种小愣头青一般见识,现在有些小年轻,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

      “没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孟凡泽对王亚茹的评价颇为认同。事实上,孟凡泽说话的意思与王亚茹完全是两码事。孟凡泽是因为过于欣赏冯啸辰,才对他逃跑觉得恼火,所谓骂,其实是一种欣赏的表现;而王亚茹却是以为冯啸辰得罪了部长,正在心里给冯啸辰记着黑账本。

      “这小年轻是哪个部门的,叫什么?”孟凡泽向王亚茹问道。

      果然要秋后算账了,幸好我有所准备,王亚茹心中暗想,她恭恭敬敬地答道:“他是经委冶金局的,叫冯啸辰,您看,这是经委那边开来的介绍信。哼,早知道他是这么一个家伙,我就不该让他进来看资料。”

      “对,不该!”孟凡泽道,他现在的感觉,纯粹就像一个小孩子被人抢起了心爱的玩具,满心都是沮丧,他对王亚茹说:“你记一下,明天如果他还要查资料……”

      “我马上把他赶走。”王亚茹抢答道。

      “什么赶走!”孟凡泽一瞪眼,“我是说,让他查,他想查什么就让他查什么,不用限制他。然后你再给我办公室打电话,在我赶到之前,不许他离开,就是绑,也得把他绑住,明白了吗?”

      “我明白了,孟部长,您就放心吧!”王亚茹斗志昂扬地说道。这也就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在作怪了,她居然没有听出孟凡泽这番话里透着一股欣赏之意。在她想来,孟凡泽的意思就是要让她拖住冯啸辰,实在不行可以动用武力。总之,一定要等到孟部长亲自带人过来收拾他,绝不能让这个得罪了部长的小屁孩子再次逃走了。

      孟凡泽不知道王亚茹心里那些盘算,他还以为自己刚才与冯啸辰的谈话已经被王亚茹看明白了,很明显,自己对于这个孩子是非常重视的嘛。作为一个被部长重视的人,该如何接待,小王还会不清楚吗?

      “丝……”交代完这些,孟凡泽从刚才的亢奋情绪中恢复过来了,这才觉得自己的腰有点酸疼,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伸手在腰上【创建和谐家园】了几下。

      王亚茹把孟凡泽脸上痛苦的表情看了个真切,连忙问道:“孟部长,您怎么啦,要紧不要紧?哎呀,现在医务室都下班了,要不要我给您叫车子去医院?”

      孟凡泽道:“没事,我没啥……去医院?嗯,我倒真的得去趟医院,这样吧,你给你们办公室打个电话,让他们马上给我安排个小车过来,送我去南郊医院。”

      冶金局来了个小伙子到资料室查资料,跟孟部长吵了一架,把孟部长气得去医院了……

      这个惊人的消息迅速地被办公室主任汇报给了所长徐吟秋。徐吟秋勃然大怒,先是把王亚茹叫来训了一通,说她不该随意放外人进资料室,更不该在那小伙子与部长发生争吵的时候袖手旁观。王亚茹有心解释说是部长不让她上前,但徐吟秋哪里会听这个,挥挥手叫她回避,然后便一个电话拨到了经委冶金局的办公室,开始兴师问罪。

      要说起来,这就是通信技术不发达惹的祸了。如果孟凡泽身上带着手机,徐吟秋事先向孟凡泽求证一下,也不至于闹出这么一个乌龙。孟凡泽坐着所里的小车走了,说是去医院,可具体哪个科室哪个病房都不知道,徐吟秋想联系也联系不上。所里又没有其他的小车在家,徐吟秋没法追到南郊医院去问个究竟。没办法,他只能先找冶金局理论一番,这样万一部里回头找他了解情况,他也可以说自己已经在着手处理了。

      “什么?小冯在人家单位和孟部长大吵大闹,把孟部长气得住院了?”

      话传到冶金局的时候,就已经扭曲成这样了。冶金局办公室主任刘燕萍不敢怠慢,一个电话就通知了田文健,让他抓紧时间向罗翔飞汇报,看看该如何处置。

      哈哈,都用不着我出手,这小子自己就先出事了!

      田文健接到报告之后,第一个感觉便是如此。虽然知道把人家单位里的部长气病了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甚至有可能牵连到罗翔飞,但田文健心里就是觉得痛快,像是大热天吃了一盒冰淇淋一般。

      还是太年轻啊,少年得志,都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过去在罗局长面前信口开河,不知道哪句话让罗局长看重,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玩艺了,胡说八道都说到煤炭部去了。孟部长那是什么人,连罗局长在他面前都只能自称一句小罗的,冯啸辰居然跟他顶牛,还把他气得住院了,这下我倒看你如何交代。

      心里这样想着,田文健的脸上却是带上了凝重、痛惜、忐忑的表情。他怯生生地走进罗翔飞的办公室,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局长,出了点事情……”

      “怎么?”罗翔飞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来,看了田文健一眼,问道:“出什么事了?”

      “是小冯,冯啸辰,他可能闯祸了。”田文健说得非常艺术,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和冯啸辰亲如兄弟,冯啸辰闯了祸,他千方百计想替冯啸辰隐瞒,却又瞒不住,只能痛苦万分地向罗翔飞汇报。

      “小冯闯祸了?”罗翔飞果然有几分在意,说道:“你别吞吞吐吐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严重不严重?”

      “比较严重。”田文健道,“是这样的,上次您交代叫小冯去查一些矿山机械方面的资料,我向他传达了。昨天,他提出有一份资料在咱们资料室没有,需要到煤炭研究所的资料室去查,我也是出于做好工作的考虑,就同意了,让办公室给他出具了证明。”

      “这也不算什么啊。”罗翔飞道。

      “是的,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早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我就不该让他一个人去,应当陪他一块去的。”田文健满脸懊悔的样子。

      罗翔飞道:“怎么,他在那边违反人家的纪律了?”

      “不止如此。”田文健道,他做出迟疑的样子,直到罗翔飞快要忍不住开口催他说话的时候,他才像是下了决心一般地说道:“他在那边遇上了孟部长,然后也不知道咋的,突然和孟部长吵起来了。”

      “孟部长!”罗翔飞这一惊可真的非同小可,他当然知道田文健说的孟部长指的是谁,这样一位在业内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冯啸辰居然和人家吵起来了,这还了得。

      “这还不算什么。”田文健恰到好处地继续补刀了,“孟部长看他年轻,也没跟他计较。可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居然把孟部长气得住院了。”

      “啊?”罗翔飞的嘴张开就没再合上,他没想到冯啸辰闯的祸会这么大。仅仅是和孟部长吵架,就已经算是骇人听闻了。他竟然还把孟部长气得住院了,这得是多大的罪过啊,说是十恶不赦也绝对不为过了。

      “小冯人呢?”罗翔飞强按着心里的慌乱,对田文健问道。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去指责冯啸辰也没什么意义,还是先了解情况事情的原委,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还有,如果煤炭部方面追究下来,自己应当如何尽最大的可能去保护冯啸辰,毕竟冯啸辰是自己带回京城来的,而且是一个颇有前途的年轻人,因为一时的失误而毁了他的前途,罗翔飞也觉得可惜。

      “小冯回来了,小冯回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