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武藤先生,阿部先生,今天的事情,我希望只是一个不太令人愉快的插曲,只要两位先生能够端正态度,及时纠正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可以既往不咎。事情已经非常明显,防蚀片裂纹的事情,是由于贵公司设计上的缺陷,我们希望贵公司能够对此进行补救,我们还是非常信任九林公司的技术的。至于因为双方意见分歧导致的误工损失,我们可以做一些让步,不要求贵公司完全赔偿,不过,这将取决于你们维修的速度。”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得敲打敲打
谈判终于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宾主双方互相握手道别。两个日本人如往常一样向每个人鞠躬致意,只不过大家注意到他们弯腰的角度比前几日要大了几分。电厂的众人也如往常一样笑脸作答,但这一次他们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笑得那样灿烂喜庆。
按照中方一向秉承的与人为善的原则,赵书平同意对于此前造成的误工不追究日方的责任,日方应当立即派遣技术工人到中国来维修汽轮机组,对所有出现裂纹和剥离的司太立合金片依据损坏情况进行更换或者补焊。目前还在运行的另外三台九林机组也将在用电淡季启动大修,届时日方将全力配合对合金片的检测和修复。
武藤秀夫他们则声称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愿意为中方无偿修复出现问题的机组,包括目前尚未启动大修的另外几台机组。维修工人的所有花费都由九林公司负担,不需要麻烦中方。此外,出于一切为客户着想的原则,他们会以最快速度派出工人,绝不会耽误平河电厂的旺季生产任务。
双方都没有再提责任的事情,似乎这已经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双方重温了过去几年合作中结成的深厚友谊,并互相向对方的家人表示了亲切的问候——虽然中方的人员在私下里早就反复问候过武藤和阿部两家的几代女性亲属了。
田高峰负责陪同两名日本人返回宾馆,并要负责安排他们的晚餐。众人把他们送出办公楼,看着吉普车开走,这才齐齐地回头,呼啦一下把冯啸辰给围住了:
“冯处长,太感谢了!”
“冯处长不愧是中央来的,比我们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我最佩服冯处长的,就是刚才会上拍的那一下桌子,【创建和谐家园】,老子早就想冲这帮小鬼子拍桌子,还是不如冯处长有底气啊!”
“你就拉倒吧,在日本人面前点头哈腰的,搁在当年,你就是个汉奸。”
“你比我强到哪去了,冯处长来之前,你不也不敢说话吗?”
“我有什么办法,厂里有纪律……”
众人鸡一嘴鸭一嘴的,对冯啸辰的那份崇拜真如滚滚黄河,滔滔不绝了。一直躲着没敢去参加会谈的葛家明听到消息,也喜滋滋地跑出来,拍着冯啸辰的肩膀赞道:“小冯处长,你真是了不起啊,三两句话就把我们的难题给解决了。如果不是你给我们指点迷津,我们这一次还不定要吃多大的亏呢,那帮小鬼子,可真敢漫天要价啊。”
“葛总工,小冯处长刚才可不是仅仅是三两句话的事情,他是拍案而起,对着那两个小日本大声喝道:
你们有种的敢签字吗!我去日本【创建和谐家园】你们!这一喝,把两个小日本可给吓傻了……”李力在旁边添油加醋地描述道。
冯啸辰笑道:“鲁莽了,刚才我太鲁莽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我倒觉得,小冯处长鲁莽得恰到好处。”赵书平道,“你那几句话,说得太痛快了,我们早就该这样说了,唉……”
这一声“唉”可是意味深长,包括葛家明在内,众人都有些尴尬了。明明是对方胡搅蛮缠,自己作为花钱的一方,居然还忍气吞声,也实在是窝囊。看看人家冯啸辰,一张嘴就敢直斥对方是敲诈勒索,还说要去日本的【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对方,结果那个什么牛烘烘的武藤不就怂了吗?连解释再道歉的,看着就让人解气。
如果当时拍案而起的不是这个外面来的小冯处长,而是平河电厂自己的领导,那该多好,日后出去吹牛的时候,可是一份真材实料的谈资啊。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这个小冯处长,谁敢这样对外宾说话呢?就算是到了现在,让他们去向外宾再撂几句狠话,他们心里也得打鼓,万一上面追究他们不尊重外宾的责任,可怎么办?
冯啸辰看看众人,笑着说道:
“其实吧,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没什么区别。国外的公司都是讲究用户是上帝的,咱们花钱买他们的东西,是看得起他们,他们应当为我们提供服务,否则以后我们就不买他们的东西了。日本的技术的确比我们强,我们需要他们的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低三下四地求他们。九林公司也是有竞争对手的,东岛、上川这些公司都对九林虎视眈眈的,想抢他们的市场份额。此外,美国、西德、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的发电设备技术也都很强,九林公司如果敢把咱们惹急了,以后咱们整个国家都拒买他们的产品,他们可就死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本质上是怕我们的。”
“小冯处长说是太好了。唉,不愧是国家经委的干部,看问题的角度就是比我们这些山沟里的土包子高明得多啊。”赵书平感慨道。
冯啸辰摆摆手,以示谦虚,接着又说道:“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日本的民族性,我们也得了解。日本这个民族,一向是欺软怕硬的。你对他服软,他就骑到你的头上来;你对他强硬,他反而会服你。美国当年向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现在你看,日本人把美国当成了亲爹。”
李力哈哈大笑,道:“太形象了,小冯处长,你说的太形象了。没错,以后咱们对日本人就是不能客气,好好敲打敲打,他们没准就老实了。”
“各位,你们就在这里围着小冯处长,不太合适吧?小食堂已经准备好饭菜了,小冯处长,还有严矿长、宋处长、小宁他们为咱们厂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咱们怎么不得来个一醉方休?”
胡书会走上前,笑呵呵地向众人说道,他身边跟着严福生、宋维东、宁默等冷水矿来的人。听说冯啸辰又成功地把日本人给收拾了,严福生的老脸笑得像朵菊花一般,他知道供电指标的问题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小食堂摆开了一张直径三米的大圆桌,桌上摆着十几个一尺多的大海碗,里面放着鸡鸭鱼肉等菜。电厂也算是重工业企业,作风比较粗犷,吃饭上的也都是硬菜,喝的则是当地产的烧酒,起码都是60几度。
电厂的厂长肖建川因为在省里开会,没能来陪冯啸辰一行吃饭,不过在葛家明通过电话向他报告了谈判情况之后,他连说了七八个“好”字,然后下令要求在厂里的领导必须全部出来作陪,务必要让冯啸辰这个首席功臣吃好喝好,至于酒宴之后要不要安排点一条龙的大宝剑之类,那就不足为了外人道了。
冯啸辰略有些酒量,但也架不住电厂党政两套班子加上各科室负责人的轮番攻击。宁默和宋维东二人主动出来帮他挡酒,电厂的众人碍于冯啸辰的身份,也不便真的把他灌倒,意思到了之后,便与冷水矿的几位捉对厮杀起来,场面颇为壮观。
喝到七八成醉,众人的舌头都已经开始不听使唤的时候,严福生端着酒杯来到了葛家明的身边,借着酒劲说道:“葛总工,我再敬你一杯。我们矿山上的人不会说话,意思都在酒里。关于我们想要点用电指标的事情,还得麻烦葛总工帮忙,我先干了,你随意就好。”
说着,他便举杯欲饮。葛家明哪会让他这样把酒喝下去,连忙伸手拦住,说道:
“严矿长,你说这话就是打我们平河电厂的脸了。说句实在话,我们电厂也有电厂的难处,给谁多少电,那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我们充其量也就有点建议权而已。不过,谁的面子我们都可以不给,你们冶金系统的人情,我们算是欠下了,再不给你们面子,那可就不是人了。严矿长你说说看,你们想要多少指标,等我们肖厂长回来,我们商量一下,看看怎么跟北方电管局说这事。”
严福生道:“我们要的也不多,一年30万度足够了。具体的情况,我向胡厂长已经介绍过了,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上千待业青年,要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所以开了一个石材厂,用电指标就有些不够了。”
“30万度啊……”葛家明皱起了眉头,显出为难的样子。
30万度电,对于整个北方电管局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大数字。以平河电厂在电管局的地位,提出给哪个关系户增加30万度电,带着“帽子”把指标转给辽宁省电力局,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以冯啸辰帮他们解决的难题相比,用30万度电来还人情也不算太多,一台25万千瓦机组多趴窝一天,少发的电也得有几百万度了。
话归这样说,葛家明却不能马上答应,甚至最终还得和严福生讨价还价一番,把指标压一点,比如压成一年28万度,这样才能够显得出人情的价值,以免对方觉得自己的指标来得太容易,同时也避免以后有其他单位提出类似的要求。
“葛总工,刚才我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想向您请教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正在葛家明假意沉吟之际,冯啸辰笑呵呵地走了过来,似乎有要打岔的意思。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电用不完
“什么问题?”葛家明问道。
冯啸辰道:“听日本人说,咱们的机组所以出现这么大范围的防蚀片裂纹,主要是因为机组反复启停所致,这一点赵总工在下面的时候也证实了。我听说火电机组是比较忌讳反复启停的,为什么咱们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你就问这个?”葛家明有些懵了,这都是哪跟哪的事儿啊,刚才不是还在说用电指标的事情吗?莫非你和老严不是一伙的?
严福生也傻眼了,他正想趁着酒劲找葛家明把用电指标的事情落实下来,葛家明的话都已经说到一半了,冯啸辰这是来搅的什么局啊?就算你喜欢钻研业务,石材你也懂点,发电你也懂点,甚至还莫名其妙地挂着一个林北重机的副处长的头衔,你不会换个时间来找葛家明讨论吗?
难道是冯啸辰觉得冷水矿没明确把这桩功劳算在他头上,他要上前来抢功?
尼玛,你的功劳谁都看得见,别人能抢得走吗,你至于这么性急吗?
冯啸辰却如不知道他们俩的心思,依然笑嘻嘻的,对葛家明道:“我对电力系统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想向葛总工请教一下。”
“哦哦,请教倒不敢当。”葛家明收起了自己的狐疑,既然冯啸辰要问,他就说说好了,反正也不是什么秘密。
“小冯处长说得很对,机组反复启停,的确是电厂的大忌,这一启一停浪费多少能耗就不去说了,最关键的就是对汽轮机和电机的损害。蒸汽压力骤增骤减,对叶片、阀门等等都会有损伤,正常情况下,我们是要竭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可光我们这样想是没用的,用户用电可不会考虑我们的想法。白天工人上班生产,用电量大,我们需要开足马力发电。晚上工人下班,用电量少,我们就不得不关掉一些发电机,这叫做调峰。因为电是不能储存的,如果发出来的电用不完,就会白白浪费。如果我们这个电网里有几个大型水电站,利用水电站来进行调峰,当然是最好的,因为水轮机的启停比汽轮机启停要容易得多,损害也不会这么大。可我们北方电管局就没有大型水电站,只能靠汽轮机启停来实现调峰。”
葛家明说的情况,在当年是十分普遍的。由于电网被分割成若干个部分,水电和火电之间很难进行协调,这也就是后来国家要倾注重金建设全国统一大电网的原因之一。三峡工程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成为全国电网的一个重要调峰电站,三峡位于中国腹地,距离华南、华东、西北几大电网的距离都在经济送电半径之内,同时装机容量又极其庞大,所以能够发挥良好的调峰作用。
在后世,为了给供电不稳定的风电、太阳能电站调峰,人们还要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低谷的时候用多余的电能把水抽到高处,等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实现调峰的作用。
在80年代初,国家还没有这样的力量来整合电网以及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的频繁启停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这种情况也并非在中国存在,冯啸辰说的那家日本的千贺电厂,也是因为调峰的缘故而出现机组的每日启停。九林公司事先没有预见到机组会在这样的条件下运行,设计时没有留出余量,才导致了千贺电厂以及平河电厂的这种情况。
冯啸辰其实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他所以要装傻,只是为了把葛家明的话引出来。听到葛家明的解释,他呵呵笑着说道:“这就奇怪了,一方面是严矿长他们因为缺电而无法生产,另一方面葛总工又说你们发的电用不完,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因为……”葛家明正想再解释一句,忽然察觉到冯啸辰的话里充满了玄机,他心念一动,问道:“冯处长的意思是说,冷水矿可以错峰用电?”
“错峰用电有什么好处吗?”冯啸辰反问道。
“如果冷水矿可以考虑错峰用电,我们可以让电管局给你们批60万度。”葛家明毫不犹豫地说道。
所谓错峰用电,就是在用电调峰的时候不用电,等到别人下班不用电了,你才开始用,这样就避免了与其他人抢电,同时还能够提高低谷时候的用电负荷。如果有比较多的单位能够选择错峰用电,平河电厂也就不需要在晚间关闭一部分电机了。
可以这样说,冷水矿如果愿意选择错峰用电,则非但不是给平河添麻烦,反而是在帮平河电厂削峰填谷,是一件葛家明乐于见到的事情。所以冯啸辰一问,他便爽快地把原来准备答应的30万度电一下子提高到了60万度。
其实,许多国家都有鼓励错峰用电的措施,比如规定晚上零点之后到天亮之前的电价比白天低,从而吸引高耗能产业把生产时间调整到晚上。当然,即便是如此,许多企业还是不会选择错峰用电这种方式,因为这意味着工人要上夜班,夜班的工资标准是会比白天要高一些的。
冯啸辰可不是会被葛家明的慷慨所蒙蔽,他摇摇头道:“错峰用电本来就没什么压力,对电网反而还有好处,你们仅仅是给冷水矿增加用电指标,这可不是合作的态度哦。”
葛家明笑道:“小冯处长,听你这意思,我们还得给冷水矿发奖金罗?”
冯啸辰道:“发不发奖金倒是无所谓,最起码,电价方面应当打个折扣吧?”
“这个我们还真做不了主。”葛家明老老实实地说道,“其实,我们向电力部提出过这个意思,希望能够采取差别电价。白天贵一点,晚上便宜一点,引导企业转到后半夜去生产。可要这样做,就需要给企业另装一块电表,白天走一条线,晚上走另一条线,否则就没办法区分了。电力部那边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具体到如何操作,就有些困难了。”
“那如果冷水矿的石材厂可以单独走一条线,白天拉闸,后半夜才合闸,是不是就可以享受差别电价了呢?”冯啸辰问道。
葛家明苦着脸,说道:“小冯处长,这件事真的不是我们能说了算了,实在不行,你去找电力部商量商量,如果部里同意,我们没啥意见,反正电费也不是归我们收。不过,如果冷水矿同意只在后半夜生产,我们的确可以帮他们协调更多的用电指标。后半夜的电本来就是多余的,能有人用,我们还巴不得呢。”
“严矿长,你看呢?”冯啸辰把头转向了严福生,问道。
严福生听着他们俩的交谈,心里对冯啸辰的佩服又多了好几分。30万度电的要求,他是壮着胆子提出来的,本身还做好让葛家明砍上一刀的准备。要知道,他们一直求到省计委和省经委那里,省电力局也才给了他们3万度电,他这一下子提出要30万度,平河电厂就算是冲着冯啸辰的面子不好意思不给,砍一刀减掉一半总是可以的吧?
此外,用电这件事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年要到了30万度,明年又怎么办呢?冯啸辰帮了电厂一个忙,人家还一次人情就罢了,还能年年都还人情?
可冯啸辰居然想出了错峰用电这样的高招,一下子就找到了葛家明的软肋,让他毫不犹豫地把30万度的指标又翻了一番。
错峰用电就是在后半夜用电,一天大概能用上6个小时的样子。如果冷水矿能够添几台设备,一天干满6个小时也足够完成出口任务了。至于说后半夜上班,对于冷水矿来说就算不上什么了,采场的工人连轴转也是常态,这些待业青年都是大姑娘、小伙子,年纪轻轻,也没什么家庭拖累,上个夜班有什么不行的?
如果真的能够弄到一年60万度的指标,那么石材厂除了完成德国的订单之外,完全还有余力去开拓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市场,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情?
听到冯啸辰征求自己的意见,严福生上前一步,爽快地说道:“没问题,如果葛总工能够帮我们要到60万度的指标,我们就把生产挪到后半夜好了,总不能给葛总工添麻烦嘛。”
“麻烦的话,倒是不必说了。”葛家明道,他想了想,又说道:“要不这样吧,我先做个主,给你们争取15万度的白天用电指标,再争取60万度的后半夜用电指标,你们可以把用电量大的生产挪到后半夜去,白天的生产也还可以照旧进行,冯处长,严矿长,你们看如何?”
“那当然好了!”严福生喜出望外,有15万度的白天指标,只要节省着点用,足够用上一年了。正如葛家明建议的,把耗电多的生产挪到晚上去,用那60万的后半夜指标。这样一来,白天的生产也不会耽误,晚上则可以多安排一些人,加大点强度,这是何其美妙的事情啊。
他当然清楚,葛家明没有如一开始说的那样,让他们只用夜间指标,而是另外给了15万度的白天指标,完全是看在冯啸辰的面子上。
这个小冯,唉,冷水矿又欠下他一份人情了。
严福生在心里无奈地想到。
第一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要有肉有蛋
这场酒宴以冷水矿的所有人全部躺倒而告结束,冯啸辰因为被当成上级领导的缘故,没有被灌太多的酒,总算是保持了一些清醒,没有出丑。
众人在电厂镇上住了一宿,第二天又由李力陪着吃过了早餐,这才启程返回冷水矿。在此之前,葛家明已经通过电话向厂长肖建川通报了冷水矿方面的请示,肖建川完全同意葛家明答应的条件,让葛家明给北方电管局打电话联系此事。在严福生他们回到冷水矿的时候,依川供电所的电话也打过来了,通知他们省电力局已经给他们追加了供电指标,冷水矿石材厂不再受到限电的威胁了。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小冯出马,一个顶俩。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办成的事情,小冯一去就办成了,实在是了不起啊。”
在矿部办公楼前,潘才山拉着冯啸辰的手,热情地说道。如果说此前他对冯啸辰还有些上次的积怨没有化开,说话有些半心半意,现在他已经是完全服气了,从前的事情在他心里已经是一笔勾销。
他不这样想也不行,冯啸辰表现出来的能量,已经超出潘才山的想象了。如此年轻的一个干部,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冷水矿一干领导都逼到墙角去,不得不答应接受自卸车工业试验,如今他又是凭着几句话,折服了九林公司请来的日本人,帮平河电厂解决了这么一个大难题。把有如此本事的一个人当成敌人,绝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他更愿意化敌为友,从此把冯啸辰待为上宾。
冯啸辰能够感觉得到潘才山态度上的转弯,他呵呵笑道:“潘矿长,你太过奖了,其实这一次的事情的确是个巧合,我恰好看到过日本那边的一则资料,正好捅到九林公司的软肋上了。如果没有这则资料,我只怕也是一筹莫展的。”
严福生在旁边说道:“小冯处长,你就别谦虚了。你看到了资料的确是一个巧合,但我听赵总工说了,你在当时可是对着那些日本人拍了桌子的,啪啪啪几句狠话一撂,当即把几个日本人吓得尿了裤子,啥条件都答应了。换成其他人,谁能有你这样的气魄?”
“等等,老严,你刚才叫小冯什么?”潘才山一下子没回过味来,怎么回事,这个小冯还是个处长?难道因为上次的事情,他被冶金局提拔成处长了?
严福生道:“潘矿长,咱们都被小冯处长给蒙了。他到冶金局之前,是林北重机的生产处副处长呢,和罗冶的王处长一样,都是借调过来的干部。”
有关冯啸辰在林北重机的任职,平河电厂还专门去找正在厂里帮助维修卸煤机的林北重机的工人了解了一下,结果人家还真知道这件事,说的确有这么一位副处长,还曾经和他们厂的副总工彭海洋一块出过差,彭海洋回来之后对他赞不绝口。
有了林北重机内部职工的背书,平河电厂的干部们对冯啸辰的身份就不再怀疑了。严福生也是听胡书会说了这方面的情况,才知道这位他一向认为只是个小人物的冯啸辰居然和他的级别一样,这可让他跌破了眼镜。
当然,关于冯啸辰这个副处长是怎么当上的,严福生一直都没有弄明白。在他想象中,冯啸辰应当是先在林北重机任职,然后才被冶金局借调上来,这就和王伟龙的情况一模一样了。
听到严福生的介绍,潘才山也是大为惊讶,啧啧连声道:
“原来是这样的,哎呀呀,真是……真是年轻有为啊!”
“只是机缘巧合罢了。”冯啸辰也不过多解释,只是摆着手,做出一副低调的样子。
依潘才山的意思,冯啸辰立下如此功劳,中午理应安排一顿丰盛的大餐予以酬谢,接下来则是请他到周围游玩几天,等他要回京城的时候,再送上一份丰厚的礼物,这就是一个圆满的安排了。
对此,冯啸辰给予了婉拒,他表示头天在电厂喝得太多,现在还是头昏脑涨的状态,中午不宜再大吃大喝了。他向潘才山提出,自己想到采场去看看自卸车试验,请矿部给他安排一辆小车过去。
“难怪小冯年纪轻轻就能够当上处长,这种工作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潘才山赞道,“也罢,庆功宴就安排在晚上吧,到时候我把矿上的领导都叫上,请罗冶的王处长也一块过来,咱们喝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