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重工》-第10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天,阮福根专门跑到招待所,把董岩叫出去,除了满脸兴奋地告诉他自己已经和重装办达成了初步协议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让董岩届时帮他把把关,看看可以接哪些业务。此外,他又表示未来等拿到分包业务之后,要请董岩去厂子里进行技术指导,毕竟董岩是海东化工设备厂的技术处长,比会安化机厂的那些技术人员水平高得多了。

      董岩性格上多少有些懦弱,遇到这种事情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绝才好。他既不便拒绝阮福根的要求,又怕马伟祥会不高兴,一时间便纠结了起来,结果,阮福根误以为董岩是在拿腔作调,当即表示,自己不会让董岩白干,未来他去厂里指导技术,一天起码给100块钱的劳务费,等事成之后还有加倍的酬劳。

      董岩打发走阮福根,脑子昏沉沉地回到招待所,这几天一直都没缓过劲来。这其中,担心马伟祥不高兴的成分只占着很小的一部分,他想得更多的是阮福根向他许下的酬金。

      一天100块!

      大化肥设备的建设周期是两到三年,分包任务最起码也要干上一年以上。以会安化机厂以及全福机械厂的技术实力,即使是分包一些难度最小的业务,也必然需要有董岩这样的技术专家经常去提供指导。

      就算每个月去两天,一年下来就是24天,那就是足足2400块钱啊!

      如果一个月不止两天,而是4天呢?

      再如果赶上有什么比较大的技术问题,需要自己在那里多呆几天呢?

      董岩发现自己的脑子已经算不来这种小学二年级的题目了:2000块钱、4000块钱甚至更多,还有事成之后的加倍酬劳。

      天啊,这得是多少钱啊!

      董岩每次回老家的时候,都能听到家里人说阮福根赚了大钱,具体是10万还是100万,谁也说不清楚,反正是很有钱的样子。董岩心中羡慕之余,也曾无数次的幻想过能够从阮福根那里得点外快,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他万万没有想到,幸福居然来得这么突然,只是因为自己向阮福根泄漏了一点口风,就能换来如此大的回报。

      作为一名国营大厂的技术处长,董岩的工资也算是挺高的了,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改革以来,市场放开了,各种好东西层出不穷,相比之下,自己那点死工资够干什么用的?

      厂里早就有些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外面捞外快了,董岩也有这份心,却始终找不到机会。

      现在好了,机会就在眼前!

      彩电!【创建和谐家园】门的冰箱!【创建和谐家园】洗衣机!自家老婆唠叨了多少回的那些时尚家电,很快就将不再是梦想了!

      就在他想入非非之际,马伟祥让人把他从房间叫到了这里,并把一张刊载了阮福根事迹的报纸杵到了他的面前。

      “你看看,你那个什么老乡都干了什么好事!”马伟祥怒气冲冲地说道。

      董岩接过报纸,看了几行,脸就白了。老叔啊老叔,你去接业务也就罢了,还说什么“愿立军令状”的话,这不是把马伟祥他们都给逼到墙角去了吗?他心里也明白,其实阮福根是否真的说了这话并不重要,即使阮福根没有这样说,罗翔飞也会让记者这样写,目的就是为了给马伟祥他们这些人上眼药。可这样一来,马伟祥肯定是要恨上了阮福根,而他董岩自然也就要受这无妄之灾了。

      “马厂长,这件事……我真的不知情啊。”董岩磕磕巴巴地说道。

      “重装办招标的事情,不是你告诉他的?”马伟祥问道。

      董岩道:“我没跟他说太多……当时他问我为什么来京城,我就说有这么一桩事,剩下的都是他自己问出来的。”

      “你现在去跟他说,叫他自己到重装办去,把这件事推掉。你如果办不成,回了海东,你就不用去技术处上班了,直接去劳动服务公司吧。”马伟祥霸道地说道。

      “这……”董岩都快哭出来了,自己好端端的一个技术处长,到劳动服务公司去上班算个什么事啊?那可是厂子里安置待业青年的地方,每天就是打扫打扫厂区的卫生,夏天卖卖冰棍之类的。

      “马厂长,阮福根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决定的,我哪说得动他啊。”董岩用哀求的语气说道。

      “算了,老马,你也别逼董处长了。”邓宗白发话了,他看出马伟祥是在大家面前有点下不来台,拿董岩当了个出气筒。他对董岩说道:“董处长,你还是先回房间去吧,这件事,也不能怪你。”

      “谢谢邓厂长。马厂长,你看……”董岩看着马伟祥,请示道。

      马伟祥向他挥了挥手,董岩像是蒙了大赦一般,赶紧溜了。看到董岩离开,邓宗白对马伟祥说道:“老马,这件事情,现在怪谁也没用了,咱们还是商量商量看,该怎么处理才好。”

      “还能怎么样?继续扛呗。”马伟祥赌气地说道。

      时永锦道:“恐怕不好扛了。有了阮福根这样一个典型做对照,咱们就显得太突出了。万一经委和化工部那边对这件事重视起来,咱们就不太好说话了。”

      “依我看,罗翔飞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他肯定还要再做文章。”程元定说道。

      第二百五十六章

      只能屈服了

      程元定猜得没错。《工人日报》在报道了阮福根事迹的第二天,紧接着便刊登了一篇评论,题目叫

      《论“愿立军令状”的企业家精神》。作者在开篇声称自己是看了前一天的报道,有感而发、不吐不快,随后,便开始长篇累牍地讨论什么叫做勇于担当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建设四个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等等。文中还特别提到了前一篇报道中写过的

      “少数国有企业领导人”,批评他们缺乏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迎难而上的意识等等,难以成为国之栋梁。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把前一篇报道中遮遮掩掩不好意思说出来的东西,在此全都挑破了。

      文章的署名是国家社科院一位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但程元定他们用脚后跟去思考也能够猜出,这肯定是重装办授意写的,甚至有可能是重装办让人先写好了,再请这位经济学家署名背书。毕竟有关阮福根的报道是头一天才刚刚刊登出来的,一夜之间就有了评论稿,真以为经济学家都是闲得没事干的人吗?

      这还没完。到第三天,报纸索性辟出了一个整版,讨论有关现代化建设中企业家责任的问题,参与讨论的有经济学家、部委官员、企业领导甚至普通百姓。后者的意见是以所谓

      “读者来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打头便是一句“

      我是一名有着30年工龄的老工人,看过……之后,感慨万千,不吐不快……”

      “尼玛的不吐不快啊!”

      程元定差点把一口老血给不吐不快出来了。

      都是照着领导意图写的稿子,还装什么不吐不快的梗,像是多么有正义感似的,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罗翔飞这是打算干什么呢?凭这样几篇文章,就想让咱们就范?”

      “我看啊,他就是在隔空喊话,等着我们回答呢。”

      “老子就不理,他能怎么样?反正来京城也这么多天了,厂子里还一堆事情呢,我明天就回去,让他唱独角戏去!”

      “呵呵,你以为你真的能够一走了之?”

      “他还能怎么样?”

      “报纸上连发了三天文章,是个领导就能看出味道来,咱们如果不吭声,上头会怎么想?”

      “……草,这不是要逼良为娼吗?”

      “……”

      厂长们叫骂了一番,声音却是越来越小了。谁都知道,报纸是有关部门的喉舌,不会随便说话的。既然报纸这样说了,就表明有关部门对此事非常重视,领导很生气,事情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你装聋作哑是混不过去的,因为领导的上面还有更大的领导,这些更大的领导也会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必然会表示关心。你如果不作出一点反应,就是给你的领导添堵,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他妈的,看来咱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有人怯怯地开了头,说出了大家都在想却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

      “是啊,没办法,谁让人家官大呢!”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我看纯粹是瞎指挥,咱们要不就先去跟重装办把协议签了,回头等着他们的笑话就好了。”

      “哼,那个什么敢立军令状的暴发户,我看迟早要出事,到最后还得咱们这些骨干企业给他擦【创建和谐家园】。你信不信,重装办肯定要求到咱们头上来的。”

      “我才不理他呢,签完协议,我就照着协议做,协议之外的事情,我一概不接,不是说什么商品经济意识吗,老子就给他来个正宗的。”

      大家纷纷发着牢骚,同时期盼着阮福根之类的乡镇企业出点问题,以便让他们出口恶气。不过,牢骚发完,大家也就没啥好说了,只能一个一个地前往重装办,去接受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同时签下用他们私底下的话说叫做

      “丧权辱国”的责任书。

      “罗主任,我们可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一点折扣都没打。到时候有出国学习的机会,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老罗,我也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要不我们宁可不接这桩业务。我可是把乌纱帽都押在你这里了,你可别让老哥我坐蜡啊。”

      “谢处长,我怎么听说你们那个先进典型,叫什么阮福根的,只接了点二类容器的任务,到我们这里怎么就成了三类容器了?怎么,他再敢立军令状,也不敢接三类容器吧?”

      不同的人说着不同的话,有的是找个说法给自己遮羞的,有的则是在妥协的同时还叫叫板。罗翔飞吩咐自己的手下,对待这些前来签约的企业,一概要笑脸相迎、骂不还口。只要他们肯改变初衷,让他们赚点口舌上的便宜又有何妨呢?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是此前被程元定、邓宗白他们裹胁进去的人,这些人的本意并不想与重装办为难,他们觉得做事情之前签个保证协议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不值得恼怒。在此前,因为厂长们要抱团取暖,这些人也不合适去当出头鸟。现在大家都怂了,他们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了,一个个在签完协议之后还要到罗翔飞那里去坐坐,解释一下自己此前的不坚定。

      除了这些骨干企业之外,全国各地的不少中小型化工设备企业也闻风而动了。阮福根的事迹还是挺有号召力的,一些苦于自己的企业缺乏发展机会的厂长、经理们,在看过这篇报道之后,都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刷声望的好机会,因此也纷纷来到京城,前往重装办了解具体的事项,询问是否能够给他们分得一杯之羹。

      罗翔飞把任务交给了综合处,谢皓亚带着冯啸辰、冷飞云两个副处长及一干工作人员,每天忙着应付方方面面的咨询,有时候还要帮着那些来咨询的企业探讨具体的分包任务。十几天下来,一个个都熬出了满嘴的燎泡,周梦诗等人天天嚷嚷着要把罗汉果、胖大海之类纳入部门办公用品的范畴。

      “唉,总算是结束了。”

      把最后一个热交换器的制造任务也分包出去之后,冯啸辰来到了罗翔飞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往沙发上一倒,摆成一个后世十分经典的葛优瘫,半是抱怨、半是炫耀地向罗翔飞说道。

      “你们辛苦了。”罗翔飞亲自给冯啸辰倒了一杯茶,给他端到面前的茶几上。

      冯啸辰见状赶紧坐直身子,用双手去接茶杯,同时笑着说道:“不辛苦,为人民服务嘛,辛苦一点也是应该的。”

      “这一次的事情,你是首功。”罗翔飞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对冯啸辰说道。

      冯啸辰道:“罗主任言重了,这一段的工作都是谢处长在指挥,他才是首功呢。”

      罗翔飞道:“你的功劳在于发现了阮福根这样一个典型的作用,如果不是他这条鲇鱼搅动了整个水池子,程元定他们那些人不会这么快就妥协的。我还一直发愁找不到一个好办法来说服他们呢。”

      “说到底,还是需要竞争啊。”冯啸辰认真地说道,“阮福根的作用,就是让程元定他们感觉到了威胁。不过,到目前为止,阮福根对这些骨干企业的威胁还仅仅限于道义的层面,在实质上他是无法与这些大企业相抗衡的。我们下一步就是应当把这些有进取心的企业扶持起来,让他们扩大规模,直至能够威胁到这些骨干企业的生存,这才能让程元定他们真正地感觉到疼,从而自觉地接受市场规律的要求。”

      罗翔飞道:“中央已经有这样的精神,要鼓励一部分社队企业甚至是个人企业发展起来。像阮福根这样的企业家,仅仅经营一家小型机械厂太屈才了,至少应当给他一个中型企业,我相信他是一定能够管好的。不过,小冯,你也要注意一下,阮福根这个典型我们已经树起来,如果未来他做得不好,甚至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者交货延期,那么影响就太恶劣了。我想,程元定这些人,肯定是等着看我们的笑话的。这件事我也不便直接让谢皓亚去关注,你是最早接触阮福根的人,所以,这个任务还是交到你头上为好。”

      “哈哈,罗主任这是打算树一个假典型出来吗?”冯啸辰半开玩笑地问道。

      政府里做事,一向是非常在乎面子的。如果自己树的典型最终掉了链子,政府的脸面就没地方搁了。所以,许多部门在推出典型之后,都会采取一些特殊关注的办法,让这些典型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从而长久地保持典型的形象。罗翔飞刚才对冯啸辰交代的事情,不乎外也是如此吧。

      听到冯啸辰的揶揄,罗翔飞有些窘。他争辩道:“怎么会是假典型呢?阮福根的情况,你不是已经向人打听过了吗?他是一个能干的企业家,这一点不会有假吧?我只是担心他的技术实力有问题,无法按时保质地完成分包的任务。在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帮他一把,不一定是用重装办的力量,用上你自己的力量也是可以的嘛。”

      也称“葛优躺”,指的是演员葛优在1993年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面的剧照姿势。《我爱我家》讲述了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季春生,去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经过引申,葛优躺常被用来比喻自己的“颓废”的现状。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葛优躺入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户单位

      罗翔飞的意思,冯啸辰是明白的。阮福根是重装办推出来的一个典型,罗翔飞肯定不能让他出什么岔子,否则不仅仅是程元定这些人说风凉话的问题,还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向重装办发难,届时罗翔飞以及重装办都会变得非常被动。

      但要给阮福根提供帮助,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因为这样同样会招来非议,说罗翔飞在扶持假典型。罗翔飞交代冯啸辰的,就是让冯啸辰以他自己的身份去帮阮福根解决一些困难,这样别人就无话可说了。

      对于冯啸辰的能量,罗翔飞是非常有信心的,

      一个能够把冷水铁矿、平河电厂之类的大单位都折服的人,帮一个地方上的小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吗?

      “我在浙江省也有一些熟人,到时候我会交代他们帮着关注一下全福机械厂的情况。如果阮福根真的遇到什么麻烦事,我再想办法给他解决吧。”冯啸辰没有再和罗翔飞开玩笑,而是郑重地作出了承诺。

      听到冯啸辰这样说,罗翔飞倒有些过意不去了。他叹了口气,说道:“唉,小冯,照理说,这样的事情也不该让你去办的,实在是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此,做事的人不如挑刺的人。咱们如果不把阮福根推出来,就没法打破这个僵局。可真的把他推出来了,我心里又不踏实,你说,他一个这样的小企业,能保证质量吗?”

      冯啸辰笑道:“罗主任,你这个问题已经问过很多次了,再这样下去,你都快变成祥林嫂了。我觉得吧,阮福根的全福机械厂能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我不敢打包票,不过,未来中国的装备制造工业,肯定是需要有类似于全福机械厂这样的民营企业来加盟的。我们不能因为担心一家企业不行,就放弃这个梯队,我们应当有敢于冒风险的精神。”

      “你说得对!”罗翔飞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想通了,大不了就是阮福根有负我们的期望,没有能够完成任务。我们个人的尴尬算不了什么,能够扶持起一批有进取心的民间企业,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对罗,您能这样想,就不会有心理压力了。我们本来就是在做一项前无古人的事情,哪有什么事都一帆风顺的?”冯啸辰道。

      罗翔飞笑道:“这本来应当是我对你说的话吧,怎么反过来让你对我说了?也罢,在这件事情上,我的确不如你看得远,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意虚心求教。”

      “罗主任这是打算轰我走呢……”冯啸辰装出惶恐的样子说道。

      两个人哈哈笑了一通,罗翔飞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对冯啸辰说道:“大化肥的事情,就先这样告一段落吧,下一步就看各家企业的表现了,我会让徐晓娟他们继续跟进的。现在有另外一件麻烦事,我想来想去,恐怕还是得让你去协调,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

      冯啸辰假装惊讶道:“不会吧,罗主任,我今天才知道原来重装办的工作还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如果我不愿意接受,你就不布置给我了是不是?”

      罗翔飞道:“这不是讨价还价的问题,只是觉得你前一段时间太辛苦了,我有些不太忍心马上再给你安排工作。这件事本来是冷飞云在盯着的,不过他不太懂技术,做事有些难度,而这件事又比较麻烦,所以我才考虑让你来接手。”

      冯啸辰道:“罗主任,你就别跟我客气了。你这一客气,弄得好像我在重装办有多特殊似的。你说这是冷飞云在盯着的事,莫非是电动轮自卸车的事情?”

      “正是。”罗翔飞道。

      “这件事不是已经谈妥了吗?”冯啸辰道,“上次美国海丁斯菲尔德公司的人也已经过来了,和罗丘冶金机械厂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与罗冶合作制造20辆150吨级的自卸车。据我所知,罗冶那边的王伟龙处长、陈邦鹏总工已经到美国去学习了三个月,一切不是都很顺利吗?”

      罗冶的事情,冯啸辰了解得还是比较多的。为了罗冶自主开发的120吨电动轮自卸车工业试验的事情,冯啸辰去了两趟冷水铁矿,帮冷水铁矿解决了待业青年安置的问题,换来了冷水铁矿答应接受自卸车的工业试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7 20: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