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航空》-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马丁爵士欣然接受了挑战。实际上,爱动脑筋的马丁爵士早在1934年就有研制弹射座椅的初步设想了。甚至他一开始就认为,火药是比橡皮筋、弹簧和压缩空气更好的选择。

      二战期间,贝克的去世对马丁的打击很大。马丁贝克弹射座椅没能赶在二战期间研发完毕。直到1945年,马丁贝克的首款弹射座才开始进入试验阶段。

      第一次的试飞,就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公司就改变了目标,专门搞弹射座椅了。

      而现在,约旦方面提出来的k10弹射座椅,属于第二代的弹射座椅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两级弹射机制”。也就是座椅先被机构弹射出来,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座椅上的火箭再启动。

      这样的弹射节奏能够让座椅上的火箭在启动之前先拥有较为理想的高度和速度,使座椅能够飞出比较直的上升弹道,以便在极低的飞行高度下仍能让飞行员获得安全的开伞高度。

      说了半天,简单来说,那就是它能实现零零弹射,零高度,零速度也能保证弹射成功。

      这种座椅的安全性,那当然是好的了,弹射包线比己方的弹射座椅要大,但是,能改吗?

      即使能改,改动量也是相当大的,毕竟,大家还没有接触过西方的弹射座椅,根本就不知道技术规范,不知道体积等等。

      这要是一改,怕是进度要拖延啊。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条接一条的意见

      对方的这句话,让众人都感觉到没有办法接下去,大家都在望着屠老,毕竟,屠老是负责技术的一把手。

      屠老也不能点头,他知道,这一点头下去,那己方的工作量就大大增加了,一旦工作量增加,那进度就会拖延,一旦进度拖延,项目就可能会黄了。

      这样的事,以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不能让它再重复发生了。

      秦风在一旁,看着屠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突然间,就是灵机一动,说道:“身高。”

      身高,没错,就是身高!

      听到秦风这个简单的词,屠老就在脑子里有了回答的思路:“将军,您知道的,k10弹射座椅,那是给狂风战斗机研发的,是给西方的战斗机使用的,西方的飞行员,普遍都是很高的。”

      东西方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了,西方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块头,那简直是比比皆是啊,西方的战斗机座舱,可不能太小了,否则,他们的飞行员钻不进去啊。

      但是,东方的就不是了。

      米格-21,虽然是苏联人研制的,他们也没有考虑到自己国家的飞行员的体型问题,身体高大的,开运输机去,身材矮小的,再来飞战斗机,这样就行了啊。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中,他们把米格-21设计的相当狭小,座舱内,人坐进去之后,几乎就是满满当当,动弹都很难了。

      “而我们双方,体型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的弹射座椅,应该会更适合贵方,如果贵方执意要选择西方的弹射座椅的话,会和战机,飞行员都不匹配。”

      这样说,也是称赞了对方了,国内的公民,平均身高是在一米六五以上,不到一米七吧,而约旦呢?

      约旦国家的公民,平均身高是一米五八,不到一米六!他们比国内的公民更加矮小。

      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选择了西方的弹射座椅,完全就是一种浪费。

      “而且,如果体重不达标,就贸然选择他们的弹射座椅,那还可能会带来危险。”屠老再次加重了自己的语气。

      没错,弹射座椅,那是要看飞行员的重量的,如果飞行员的体重太小,弹射的时候也会有危险,因为加速度太大啊。

      屠老说完这句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就放下来了,总算是有了个不错的说辞,不管如何,也要让对方放弃使用西方的弹射座椅,己方可来不及给他们配套,现在,和马可尼公司的航电的事还没谈清,可不能去折腾他们的弹射座椅了。

      听到了屠老这样解释,卢萨迪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继续就别的话题说起来了:“它的武器,主要使用的是什么?”

      机炮,当然是机炮啊,在国内的空军使用中,机炮一直都是最得心应手的了,虽然也有导弹,但是大家都知道不可靠,还不如用机炮呢。

      但是,对外国朋友,当然不能这么说。

      “我们的这款飞机,可以挂载我们的霹雳-2空空导弹。”屠老说道。

      霹雳-2,这个导弹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了。

      在刚刚建国之后,海峡对面的人,一直都是不甘心失败的,经常会过来挑衅,在一次空战中,一枚ai-9响尾蛇导弹坠落地面,未能爆炸,被中国军民找到。

      苏联人知道后,立刻就把这枚响尾蛇导弹要走了,很快就搞出来了k-13导弹,北约代号aa-2“环礁”。

      之后,国内开始和苏联引进米格-21战斗机的全部生产技术,同时也包括全套引进k-13导弹协议,并将其命名为“霹雳”2号。1964年11月,导弹仿制工作全面展开。仅用3年时间,到1967年3月定型试验,共发射导弹19枚,取得了试验成功。1967年11月导弹正式批量生产。

      可以说,k-13是仿制ai-9b导弹的,而霹雳-2又是仿制k-13的,但是仿制的水平,赶不上原版,这种导弹,也就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连屠老说话都不硬气。

      “我们希望可以使用法国产魔术r550近距空空导弹。”卢萨迪说道。

      r550“魔术”红外近距格斗导弹是法国的主力空空导弹,于1969年开始设计,1975年正式装备法军,法国在研发完成之后,不仅仅自己使用,还大量出口,前前后后有18个国家都装备了,性能比美国早期的“响尾蛇”ai-9b、d要好。

      现在,法国已经开始研发r550“魔术”的改进型“魔术”2,性能略优于美国的ai-9l,算是近距格斗导弹中的佼佼者了。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了。

      要把这款导弹整合到武器系统中来,还得耗费精力,不过还好,这个时代整合一款近距格斗导弹的技术难度还不大,国内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歼-6战机,就被巴基斯坦空军挂载上了响尾蛇导弹。

      而魔术导弹的武器接口,和响尾蛇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发射架也都一样,完全可以照瓢画葫芦。

      约旦空军装备了法制“幻影”f1ej战斗机,他们有大量的这种导弹的库存,所以,他们想要用这种导弹来替换,也是有原因的。

      一个买家,一个状况,这些改进意见,在埃及的订单上就没有出现过,因为埃及本来就是苏联装备为主的,国产的歼-7不需要改变,但是,约旦这个买家,还真是不好伺候啊。

      说到挂载导弹,卢萨迪又开始弯腰低头,查看机翼了,看着正在组装的机翼,他就能看出机翼内的结构来了。

      “这款飞机,机翼上只有一个挂点?这是绝对不行的,太少了。”卢萨迪继续说道:“必须要再增加,至少要保证整个机身有五个挂点,这样才够用。”

      由于起落架的原因,歼-7只有机翼外侧一段可以用,那里的承受力不强,也就挂载一枚近距导弹而已,机身下面的挂点,能挂个副油箱。

      反正国内空战主要用机炮,平时最多挂个副油箱,机翼挂点没啥用。

      但是,约旦方面是不能接受的,一架战机,仅仅有三个挂点,那还能叫战斗机吗?再简单的战斗机,也得有五个!

      第一百六十九章 内行的要求

      这些,都是娘胎里面带出来的。

      从歼-5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歼-8,大家都在仿制苏联人的米格机,当起落架展开的时候,支撑点是在机翼中部的。

      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主起落架之间的轮距距离最大,保持起降的稳定性,毕竟战斗机就像是一个三轮车,不稳定。

      而同时,现在在西方世界,都已经开始流行外八字的起落架了,支撑点并不在机翼上,而是在机身上,回收的时候,直接就回收到了机身内部,这样,机翼下面宝贵的空间,就都留出来了。

      类似于f-15这样的战斗机,外面可以有【创建和谐家园】个挂架,甚至还可以上复合挂架,想挂多少挂多少。

      歼-7却不行,现在的歼七,唯一能利用的,就是机翼外段的空间,没有被起落架给割成两段,是可以挂载的。

      “这种战斗机采用的是落后的涡喷发动机,耗油率高,航程短,为了增加航程,那就要挂载副油箱。”作为一个内行,卢萨迪说的非常的到位:“这样,就必须要增加机翼的挂点,而且,这个机翼的挂点,挂载能力至少要达到五百公斤以上,可以挂载个五百升的副油箱,也可以挂载火箭弹,炸弹,外侧还要有挂架,能够挂载空空导弹。”

      机身下,可以挂载八百升的副油箱,两侧机翼下,各挂五百升,这样也就勉强够用,而且,一旦需要,机翼上还可以挂火箭弹,炸弹等等,所以,现在不增加挂架,那绝对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要增加挂架的话,那机翼就要重新设计了。

      要知道,约旦要求的,可不仅仅是能挂个魔术导弹,还要能挂副油箱,要有五百公斤的承受能力。

      这样,机翼内部的结构,也得跟着加固,要进行受力计算,要满足挂载需要,该加强的部位就得加强。

      这样下来,改动的工作量,是越来越大了。

      突然,屠老又想到了什么,这挂载能力增加了,可以说,两边各增加五百公斤,那就是一吨啊,这样的话,起落架也得加强,否则在降落的时候,起落架就有折断的风险了。

      这样下来,那复杂程度就更大了。

      屠老皱着眉头,这对于己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到现在为止,己方还没有向对方介绍马可尼的平显设备呢,对方一边参观厂房,参观正在组装的战机,就已经提出来了这么多的改进意见。

      内行,绝对是内行。

      那个弹射座椅的,屠老可以坚持,但是,对方提出来的其他的改进设想,那却都是有理有据的了,自己是不能拒绝的,如果自己拒绝的话,这笔生意估计就够呛了。

      “这些改进,我们以后再详细商量。”屠老说道:“现在,我们还想要向贵方介绍一种新的装备,现在,我们正在计划给战机安装现代化的火控设备,实现平显射击,它将比原版的战机,提升一倍的战斗力。”

      对方既然提出来了这么多的意见,说明对于战斗机是很了解的,现在,听屠老这么一说,果然,对方很感兴趣。

      苏联人现在的战斗机,还没有实现平显呢,他们是在米格-29上才实现了平显的射击,电子系统和西方差了一个档次,现在,132厂要给歼-7增加平显,顿时就吸引了卢萨迪的注意。

      此时,大家已经绕着生产线,走过了一圈,在厂房的尽头,进入了办公区,进入了会议室。

      如果现在就有足够的设备,那就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了,可惜,现在还得以口述为主。

      来到会议室里,屠老的准备是很充足的,拉上窗帘,打开幻灯机,开始放幻灯片了。

      “平显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时间,让飞行员不必向下看,就能掌握主要的飞行数据,我们通过和马可尼公司合作,共同研制适合歼-7装备的平显火控系统,这张就是它的方框图。”

      一张张的幻灯片,开始放了起来,约旦方面的客人,认真地听着。

      终于,当灯再次亮起来之后,卢萨迪开口了:“也就是说,如果这套系统能够完成研发,将会给战机的性能带来极大的改善?”

      “没错,就是这样的,我们相信,平显是未来空战的希望。”

      “但是,这套系统,万一研发失败,或者说是进度太慢呢?”

      “有马可尼公司的技术为基础,怎么会研发失败?至于进度问题,贵方如果急需战机,我们现在可以按照现有的标准生产,先给贵方出口,等到这套系统完成,后期的战机,再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生产,先期的型号,也可以升级到现在的标准,如何?”

      这些,都是大家早就想出来的了,屠老看了看坐在角落里面的秦风,虽然秦风一直表现的默默无闻,但是,这个方案的策划,秦风是有很大功劳的,尤其是现在的回答,都是秦风提出来的对方可能要问的问题。

      研发不会失败,最多就是进度拖延而已,进度拖延不用怕,先期的用现在的型号,以后的再改进啊。

      “这个我们需要经过考虑之后才能答复。”卢萨迪说道。

      毕竟,在来之前,他们没有想过要改进航电这回事,而且还是西方的航电,如果改动下来的话,肯定还会花费更多的资金,他们也要慎重才行,而且,还没有成熟的例子,他们完全就是第一个试水的,就更得小心翼翼的了。

      “各位,旅途辛苦,今天的考察,就到这里吧,接下来,我们去吃饭。”中航技的同志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就改变了主意。

      本来下午在这里,还有一次飞行表演呢,看来,还是算了,这些约旦人,提出来的意见是越来越多,如果再继续呆下去,看了飞行表演,可能还会提意见,发动机为啥冒黑烟,这机动过载拉多大?

      干脆,先带他们去吃喝玩乐,把他们先哄高兴了再说!

      “对,各位客人远道而来,尝一尝我们成都的美食!”屠老也是长出了一口气,送走了他们,己方得赶紧做个计算,看看他们提的那些条件,可行性高不高。

      第一百七十章 中国人,够朋友

      国内的饮食文化,那是源远流长的,任何的国家的客人,来到了国内,都会对美味赞不绝口,为了款待来自约旦的客人,132厂和中航技的同志们,带着他们来到了荣乐园,成都最著名的饭店,一道道的美食上来,顿时,这些客人们眼前就亮了。

      卢萨迪作为团长,吃得最为过瘾,他的手里拿着刀叉,大快朵颐。

      这顿饭,从中午,一直吃到了下午三点多!

      当一众人吃饱之后,站都站不起来了,想要去132厂看飞行表演的计划,也就告吹了。

      接着就是下午茶,下午茶过了没多久,刚刚消化了食物,就是更加丰盛的晚宴了!

      和中午的,完全不重样,哪怕他们来国内吃一年,天南海北地吃过来,也能不重样地吃个够。

      就在埃及客人被美食招待的同时,屠老在132厂内,屠老等人也都在飞快地进行计算。

      “哗啦啦,哗啦啦。”132厂的设计室内,不断地传来了手摇计算器的声音,为了尽快地完成项目计算,大家用上了各种工具,计算机不够用,编程时间紧张,那就干脆上手计算器,就连秦风也在里面帮忙,他的手里,拿着一个从西方进口过来的电子计算器,不断地按动按钮,算着一个个的数据。

      终于,当天色黑下来的时候,揉了揉发酸的手指,大家算完了最后一个数据。

      “没有问题,咱们的机翼,只需要改动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部件,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多保持原样,就可以达到他们提出来的要求!”

      屠老也是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他喝了口水,看着最终计算出来的数据,对方要求增加挂架,对己方来说,这可是个紧迫的任务。

      必须要现在就计算出来,究竟行不行,毕竟,其他的同志只是看住了约旦人,这个合同最终能不能签,还得看他们能不能满足对方的需要啊。

      对方提出的机翼增加挂架,这是必须要达到的,现在计算,问题是不大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3 15: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