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段部长说到这里,是有些恼火的,又不是先进的歼-8,国家已经把歼-7当做重点出口创汇的项目了,你们空军不愿意花钱了,那我们改造好了卖出去,你们凭什么不同意?
“空军方面,不用考虑,咱们先要把这个项目设法进行下去,这样才有希望,等到以后,空军看到了咱们的成品,肯定会转变思想的,这次的项目,太重要了,咱们绝对不能放弃!”就在这时,秦风开口了。
秦风出身空军,但是现在,哪怕是忤逆了空军的意思,他也要坚持这个理由,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希望!
“是啊,这也是咱们三机部的想法,咱们现在,主要看如何减少引进费用,将费用压缩到最低,这样,项目才有进行下去的可能。”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买家
这简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在回去的列车上,屠老望着窗外正在焕发生机勃勃的大地,心情起伏不停。
十年的动乱,让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让国家的科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看看西方世界,这十年来,正是他们发展最快的十年,可惜啊。
当初刚刚建国的时候,国内的航空技术和全世界是同步的,歼-5,歼-6,这些战机都是可以和西方的战机相媲美的。
但是,到歼-7上,就迅速落伍了,己方的歼-7,从六十年代搞到了八十年代,而西方呢?已经开始大幅度地跨越前进了。
西方已经开始筹备三代机了,己方居然连一个平显的引进都会如此的困难重重!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啊。”看着对面的秦风,屠老不由得叹了口气:“在其位,谋其政,上级有上级的考虑,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而咱们呢,要站在咱们的立场看问题,咱们只能是想法推销出去。”
“是的,屠老。”秦风在对面跟着说道:“咱们就是要把这款飞机卖出去才行,不过,咱们对国外不熟悉啊。”
以前的时候,都是军援,对第三世界的国家,是无偿援助,同时,也不用飞机厂来考虑这些事,计划经济下,飞机厂只要负责生产就行了。
现在不同了,飞机厂,不仅仅要造,还要想着如何卖出去才行,现在,大家都还处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上次能卖给埃及战机,那是因为己方到过埃及,和埃及人之间有了合作关系,同时,己方也正好知道对方的战机,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就能成功地将己方的战机卖出去了。
其他的呢?
咱们不知道啊。
“屠老,中东那里,经常发生战争,而且,很多国家都曾经是苏制武器的使用国,咱们的歼-7,其实就是米格-23的测绘仿制产品,所以,我建议,咱们从埃及下手,请埃及的朋友帮忙寻找新的买家。”
秦风突然想到了穆斯塔法,这个埃及的老朋友,上次在订购歼-7战机的时候,就曾经来己方的工厂里面试飞战机。
之后,秦风和穆斯塔法,也有着书信往来,而现在,正好可以去找他啊。
要知道,虽然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谈,导致周围其他国家和埃及彻底决裂了,认为埃及背叛了他们,但是私下里,他们都是【创建和谐家园】兄弟,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穆斯塔法一定肯帮自己这个忙的,他只要稍稍用心搜罗一些数据,就知道周围哪个兄弟国家缺少战机了。
己方的飞机,物美价廉的。
屠老点点头,其实,他的目光已经望到了那里。
两伊战争,已经打响几个月了,那里的交战国,都是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的,国际上的什么禁止向交战国提供武器的说法,在己方这里就是一张废纸。
有钱不赚,那不是傻子吗?现在国家在转型,军工系统都苦巴巴的,有这个机会,怎么能不利用?
只不过,想要和交战双方搭上关系,可不容易,要知道,伊拉克是传统的苏联武器和法国武器的使用者,而至于伊朗,正在处于最狂妄的时代,似乎靠信念就能打胜仗了。
怎么才能够把己方的歼-7卖到那里去,值得深思啊。
屠老的心中暗暗地想到。
这些事,自己着急也没用,先看看秦风的调查吧,至于自己回去,首先要干的是召开会议,落实如何减少引进费用的方案,包括缩小引进数量,减缩引进生产线项目或暂时不引进生产线等。
回到了成都之后,秦风立刻通过专门的途径,向自己的老朋友穆斯塔法拍电报,问他周围各国空军的状况。
正在焦急地等待的瞬间,突然,办公室一名值班人员跑过来,向着秦风喊道:“秦风同志,有你的电话。”
这个年代,电话还是凤毛麟角的,整个132厂,电话的数量也不多,由于程控交换机技术还没有开始引进,连内部电话都没有,大多数的时候,都是靠人来转接过来的。
一般时候,秦风都没有接过电话,没有人因为什么事给他打电话,要打的话,肯定是沈阳,接电话的人就会巧妙回绝的。
现在,听到这个消息,秦风顿时一愣:“是谁?”
“外国人。”值班人员说道。
当秦风跑道办公室,拿起电话来的时候,遥远的距离,带来了电话之中的一种空旷的感觉。
“喂,我的朋友,秦风,你还好吗?”
对面的话顿时让秦风一喜,是穆斯塔法!
自己只是拍个电报过去,毕竟,拍电报省钱,这种直接打国际长途,那费用不是一般人和单位能承受的。
(这个时代,有国际长途吗?九十年代是有的,八十年代,请知道的大大解惑吧。)
“哦,穆斯塔法,我的好朋友,我给你的电报,你都收到了?”
本来,秦风还等着穆斯塔法给回电报,或者给回信的呢,现在,居然直接给自己打过电话来了。
两人用英语交流,说的很愉快,同时,秦风也知道这个话费很贵,所以,他也是长话短说。
“是的,在这里,除了我们之外,约旦肯定是有需求的,他们现在,只有f-5战机一种,数量太少,是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如果不是因为官面上的一些原因,他们是想要来我们这里,考察我们刚刚接收到的歼-7战机的。”穆斯塔法在对面说道。
约旦!
听到了穆斯塔法的话,秦风顿时眼前一亮:“约旦?”
“没错,约旦空军的主力是几十架的f-5战机,但是这批战机也不足以让约旦空军维持足够的空中力量,但是,他们又没有太多的资金,所以想要从国际市场上寻找一批物美价廉的战机。”穆斯塔法说道。
约旦,无论人口、面积还是经济和军事实力都不算强,属于小国,其国内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却基本保持稳定,人民生活也较为富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约旦拥有一支规模不大但战力较强的军队,而约旦皇家空军更是一支老牌的部队。
他们的想法和以色列相似,想要壮大,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空军,虽然在建国之后,由于缺钱,约旦只能购买一些老旧过时的二手飞机用于训练和侦察,但此举毕竟为后来约旦空军的成立壮大奠定了基础。
现在,终于有目标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扯皮
这个1981年的春天,过的很是憋屈。
如果没有上级的突然改变,那现在,秦风应该是跟着队伍,再次赴英国,商谈有些具体的技术事宜,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准备了。
但是上级不干了,这次英国就无法成行了,同时,大家还得为这个项目,苦苦地寻找买家。
而且,大家从未停止过。
这个时候,完全依靠屠老坚定的信念。
“咱们递交给上级的报告,没有批复,上级的意思,是要咱们把改型工作暂停。”在研制团队的会议上,屠老对着大家说道。
“不行,绝对不能停!”众人纷纷表达意见,秦风在下面,作为试飞员参加,也是强烈地表示了自己的意愿:“如果上级不给拨款,咱们自己搞,也要搞下去!”
“现在,厂里工作早已全面铺开,现在气可鼓而不可泄,要停简单,但再要启动就难了,我的意见,我们工作先不停,等等上边消息吧。”屠老说道:“万一过了春节,就有转机了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项目能否继续下去,就看进度的快慢了,如果项目的进度很快,那么,在上级还没有彻底撤销之前,咱们就搞出大部分来了,上级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
这个春节,谁都没有休息,哪怕是大年三十,依旧在工厂里面加班。
但是,大家的勤劳,等待的依旧是一个个的坏消息。
年后,没多久,秦风正在平显前练习,这段时间的训练,他已经完全地熟悉了平显的操作,任何数据,一眼扫过去,就可以印在脑子里,达到了人机合一的最高境界了,此时,他更是期待着这种装备赶紧装上飞机,让自己的战机具有强悍的作战能力,这种方式,比以前能大大地减轻飞行员在空战中的负担,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屠老,这是怎么了?”看到屠老过来,望着自己和这个训练器械出神,秦风问道:“还是坏消息吗?”
“也不完全是坏消息。”屠老说道:“这个项目,咱们三机部是一直坚持要研制下去的,但是,空军方面不乐意,向上级提了三条意见,一、建议撤销与英国的改装合同,主要理由是改装的歼7不能全天候作战;二、若三机部坚持改装下去,则费用由三机部负责解决;三、赔偿英方的费用应由承办单位三机部负责。”
听到这话,秦风顿时也是脸色一变:“唉,咱们的空军啊……”
秦风本来就是空军的飞行员,按说是不能说空军的坏话的,但是听到了屠老这么说,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咒骂了一句,好不要脸啊!
最主要的理由,是改装的歼7不能全天候作战,这简直就是扯淡!
去年的时候,空军要的那么急,想要实现战机的平显射击,当时你怎么不提这个改进还是不能全天候作战?
如果要全天候作战,那就得上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比现在的雷达测距器,脉冲多普勒雷达更烧钱,这是经过反复的商议之后才去掉的。
如果说不能全天候,你们当时怎么不说?现在才来提!
“是啊,咱们的空军,在这件事上,没有担当啊。”屠老知道秦风的心里想要说什么,虽然没有说出来,秦风还是站在了132厂,站在了三机部的角度上,让屠老很感动。
以前,空军是急着要,当时本来就是不能全天候作战的,能全天候作战的,那是歼7iii干的事,现在,这款飞机正在611所里,被彻底研发呢。
当然,现在谁都不知道,这款被宋老寄予厚望,也是611所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最后的下场要比现在的歼7iia还要惨,这个项目,一直拖延,拖延的原因,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屠老和宋老的观念的不同。
如果按照屠老的设想,照瓢画葫芦,完全按照米格-21f的方案来测绘仿制,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但是宋老就是要吃透技术,还要局部改进,结果,晃晃悠悠,首飞一直拖到了1984年,当然,这也和发动机测绘仿制不顺利有关。
总之,进度是拖延下来了,同一年歼-8家族的重大改进型歼-8ii也实现了首飞。
相比之下,空军肯定是更喜欢机头粗大的歼-8ii啊,那里面能装的雷达,绝对是比歼7iii大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原本计划制造1000架的歼7iii,最后却在1988年到1991年间生产了17架,草草收场,这还是因为一些部件已经开始调配,不生产就浪费了。
这是后话,现在,空军的这个耍赖,让屠老很是恼火。
到了这当口,因为国民经济调整,空军没有钱引进,我看大家都是通情达理互相谅解的,你不说这个,而是把要退合同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没有改装出全天候飞机这技术状态上边来,显然无视合同谈判你自始至终都参加的这个历史事实,简直,简直就是嫁祸于人的啊。(不是华东之雄编撰,这句话来自屠老回忆录。)
早知如此,当时就不该太放心。
“去年,在谈判期间,陈部长指定我代表中方与马可尼公司谈引进的技术规范,并由我签字,我就对陈部长说,要我代表可以,但国内又有四机部,又有空军,部内又那么多厂所,是否以后内部先大家签了字,然后我一个人与外国人签?当时陈部长笑着说:‘老屠,你真顾虑太多,我们【创建和谐家园】办事,一起讨论定的,说话是算数的,用不着办这种内部手续,你就大胆去签吧。’陈部长说了话,我也不再说了。”屠老说着,还是有些懊悔的,当初如果四机部,空军,那些厂所,一起都签了,现在看他们还敢反悔!
现在,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三机部身上来了!
“我想,空军这么做,也就是缺钱吧。”秦风说道:“只可惜啊,如果项目真的没了,咱们的损失就大了。”
“是啊,咱们的损失,可不止现在这些。”屠老继续忧心忡忡地说道:“按照上级的指示,咱们现在有同志已经在英国出面与马可尼公司谈判终止合同的问题。终止合同当然引起马可尼公司的损失,不仅许多研制工作废于一旦,而且元器件订货、外购设备订货都有合同,他都要退出合同,甚至为了这个项目雇聘的人员都要解聘,这些钱加起来,预订金是远远不够的。每谈一次,赔偿金额增加一次,因为他工作仍在按合同进度抓紧进行,我们什么都未拿到,光往外赔钱,太冤了!”
你以为损失的只是预付款吗?还得给人家赔钱!当然,如果要是耍赖,不赔也行,但是,和西方世界的技术合作,自此也就结束了,以后谁还敢来和己方合作?
ps:有人说写实没意思,重新看过这段历史,就会感觉到老一辈的军工人员,在那种环境下的奋发拼搏,不管是屠老,还是宋老,在某些时候,他们甚至会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压力,为了军工科技的发展而努力,华东之雄想要写的,就是这种精神,咱们的主角,是这里一个穿线的任务,走过这一个个让人感叹的项目。
写到1981年了,咱们的十号工程,再过一年就要开始了,十号工程的启动,更是一个让人感叹的开始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交朋友
还好,上级还是有主持公道的。
刘副总长看了上述电话记录稿后批语:“歼7引进改装的谈判、考察、签合同,三机部、四机部、空军都参加的(总参签合同时参加的),去以前和回国后据说都向张司令汇报过,当时都赞成,现在要三机部负责赔偿,将来定要扯皮。”
这句话,说的还算是公道,让屠老心中暖烘烘的,但是,如果项目真的黄了,谈起赔偿来,空军那边不出钱,己方能怎么办,合同上,签的是自己的名字啊!
“屠老,您不要担心,我们整个132厂,都和您在一起。”秦风说道。
身边,涌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大家都在望着屠老,现在,屠老是大家的顶梁柱,而大家,也是屠老最忠实的追随者,要干,咱们一起干!
哪怕是不要工资,哪怕是把自己的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项目进行下去!
看到四周的人群,屠老的眼眶湿润了。
屠老一辈子为了改善空军的装备苦苦追求,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想到的只是一个革命者的责任所在,现在千辛万苦干,到头来落个技术上不符合事后捏造的空军要求,损失几千万元的罪名,他的心中是相当的愤懑的。
但是现在,看着四周一个个支持他的人群,突然间,他就感觉到动力无限,没错,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项目也要搞下去!
现在,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