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航空》-第7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现在,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之后,国内改革开放后对西方的第一个军工合作项目合同终于在英国国防部大厦里签字了!

      国内派出了以段子俊副部长为首,由工办叶正大副主任、总参装备部崔文波处长、空军订货部范俊秋部长、132厂的谢明厂长以及四机部十院副院长,海航科研部处长等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签字仪式。

      当屠老在合同上签字的时候,手都是颤抖着的。

      同时,这个项目,也给132厂带来了很大的前景,歼-7的改装,就是在132厂进行的。

      合同共为空军装备100架改装的歼-7飞机,代号为歼-72a,引进设备外加20的备件,一二线地面设备按空军科研部代表的意见按三个基地配置。合同里同时达成了引进设备在我国生产的制造许可证转让的条款,转让费为24套设备的价格,因此又增了引进生产线培训所需的20套设备散装件。飞机改型由屠老带队的132厂设计室自己负责,设备装机后的试飞双方共同负责。

      同时,更让人兴奋的是,这次的引进,可以说是与世界同步的,7项引进设备中,马可尼公司除负责系统综合外,自己生产4项,其中平显是小改型,大气数据计算机是大改型,测距雷达是全新研制的,电台也是全新研制。

      可以说,这个项目成功,就是西方最高水平,也是英国最高水平,己方的歼-7经过这样的改进,战斗力会上一个层次。

      秦风心中也是无比激动,他早就想飞带平显的飞机了,尤其是操作机炮的时候,用平显来进行火控,那比现在的手段要好的多。

      “好多项目都是全新研制的,所以,马可尼公司的任务量不小,咱们厂的任务量也不小,秦风,你还得等等,咱们少说得一年,才能开始新机的试飞。”

      “咱们秦风同志,还是等得起的,老屠,你知道吗?秦风去了沈阳之后,老顾一黑脸,要把秦风留下,后来,秦风是偷偷溜着回来的,现在,隔三差五,老顾那边就会来打电话要人,还有,你以后去开会,见了老顾,一定要绕着走。”老厂长孙老笑着说道。

      秦风的这个做法,让屠老等人很感动,秦风选择扎根在成都,而放弃了前景更好的沈阳,那是对大家的一种鼓励和鞭策了。

      “秦风,感谢你。”屠老说道。

      秦风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在沈阳的时候,秦风并没有感觉到快乐,还很压抑,志同道合是最重要的,那些人搞出来了歼-8,自己提出过给歼-8装平显,结果被嗤之以鼻,咱们的战士,是不会在乎瞄准的,因为咱们会飞得更近,咱们的飞机是打仗的,不是享受的。

      这样的论调层出不穷,实在是没法交流,看看这边,大家都在为向西方看齐而努力呢。

      “屠老,咱们不用说客气话,总之,改装好了,让我来飞就行。”秦风说道。

      秦风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屠老望着他,说道:“你就不怕其他的试飞员有意见?”

      毕竟,132厂里是有试飞小组的,王刚还没有调走呢,是试飞的组长,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怎么和其他人相处?

      当然,这也是开玩笑的,其实,秦风自从参与到这个项目上来,就是对这个项目最熟悉的一个人了,由他来飞,大家谁都没意见的。

      “不,我们没有意见。”就在这时,身后有人说道,正是王刚走进来了:“秦风的努力,是我们都看在眼里的,他不飞,谁来飞?”

      说完,王刚指了指一旁的桌子,那里,摆着一个奇特的东西。

      看起来,像是电脑的显示器,但是,那上面的图形不动,再一细看,应该是一个纸盒子,粘贴起来,像是一个显示器一般。

      屠老慢慢地走过去,看着那个纸盒子的正面,塞着一张绘图纸,纸上,清晰地画着一个平显的图案。

      “因为即将要飞有平显的飞机了,所以,必须要有准备。”秦风在一旁解释道:“这个,最好是用计算机来模拟,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出现平显的图像,但是,咱们没有那个资源,所以,我就土法上马,用这个来暂时训练。”

      为了试飞,秦风已经开始准备了。

      在以前,国内所有的战机,都是一个个的仪表,而歼-7要装备平显了,这个平显怎么使用,怎么熟练,都是有讲究的。

      如果能用计算机来模拟,最好,但是这个时代,他一个试飞员,是不可能调动计算机这种资源的,更没有那个能力,自己捣鼓出来一个模拟系统。

      秦风想到了自己老爹给买了个黑白电视机,可以用电视机来显示画面,但是这如何让画面输出,还是不行,所以,秦风也只能是用现在的这个方式来模拟和熟悉了。

      “这纸箱子,又是来干什么用的?”屠老问道。

      秦风给演示了一下,只见他拨动一个机关,这前面的一张纸,就掉下去了,接着,后面一张纸就出现了,一张张的画面,都是平显,但是显示的内容不同。

      “我看过国外的培训教程,想要适应三代机的操作,就要先做一个看画面判断形势的试验,叫做‘yes/no’实验。飞行员两个指头分别按着yes键和no键,然后观察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不同画面,主要是实战时平显上显示的判断画面,如果飞行员判断显示画面是正确的按yes ,如果错误则按no。要求我们以03秒一次的频率进行100次判断,1次都不能错,我就打算这么来提前适应一下。”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怕慢,就怕站

      新装备,需要有创新精神的飞行员来飞,需要新一代的高学历的飞行员,以前的飞行,习惯了以前的光学瞄准具,学起这种新的来很头大。

      所以,当歼-7带着平显,装备部队之后,很多老飞行员的习惯就是上飞机就关掉它,就和很多人开车上去关掉自动启停一般。

      秦风知道这种平显带来的是什么,是对空战的极大改进,从此,在激烈的空战中,再也不用低头去看哪种复杂的仪表了。

      这个时代,还没有流行一平三下,到了后世,机械仪表在战机上就消失了,全部成了图形界面,而新一代的飞行员,那是在电脑前面长大的,飞起来没啥。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

      平显火控系统,这是最新的电子技术进步才拥有的,首先由火控计算机通过接口电路读取状态开关的状态码,确定平显当前状态,根据当前状态通过接口电路读取相应交联设备送来的交联信息以及陀螺组件、接口组件、离轴接口组件送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变换后存储于特定的内存单元内。

      火控计算机根据当前状态和内存中的参数进行相应的火控计算,并将要显示的内容存入公共内存。

      显控计算机读取公共内存中的字符信息,将其变换成偏转电压和辉亮脉冲,送入crt电路中,使crt显示规定字符。经光学系统放大反射,将平显画面成像与飞行员前方无穷远处。

      它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重要的飞行相关资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这片玻璃位於座舱前端,高度大致与飞行员的眼睛成水平,投射的文字和影像调整在焦距无限远的距离上面,飞行员透过平显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外界的景象与平显显示的资料融合在一起。

      这样,飞行员在飞行和作战之中,不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显示与资料,始终保持抬头的姿态,降低低头与抬头之间忽略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眼睛焦距需要不断调整产生的延迟与不适。

      平显投射的资料主要与飞行安全有重要关系,譬如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向,垂直速率变化,飞机倾斜角度等等。使用於战斗环境时,还会加上目标资料,武器与发射相关资料,预估命中点等等。这些显示的资料能够根据不同状况而变换。

      至于机炮的热线瞄准,只是平显中的一个内容而已。

      战机平显的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上面显示的都是一个个小小的数字,对飞行员来说,视力是相当好的,看这个数字没问题,但是,把这个数字,转变成为头脑中的直觉,还是需要训练的。

      因为大家都习惯于看指针式的仪表,只要用眼睛扫一眼,整个仪表板上的几十个仪表,哪个工作正常,哪个有问题,知道的清清楚楚,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必须要达到这个水准。

      而且,对战机的改装很有利,因为苏联人从来不讲究人机工程,飞完了米格-17,再飞米格-19,发现座舱很熟悉,飞完了米格-19,再飞米格-21,座舱同样很熟悉,仪表位置是不变的。

      大家习惯于看仪表,能够直接从头脑中形成条件反射,而现在,想要飞先进的平显,那就同样要形成条件反射。

      当平显上显示出来的时候,要迅速地扫过一遍,同时把上面的数字都印在脑海里。

      这样,秦风就想出来了这样的训练方式,快速地推动一张张的绘图纸,让上面出现的平显的符号不断变化,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哪个错,哪个对,要一眼看出来,这样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因为没有计算机,就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了。

      屠老点点头:“秦风啊,你为咱们引进马可尼公司的装备,出了不少力啊,你的这个方式不错,咱们现在还没有精力搞计算机模拟器,就先用你的这个土法,来训练咱们的所有试飞员,在咱们132厂里,先实现对平显的适应。”屠老说道。

      试飞一款战机,不可能只有一个试飞员,虽然秦风是首席试飞员,但是其他人也要做好准备。

      听到了屠老的话,一旁的王刚皱了皱眉头,大家都来训练这个?

      说实话,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小的数字,王刚也感觉到一阵的头大啊,这东西,到底有啥好处,老外这么喜欢用?

      “组长,你不用着急,咱们开始肯定慢,古话说的好,不怕慢,就怕站,咱们接触的时间多了,自然也就能快起来了。来,你来练习一会儿。”秦风向着王刚说道。

      以前的时候,王刚等人都是看着秦风练习,他们尝试过两次,都放弃了,现在,屠老既然发话了,大家都要练习,所以,他们也只能是硬着头皮上了。

      秦风在成都的训练和试飞,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给埃及生产的歼-7战机,让132厂的生产线满负荷地运转,相比之下,沈阳出厂的战机,和132厂几乎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工厂为适应增产歼-7飞机的需要,同时开始对工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新增厂房和设备,力图综合生产能力接近年产歼7飞机200架的水平,比改造前提高了150。

      这些战机,都需要工厂的试飞员来先飞一飞,没问题了,才能交付。

      同时,其他的工作,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和马可尼公司的合同生效后,上级相当重视,在首都成立了“歼7改装联合办公室”,总参、工办、空军、三机部、四机部派人参加。

      很快,132厂也进行了人事调整,老厂长调走,谢厂长成了正厂长,同时,屠老也就任副厂长、总工程师。

      设计、引进出口完全由屠老来负责,成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慢慢地向着西方世界的领先水平看齐了。

      但是,谁都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危机,正在慢慢地向着132厂笼罩过来,当走过这些之后,回头看看,也会让人感觉到世事无常。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测风云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1980年的年底了。

      此时,秦风已经鸟枪换炮了,他的面前的那个纸盒子的部件,已经变成了一套实实在在的平显!

      虽然装备依旧在研发之中,但是现在,这套模拟系统已经被出口给了132厂,每天,秦风都要在这套系统上,练习两个小时。

      这个时代还没有电脑游戏的,现在,这种练习,就和打游戏是一样的爽快,而且,通过这种方式,秦风发觉自己对平显的操作更加熟练了。

      “秦风,走,和我一起出趟差。”就在这时,却看到屠老急匆匆地出来,拎着手提包,他的脸上,带着一阵的慌乱。

      这样的情况,以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怎么了?”秦风问道。

      “部里来电话了,要我们立刻去一趟,其他人抽不开身,你对咱们这次引进的项目相当熟悉,就由你来跟我去一趟。”屠老说道。

      具体的部件还在研制之中,秦风已经完全地介入进来了,他对整个项目相当清楚,而屠老的心中,已经隐隐地有种不祥的感觉了。

      以前去首都,经常都是坐火车,但是这次,两人奢侈地坐着飞机,前往首都。

      12月21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终于,两人出现在了三机部的办公室里。

      “老陈,怎么回事?”屠老带着秦风,走进办公室,就看到了前面的陈副部长,而段部长还在开会。

      听到了屠老的问话,陈副部长不由得苦笑了一下:“老屠,最近上级经过研究,决定撤销马可尼引进项目。”

      听到了这话,秦风顿时就感觉到自己的脑子里轰的一下,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秦风甚至有了种天旋地转的感觉,要知道,为了这个项目,大家奋战了一年多啊,谈判的时候,那么多的条款,一点点地谈,多少次的争吵,多少次以为要谈不下去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啊。

      当时,国家催的那么急,因为谈判不顺利,屠老还挨过批评,现在,这件事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家进入了最后的技术攻关阶段,哪里能想到,居然会出现了这样重大的变故?

      “老屠,你也知道,咱们现在国家的经济在进行调整,一切都要向国民经济让步,所以,咱们的这个引进项目,耗资太多,上级否定了。”

      耗资太多!

      秦风在一旁不由得说道:“陈部长,给咱们的战斗机上装平视显示器是一大技术进步,是世界上的发展趋势,现在,苏联人的米格-23,米格-25都是瞄准具,可见苏联在这点上已落后一步,我们歼7好不容易可以装上这种f-16也才开始用数字计算机进行火控计算实现快速热线射击,一旦放弃,太可惜了。”

      这个时候,秦风已经恢复过来了,不论想出什么样的方式,也要保住这个项目!

      秦风的话,同时也是屠老的想法,好不容易走出了这一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走下去!

      “是啊,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个项目,国家已经负担不起了,现在马可尼公司及史密斯的两个合同,预订金已经付出,有关银行的信贷保险、手续费、保函费也已经付出,国内飞机改装等费用已经发出,如果退合同,预订金退不回,约有600多万英镑,加国内费用,损失将达4000万人民币。虽然这些资金让大家很心疼,也比改装100架战机的费用要少的多。”

      “如果能在经济上要不损失,技术上又能保住希望,这样是最好的了。”当屠老也从震惊中醒过来的时候,他不由得说出了这样一个提议。

      “那么,咱们只能是设法把引进设备装上飞机卖出去,以出养进。”一旁的中航技引进处处长说道。

      这个项目,不单单是132厂的,而是整个三机部的,甚至也不仅仅是三机部的,当时干了那么久,是一个国内好多工厂一起联合研制的一个项目。

      不过,在场的人,是最焦急的,因为,他们都希望这个项目可以进行下去啊。

      不久,段部长的脸色很难看,走了进来。

      “段部长,怎么样啊?”屠老问道。

      “刚刚开会,就是在说这件事,上边讨论了国际关系的政治账,特别是外交部对要退合同很吃惊,认为我国在国际军事贸易中,领导人说了话,不算,现在订了合同又不算,今后国际信誉怎么办?”

      听得众人点点头,这次的谈判,不容易啊。

      大家其实放眼西方,还是英国对己方比较开放,他们主动来找己方谈判,虽然是为了赚钱,但是也有帮助己方的意味的。

      别的国家,比如,法国的汤姆逊公司就未被政府批准来谈,西欧的其他国家,德国,意大利等,技术又不够。

      现在好容易英国谈成了,又要退合同,今后还和西欧打不打交道?

      这或许是一个转机!

      段部长端起桌子上的水杯,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接着说道:“这次的原因,是国家不想投资了,所以,咱们就提出,既然空军没钱,那请上级准许三机部改装了飞机一起卖出去的想法,但曹副司令又不同意……”

      段部长说到这里,是有些恼火的,又不是先进的歼-8,国家已经把歼-7当做重点出口创汇的项目了,你们空军不愿意花钱了,那我们改造好了卖出去,你们凭什么不同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3 04: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