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在,想到利用涡喷-15让战机可以达到的优良性能,众人就是一阵的兴奋,国产战机,最大的拖累就是发动机啊,如果不是发动机的限制,何必要搞又细又长的歼-8呢?
但是,在听到了这个数据的时候,秦风就再次皱起来了眉头:“推重比达到12?也就是说,我们的这款战机,起飞重量只有10吨?”
如果算上燃油的话,哪怕只有3吨的燃油,机体自重,也才仅仅有7吨啊,7吨的机体,能干什么?
就算是以近距格斗为主研制的f-16战机,机体自重也达到了85吨!
起飞重量,那是满油满弹的重量,应该是最重的时候了,秦风已经觉得有些不妙了,换了个大的发动机,但是,别的好像没变,还是顾总以前介绍的那个鸡肋啊!
“是的,秦风,你大概不太清楚,咱们的这个方案,本来就是一个前线歼击机的计划,不需要有太大的航程,太大的重量,也不需要有复杂的航电,主要是作为日间前线战斗机来使用的。”顾总向秦风介绍道。
整个歼-13的计划,侧重的就是这个方面。
1972年9月26日,六院将展宽战机的研制下达为二号任务,指出:“二号任务为前线歼击机,突出机动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大力减轻起飞总重,力争推重比达到或超过12,在确保机动性的前提下,争取续航时间比歼-6有延长”。
这个意见还指出,该机将替代歼-6歼击机,作为下一代前线歼击机的主力机装备部队。并要求按上述意见进行方案论证和性能计算,该机研制被称为二号任务,后定名为歼-13。
它和歼-8不同,歼-8是为了高空高速拦截敌人的轰炸机,而歼-13是为了取代歼-6,成为前线歼击机,所以,这些指标都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不,顾总,方主任,我认为,大家对未来的空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秦风说道:“我和顾总探讨过,虽然现在的各种战例,说明了轻型的前线歼击机可以战胜全功能的战机,比如米格-21靠着小巧的优势能战胜f-4鬼怪,但是,电子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如果没有完善的电子设备,那战机将无法担负起未来的空战任务来,哪怕是f-16这种战斗机,也是配备了相当强大的电子设备的。”
未来的天空,需要什么样的战机?这点,秦风和宋老探讨过,两人的意见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功率的火控雷达,先进的航电,各种导弹系统,肯定会成为主流的,战机需要的是尽快转头,将机头对准目标的方位。
秦风也和顾总说过,顾总却是抱着空中李向阳的方案的,认为用机炮就够了,因为导弹不可靠。
越南上空的战斗,麻雀导弹是比较丢人,但是,大家肯定没有注意过,在整个越战中,麻雀导弹也是在不断地成熟的,在最初的时候,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五,但是到了战争结束前,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十!
以后呢?
现在的众人还不知道的,等到十年之后的海湾战争,命中率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到现在,还在认为以后的空战依旧以机炮为主,那会让空军损失宝贵的发展机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进步越大,损失就越大。
听到了秦风的话,众人都是皱眉头,这个轻型歼击机的方案,已经进行了十年,大家对它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了,偏偏此时秦风站出来说,你们的思路是错的!
很多人的心头,都是不满的。
虽然你是咱们歼-8的功臣,但是现在这么诋毁我们的歼-13项目,是个什么意思?
“还有幻影2000,我也亲眼见过的了,机头内拥有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西方都在向先进的航电技术进步,我们不能走弯路啊!”秦风说道。
“啪。”突然间,有人拍桌子了,这人睁开双眼,瞪着秦风:“你这个小小的试飞员,说话好不硬气,你凭什么认为西方就是对的,咱们的就是错的?越南战争,不是证明了西方是错误的了吗?咱们的歼-13项目,可不仅仅在办公室里面想出来的,咱们去海军,空军,调研了一年多,军队都同意咱们的这种设想!”
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后就要挨打
601所对歼-13项目,那自然是十分用心的,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已经快十年了,几经修改设计,同时,在前些年,601所也广泛地到海军,空军中去调研,按照大家的设想,提出来的设计方案。
导弹是不可靠的,还是靠肉眼,靠空中拼刺刀为主!
这就是他们的结论。
秦风知道,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外,毕竟,国内的装备太落后了,而在军队中,每一次的军事变革,总是会有极大的阻力,有一群人,就是因循守旧,对以前的一切,都是非常喜欢的,根深蒂固。
这种场景,处处可见,比如,有了无托步枪95式,大家就是不喜欢,都还是觉得81杠最棒,就拿空军来说,屠老辛辛苦苦,终于给歼-7装上了平显,实现了热线瞄准,但是,到了部队上呢?
那些老飞行员,就是觉得眼前的平显碍眼,上飞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平显,更喜欢用老办法来瞄准!
在后世,当部队换装之后,往往新飞行员很快就能适应,那些老飞行员却飞不习惯,最终被淘汰掉了。
现在在军队中,装备最大的就是歼-6,很多老飞行员,或者说空军中的很多中层指挥官,都是不折不扣的歼-6万能论的代表,歼-6提速快,起飞猛,同时,三门大炮在空中,无往而不利,很多的战果都是用歼-6取得的。
现在的歼-13,几乎就是歼-6的翻版了,虽然这外形看起来和f-16很类似,却只是学了个皮毛,没有学到精髓啊。
如果说和眼前的这些专家,秦风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秦风喜欢钻研,尤其是国外的军机领域的专业资料,杂志,秦风最喜欢抱着研究。
现在,睁开眼睛看看西方,哪一个不在致力追求先进的航电系统,先进的武器设备?大家还在提倡用机炮作战,以后,空军装备了这种武器,那注定是悲催的,因为还没有飞到人家跟前拼刺刀,就已经被击落了!
现在,这些砖家们,都在对秦风怒目冷对,你一个小小的试飞员,懂得什么?你立了大功的歼-8,还不是我们601所搞出来的?
作为飞行员,试飞员,不要指手画脚地干涉我们设计飞机的事,我们设计出来什么飞机,你们飞就好了。
如果秦风没有在这里,那就算了,但是现在,既然自己来到了这里,那是一定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真理,都是辩驳出来的,当初的顾总都在鼓励自己,而那个机头进气和两侧进气,谁的阻力大小的事,不也是自己提出来,最后在实践中验证的吗?
“各位,一款飞机的研制,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我们既然要设计飞机,那么,不仅仅是要立足现在,更是要着眼未来的。”面对着指责,秦风没有半点的后退,他想要用事实说服大家,扭转观点。
看看现在的歼-7,歼-8搞了多少年,就应该知道了。
“十年之后,我们的国际环境会怎样?我们面对的是什么?”秦风耐心地说道:“西方世界,已经全面步入了三代机,就拿现在西方最典型的f-15和f-16来说,这两款战机,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秦风扫过众人的脸庞,最后停在那个斥责自己的人的脸上,说道:“主任,您给说说?”
对方没有说话。
“新一代的战机,放弃对高速,高翼负荷的设计追求,转而扩展飞机在不同高度与速度下的运动性,尤其是精密的航空电子设备的发展,追求高效的作战能力,美国空军约翰-柏伊德上校提出的能量运动理论,更被很多设计师奉为经典。”
“可是,现在我们呢?我们却和世界航空技术潮流的发展背道而驰,我们要简化航空电子设备,我们要再退回到机炮作战去,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十年之后,当我们的飞行员们驾驶战机,飞上天空战斗的时候,我们用机炮能干什么?摧毁那些飞来的导弹吗?”
“秦风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顿时就有人出来呵斥道。
“秦风啊,你不知道咱们国内的水平啊。”看到这情况,眼看有说僵的可能,顾总赶紧出来打圆场。
“先进的航电设备,如果有的话,咱们为何不用?咱们也是立足国内的水平啊,你应该知道的,咱们的电子设备太落后了,现在咱们歼-8上搞的204雷达,已经是咱们国内的最高水平了,那可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换来的!”
“所以啊,咱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只有立足咱们现在的水平,咱们才能有成功的可能,你看看,咱们的歼-8,终于设计定型了,为啥?因为咱们立足了现在的水平,你再看看歼-9,这个项目最终夭折了,为何?因为它的指标太高了,国内的水平达不到啊!”
顾总说的很真诚,你看了很多国外的先进战机,非常眼馋,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如果不立足现在的水平的话,那又如何能够将项目进展下去?最后肯定会失败啊。
大家不上先进的航电,也知道国内没有这个水平。
秦风顿时楞了一下,他也想到了歼-9的下马,这简直就是让人最惋惜的一个项目了,这个项目的夭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
“顾总,落后就要挨打啊!”秦风这句话,是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了。
在空军方面,这点表现的更加明显了,在朝鲜战场上,为何会有米格走廊?那是因为当时空军装备的米格-15,和美国的f-86是同时代的战机!两种飞机的性能不分高下,所以才能有空军的辉煌。
现在呢?
国外已经发展到三代机了,己方还在研发二代机,哪怕是新机的指标,居然也不向三代机看齐!
立足国内,研究一款歼-6的升级版,有什么用?
“秦风啊,外面天黑了,你不是说要看冰雕吗?我带你去看看冰雕如何?”一旁的王扬终于开口了。
再说下去,还不得打起来!
一个设计所,有一个设计所的习惯,在611,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辩驳,但是在601,秦风这样做,那让领导怎么下得了台!
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厂么?
“秦风啊,有什么建议,下来咱们可以写个报告,递上去。这样啊,大家都不伤和气,你这样直接在会议上当众辩驳大家的意见,会让很多人都面子上过不去的啊。”带着秦风来到了食堂,一边吃饭,王扬一边向秦风说道。
秦风知道,王扬不是批评自己,他这样做,更像是老大哥一般地在开导自己,不过,自己就是这个脾气,改不了的。
“如果我递报告上去,他们会听吗?”秦风问道。
看这些人,头脑中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了,怎么会因为自己一个报告而改变,自己当场提出来,就是想要给他们一个震动,让他们重视起来啊。
可惜。
想到这里,秦风就感觉到一阵阵的可惜。
王扬也是默然,他知道,这种报告,递交上去,估计也是石沉大海吧。
秦风只是一个小小的试飞员而已,他的话,那些领导怎么会信?因为一个小试飞员,就修改战机的指标?
想要研发一款战机,第一个就是提指标啊,这指标一改,几乎意味着战机项目是要推倒重来的。
这种事,没有谁对谁错,601所成功地搞出来了歼-8,就是立足国内现有水平,而歼-9,指标不错,可惜,国内水平达不到,最后还是落个这样的结局。
但是,秦风依旧是坚持的,因为他知道,没有先进的航电,就打不赢未来的战争!
这点,秦风更佩服屠老,既然国内搞不定,那就可以想办法从国外进口啊!现在和马可尼公司的谈判,让歼-7装上平显,实现了热线瞄准。
想到这里,秦风的心中就很是迫切。
参与歼-8的改型?参与歼-13?都不如参与歼-7换装先进航电更让人心动啊!
想到这里,秦风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干脆,过了年,自己找屠老去,帮屠老一起谈判,和外国鬼子斗智斗勇,将他们的航电成功地引进过来!
那个歼-13,看外表,和f-16类似,是让人心动了,但是,内在却不行啊!
哪怕是在谈判期间,自己没法飞了,那也值!
秦风在心中暗暗地下定了决心。
吃过饭,王扬说道:“走,我带你去看冰灯,来到了沈阳,那自然是要看看这里的特色的。”
老东北基地都是冰天雪地的,在这种气候中,也有了独特的风情,既然到处都是冰雪,那将冰雕琢一番,也就是一种不错的艺术品了。
来到沈阳,是一定要看冰灯的。
一般来说,只有到了正月十五,那冰灯才是最热闹的时候,人山人海,大家都去赏冰灯,猜谜语。
不过,这些冰灯其实早就有了,从入冬之后,就已经有工匠们开始雕刻了,现在眼看离年关越来越近,冰灯就更多了。
赏冰灯?秦风是提不起兴趣的,但是王扬显然是要让秦风从刚刚的那种郁闷的气氛中恢复过来,毕竟,秦风的能力太强了,哪怕是歼-13项目,还等着让秦风来飞的,现在带秦风出去转转,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万一喜欢上这里了呢?
拗不过王扬,秦风就跟着去了,当然,还有王扬在这里的好朋友,十几个大男人,大家热热闹闹地向着市区中央而去,那里的冰灯最热闹了。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一座座的冰雕,此时,月光清幽,路灯照耀,冰雕远远地就反射着光芒,栩栩如生。
“那是一条龙吗?”秦风问道。
“不错,这就是一条龙,是前几天才雕刻好的,五十多米长!”
听到这话,秦风也来了兴趣。
没错,这里的冰雕,冰灯,很是好看,以前秦风主要是在南方的,那里怎么会有这种冰天雪地的感觉。
大家都穿着暖和的军大衣,嘴里不断地呵出一股股的白气,很快,眉毛上都结冰了,不过,谁都不在乎,早就习惯了。
前面出现了一座座的拱门,这些拱门,居然也是用冰雕刻成的!里面通了电灯,看起来很漂亮。
“怎么样,咱们沈阳好玩吧?”王扬向着秦风问道。
秦风点点头,突然间,目光望到了别处,说道:“那里,是不是就是410厂?”
410厂,就是沈阳黎明,属于国内第一的航空发动机厂了,现在,听到了秦风这么一问,王扬立刻点头:“是啊,就是那里,怎么了?”
作为601所的试飞员,王扬当然是知道这里的了,毕竟,410厂也属于最初创建的航发厂了,生产过多种发动机的。
这有什么稀奇的?
“涡扇-6,是不是在410厂里面搞的?咱们可以去看看吗?”秦风问道。
秦风只是猜测的。
当秦风参加了611所的歼-9项目之后,给歼-9配套的就是涡扇-6,这款发动机,是一款大推力的先进涡扇发动机了,秦风早就无比的羡慕,当时秦风就猜测,这样的重任,肯定是交给410厂来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