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国航空》-第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种乐观的判断,完全无视了越南战争在当时政治、60-70年电子技术仍然非常不完善、乃至于越南地理和气候条件上的高度特殊性。现在,如果我们依旧这样片面地解读越南上空的战斗的话,那就会继续和世界脱节,拉大和世界的差距,低性能战机可以用廉价换取数量优势、进而获得战斗胜利的这种现象,今后会越来越少见。”

      秦风希望自己能够说动顾总,既然自己说两侧进气的优势,顾总都能听进去,那现在他也应该能听进去才对。

      第四十九章 危险更大

      两侧进气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腾出机头来安装大口径的雷达吗?

      “从总体技术发展上看,战斗机的趋势是探测和攻击能力越来越完善。随着电子设备和武器的性能差距拉大,即使是飞行性能处于同等级的战机,其交战的交换比也将越来越难以拉近,更不用说逆转。”秦风继续说道:“以后如果我们的战机没有强大的雷达设备,没有先进的导弹系统,那我们将会陷入只挨打无法还手的局面。”

      顾总听着秦风的话,内心是很不以为然的,这样的观点,以前就有,甚至还流行过导弹万能论的,但是后来呢?那些f-4战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没考虑过机炮,后期不还是加装了机炮?

      “好了,秦风,你说的这些,等到去了601所,一起去汇报吧。”顾总向着秦风说道:“你先参加我们的歼-8战机的试飞,这样,你不就有机会去我们601所了,你的这些观点,可以向上级直接反映,如何?”

      顾总是很会做事的,现在他要达成的目标是让秦风帮助试飞歼-8,至于歼-13如何设计,那就是后期的事了,秦风的这些观点,只有他参加了歼-8的试飞,就能去找上级反应他的观点了。

      说完,顾总向着王昂说道:“王昂同志,带着秦风同志去熟悉咱们歼-8的座舱,过几天他飞完了剩余的尾旋科目,就能飞咱们的歼-8了。对,咱们歼-8的尾旋科目,还等着他来飞呢!”

      不知觉中,秦风已经成为了整个飞尾旋科目中的唯一人选了,现在听到了顾总这么说,秦风总之是推卸不掉了。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是干革命。

      王昂拉着秦风,上了歼-8的座舱,让秦风坐在座舱内,秦风跨进座舱的瞬间,就冷静了下来,这个座椅似乎有一股神奇的魔力一般。

      可以说,歼-8的座舱和歼-7几乎就是一模一样的,座舱盖前翻,少了固定风挡的多余的隔框,视野倒是开阔一些,面前的仪表盘,和歼-7布局相似,只是因为双发,所以多了一些而已。

      稀里糊涂地上了座舱,稀里糊涂地熟悉了仪表,基本操作,同时,王昂也开始向秦风介绍各种事项。

      “我们接下来的试飞主要是超音速,咱们的飞机是双发的,打开加力之后,推背感很强。”王昂介绍到这里的时候,秦风还隐隐地有一种兴奋,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推辞了。

      毕竟,歼-8属于国内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了,不知如何,他的眼前却总是浮现出来了那个歼-9的模型,那个鸭式布局的战机,才是他最想要飞的啊!

      “不过,咱们的超音速试飞,得慢慢来,因为飞机设计的时候,结构强度就没有信心,咱们每增加01马赫,就要进行一个侧转,试试飞机的强度够不够。”

      “那如果不够呢?”秦风突然问道。

      这和飞歼-7不同,歼-7有完整的原型可以参考,就是修修改改而已,而歼-8每一根横梁,纵梁多大,都是自己设计的,如果设计师心中没底,就只能靠试飞员来飞。

      听到了秦风的问话,王昂说道:“如果不够,那飞机就可能空中解体。”

      他说的很轻松,却让秦风心中咯噔一下。

      试飞是高风险的,而歼-8的试飞更是风险中的风险,作为歼-8的试飞员,大家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

      如果飞机解体,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弹射座椅了,但是这种歼-8的弹射方式和最初的歼-7一样,可靠性很低。

      危险性,那也是不言而喻的。

      害怕吗?

      当然不!作为试飞员,就是要向危险挑战,怎么能害怕危险?

      越是危险,反而要越迎难而上!

      秦风正在座舱里面就坐,熟悉着座舱的一切,突然间,外面想起了消防车那特有的警笛声。

      听到声音,所有人都是一愣,跟着,就迈开了步子向外跑去。

      只要听到这种声音,大家不管在干什么,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发疯一般地向着跑道的方向跑,大家还会抬头看着天,看看天空有什么情况出现。

      如果是基地里响起了消防车,救护车的声音,那多少还能回来,哪怕是在降落的时候坠毁了,如果没有这种声音,那可能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这里,随时都会有牺牲,大家不会麻木不仁,大家都希望战友能够安全地回来。

      秦风跳下了座舱,也跟着跑出去。

      此时,跑道的外面已经聚集了一些人,大家抬着头,远远地看着,只见天空中,一架宽大的飞机,左侧的发动机冒着黑烟,正在向着机场而来。

      不是战斗机。

      现在的试飞院,主要进行四种飞机的试飞,歼-7,歼-8,运-7,运-8,所以大家都简单地称之为两七两八。

      现在那架飞回来的飞机,是一架运输机,两侧各有一台发动机,那就是轻型的运-7了。

      看到问题不大,大家才松了口气,在大家的注视下,只见这架飞机对准跑道,稳稳地降落下来。

      “怎么回事?”秦风向着一旁的人说道。

      “这架试飞的运-7,在返航的时候撞鸟了。”

      原来是这样。

      鸟儿虽然是血肉之躯,强度不高,但是飞机的速度快,所以一旦撞鸟,相对速度很大,尤其是撞到了发动机上,很容易引起发动机故障。

      好在那架飞机有两台发动机,这要是单发的,风险性就更高了。

      消防车,救护车,都闪亮着警笛等在一旁,当运输机停下来之后,立刻就将消防水浇了上去。

      好惊险啊。

      试飞员,是一群向着死亡不断地发起挑战的男人,他们可以选择安逸的工作,以他们的技术,都可以去民航,可以有得体的工作,有高额的工资,有平稳的生活,但是,他们却在死亡线上不断地奋斗,正是因为有他们,才有强大的国家。

      所有人都摘下了帽子,向着这架飞机默默地敬礼,看着试飞员满不在乎地走下飞机,就和平时一样,他们无畏死亡。

      第五十章 首飞歼-8(加更)

      “既然你决定要试飞歼-8,那我们也尊重你的决定。”屠老说道。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个星期,歼-7战机的尾旋科目已经试飞完毕了,歼-7 ii战机迎来了真正的定型,同时,132工厂内,大批的歼-7 ii战机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之中,除了供给部队之外,更是要出口创汇,所以,任务很重。

      而且还有米格-21f的测绘仿制工作,所以屠老必须要返回成都了,现在,秦风说要留下来飞歼-8,那屠老就只能独自回去了。

      “请您转告宋老,我在这里会试飞到年底,等到歼-8定型之后,我就回成都。”秦风说道:“我依旧记得我的职责,我既然加入了歼-9的项目,肯定会尽我的努力的。”

      既然留在了试飞院,那就没法去611所了。

      屠老看着秦风,说道:“好啊,就怕你被601所的歼-13迷上,再也不回成都去了。”

      航空工业中,601所是老大哥,屠老也知道,歼-9现在的前途渺茫,歼-13还是有很大希望的,秦风如果加入了歼-8的试飞团队,那肯定就会接触到歼-13的,这样的好苗子,到处都抢啊。

      秦风摇头:“不会的,我更喜欢宋老的项目。”

      送走了屠老等人,秦风一边继续整理试飞的资料,一边开始进行试飞歼-8的准备了。

      试飞是一个严谨的工作,秦风必须要熟知歼-8的各种参数,各种应急处理,先上手飞几次亚音速,才进入到真正的试飞任务中去。

      “006报告,各种仪表正常,请求起飞。”

      “001收到,可以起飞。”

      随着塔台里传来的试飞团团长的声音,秦风左手柔和地拉动油门杆,两脚松开两个舵机,接着,后背上就传来了那熟悉的感觉。

      由于歼-8的尾部塞进去了两台发动机,所以这种战机的推重比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虽然没有打开加力,和歼-7的加力起飞的推背感几乎是一样的了。

      秦风透过眼前狭小的区域,望着两边的跑道景物在飞快地后退。

      由于歼-8属于高空高速战斗机,所以它的试飞员也都配备了专门的高空头盔,和上次去埃及时候飞的米格-21f的头盔一般,罩在脑袋上,有些很不舒服,秦风还是喜欢以前的皮质飞行帽。

      这是第一次的飞行,秦风掌握了全部的飞行要领,这个起飞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他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空速表已经超过了200,他轻轻地拉动操作杆,战机的机头抬起来,继续滑跑了几十米,战机突然就是一轻,已经拉起来了!

      如同鸟儿一般,在天空中飞翔,是以前很多人的梦想,有人在肩上绑翅膀,有人在椅子下面绑火箭,但是最终成功的,只有飞机。

      作为飞行员,这种飞向蓝天的感觉是难以描绘的,地面太狭小了,只有天空才能容纳下自己的身体一般。

      秦风看着仪表板,战机还在爬升之中,他不断地汇报:“006报告,已经爬升到两千米。”

      “拉平飞机,打开雷达设备。”耳机里面传来了命令。

      “收到。”秦风的手灵活地拨动前面的各个开关。

      秦风的第一次试飞,只能是四平八稳,飞以前早就飞过的数据,绝对的包线之内,所以,如果仅仅是飞行,那就太浪费了。

      正好,秦风飞的这架最新组装起来的试飞样机,安装了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一款机载截击瞄准雷达。

      204雷达。

      在以前,国内的战机是没有任何的机载雷达的,飞行员是靠肉眼发现目标,冲上去靠机炮解决战斗,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打的就是这样的惊心动魄。

      歼-8战机是为了解决拦截苏联人的轰炸机而研制的,所以它在计划中就是打算要装备雷达的。

      204雷达, 30公里内发现目标,16公里发射霹雳4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拦射,这款雷达是国内追求导弹拦截能力的重要装备。

      30公里,优秀的飞行员用肉眼就可以发现目标了,但是,飞行员却无法给半主动导弹制导,现在,秦风在两千米的空中拉平飞机,手指先拨动了第一个开关,预热雷达。

      这款雷达大量采用了电子管部件,必须要经过至少三分钟的预热才能正常工作,这段时间,秦风也正好可以体会一下这款飞机的操作感觉。

      视野不是很好,在座舱内,几乎就是肩膀刚刚露出来,以战机的机身为水平面,下半部分几乎是看不到的,如果是歼-7的话,扭头可以看到两侧机翼下挂载的副油箱,歼-8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至于向后看?座舱顶部有一个潜望镜,专门给向后看使用的,从这里扭头,早就被后面的背脊给挡住了,啥都看不到。

      就这样感受了几分钟,仪表板上一个绿灯亮起,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雷达预热完毕,请求打开雷达测试。”

      “可以开始。”

      随着耳机里面的声音,秦风拨动另外几个开关,仪表板的下部,那个小小的酒瓶底一般的雷达屏幕上,亮点变成了亮线,在绿油油的屏幕上转动着。

      这可是机载雷达!

      以前的歼-7是没有的,最多就是个雷达测距器而已,现在终于有了这么个小屏幕,秦风的心中是激动的,这几天来,一直都在学习怎么操作它了。

      亮线绕着屏幕转动,意味着前面的雷达天线在转动,意味着雷达波在向着远处发射,如果有目标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反射到屏幕上来了。

      亮线绕着上面先转了半圈,当它转到下面的时候,突然间,屏幕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亮点,数不胜数,转瞬间,整个屏幕都被亮点给填充起来了。

      “006报告,杂波严重,无法进行后续实验。”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006,关闭雷达,立刻返航。”耳机里传来了塔台的声音。

      “006收到。”秦风按照顺序关闭一个个开关,他感觉到自己的眼睛都被屏幕的强光给闪了几下,差点就要盲了。

      同时,心中也有一个疑问,怎么回事?

      第五十一章 204雷达的干扰问题

      歼-8的操作稍显笨重,尤其是它的滚转是最要注意的。

      原因很简单,它是在歼-7的基础上被塞进了两台发动机而来的,同时拉长机身,这样,机体的强度是不够的。

      三代机中最常见的f-16,设计的过载是9g,而这种歼-8,滚转时候的过载甚至不敢拉到5g,否则机身可能就会从空中断为两截了。

      蹬方向舵,推操作杆,歼-8在天空中划出了一个大圈子,秦风目光远眺,已经在滚转之中就看到了远方的机场跑道。

      这段时间以来,他对这里的空域已经完全地熟悉了。

      歼-8战机在空中轻轻地飞行着,对准跑道,稳稳地降落下来,秦风这第一次的降落,也是个满分。

      机轮触地,放减速伞,当飞机停稳的时候,秦风就看到几个人扑上来了。

      204雷达总体组朱组长,他中等身材,脸盘【创建和谐家园】,眼睛里面满是关切,现在,秦风刚刚爬下飞机,他的声音就已经传来了:“怎么回事?我们以前的实验,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啊。”

      1966年3月,国内自行设计研制的机载截击瞄准雷达204雷达上马。当时的朱组长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却毅然来到了四川内江,在山头上的607所内扎根,一起参与研制这款雷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8: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