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是它的机头进气锥直径很大,可以让我们安装大型的雷达啊,这对歼-7来说,是很重要的。”宋老说道。
为何会看上米格-21f?还不是因为它的进气锥大吗?
屠老摇摇头:“老宋,要比进气锥大,能比得过我们的歼-8吗?”
歼-8现在还在襁褓之中,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都是十年动乱造成的项目拖延。
歼-8最初的型号就是歼-7的双发放大版,同样机头进气,但是因为机体加长加粗,所以它的机头进气锥,那是最大的,全球第一。
后世就有人调侃,要比jj大,那绝对不是米格-21f,任何的jj,在歼-8的前面都是掩面泣走的。
这就和黑鬼比jj一般,没有人能比得过。
不过,这样也不行,早期的歼-8只是日间战斗机,一直到把米格-23的机头移植上去,成为了两侧进气,这样才算是真正地让它修成了正果,成为了歼-8ii战机。
“老宋啊,咱们现在的歼-7ii虽然机头进气锥不够大,但是咱们已经可以走出国门去了,咱们可以引进西方的先进航电,别看小,也能让咱们的战机有脱胎换骨的性能提升,口径再大,也不可能有中距拦截能力,你说呢?”
屠老想要说服宋老,宋老还在继续摇头:“如果引进国外的航电,那能装到歼-7ii上,就更能装到这款测绘的型号上,性能只会更好,何乐不为?”
看来两人的争吵是不能结束了,秦风想了想,向前走上几步,轻轻地敲了敲门。
第三十一章 失败的和事佬
“进来。”里面传来了一个声音,秦风轻轻地推开门,看到了里面的两个人。
宋老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搪瓷杯子,上面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还在慢慢跟着颤动,再看看屠老,坐在下面的一把椅子上,前胸还有些起伏,看来两人这次是都动了真气。
此时,看到是秦风进来,两人脸上都挤出来了笑容。
“秦风同志,听说上午你跑去13航校那里给他们做报告了,不错啊,我还得感谢你呢,咱们所里一群年轻的同志们开辟菜地,遇到了王科长,我当时还琢磨要不要出去,结果你给化解了一场矛盾。”宋老说道。
外面的事,宋老居然都知道了?秦风脸上一笑:“都是小事,大家是为了干革命工作,不用为这些小事争来争去,气坏了身体,那就没法再接着干工作了啊。”
秦风这么一说,顿时,宋老和屠老都知道是在说两人了,真没想到,居然让这个小同志来给从中调节啊。
只不过,这绝对不是小事,两人从事航空事业几十年了,深知一个项目走下来有多么的不容易,一旦出现路线错误,那就是极大的浪费。
“秦风,你刚来参加咱们设计工作,可以先熟悉熟悉咱们的飞机设计流程,在设计所里面转转,我找个人,带你先去绘图室,那里是咱们飞机设计的第一步。”宋老说道。
他这么说,秦风知道是什么意思,当然是为了支开自己了,然后两人会不会再争执起来?
按说,这种事和秦风没啥关系,秦风毕竟只是个试飞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真理是辩驳出来的,在航空工业的会议上,这样的争执那是时有发生的。
但是现在,秦风都觉得两位都年龄不小了,万一弄坏了身体怎么办?
突然间,秦风想到了什么:“宋老,咱们设计所的任务,不是研制歼-9吗?”
秦风一句话问到了关键上。
611所在成都建立起来,就是带着歼-9的项目来的,这十年来,一直都是在歼-9上反复地研制的,611所可从来都没有说要搞歼-7的。
歼-7是在132厂搞的,屠老就是132厂的设计室的负责人,这十几年来,132厂一直都是在琢磨米格-21的。
这几年,厂所结合,搞了几次,又分开几次,分分合合啊。
现在,二老怎么为了米格-21f的测绘工作吵起来了?
秦风的思路就是这到底是归属谁负责,那就让谁主持不就好了?大家何必争吵呢?
听到了秦风的话,宋老的脸色就难看了:“上级指示咱们所里,全力进行歼-7 iii的测绘仿制。歼-9项目可以放慢脚步。”
对宋老来说,歼-9实在就像是一个难产的孩子,指标不断地修改,拨款仅仅是计划中的零头,永远地停留在纸面上,这次又要求进行歼-7 iii的研制,也就是米格-21f的测绘仿制,这下看来,歼-9的项目不容乐观啊。
想起歼-9,他心中就是一阵的惋惜,不知道能走到什么程度啊!
秦风这么一说,正好戳到了宋老的伤痛,看着宋老的脸色,秦风也能体会到那种淡淡的哀愁,宋老的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他把自己的最年轻的时代都献给了歼-9,而这个项目的前途,却都是阴影啊。
“老宋,歼-9是个好项目,一定要坚持下去啊。”看到宋老这样,屠老也是心中一阵难安,不由得也安慰起他来。
航空部门的会议开过很多次了,大家都清楚歼-9这个项目,这是己方正向研发的第一个项目,更是渗透了宋老无数的心血,只不过…
“歼-9我们是会坚持下去的,这个项目不能垮。”宋老的目光中又透出来了坚定,向着屠老说道:“那歼-7iii的测绘,我们也会用心完成,把它修改到适合。”
秦风一阵头大,看来自己真的是介入不了啊,两人会接着争论下去的。
直接测绘,一个零件都不要动,这是有先例的,比如在二战后期,苏联得到了b-29轰炸机,严重缺乏战略轰炸机的苏联相当兴奋,图波列夫亲自带队进行测绘仿制。
图波列夫也是一名飞机【创建和谐家园】了,他在测绘的时候,就想要改动一下,让性能更好些,却被斯大林严厉地禁止了。
一颗螺丝钉也不要动,完全地按照它的设计进行测绘仿制!
斯大林是有先见之明的,一旦改动,那就会引来很多问题,毕竟不是己方自己正向研发的,改动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逐渐克服起来,耗时很长。
当时的苏联是急需战略轰炸机的,等不起。
屠老和宋老,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不同的理念而已。
秦风也知道两人都是固执的,自己想要从中调解,似乎是已经宣告失败了。
于是,秦风只能告辞离开了,张利军又出现在了外面:“走,我带你看看咱们绘图室去。”
一楼的一间大厅内,几排放着长条的桌子,桌子的侧面是一张大大的绘图板板,整整齐齐地布置着,每一个的桌子上,都摆放着各种绘图工具。
圆规,直尺,三角板……它们上面的刻度,都比普通的要更加精确,同时,这些绘图工具都很大,比如,那把直尺,足足有一米多长。
每一个零件,都要完全地按照比例画出来,一架飞机上,有多少零件?各种图纸画出来,那是需要火车皮来拉的。
秦风以前还没见过,今天的确是开眼了。
“过段时间,等到新的歼-7 iii仿制任务下来,大家又要忙了。”陪同着秦风,张利军不由得说道。
提到这个任务,秦风又想起了两人的争执,顿时就觉得很沮丧:“宋老和屠老,谁都说服不了谁,我也没劝成。”
“风哥,”张利军说道:“这种分歧,只能上级领导来定夺了,不过你上午的时候给大伙儿解围,还是当了回不错的和事佬的。风哥,我很崇拜你。”
第三十二章 还剩最后一个科目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试飞的进展也是很快,这天,秦风从天上下来,翻看着飞行日志,自己试飞的这个科目,已经是小本子上最后一页了。
“咱们的进度真快啊。”王刚说道:“没想到这么迅速就圆满完成了所有的试飞任务,今天晚上,咱们要出去好好地庆祝一下!”
整个试飞小组,一共五名试飞员,王刚是组长,现在说话的就是他,试飞以来,王刚负责制定每天的试飞计划,现在,他也是心中十分的高兴。
不容易啊,看看兄弟单位的歼-8,这么多年了,试飞的进展才多少?居然还在亚音速区间内试飞呢!
当然,这也是因为己方飞的本来就是一款成熟的飞机。
歼-7 ii战机,是在歼-7 i战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主要将以前的那种带着舱盖一起弹射的相当不可靠的弹射求生装置改为敞开式弹射救生装置,并重新设计了使用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的新型火箭弹射座椅;换装了新型发动机,改善了飞机性能,提高了飞机推重比;用新研制的720升副油箱,取代原使用的480升副油箱,增加了载油量,提高了续航能力、将阻力伞舱位子上移,提高放伞速度,增大放伞阻力,从而显著改善飞机着陆性能,飞机可在离地面不大于一米时空中放伞,着陆滑跑距离缩短到八百米以内。
可以说,大的方向没有变化,这种飞机相当于是小幅度改进的型号,所以,试飞起来也很顺利,不需要去试飞院,只要在成都的132厂,自己就能试飞了。
试飞科目进展很快,现在已经算是要完成了,已经达到了装备部队的水准。
“是吗?”秦风随手拿起来了桌子上面记录的试飞日志来,一项项地看着,看他们的飞行记录,秦风不断地赞叹:“好快啊,咱们终于飞完了。”
一直翻到了最后,秦风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对了,咱们的失速尾旋科目,怎么没有飞啊?”
听到秦风的话,顿时,几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这个科目,不是上级强制要求的。”王刚说道:“毕竟在歼-7 i上就飞过这个科目了。”
听到了王刚的话,秦风也是沉默了一下,他知道,前些年在歼-7 i上飞这个科目的时候,就有前辈试飞员牺牲过了,所以,哪怕是上级,对这个项目也有顾虑。
毕竟,这是三角翼飞机的禁区啊。
飞行员驾驶战机,翱翔蓝天,看起来是很潇洒的,但是,飞行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在所有的风险之中,失速尾旋是最可怕的一种,绝对是最高级别的事故。
其实,当飞机问世初期,就出现了一种神秘的飞行现象:在飞行中有时会出现飞机突然失去控制,一边下坠,一边偏侧翻转,很难处理,经常是操纵无效而机毁人亡的结果。这种现象就是失速尾旋。
失速和尾旋,其实是两个方面。
失速是当机翼迎角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后,机翼上表面气流分离,导致升力减小所发生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飞机速度低,升力拖不起飞机来,这个时候飞机将低头下沉,直至获得足够升力飞行。
尾旋是因为失速产生的,而且是失速中的特殊情况,就是当一侧机翼先于另一侧机翼失速时,飞机会朝先失速的一侧机翼方向沿飞机的纵轴旋转,称为螺旋或尾旋。
在平时的飞行中,飞行员要注意,不要让飞机进入失速尾旋之中,但是,对试飞员来说,却是要将飞机飞到尾旋这种状况中来,而且要实验在进入之后究竟该怎么样做才能改出来。
这个科目的风险性是很大的,甚至在后期,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十几年的时间,这个科目被放弃掉了,没有人敢飞这个科目。
如果飞机进入这种状态怎么办?那就只有跳伞了。
而同时,在西方,失速尾旋已经被作为一个正常的飞行科目进行训练了,一般的飞行员都飞过,都知道怎么改出,在国内却因为担心安全问题,放弃了这个科目的训练。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失速尾旋的科目危险性很大,反正在歼-7 i上已经飞过了,这个科目就没有被列为必须要试飞的科目。
“虽然我们的飞机改动不大,但是毕竟也进行过改动了啊。”秦风说道:“发动机,减速伞位置等等都改了,那尾旋的改出可能就会有不同,我们如果不试飞,一旦战机定型进入部队,遭遇到这种状况怎么办?”
飞行员在遭遇问题之后,都会根据自己背熟的飞行手册进行处置,什么情况下怎么做,这个飞行手册,就是试飞员用自己的试飞经验编写出来的。
如果没有试飞,就把以前的飞行手册照搬过来,这不是糊弄人么?万一情况不一样怎么办?
秦风看着众人的眼神,说道:“我耽误了很长时间,没有参与咱们的试飞科目,所以这个失速尾旋,让我来飞好了。”
“你胡闹什么?”王刚不由得说道:“你以为大家是害怕吗?你以为就你一个人勇敢吗?咱们是都没有飞过失速尾旋的经验,万一改出失败,战机摔了怎么办?那可是国家的财产,上级都同意了,你在这里嚷嚷什么?”
大家不怕死,但是飞机是国家的财产啊,为了一个不是必须的科目,浪费了国家的财产怎么办?
“组长,你都说了,万一失败怎么办?咱们试飞员这里都要提万一失败这个词,那到了下面的部队里呢?”
王刚顿时不说话了。
此时,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屠老过来了。
回来之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了,屠老顾不得休息,先是看了一下米格-21f的测绘进度,跟着就过来看歼-7 ii的试飞进展了,他当然也在挂念着这件事。
谁知,他过来之后,却听到了秦风和其他几名试飞员的争执的声音。听到大家提失速尾旋,屠老也是皱了皱眉头。
第三十三章 偶遇
如果没有进行失速尾旋的科目,那的确是不完整的,但是,如果要进行这个科目的话,风险太大啊。
毕竟,国内能飞失速尾旋的试飞员没几个,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扎实的飞行技术,没有沉稳的心态,根本就不能去飞的,那简直和送死差不多。
“屠老,我能飞。”秦风说道:“我仔细地研究过国内外的失速尾旋的试飞科目,我也听过前辈试飞员讲咱们的歼-7 i战机的尾旋试飞,我还做了笔记。”
秦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房间去拿自己那厚厚的笔记了。
屠老点点头:“这个科目,咱们还需要向上级汇报,等到上级决定之后,咱们才能飞。”
服从纪律听指挥,这个科目,需要让上级来拍板。
“是。”秦风几个人向着屠老敬礼。
“好了,咱们的歼-7 ii战机的其他试飞科目既然都完成了,那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所有的试飞数据都总结出来,等待上级对咱们的战机进行定型。”
只要完成了所有的试飞,那就可以请上级来进行定型了,这是装备部队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了。
秦风听的有些失望,不过,服从纪律听指挥,这是一名试飞员必须要遵从的,既然屠老都说要向上级汇报才行,那自己就只能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