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马王爷》-第1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高大人和丽容两人一天都不出他们的小屋,陆尚楼曾有事想进来请示,但是被许不了拦住了,“你看不出高大人和丽容正在新鲜着?有事先与冯征商量不就行了。”陆大人于是作罢。人们在牧场里、木屋外忙忙碌碌一整天,竟然没有一个人进来。

      半夜的时候,那些人又出现了,也许他们知道,等山口的两座守捉驻了人马,他们就再也不会这样自由。而弩支城前一晚已经让他们弄成了惊弓之鸟,早早地关城上锁了。因而这一次这些人来势更大,牧场三座高台上已经有人喊叫起来,他们还不走。

      许多多和苏托儿都排在了夜班,他们纷纷上马,按着高架上指示的方向【创建和谐家园】人手,各操箭弩,驰马由河上的木桥冲向对岸迎敌。

      牧场里一片人声,高大人知道是谁来了。他慢慢地由床上爬起来,找自己的乌刀。丽容把刀给高大人递过来,他机械地提到手里,一推门晃出去。

      早就有牧子把高大人的炭火牵过来,这匹马异常的兴奋,它看到自己的主人手提着乌刀,一身红袍的身影,知道有仗要打,它嘶鸣着,跃跃欲试。...“”,。

      第276章 间不容发

      河对岸,许多多等人已经与来敌相接。护牧队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他们训练有素、驰驱迅捷,个个年轻又马快箭急,于敌群中若即若离也不近战,只在弩箭的射程之内将敌人纷纷射杀。

      这些人既不敢撇下护牧队放心往河的这边冲,又一时拿许多多这些人没有办法,双方混战于一处。但是,又有一小股人从白杨河的上游过来,他们分了两拨儿。

      河对岸的人马足足有两百人,意在吸引牧场中的护牧主力。而这一小拨虽然只有五六十人,但他们到了近前,人人手中点起了明晃晃的火把,看来他们才担当着要破坏牧场的重头戏。

      只要放他们过来,将涂了乌油的火把往木质厩房和木屋上一扔,那么白杨牧场便会陷入一片火海。

      到时牧场中的人要一面御敌、一面救火救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不能兼顾的。那些马匹入夜后都拴入了厩房,局面将更不可收拾。

      三座高架上已经点起了熊熊的烽火,照得底下如同白昼。高大人一上马,炭火一声嘶鸣,率先冲了出去。在他身后,那些普通的牧子们也手里举着草叉、铡刀片冲了上来。

      连陆大人和冯征、牧场中那些女眷们也人人操刀,以作后应。此时偷袭之人已经驰近了,他们看到已经让人发现,便不须蹑足潜踪,一声呐喊冲了过来。

      跑在最前边的二人刚刚把手中的火把做势要投,便被高大人挥起乌刀,连人带马砍翻在地。后边的人出现了片刻的停滞,不过,他们看到牧场中的主力都在河的对岸,而这里只有三位官员带着一群牧子妇女,于是胆气又壮了,呐喊着再次冲上来。

      远处,白杨河的两岸传来一阵急骤的蹄声,是弩支城和古屯城的援兵到了。

      高大人又砍翻了几个,坠到马下的人被扑上来的牧子们恶狠狠的一顿铡刀木棒,惨叫着毙命。

      两城的援兵越来越近,已然听得到呐喊之声。看来又是一次有惊无险。有的牧子们这才腾出功夫,跑回去扑灭两间厩房顶上的火焰,马匹在里面嘶鸣。

      余下的来敌慌忙把手中的火把掷出,也不管掷没掷到房顶上,一声呼哨,拨转马头便跑。而河对岸的人也得了消息,乘夜避开弩支城驰来的援军,先往正西面的大山里遁走,绕过这些人,往山口处逃去了。

      这边施火的五六十人一眨眼就损失了十多人,小头目回马之际,借了高架上的火光看到对方为首的是一位年轻的红袍官员,他有些不甘心,摘弓搭箭,瞄准了高峻。

      陆尚楼已经骑到马上赶了过来,他一眼看到,高声提醒着,“高大人注意,有人施放冷箭!”他一边喊着,一边催马冲到高大人身前。

      而高大人不但看到两城的援军,对方的箭他也早就看到了,他想,牧场已经无碍。他非但不再躲闪,反而把手中的乌刀垂了下来。

      一切都是间不容发,对方一箭射到!陆尚楼也正好飞马赶到,替高大人挡下了这一箭。箭正中陆大人的肩头,陆尚楼痛叫一声翻身【创建和谐家园】。

      第二箭又到了,高大人还是无动于衷。对方从陆尚楼舍身相护的举动上,已经看出这个年轻人是个大官。箭射出后不但未走,反而一催坐骑,举了长尖枪向着高峻冲过来。

      高大人躲都不躲,左胸上稳稳地中了这一箭,他在马上摇了两摇,滚落到马下。他的一只脚还在镫里,炭火不敢乱跑。它似乎知道自己一跑,高大人便会被拖带着再受伤害。但是它原地不动,高高地抬起两只前蹄,向着来人的坐骑踢去。

      高大人的身边没有能打斗之人,都是些文官牧子,一见高大人【创建和谐家园】,这些人呼啦一下冲上来抵挡。一位牧子被当胸一枪刺中,大叫一声倒下了。

      放箭那人是个小头目,马上的功夫有些了得,他刺倒了牧子仍不死心,要在【创建和谐家园】的这位红袍官员的身上再补上一枪。于是望着地上的高大人恶狠狠举枪便刺。

      但是在他的身侧不远处传来一声清叱,随后一柄弯刀凌空飞到,从他的脖子上抹过后仍然飞出去七、八尺远掉在地上。

      血光飞溅,这人栽【创建和谐家园】下,是樊莺和思晴赶到了。

      思晴马到近前,先往前跑了几步,一脚脱了镫,身子轻盈地在马上歪下去,靠着一只脚尖勾住了马鞍,探身抓取了地上的弯刀,又坐回到了马鞍原位。

      柳玉如叫她们来协助高大人后,她与樊莺路上一会儿都没敢耽搁,过交河、翻金沙岭,在山谷这边与古屯城的人打听了白杨河的走法,一路跑了下来。

      她们终于看到了不远处地平线上那一片朦胧夜中的牧场,感觉高大人就在眼前一样,马上的速度更是快到了不能再快。

      但是在快到的时候,牧场的上方忽然点起了三丛大火,一下子映出了白杨河两岸纷乱的形势。她们二人知道牧场里遇了事,于是没命地奔过来相援。

      她们都看到了高大人中箭【创建和谐家园】的一幕,思晴急切之中没别的办法,将手中的一柄弯刀掷出,结果了那人的性命。

      这两姐妹任是哪一个人,在乱军之中都没有几个能抵挡得了的。她们一到,偷袭之人再无心恋战,再丢下了十几具死尸落荒而逃。半路上正遇上了古屯城的援兵,又于一片刀影中纷纷惨叫着毙命,竟然没有一个逃脱。

      樊莺与思晴跑回来,跳下马来看高大人,见他当胸插着一支利箭,眼睛紧闭、面如白纸、并无一丝血。

      二人魂飞魄散,指挥着人将高、陆两位大人抬到木屋中。丽容见高大人走出木屋去,只片刻的功夫便让人抬着回来,她连哭都忘了。一见到了樊莺和思晴,便简要地把高大人的反常举动向两人诉说,二人哪有心细听。

      中枪的是一位刚刚娶了女仆牧子,已经没有了心跳。对方那一枪扎到了他的要害,他是为了保护高大人死的。一位女仆——他的妻子赶过来,伏到他的身上失声痛哭。

      两城的城主带人,正好赶上了战斗的尾声,在外边帮助冯大人打扫战场,扑灭了大火,然后与冯大人一起进来探望高大人和陆大人的伤势。

      陆尚楼是从背后中箭,又是射到了肩头,虽然伤得不轻,没有性命之忧。高大人则不然,这支箭正射到了左胸口,鲜血已经从袍子中浸透出来。高大人咬着牙关,在人们的呼唤声中一点反应都没有。...“”,。

      第277章 樊莺立功

      樊莺懂得点穴之法,在高大人的身上点住了止血的穴道,再去探他的脉搏,发觉他脉搏微弱得厉害,像一丝将断的细线。

      思晴哽咽着说,“我们要是早半天出发就好了!”

      樊莺道,“姐姐,我们不要说这些了,要想想怎么救高大人。”

      丽容问,“妹妹,高大人有没有危险?”

      樊莺摸着高大人的脉搏,不确定地说,“依我看没有伤到心上,不然我摸着怎么还会有脉搏?不过离着也不远,”又恨恨地说,“你手里拿着乌刀,怎么会一点心口都不护,随便搪一搪也不至于……是傻了还是怎么的!”

      眼下不是埋怨的时候,此地一无郎中、二无药房,要救高大人,只有靠樊莺。她直起身子对人们说道,“找两个人烧好了开水备用,其他人可先去忙。”

      人们都知道高大人这位三夫人的话中之意,冯征也出去料理牧场中的事,送两位城主返回后,再让人从白杨河中打来干净的河水,架起火烧。

      木屋中只剩下了樊莺、思晴、丽容,樊莺对丽容说,“你要准备好干净的布带,一会包扎时要用,再者水烧好后,要找干净的盆盛好了晾凉,要备着清洗伤口。”

      丽容忙着去准备,她从樊莺的话里听不出高大人有性命的危险,心下略略放宽了一点,做起事情来手也不抖了。

      樊莺又让思晴在旁边协助,一会起箭的时候要两个人合力。她拿过自己的百宝兜子,这是她每次出门必要带着的,里面金创药还有。她从中拨出一小半,看看也无地方盛放,便从床上拿过高大人看过的那封信,掏出了信瓤。

      她见信纸只一页,方才又听丽容说了高大人看过信之后才有些反常,便单手将信纸展开略略看了一眼。也看不出什么,就将信纸往边上一丢,将药放入信封中,走到屋门外。

      门边聚集着不少的牧子,许多多和苏托儿也在。他们都担心着高大人,两个人都躲在外边等着听消息。一见三夫人出来,许多多和苏托儿忙问情况。

      樊莺道,“你们放心,就不要在这里堵着,一会儿丽容端了热水来别挡道。”她把信封交到许多多的手中道,“你去给陆大人把箭起下来,再把这药敷上包扎。陆大人伤得不重,没有大碍。”许多多和众人这才散了。

      不一会儿,丽容已经把热水端进来,樊莺对二人说道,“我们开始。”

      高大人胸口上的箭隔了官袍射入,要想取箭得把袍子脱下。樊莺取过高大人的乌刀,轻松地将箭杆削断,只在胸口上留了两寸来长,然后三人将袍子解了,将着箭的前襟轻轻从半截箭杆上退下。

      里面的白衬衣早就让血染红了,她们也依着前法解去,将高大人的胸脯袒露出来,三人这才看清了高大人中箭的确切位置。高大人胸口的胎迹愈发的比之前明显,这一箭就是从心形胎迹的左边射入的,正插在肋骨缝中。

      看得出射箭之人出手时处于忙乱之中,或是弓没什么劲道,三角形的铁箭头在高大人的肋骨缝中卡了一下,并没有深入过多。因为她们从外边能看到铁箭头后部的两个尖利的倒刺。

      但是箭头的长短在各地是不一样的,这也看不出肉中的部分有多深。樊莺说,“一会起箭的时候,高大人有可能痛得会挣扎,我们得先将他捆住。”

      丽容道,“这样好么?”

      思晴说,“我们照做,光靠你我恐怕会按不住他的。”两人到外边找了绳子,在床上将高大人的双手双脚捆绑结实。

      箭尖的倒刺没有进入肉中,取箭就容易得多了。但是不知道伤没伤到血管,樊莺像是自语,又像是那两姐妹说,“伤到要害,拔与不拔都是个死。没伤到要害,不拔是死,拔了他活……拔!”

      丽容一听,才知道樊莺先前的镇定并不代表高大人的伤势,现在看起来高大人的性命仍在生死之间了,她没忍住眼泪,在一边扑簌簌掉下来。

      她再一看思晴,发现她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大人的伤口上,便觉得自己不该添乱,忙擦擦眼泪,看着樊莺左手摁住高大人的胸脯。她将半截箭杆夹在指缝中,右手上去捏住了箭杆,一拔,却没有拔动,高大人果然用力地挣扎了一下。

      “箭头是卡在肋骨缝里了!”樊莺说着,捏了箭杆再次用了大力,一下子将箭【创建和谐家园】。随着高大人痛到极点的大呼,血从箭口处喷出来,樊莺也慌了神,声音有些颤地道,“我点了他止血的穴道了呀,怎么会这样!”

      她慌忙用两只手掌去捂,脸上现出了要哭的架势。她也没有做过这种事,今天她不上手别人谁行?但是眼下这种情况她却不会处置,以为是箭伤及了要害。

      思晴和丽容看到血不停地从樊莺的指缝淌出,似乎止不住的样子,两个人都哽咽起来。要是如樊莺所说的箭伤及了要害,那么血是止不住了!

      三人泪眼朦胧地看着,血慢慢地不再外涌,立刻都不哭了。樊莺把手从高大人的胸脯上拿开,举着不知道在哪里擦,她看到扔在边上的信纸,随手抓过来要擦。

      丽容忙递过一条干净的布带让她擦手,樊莺扔了信,将手上的血迹擦干,去摸高大人的脉搏,一会儿惊喜地叫道,“这样快,高大人没有事了!”她摸到高大人的心跳再不似之前那样虚弱,一下一下跳得十分有力。

      她猜测着道,“我晓得了,箭头虽然没有伤到要害,但是它射进去靠着心这样近,一定是挤压了它不能很好地跳动,因而高大人才有昏迷。”

      思晴道,“幸亏你当机立断,不然时间一长,憋也会憋坏他的。”

      丽容道,“妹妹你真行,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了!”

      樊莺的语调也恢复了正常,“先别追捧我了,事情还没有完呢!”她让丽容去热水盆中把干布洗净拧干,她亲自拿了湿布,小心将伤口四周的血污擦干净,但是伤口里的淤血却不好擦。

      樊莺想都不想,嗽了口,伏身在高大人的伤口上用嘴将里面的血污吮出来,一连几次终于吮净。再仔细地上好了金创药,三人这才用干净的布带,给他包扎起来。

      这一切都忙完了,樊莺伸个懒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成了!大功一件!”她说得如此轻松,把另两人都逗笑了,“好说,等回去后我们替你向柳姐姐报功。”...“”,。

      第278章 很快苏醒

      三人忙着把高大人手脚上的绳索解了,将他在床上放得舒服一些。丽容看到那页信纸,伸手到褥子上去拿。因为樊莺曾经拿它擦过手,此时的信纸已经让血迹粘在褥子上,丽容一拿,就从信纸的中间撕去了一小条儿。

      她拿起来一看,信纸上沾了血印子,除了少了半行字,其它地方还能凑合着辩认。她想着高大人以后也许还要看,便抚平了叠好,揣了起来。

      这样一阵忙活,不知不觉天已然大亮。冯征等人都在高大人的木屋外蹲了半宿,得知高大人转危为安,这才彼此击掌相庆,纷纷回去补觉。

      樊莺和思晴、丽容三人也累得不行,她们商量好了,三人轮班照看高大人,两人先睡觉。这里思晴虽然排四,但年龄却是最大的,她自已排了第一班,而樊莺和丽容就找了两片白叠草垫子,放在地下躺上去,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陆大人受了伤,冯征里里外外张罗,夜里混战中除了有一位牧子牺牲,护牧队没有伤亡。但是牧子的新婚妻子——一位女仆悲痛欲绝,几次想拿了刀自尽。

      冯大人安排另外的家眷轮着看护着她,又安排人在白杨河的上游将死去的人埋葬。这算是白杨牧建成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了,有人阵亡,陆大人受伤,而且大家的主心骨高大人重伤昏迷,人们的情绪有些低落。

      陆大人在混战之中挺身替高大人挡那一箭完全是下意识的行动,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后肩上带着箭,让人扶到自已的屋中。

      许不了听说了事情的经过,觉得老陆是个爷们,许多多来把箭取下后,她对陆大人悉心照料。陆大人肩膀受了伤,饭都是许不了端了一箸箸喂的。

      高大人在樊莺将箭取下后,不到一刻便头脑清楚起来。概因对方第一箭让陆尚楼挡了,第二箭时便有些匆忙。从他第二箭的准头看,如是第一箭就射中,高大人可能就没命了。

      那人匆忙中的第二支箭稍稍偏了一丝,力道也差了一丝,才没有射中要害。但也一下子压迫住了心脏或是血管,妨碍了它的跳动,高峻头脑上血液一瞬间供不上这才晕倒。

      这也就是樊莺取下箭后,马上便摸到高大人脉搏恢复有力的原因了。不过也多亏了樊莺没有过多的犹豫,不然时间一长,高峻非做下病不可。

      高峻清醒过来之后,也不睁眼,只是闭着眼躺在那里,脑海里什么念头都无法集中,中箭的那个场景似乎也极暗淡,胸口的疼痛也远不如他内心的悲伤来得真切。

      郭二哥的信不会有假,因为岳大人派来送信的人说,信是柳玉如让送过来的。那么崔氏口中那位“已故先夫”,一定就是他了!他在鄯州大战时骑了乌蹄赤兔,而且他也不在人世了。

      那么崔嫣!那个在道观中独处三年的崔嫣、于长安清晨的街头只穿了薄薄裙子什么都不带的、在驿站的夜晚为他弹阳关三叠的崔嫣、那个在他最悲痛的时候,曾经乖巧地替他抹眼泪的崔嫣、那个用自己的身体给他慰籍的崔嫣……他要怎么面对她。

      思晴坐在高大人的床边,虽然高大人紧闭着的眼睛一动也不动,但她知道高大人已经醒了,他不睁眼,她就不能去打扰他。思晴轻轻地在白叠草垫子上躺下来,不敢大声地出气。

      樊莺跑了一路,又忙了一晚,一睡下就不易醒,是丽容先醒来替下了思晴。未时时分,丽容听着屋外一阵由远而近的蹄声,听到冯大人带人迎接的正是西州都督郭孝恪。

      郭都督带了兵曹,已经将阿拉山口边的两处守捉安排了军士。这两处守捉地势险要,郭都督安排了一水的骑兵,人数也各都是五十,足见郭都督对那里的重视。

      郭孝恪是从山口返回来的,到了白杨牧场才从冯征嘴里得知高峻受伤。他下了马大步往高峻的木屋中走来。一推门,看到高峻不用人扶,就自已有些吃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先把丽容惊得不用说。

      樊莺和思晴也忙起来与郭都督见礼,郭孝恪亲自扶了高峻躺下,坐在床边问他的伤情。高峻说,“郭叔叔,你看我都能自已坐起来,没有大事。”

      郭孝恪怕影响高峻休息,叮嘱樊莺等人要好生照看,并说,“山口那边已经有人把着,至少再有事了会多一道关口,要不我再多派些人马来。”

      高峻说,那怎么行,西州兵有多少我是知道的,不能都拉到西州以外来,有这些就够了,剩下的由我的护牧队顶上。

      又说了会话,郭都督起身告辞,问高峻要不要他亲自去牧场村给家中报个信,高峻道,“我已无事,就不好再让家中人担心,养上两****自回去。”

      郭都督于天黑前返回了西州。许多多和苏托儿一下午没朝面,黑天时从西边大山里带回来不少的野菇、鸟蛋、还打了十几支山鸡,说要给高大人补补。

      丽容马上拿出去炖汤,将山鸡与野菇炖到一起端给高大人喝。高大人喝了两口,便叫樊莺,“你们三个也喝,我虽喝不下去,但你们喝了,我便好得快些。”三人也不推辞,都轮着端了碗喝上两口。

      高大人又对樊莺说,“你和思晴不要都在这里,天明后樊莺你就回去。”樊莺知道高大人的意思,柳玉如身边没有人,高大人是不放心,于是点头答应。高大人又叫她回去后不要说自己受伤的事,樊莺也答应了。

      樊莺走后,高大人也不用人扶,便自己慢慢走出木屋去,他独自去河边牧子的埋身处,默默地站了许久,只有丽容在身后跟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0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