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探幽录八月薇妮【七七阅读】》-第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第一时间删除

      本书由七七阅读为您整理制作,更多好书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七七阅读

      ==============================

        《大唐探幽录》作者:八月薇妮

        晋江VIP2017-12-05完结

        文案

        诗云:

        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袁恕己:“香火就是人丁兴旺,儿女满堂,并不是只有儿子满堂,如果要扼杀女婴才能延续香火,实不相瞒,本官觉着……这样的家族,就让你们绝后好了。”

        崔玄暐:“强盗杀人的时候从不在乎是否手沾血腥,而那些被杀者又往哪里去讨回公道?今日遇上你我,便是他们的公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关你一定要过。”

        阿弦:“愿望?我想要目之所及,不再有枉死的冤魂,想要耳之所闻,不再有绝望的哭声。我想看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我想要这世间一直正气公道,黑白分明!”

        六部系列之三:谈情说鬼,探案揭秘。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搜索关键字:主角:阿弦(十八子) ┃ 配角:袁恕己,崔玄暐,桓彦范,太平公主,贺兰敏之,武曌,狄仁杰 ┃ 其它:探案,女扮男装,八月薇妮

      第1章 楔子

        唐高宗永徽五年,深宫中的王皇后终于发现,她陷入了“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尴尬危险境地。

        当初为了打压得宠的萧淑妃,把在感业寺的武媚迎了回来,果然投了高宗李治的心头好,不出两年,李治便把萧淑妃抛在脑后,这位昔日不可一世的宠妃,终于也尝到了孤寂冷清、被人撇弃的滋味。

        王皇后的喜悦并未维持多久,她终于意识到迎武媚回宫,竟是“伤敌八百,自损三千”而已。

        若说萧淑妃嚣张跋扈,那这位新册封的武昭仪,便是智慧加隐忍型的萧淑妃。

        如果王皇后能预料到以后会发生什么,她宁肯选择十个萧淑妃,也不会对上一个武昭仪。

        但是,虽然对未来一无所知,居住在清明宫的王皇后中,夜深人静之时,会时不时地感觉到一股透骨的阴凉,从武昭仪居住的蓬莱殿方向传来。

        女人的预感往往是最准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武昭仪喜得了一名小公主。

        皇后毕竟无有所出,心中更有着对新生儿的一丝好奇跟喜悦,这日便起驾前去探视。

        接下来发生的事,成为王皇后毕生难以解开的梦魇,而且注定会在大唐的后宫掀起滔天波澜,让整个后宫天翻地覆。

        只是没有人想到,也无人敢想,这波澜并不仅仅限于后宫而已,翻天覆地的,还将是整个天下,整部大唐史。

        据《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所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言: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

        《新唐书》同《资治通鉴》都成于北宋之时,所记载真伪,自然也无人知晓。

        但在当时的大唐后宫,小公主的忽然暴毙,最大的嫌疑人,却毫无疑问是前来探望的王皇后。

        在高宗李治看来,皇后一则嫉妒昭仪,二则,小公主原本好端端地,如何皇后刚来探视过后,公主便告“暴毙”?

        由此,高宗李治的废后之心越发坚定。

        但因为长孙无忌跟褚遂良等老臣的竭力劝阻,废后之事才暂停。

        可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永徽六年,李治终于达成所愿,在阴历十月,册封武昭仪为皇后,且赶走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

        武昭仪终于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唐皇后,她并未忘记那无故夭亡的小女儿,下令将小公主葬置在德业寺,后于麟德元年,册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

        新皇后册封,普天同庆,精致华丽的烟花点亮了大唐的半边天,其繁丽华盛,无可比拟。

        这一夜,却有几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寂然冷清的德业寺。

        安置小公主的殿院中,日夜不息地燃着长明灯,一线灯火,于冷夜中不由瑟瑟摇晃,明灭不定。

        因这并不是什么吉祥的地方,今夜又是新皇后的大喜,无人关理此处,看守院落的下人们心照不宣,只留两个守门,其他遍自去偷酒取乐。

        是以这悄悄潜入的几道黑影,不费吹灰之力便定住那看守的两人,其他的便去掘取安定公主的棺椁。

        不多时,已经挥汗如雨,却没有一个人放松,蒙面的黑巾底下,是一双双含压着怒恨焦灼的眼睛。

      ¡¡¡¡½üÁ½¸öʱ³½£¬Ìì¶¼½«Ã÷ÁË£¬°²¶¨¹«Ö÷µÄ¹×é¤ÖÕÓÚ³ÊÏÖÑÛǰ¡£

        黑衣人们雁翅排开,当中为首一人深吸了口气,凝重的眼神盯着那雕琢精细的沉香木棺板,从腰间拔出一柄雪亮的匕首。

        当棺板在眼前被撬开之时,在场每个人的眼睛都逐渐睁大,个个面露骇异之色。

        东方天际,第一抹朝霞慢慢涌出,希微浅淡的晨曦,映出院落里每个人难看的脸色,一个个呆怔而立,恍若石雕木塑。

        被围在他们中间的安定公主的棺椁已经打开了,当中……却空无一物。

      第2章 食摊

        麟德三年,高宗李治偕武后封禅于泰山,声势浩大,除文武百官,士兵随侍,诸如突厥,于阗,波斯,天竺,新罗,高丽,倭国等各国酋长王相等也随扈而行。

      ¡¡¡¡¶ÓÎéåÔåÆÃàÑÓ°ÙÀ¹ÅÍù½ñÀ´µÛÍõ·âìø£¬ÎÞÓпɼ°Õߣ¬¿É¼û´óÌÆÖ®Ê¢ÊÀÎÞË«¡£

        同年之中,还发生了其他两件不大不小的事。

        其中一件便是高丽内乱,高宗屡派唐军前往镇压,内乱渐渐平息。

        为彻底剿灭乱贼,十二月,又派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亲自临镇,水陆两军并击。

        唐军名将坐镇,士气如虹,很快,李勣同大将薛仁贵连破高丽十六城。

        此战绵延两年,终于以高丽覆灭,平壤攻破,高丽王被俘而落下帷幕,自此,唐设立安东都护府,以薛仁贵为检校,总兵两万于平壤镇抚,统辖辽东,高丽,渤海等地。

        大局的战事虽定,但在一些偏僻地域,仍有着大大小小地隐患,比如在所属辽东边陲,靠近渤海的地方,因原先还是靺鞨族人居住的地方,地形险要,聚居人口复杂,时有冲突发生。

        在这种情形下,薛仁贵领会朝廷的意思,为安稳巩固目下局面,便调拨些得力将官,将他们分派各地,管理地方,抚慰民心。

      ¡¡¡¡ÕâÒ»ÈÕ£¬Ô¬Ë¡¼º´ø×ÅÁ½¸öÇ×ËæÎÀ±ø£¬À´µ½Á˽üº£µÄáÙÖÝ¡£

        袁恕己的出身,乃是河北沧州,是官宦世家,本来留居东都,因高丽内乱,便随英国公李勣来至辽东。

        他毕竟年少,性情耿直,不拘小节,加上是官宦子弟,自来一股傲气,军中有些人便跟他不甚对付。

        屋漏偏逢连阴雨,袁恕己所在的右翼军中了敌军圈套,折损了一位朝中显赫的监军大员,朝廷旨意下来,先处罚了几个指挥不力的,袁恕己也略有波及。

        他在军中非但不得重用,无法建立军功,反而灰头土脸。

        征伐高丽大胜封赏,有些立功之人早凯旋回京受赏,他却被上峰打发到这人迹罕至的豳州来。

      ¡¡¡¡áÙÖݵش¦Æ«Æ§£¬µØÐÎÆ«ÓÖÏÕÒª£¬ÏÈǰ¸ü¸úì…íH£¬²³º££¬¸ßÀöµÈ½»½ç£¬¸÷µØÖ®ÈË»ã¾Û£¬¸üÊÇÁúÉß»ìÔÓ£¬ÍðÈç¹úÖÐÖ®¹ú¡£

        原先曾有过几任刺史,却都坐不长久,最长的也不过做了两年不到,至今已经有三位大人不明不白死在任上,至此,但凡是个机灵长眼的,都不肯往这地方调。

        州内无首,更见乱象,此番上司将袁恕己扔在这个地方,用意可见一斑。

        袁恕己是军职,本来不该管理一州的事,只因如今战事方停,各地百废待兴,豳州又是个最烫手的山芋,故而先将袁恕己调来,一来也正因他是军职,地方上不时会起些零散地小战事,可以便宜镇压。二来,死马当作活马医,医好了,算他的运气,医不好,便是他的黑锅顶岗,正好得罪名而处置。

        袁恕己在军中历练许久,性子却也磨的有些惫懒了,知道有人故意摆布自己,心中虽有怒意,面上却只笑嘻嘻地,竟似是满不在乎。

        虽早听说管辖之地是个最棘手的,他却丝毫不惧,自带了贴身的侍从,散散淡淡,日夜赶路,这一日终于来到豳州地界。

      ¡¡¡¡Èô˵áÙÖÝÊǰ²¶«¶¼»¤¸®Àï×îÄÑÁÏÀíµÄÖݸ®£¬ÄÇÃ´Í©ÏØ£¬ÔòÊÇáÙÖݸ®ÖÐ×îÄÑÁÏÀíµÄϽµØ¡£

        时正初春,东北之地却兀自料峭寒极,袁恕己进桐县的时候正是黄昏,天边最后一丝残霞冷冷地斜睨着这座荒僻的城郭,马蹄敲在地砖之上,发出沉闷的嗵嗵之声,仿佛灰砖上还裹着一层冷硬坚冰。

        因天冷,近来战事又平,守门的士兵也都十分散懒,此刻正要关闭城门,见三人趁着夜色进城,竟并未来询问。

        袁恕己眉头微皱,本要打听府衙何在,见这般情形,也并未开口,只是放马往前,却见整条街上竟鲜见人影。

        袁恕己扬眉打量这座治下之城,虽为豳州的首府,却毫无繁华鼎盛之态,放眼看去,偌长的街头上亮着灯光的屋邸似天际寒星,寥寥落落,屈指可数。

        因赶了半天路,一时又不知府衙如何行去,三人便想先找一家饭馆吃些东西顺便探路,谁知走了半条街,却见多半的铺子都已经打烊,要找一家食肆,简直如平地捡到金银,痴心妄想。

        袁恕己的贴身侍卫吴成已经忍不住笑说:“若不是知道进了府城了,还以为仍是在外头边塞荒城呢。”

        袁恕己尚未回答,另一个侍卫左永溟道:“难为他们竟能找到这样个鬼地方,我听说已死了好几个刺史,这一次二爷来,竟不是当官儿,比上杀场更凶险几分呢。”

        袁恕己知道他们两个是为自己抱打不平,只是人在屋檐下,哪得不低头,便笑说:“你们两个,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些富贵太平地方,我还不乐意去呢,镇日吃饱躺平,有什么趣味。”

        两个侍从对视一眼,各自吐舌。

        吴成才笑道:“是,若是只想吃饱躺平,当初又何苦从家里出来从军,大丈夫当志在四海。”

        左永溟忽地说道:“其实不出来倒是稳妥些,若不是年前的那宗意外,二哥也不会被牵连,还有那崔家的……”

        袁恕己眉峰一扬,正要说话,鼻端忽然嗅到一阵奇异香气。

        前方拐角,有一灯如豆,冉冉跳动,灯影照出一抹白色的热气腾腾,夜风撩动,送来阵阵香味。

        三人是饿极了的,大喜过望,急打马奔到跟前。

        果然是个吃食摊子,挨着墙搭着个小小地棚,支着一口锅,一个老者躬身在搅着什么,香气四溢,白雾弥漫。

        棚子边儿张着一面破旧小小旗帜,夜影模糊里,依稀是“汤饭”两字。

        三人大喜过望,齐齐翻身下马,就在靠外的一张简陋桌子边儿坐了。

        因都是现成的,顷刻间,老者已经将饭食端上。

        老者行动之时,他身边儿一条黑狗便也随着来来【创建和谐家园】地走动,这狗子甚是温顺,见人来到,却并不吠叫,只紧紧跟着主人,只是因通体全黑的缘故,起初袁恕己等并未看见,等它无声无息靠近跟前儿之时,几乎吓了一跳。

        这汤饭像是些菜叶米糊熬制而成,虽然简陋粗糙,却香滑易于入喉,竟出人意料地可口。

        三人匆匆各吃了一碗,竟有意犹未尽之感。

        又打听府衙的方向,老者指着前方的路口道:“往前直走,右拐之后的第一个路口往前,就是了。”

        又问三人:“客官们像是外地来的,不知要去府衙做什么?”

        吴成瞥一眼袁恕己,笑道:“你们这里没有刺史老爷,我们将军便是来上任的。”

        老者吃了一惊,呆立在原地,正要说话,忽地听到嘈乱的脚步声遥遥传来。

        袁恕己三个是从军之人,格外机警,当下尽数放下碗筷,手按腰间刀柄,回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老者探头瞅了会儿,道:“不相干,并不是强盗,是县衙的爷们,只是这大老晚了,又有什么紧急公干?”口吻里隐隐透出些许忧虑。

        这会儿袁恕己等也看清楚了,街头上现身的几道影子,果然是公差的打扮,正匆匆地自前方路口掠过。

        老者也看不出什么来,只又小心翼翼地问袁恕己:“客官果然是来桐县上任的老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4: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