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世民终是没能阻止李渊,苦笑着从大安宫回到了太极殿。在胡床上坐了,从袖子里掏出李渊给的八折贵宾金卡,苦笑连连。
自李世民十七八岁征战天下之后,他几乎就没有亲手花过钱了。而且就算是花钱,他也从来都是直接付账,没有过讨价还价的时候,他真是想不到有一天,会收到八折卡这种东西,还是从他的父皇李渊手里收到的。
不用想,这玩意肯定跟李牧脱不了干系。李世民笑了笑,把卡放到了一旁,犹豫了一下,把高公公叫了过来,道:“高干,这个东西你收着吧,也许能用得着。”
“诺、”高公公应了声,把金卡小心收好了。
这时长孙皇后进来殿内,李世民见了,招手让皇后过来,坐在他旁边。
“陛下,臣妾已经整理好了内帑的账册等,是否这就让人给李牧送过去?”
“不急,今日父皇的买卖开业。朕这个做儿子的,怎好不到场……等会跟父皇一起出宫,朕也好安排一下保护父皇的事宜。你也都听说了吧,父皇决定在天上人间常住,不回宫了。”
“是听说了。”长孙皇后犯愁道:“早上的时候,臣妾已经过去劝说一回了。但是父皇这次是铁了心了,无论臣妾怎么说,他都不肯改变主意。陛下,臣妾心中惶恐,是否臣妾哪里做得不周到了,惹恼了父皇,不然怎会如此……”
“皇后莫要多虑了。”李世民拉过长孙皇后的手,道:“朕刚刚也去见过父皇了,以朕看来,这事儿还要算在李牧那小子头上,定是他撺掇的。也要怪朕,忽略了父皇的心在此接待,李牧今天早来,就是为了充当这个知客。更主要的是,他也非常喜欢有人送礼的感觉。
正琢磨呢,就有人到了。申国公高士廉,李牧跟他有过一面之缘,太庙告祭那天,他也在场。李牧的记性好,虽然只见过一面,但却记住了他的模样。
“申国公,小子有礼了。”
“啊,逐鹿侯。”高士廉笑了,道:“逐鹿侯的名声,老夫这几日是常常听人说起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听说,陛下封你为内帑令,掌管皇室产业,真是慧眼识人。这天上人间,想必也是逐鹿侯的主意吧?”
消息传的是真快啊!
“区区不才,也就这点粗俗的本事了。上不了台面,这不是么,才做了几天的官,就让人赶下来了。”
“怎么能这么说,老夫可听说是你自己辞官的。魏征素来牙尖嘴利,在你面前也甘拜下风,后生可畏呀!”说着,高士廉凑近了一点,压着嗓子道:“李牧,这次为了救你,老夫损失了一个矿山,你要是不给我补回来,老夫跟你没完。”
说完,又笑着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后生可畏!”
李牧也笑了:“申国公楼上请。”
第94章 不一样
高士廉今天来得早,是有原因的。
当年参与玄武门事变的文臣武将,大多深受李世民大恩,非如此,也不会跟李世民冒如此大的风险。只有高士廉不同,高士廉是李世民的长辈,他与李渊是平辈,在他归唐之后,深受李渊的恩惠,他早知道李世民在谋算什么,却在伴驾的时候只字不提。玄武门事变当日,李渊在宫中听到了吵闹声,问高士廉发生了什么。高士廉先是告诉李渊,是守卫宫廷的千牛卫在操练,随后事情败露,高士廉又阻碍李渊调动人马,极力拖延时间,最后李建成与李元吉惨死。
可以说,高士廉在玄武门事变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如果不是他拖延了时间,凭借李世民的那点人马,未必能成就大事。在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兵马也所剩无几了。而当时手握重兵的大将,还都是听命于李渊的。甚至仅仅是皇宫的禁军,都可以把李世民剩下的那点人剿灭。
李渊没有杀李世民,也是因为高士廉。
高士廉对李渊说,皇子之中,唯有李建成与李世民堪当大任。如今李建成已经死了,再把李世民杀了,大唐江山将后继无人。而掌握重兵的大将们,也将效仿隋末群雄,纷纷自立。突厥又在侧虎视眈眈,大唐危在旦夕。
李渊到底是已经老迈了,不复当年起兵时的雄心壮志。他思虑了一天一夜,最终还是没有杀了李世民,反而立他为太子。随他后心灰意冷,逐渐让渡权力。即便如此,李世民也是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朝堂的调换。直到决定征讨突厥之前,他才算是掌握住了朝堂。
而高士廉,自觉惭愧,无颜面对李渊。李世民登基之后,为了感谢他的功劳,拜他为侍中。后来高士廉自污请辞,把侍中的位置让给了王珪。高士廉数次求见李渊,但是李渊一直不肯见他,二人的关系跌至冰点。
他这次早早地来,就是为了讨好李渊。若有机会能缓和一点关系,他就不虚此行了。高士廉对天上人间没有多少期待,他出身北齐宗室,年轻时候素有名望,与公卿结交,是见过世面的人。但今日来到这天上人间,却让他产生了耳目一新之感。
先是这些伺候的人的装束,清一色的对襟短打,显得干净利落。而且全都是十几岁的小丫头,看着就娇俏可人,令人赏心悦目。李牧把他送到楼梯口,就有一个小丫头笑意盈盈地迎了上来,见了他也不害怕,口称‘先生’,这让高士廉心中产生了一种别致之感,长安城的大小酒楼也有百八十家了,高士廉没去过一半,也至少有三成了。旁的不说,就这伺候的人,天上人间就高了不止一筹。
高士廉不是好色之徒,即便他是,他也不敢在这里放肆。见这个小丫头机灵,而且不知怎么回事一直跟着自己,便开口问道:“小丫头,你跟着我作甚?”
“回先生的话,经理说了,今天只要是他送到楼梯口的人,就都要好生伺候着,我专门负责伺候先生,先生需要什么,都可以跟我说,我来帮您安排。”
“哦?这倒是有趣。”高士廉笑了笑,问道:“李牧这小子,打算把我安置在哪里?”
“这就到了。”小丫头往前走了两步,来到了一个包房门口,道:“经理说了,这是二楼的包间,专门用来款待贵宾。”
“二楼的包间?”高士廉看了眼旁边通往三楼的楼梯,问道:“这三楼是什么去处,一共几层楼?”
“回先生的话,天上人间,一共五层楼。”
高士廉有些不悦,道:“那为何不请我楼上坐?难不成是我不配么?”
小丫头是经受过训练的,不慌不忙,道:“先生莫怪,这是咱们天上人间的规矩。三层楼以上,非收到主人邀请不可进入。但是我可以跟您简单说一说,三层是拍卖场,四层是会所,五层是主人的住处。”
似乎是知道高士廉会问,小丫头接着解释道:“拍卖场,顾名思义,就是拍卖贵重物品的地方,价高者得。有需要的人,可以租赁我们的地方进行拍卖,又或者家中只有一件宝贝,也可以拿过来,我们这儿有鉴定师傅,会为宝贝估价,每月十五和月末两场拍卖会,在拍卖会开始前三天,大唐日报会有专门的版面做介绍,您留意即可。”
“四层的会所,是主人招待朋友的地方。我只是负责招待二层的贵宾,四层的会所我没有资格进入,具体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但是今日主人会在会所招待朋友,届时收到邀请之人,会有人通知的。”
“是这样……”高士廉听了,心中有些惴惴,他自然知道此间的主人是谁。听说四层只有收到主人邀请方可进入,高士廉顿时觉得自己没戏了。想到今天王宫贵胄,文臣武将都会来此,他高士廉若是只能在二层,而没有收到去四层的邀请,来日再见面时,面上须过不去。
高士廉打定主意,等会一定要找李牧说说,无论如何,也得去四层。
进了包间,小丫头拿来了一个茶壶,娶了些茶,为高士廉沏上了。高士廉看着小丫头一板一眼地沏茶,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茶,他是认得的,也是喝过的。但是小丫头这个沏茶的方法,他没有见过。
事实上,唐代以前,茶是作为药用的。到了隋末,制茶工艺发展,人们意识到茶还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之用,才遂开启了品饮之风。初唐喝茶,只有三种方法。一曰,煎,二曰,庵,三曰煮。至于后来陆羽的《茶经w记载的茶道,则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了。
煎茶法,就是在水刚刚开始时,把茶末放入其中,然后再煮沸一次,就可以进行饮用了,若嫌口味清淡,富庶的人家可以加点盐。这样煎出来的茶,一般都是连汤带水一起吃下去的。
庵茶法,就是在茶瓶中放入一些茶末,然后冲入开水,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喝而不能吃。
而煮茶法则是模仿熬药的过程,把茶叶和姜、枣等一起放入锅中进行彻底的煮,这样煮好的东西全部喝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煮茶了。
但看这个小姑娘制的茶,却与这三种都不同。她拿出来的茶叶,不是粉碎后的茶末,而直接就是叶子,看样子似乎是晒干过的,又像是烘焙干燥的,直接放进了壶中,冲入了开水,不加盐,也不加姜。
高士廉看得眉头紧皱,这也太寒酸了一点吧。而且这算是什么喝茶的法,三不靠,这样泡出来的茶,真的能喝?
“小丫头、”
“先生请讲。”
“你这是茶?”
“嗯。”小丫头微笑着解释,道:“这是只有天上人间才有的茶。”
高士廉掀开壶盖,看了眼里面已经泡开的茶叶,道:“你给我倒一杯,我尝尝。”
小丫头依言倒了一杯,高士廉摸了摸茶杯,不是很烫,便端起来一饮而尽。
“唔……”一杯茶下肚,高士廉的表情很是复杂,这茶的味道说不好,入口苦涩,却又有回甘,不咸不淡,说不清是个什么味道。他吧嗒吧嗒嘴巴,道:“这种喝法,是李牧琢磨出来的吧?他这是什么意思?”
“经理说,以往的喝法,过于喧宾夺主了。茶叶有君子之风,最适合精行俭德的人,只有如此饮用,方可品味出真正的滋味。”
“真正的滋味?”高士廉觉得好笑,道:“何为茶真正的滋味?”
“经理说,是人生的滋味。”
“人生……”高士廉一愣,回想刚刚茶汤入口时的感觉,心中略有所感,但还是不甚明朗,问道:“他还说了什么?”
“经理说,品茶,便是品味人生。入口时苦涩,人生来即苦,没有不苦之人。唯有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随之而来的是甘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甜来,只有吃过苦的人,才能明白甜来之不易。然后便是回味了,人生经历得越多,回味起来便越有味道,回首过往的人和事,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回忆起来,五味杂陈,就像这茶汤的滋味,说不清,也道不明。”
高士廉有些怔忪,小丫头没说这些话,他还没往那地方想,但是听了她的话以后,再联想刚刚茶汤的味道,细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茶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搁在后世也是,年轻人很少爱喝茶。年轻人喝可乐,喝果汁,甚至喝ad钙奶,没有几个会想泡杯茶来喝,而到了一定的岁数,三十出头,四十来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都捧起了茶杯。
至于为什么?似乎没人去仔细想过。有些时候,一件事情其实不必去细究,大多数人一起做的事情,必然有其朴素而又无法辩驳的道理。
高士廉沉默了一会儿,自己拿起茶壶又倒了一杯,看了一会儿,喝了一口,细细品味,确如人生。
第95章 人力“电梯”
就在高士廉在品味人生之时,李牧已经迎来了好几波客人,但都是一些四五品的‘小官’,没有资格上楼,只是被安排在了一楼就坐。这些人也都没什么脾气,谁都明白今日来此的客人,阵容比上朝都还要豪华。上朝只是官员而已,而今日公侯贵胄,各大门阀的代表,全都要来,四五品的小官,能在一楼有个位置就算不错了,小于侯爵,根本没有资格踩楼梯。
天色渐暗,逐渐来了一些重量级的人物,吏部侍郎韦挺,民部侍郎卢照龄,工部尚书李大亮,礼部尚书虞世南,都是六部中人。这回李牧没像安排高士廉一样,安排一个独立的包间。包间就那么几个,全都独立安排,自然是安排不开的,六部每部一个,都是一个衙门口的,在一起也不算是很尴尬。
而诸位国公,则视亲疏远近来安排。这些都不是李牧定的,是小陈公公询问了李渊的意混到了太上皇身侧,想要行刺,也是万不可能!”
“希望如你所说吧。”
李世民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声,但李牧的话,却无疑让他放心不少。
李牧引着李世民一家进来,在一楼就坐的人看到了李世民,纷纷起身想要行礼,李世民道:“今日朕也是客人,与诸位相同,不必拘礼,各自就坐吧。”
众人这才作罢,但是看到李世民这一家子都来了,有人忍不住窃窃私语。
李世民也不在乎,随着李牧登上了二楼。李牧解释了二楼的作用,李世民微微颔首,他是皇帝,自然是要更上一层楼的,但是上了楼梯,李世民却发现直接到了四楼,纳闷道:“为何直接到了四层,三层呢?”
“三层是拍卖场,另有入口。”李牧解释了一下,又道:“陛下,这楼梯到了四层就算到顶了,若想去到五层,还要先下楼,走另一条路。”
“麻烦!”李世民说着,就要转身下楼,他是定要去五层看一看的,不为别的,他得知道李渊以后会住在什么地方。
东边上楼,西边下楼,李牧带着李世民一家子绕了一圈,来到了北边,进了一个屋子。屋子里有一个木笼,李牧打开笼门先钻了进去,示意李世民也进来。
李世民皱眉道:“这又是什么东西,你怎可设置笼子在此?”
“陛下,这是为了保护安全。”李牧从笼子里钻出来,指着笼子上方的粗缆,道:“陛下,此乃工部最优秀的工匠,用麻和铁线编织而成,为当世最坚韧的绳索。陛下再看,上面,这是臣设计的一个装置,名为滑轮。这滑轮上面一个,下面有一组,在旁边的屋子里。当人进入笼中,拽一下这根绳索,绳索黔东旁边屋子里的铃铛,就会有人听到,他们踩动踏板,拉动绳索即可把人升上去。”
第96章 魏征之女
“踏板?”李世民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意思,道:“带朕瞧瞧。”
“陛下这边来。”李牧在前头引着,带李世民来到了旁边的屋子,推开门请李世民进去。屋子里有四个人,两个歇着,两个坐在一个奇怪的木椅上,在他们脚下有一个踏板。
四人不认得李世民,但是认得李牧,赶紧起来见礼。李牧摆了摆手,四人中的一人道:“经理,第二组正在值班,不知经理有何吩咐?”
“没什么事,这位贵客想看看‘升降机’的原理,你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李牧指了指木椅上的俩人,道:“你们俩,先下来。”
“是。”
俩人应了声,让出了位置。李牧请李世民坐了上去,他正要坐上去,旁边的李承乾抢了过来,道:“我来试试!”坐好之后,他冲门口的李泰喊道:“青雀,你进到那个笼子里。你这么胖,能把你升上去,别人肯定都能升上去了!”
李泰顿觉扎心,但还是听了李承乾的话,乖乖地钻到了笼子里。长孙皇后在旁边看着,有些担心,道:“李牧,不会出问题吧?”
“您放心,已经试验过上了要杀人的话,这次天上人间开业,山东士族已经表态不会参加,不会捧场,就连魏征都没来。孔颖达也是算是山东士族,平时与卢浮宫、郑经等人多有来往。
此前,魏征与李牧几番交锋,孔颖达都没有站出来表态。但这其实也不能怪他,要知道,孔颖达可是在李牧手里吃了两回憋了。古语有云,吃一堑长一智,吃两堑还硬着头皮上,那可就是蠢了。而且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孔颖达没有冲锋在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是卢浮宫和郑经不管这些,你身为山东士族,没站出来就是卑躬屈膝。还敢去天上人间道贺?呵呵!趋炎附势!
孔颖达有苦说不出,他是国子监祭酒,又是太子的老师,他怎么可能不来给李渊道贺。除非他不想干了,也像卢浮宫和郑经一样,被李世民勒令离开长安,回到老家去做一个‘草民’。
孔颖达不是没有气节,但是他的气节,不足以支撑他辞官。就算他咬咬牙,豁出去辞官了。此时他也不能辞,因为他已经接到了旨意,李牧明日就要到崇文馆陪太子读书了。孔颖达两次遭到羞辱,明日就是他报仇之时,这个时候,怎么可以辞官?
刚才他跟李绩前后脚进来,见李绩送上礼单之后,就被人恭请上了楼。孔颖达觉得自己不比李绩差什么,便也有学有样,把礼单交给小陈公公,然后就往楼梯那儿走。
但是没走两步,就被小陈公公给拦住了。
“孔祭酒,您的位置在那边。”小陈公公笑眯眯的,颇得他干爹的真传,让人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嘲讽之意,但是孔颖达的脸却黑了,那边请?哪边?李绩上楼就坐,你让我坐一楼?
孔颖达心里憋着火呢,他不认为是小陈公公要对付他,只当是李牧的交代,当即就怒了,道:“凭什么李绩可以上楼,老夫却不行?这是什么道理?李牧呢?你让他出来,给老夫一个解释!”
小陈公公还是笑眯眯的模样,但是说出的话,却有些扎心了:“孔祭酒莫恼啊,用不着咱们经理出面,我这个副经理就能给您解释。咱这天上人间啊,什么人,在什么位置,逾越不得。您刚才也看见了,今日来的客人,可都是贵人。想要上这二楼,有两个标准,要么公侯,要么三品以上,巧了,您都不是。因此,没法子,您只能一楼就坐了。”
“老夫可是孔……”孔颖达的话到了嘴边,忽然被身后的一个后生给拉住了,后生凑近了道:“孔伯伯,慎言啊。”
孔颖达这才冷静下来,是啊,人家不让你上楼,便要抬出祖宗来么?若真这么干了,就算上楼了,不也应了李牧说得那句话,是靠祖宗庇佑么?
小陈公公见有人拉住了孔颖达,让他从挖好的坑边退了回去,不由得多看了一眼。他是个眼尖的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当时便笑道:“孔祭酒好雅兴啊,来祝贺还带了一位姑娘,咱能不能问问,这位姑娘是谁呀?”
“回这位公公的话,我是魏征之女,我叫魏璎珞。”
第97章 替父出头
小陈公公眼睛一咪,笑容越发的和煦。这是‘高氏太监’生气的前奏,越生气,脸上的笑容越多。
出得宫墙,小陈公公自己也想开始新的人生,否则他也不会求李渊赐名陈冠,还不是想摆脱太监的身份么?他刚刚把魏璎珞比作孔颖达的侍妾,魏璎珞立刻点出他的太监身份,足见这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