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技师》-第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陈公公过来搀扶,李渊走向殿外,忽然他站下了,回头对百官道:“明天、啊,是后天,后天在崇仁坊,听说有个叫什么来着……”

      小陈公公小声提醒:“太上皇,叫天上人间。”

      “啊,对!天上人间!天上人间!”李渊哈哈笑道:“这天上人间要开业了,名字好啊!朕很感兴趣,诸位卿家若是有空,也来凑个热闹!”

      “……”

      百官不知如何应对,李世民也是尴尬不已。亲爹啊,您这广告都打到两仪殿了,这可真是……他能说什么,只好道:“太上皇既然如此说了,诸位爱卿,有空就去捧个场吧。”

      百官哭笑不得,也只好答应着:“臣等遵命。”

      “好好好,到时给你们打个八折……”忽然察觉好像说漏了嘴,李渊打个哈哈出去了,刚出殿外,小陈公公小声埋怨:“太上皇,您说漏啦。”

      “一群傻子,他们又不知道八折是什么意思,怕什么?”

      小陈公公快哭了:“太上皇,咱还没走远呐,小点声吧……”

      脚步声远去,两仪殿内,尬到安静。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道:“退朝!”

      百官告退,高公公把三位宰相,六部尚书,加上唐俭、李绩都留了下来,带去了太极殿。太上皇搅闹了一场,李牧的命是保了下来,但是擦【创建和谐家园】的事情还没完,只是这些事,却不可当着百官的面说了,还是得到太极殿,关起门来慢慢解决。

      第81章 反击风暴!

      高公公把人引入太极殿,悄悄退了出来,心中暗道,怕是昨夜连夜换上的新瓷瓶,又要遭殃了。

      果不其然,还没等他把殿门关上,殿内已经传出了瓷器碎裂的声音。高公公露出心疼的神色,这可都是上好的贡瓷啊,摔一对就少一对,魏征啊魏征,你可真是糟践东西!

      高公公转过身,依靠着殿门歇脚,屋内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

      “陛下,国无二主,今日二圣临朝,极为不妥。陛下既已登基,那么太上皇就不应该去两仪殿,更不该下旨保人。陛下,为正国本,请陛下不要受太上皇干扰,立刻下旨诛杀李牧!”

      高公公叹了口气,这个魏征,还真是一点眼力见也没有。忽然他看到他的义子小陈公公在阶下探头探脑,抬手唤他过来。

      “魏征!你难道没有听到父皇说什么吗?他问朕,大唐皇帝的刀,是否要杀一个孝子!这是什么意思,你不要告诉朕你不知道!朕若杀了李牧,岂不成了不孝之人!你要朕做不孝之君吗?魏征,你安的什么心!你是想让朕留下骂名吗?!”

      小陈公公来到高公公跟前,高公公问道:“你来做什么?可是太上皇吩咐你来的?”

      “是。”小陈公公压低着嗓子,小声道:“干爹,太上皇不放心,让我来听个结果。”

      殿内争吵继续。

      “陛下!臣以为,事有轻重缓急,二圣临朝,动摇得乃是国本。若陛下依照太上皇的意思处置,若传了出去,天下人应该何人为主啊!陛下,现在已经不是李牧的生死问题了,而是陛下”

      “你给朕住口!”李世民怒吼道:“还不都是你惹出来的是非!你当朕就好受吗?你没看到朕也给父皇跪下了么?你要朕如何?难道要朕忤逆父皇吗?他是朕的父皇,这天下是他传给朕的!这一点,你不明白吗?还是说,你有别的心思?!”

      这句话就有点诛心了,其实谁都明白,这天下是李世民弑兄杀弟抢来的,但是偏偏不能这么说。李世民要做明君,明君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皇位来路要正。因此李世民一直强调当年玄武门事变,乃是李建成伙同李元吉要杀他,他不得已反击,就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性命,也是被流矢所击中,他召太医医治,不治身亡的。而他诛杀了兄弟的子嗣,也是群臣进谏,三拒乃从,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他登基称为皇帝,也是先封了太子,再进行了禅位。虽然天下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在李世民这里,他的皇位来路很正,而且非常之正。他已经杀了兄弟,就必须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若再背上不孝的名声,来日李渊驾崩之时,就算是寿终正寝,也会被有心人污蔑成是他弑父,试问一个弑兄杀弟,逼父亲退位,最后还把父亲杀了的人,后人撰史的时候,该如何评断?

      李世民怒视魏征,他现在是真的动了杀心。如果魏征还敢顶撞他,他不得不怀疑魏征的企图了。他为山东士族出头,李世民可以忍他,但若他心中仍怀念旧主李建成,李世民不管背上什么样的恶名,也要先把他弄死!

      李世民的心思,魏征心知肚明,刚刚在两仪殿上他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但来太极殿的路上,他已经明白了。刚刚装作不明白,只是为了挑拨,试图浑水摸鱼罢了,如今看来,这挑拨是不成了。只是如此放过李牧,他实在是心有不甘。

      魏征叹了口气,道:“陛下,臣不敢非议太上皇,对陛下的孝心更是从来没有过半点怀疑,臣的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陛下考虑,如今皇城门外还有大儒二十余名,学子上百在那里跪着,若陛下不给出一个交代,如何让天下人服气啊!”

      “朕不管,朕已经答应了父皇,李牧不能杀。除此之外,有什么要求,都可以谈!”

      高公公听得直叹气,在李世民还是亲王的时候,高公公就伺候在李世民身边。一晃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今日李渊在两仪殿说的话,高公公心中也有同感。做秦王时的李世民,何等意气风发,何等杀伐果决,如今登基为帝,时时念念的想做明君,倒把自己给束缚住了,若搁在当年,如魏征这样的家伙,早都砍了七八次了吧

      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小陈公公见了,自然是先过去询问,跟小太监交谈了两句,小陈公公把他手里的纸夺了过来,看了两眼,露出喜色,赶紧来到了高公公跟前。

      “干爹,您看。”

      “这是什么?”高公公接过来,发现是一张大唐日报,看日期正是今天,再看看头版的内容,顿时喜出望外,问道:“如今已经传遍全城了么?”

      “是!”小陈公公把送信的小太监叫了过了,小太监已经趁着俩人说话的工夫喘匀了气,对高公公行了个礼,道:“老祖宗,您让奴婢帮您盯梢,奴婢连眼睛都不敢眨,一直看着呢。起初只是三三两两来了几个围观的人,后来人越来越多,那个姓卢的老头就说逐鹿侯的坏话,说得可难听呢,奴婢都听不下去了。但是那些百姓却信了,都在那儿骂逐鹿侯。”

      殿内还在吵,高公公急道:“这些我都知道,捡着重要的说!”

      “欸!”小太监不敢怠慢,赶紧加快了语速,道:“没过半个时辰,又来了一伙人,看着倒像是地痞无赖之流,这些人都带着大唐日报来的,也不要钱,见人就发。有不识字的,还有人给读报。百姓们这才知道,原来那死了的赵元朗,是因为骂了逐鹿侯的老娘才被逐鹿侯杀死的,咱大唐的百姓可都是孝顺的人啊,听到是这么回事,就又反过来指责那姓卢的老头。”

      “后来呢?”

      “后来两边就吵起来了,百姓这头有几个婆娘,那姓卢的老头说不过她们,就动了气,骂他们是贱民。谁知道这下惹了众怒了,也不知是谁先动的手,双方打作一团。那些学子打架实在是不成,人数又少,不一会儿就被打得哭爹喊娘了。”

      “咱家不是调了一队金吾卫过去吗?金吾卫没管?”

      “哎呦,怎么管呀,惹了众怒啦。您只是吩咐隔开他们,但是都打起来了,都是大唐的百姓,金吾卫帮那边合适?而且那姓卢的老头说话也太难听了些,金吾卫还没决定管不管呢,那老头就像是使唤下人似的招呼,奴婢估计几位军爷也是动了气了,看着百姓冲上来呀,都偷偷地挪开了呢。”

      “哎呦”高公公啧啧有声,叹道:“领头的那俩老头啊,得有花甲之龄了吧,挨了这顿打,也不知道打死了没有。”

      “没打死、没打死!”小太监赶紧说道:“就是刚开打的时候,被那几个妇人扇了几个嘴巴,随后就被那些年轻的学子拼了命的护住了,不过奴婢来的时候,他们似乎要抵挡不住了,现在什么样儿,奴婢就不知道了。”

      “唉,真是凄惨啊。”高公公连连叹气,却没有去禀报的意思,对小太监吩咐道:“去,再好好盯着,自有你的一份赏钱,晚上来咱家这儿领。”

      “谢谢老祖宗!”小太监喜不自胜地去了。

      小陈公公看了看高公公,笑嘻嘻道:“干爹,哪儿来的赏钱啊,也不给儿子一份。”

      高公公瞥他一眼,道:“你的那份儿,还用得着我给么?别以为你干爹老糊涂了,今日太上皇怎么来的,你当我不知道么?”

      “哎哟真是瞒不住您老人家啊。”小陈公公贴近了高公公的耳朵,小声询问道:“干爹,儿子心里这也打鼓呢,您说这事儿,咱告诉陛下么?”

      高公公肃起脸来,道:“想死你就说。”

      “得嘞,儿子明白了。”

      俩人分开,又各自恢复了平时的样子。

      看着日头,约莫过去半柱香的时候了,高公公把手里的大唐日报搓皱了拿在手里,往后退了两步,往前突然一扑,连滚带爬地闯入了殿内。

      小陈公公在旁边看着,心中赞叹,不愧是总管公公啊,都这个年岁了,这套活儿还如此熟稔,半点也看不出演的痕迹来。

      李世民看到高公公连滚带爬地扑了进来,心里咯噔一声,知道是出事了,赶紧问道:“怎么回事,为何如此慌乱?”

      高公公像是喘不过气似的,张嘴说不出话来,眼睛却瞄着魏征。魏征果然面露喜色,道:“陛下,肯定是皇城门口出事了!陛下,您快些决断吧!”

      李世民急的从案后绕出来,来到高公公面前,道:“快点说,发生了何事!”

      “陛下!”高公公终于把这口气喘匀了,双手呈上手里的大唐日报,道:“陛下,山东大儒卢浮宫污蔑逐鹿侯,百姓们得知真相后与之理论,争执之间,卢浮宫口称百姓是贱民,引起了众怒,现在已经打起来了。臣得知消息去看了一眼,场面混不堪,双方各有损伤”

      魏征的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忙问道:“到底如何了?”

      高公公迟疑了一下,道:“百姓越聚越多,大儒等人毕竟人少,老奴回来报信又耽搁了一会儿,现在恐怕唉!”

      第82章 可怜的魏征

      “为什么不让人去救!”魏征目呲欲裂,山东大儒和学子们有多少战斗力,他再清楚不过,被数倍于己的有马,何必跑呢?真是人心险恶,你们都骑上马了,就不能开口告诉一声么?

      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

      魏征瞪着高公公,高公公却不以为然,他是一个宦官,跟魏征不是一个体系的,唐朝又不是明朝,还没有‘阉党’这个词呢,魏征就算再怎么厉害,也管不到宫内的事情去。

      高公公从马上下来,虽耳边惨叫声不绝于耳,但依旧笑眯眯道:“郑国公,快点宣读圣旨,救下山东大儒和众学子吧,再不快点,咱家担心他们受伤啊。”

      魏征看着满地哀嚎的学子们,心中暗骂,你这阉人是眼睛瞎了么?这已经受伤了好不好!

      恨恨地瞪了高公公一眼,魏征深吸了口气,断喝一声,道:“都住手!陛下有旨意!”

      正在‘厮杀’的两拨人已经打红了眼,充耳不闻,依旧在厮打。魏征眼睁睁地看着两个疯婆子扑到了郑经的身上,又抓又挠,把他的衣服都快撕成条了。

      “快住……”

      高公公凑过来提醒道:“郑国公,还是快宣圣旨吧,你宣读了圣旨,咱家好救人呐。”

      魏征忙把圣旨摊开,正要宣读,忽然看到圣旨的内容,顿时有点懵了。

      堂堂大唐皇帝,怎可使诈啊!

      高公公刚刚在李世民写的时候帮着磨墨,看到了内容,笑意盈盈道:“郑国公,宣读啊!”

      “我要去找陛下!”

      “好。”高公公仍然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让开了路,道:“您请便。”

      “你借我一匹马!”

      “这可不成。”高公公肃容道:“皇城骑马,您好像还不够资格。”

      “那你们怎么都骑?!”

      “咱们是领了皇命办差呀,郑国公,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你们!”魏征终于是再也承受不住了,本来他跑了这一路就气血翻涌,再被高公公这么一气,噗的一口血吐出来,喷得老远。这下他想跑回去都做不到了,跌坐在地上,看着眼前的乱象,忽然打心底升起一股无力感。

      魏征颤抖地把圣旨摊开,用尽所有力气,念道:“诏曰:今御史赵元朗命丧逐鹿侯李牧之手,原因业已查明。乃是赵元朗辱骂其母在先,李牧愤而杀人在后。朕以仁孝而治天下,逐鹿侯李牧,因孝杀人,其情可悯。赵元朗祸从口出,实乃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汝等号称山东大儒,岂不明圣人孝悌之道?于皇城门外哭嚷吵闹,蛊惑人心,其心当诛。百姓得知真相,与尔等理论,竟也遭尔等辱骂、殴打,汝等岂不知天意昭昭,民意昭昭乎?朕身为天子,当顺民意而行,今日闹剧,皆因汝等而起,一应责任,也当在汝等身上。责令,当面致歉,并赔偿受伤百姓医药费用。另,汝等德行有亏,不可再置馆教学,责令三日内离开长安,违者论罪!诏书从右,主者施行。”

      躲在学子们的中间尚没有挨多少揍的卢浮宫听到魏征宣读了这样的旨意,不由得怒视过去。正要开口质问,见魏征唇角有血迹,用力摇头,明白事出有因,咬了咬牙,喊道:“诸位百姓,我等不知详情,冤枉了逐鹿侯,还请给我等一次机会,老夫在这里给诸位道歉!请诸位高抬贵手,医药费用明日可到我府上支领,说话算话,绝不反复!”

      几个泼妇站了出来,指着卢浮宫的鼻尖骂道:“你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你说的话,我们不信!”

      魏征拽着高公公的袍子,哀求道:“高公公,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要坐视不理吗?”

      “哪能呢!郑国公怎么如此说啊,咱家这不是等你宣读完圣旨么。”高公公说着,挣脱开魏征的手,对身后的金吾卫使了个眼色。金吾卫们上前,百姓们也都退开了,人群外围,自有人支应着,不一会儿,几百人竟然都散去了,一个都不剩。

      魏征见状,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噗地一下又是一口血,仰面晕厥!

      第83章 大唐皮皮虾

      太极殿。

      “臣李牧,参见陛下、参加皇后。臣谢过陛下不杀之恩。”

      李牧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然后老实地束手站着,眼神还有些惺忪,头发上点缀着几缕杂草,这是李牧临走的时候特意在地上抓的,临进殿之前,请高公公帮忙弄上去的。

      高公公几十年的梳头技艺,令这几根杂草分布的错落有致,使得李牧平添了三分沧桑之感。

      李世民瞪了李牧一眼,冷哼了一声,没有搭理他。还是长孙皇后做了和事老,来到李牧跟前,帮他把头发上的杂草摘下去,又理了理衣襟,道:“逐鹿侯,以后做事可不能再如此鲁莽了。大唐有法度,你可知道,陛下为了保你的性命,费了多大的周章么?”

      “多谢皇后关怀,陛下隆恩,臣丝毫不敢忘却。”

      “少在这儿糊弄朕!”李世民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李牧,你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本事啊!连朕都敢算计了?你如此的行径,与那魏征有何不同?朕真是后悔明白得晚了些,否则……朕才不救你!”

      长孙皇后赶紧对李世民使眼色,但李世民只当没看见,他确实生气了。高公公救了那些山东大儒,把魏征送回了府,回来禀报情况。李世民怎么会察觉不到猫腻,虽然他当着魏征的面说,山东大儒和普通了明白,朕还是要杀了你!”

      “啊?”李牧施展出二世为人的演技,惊慌道:“陛下,不知臣又犯了什么错?”

      “太上皇为何会来两仪殿,你给朕好好解释清楚!你知道不知道,太上皇今日出现在两仪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若是有人拿此事做文章,会惹出多大的祸乱?”

      “陛下容禀!”李牧急忙说道:“陛下,臣不知此事啊。臣在牢里,所见也不过是家人。如何与太上皇联系啊?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啊,还请陛下明鉴!”

      “不可能?”李世民冷笑道:“朕听说,你在牢里的时候,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肯定没事,而且谁帮你忙,你都不用……还说自己有个撒手锏,最后关头用出来,必可保性命无忧,你倒是给朕说说,这个撒手锏不是太上皇,还能是什么?”

      “额……”李牧露出为难之色,支支吾吾道:“陛下,臣还是别说了吧,都过去了。”

      “说!”李世民怒道:“别想蒙混过关,你当这是小事吗?”

      “唉!”李牧叹了口气,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道:“那臣就坦白了吧……昨日,臣是把大理寺的墙壁砸了才进去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7 13: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