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技师》-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呃还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了。”白闹儿搓了搓手,道:“贤婿啊,我只有一双儿女,女儿跟了你,以后日子肯定是不用我担心,唯独这个儿子”白闹儿说着,拍了白根生一巴掌,他正在喝肉汤,白闹儿这一巴掌下去,呛得咳嗽了起来。白闹儿瞪他一眼,对李牧说道:“根生这孩子比你小两岁,你们也算是一起长大,他的脾气秉性你知道,又傻又憨,空长一个大个子,一丁点的心计都没有,他要是有你一半的活泛劲儿,我也不会想着让巧巧嫁个有钱的人家,好给他凑彩礼钱。这人傻,不就得拿钱填坑么”

      话还没说完,白根生打断了他,道:“爹,你咋撒谎呢,你不是常说我比李家那傻小子强多了么,咱家附近就姐夫一家姓李,你说的就是他,没别人啊!”

      “嘴欠!揍死你!”白闹儿脸上一白,抬手给了白根生一巴掌,白根生被打了,嘴巴老实了下来,不敢开口,闷头吃肉。

      白闹儿尴尬地咧了咧嘴,想要解释,被李牧挥手阻止了:“说了以前的事情不提,我就不会提,放心吧,我不会因为这点小事生气,你到底求我什么事情,赶紧说了,说完好吃饭!”

      “欸!”白闹儿欢喜地应了一声,飞快道:“也不是多大点事儿,根生也不小了,都十五了。虽然脑子不活泛,但是有膀子力气。贤婿你现在贵为县丞,他要是能跟在你的身边,哪怕做个打杂的,也比在家待着强啊,你说是不是啊,贤婿。”

      “这”李牧沉吟未答,白巧巧听明白了,这是要托李牧给白根生谋个前程,当即道:“爹,我家郎君也是刚刚才上任县丞,立足未稳,这个时候实在没法帮这个忙,此事莫要再提起了,还是吃饭吧。”

      这是她的真心话,如果在白闹儿、白根生,还有李牧之间比较,在白巧巧心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李牧。她虽然希望李牧能原谅白闹儿,但也就仅此而已了。白巧巧不觉得李牧应该为白闹儿做什么事情,因为这不公平。从小到大,白闹儿明里暗里贬损李牧多少回,旁人不知道,她这个做女儿的自然清楚。以前的李牧多讨厌白家人,白巧巧心里也有数。现在李牧已经如此大度,白巧巧心里知足的很,她也清楚李牧是为了她,所以她更加不能恃宠而骄,让李牧为难。

      白闹儿见女儿竟然出言阻止,赶紧道:“巧巧,爹知道你还记恨,你打爹骂爹,爹都认。但是你不能报复在你弟弟身上啊,爹就这么一个儿子,咱们白家的香火还指望他延续呢,他要是有个好前程,有什么不好的。贤婿现在贵为县丞,又和李绩大将军的儿子关系莫逆,前途似锦,怎么能说是立足未稳呢?巧巧,你就帮爹说句话,让贤婿帮个忙吧,爹给你跪下”

      白闹儿又要跪,白巧巧气急,索性连扶都不扶了,拉着李牧就要走。她是又气又憋屈,气在白闹儿做人怎么会如此没有底线,憋屈在白闹儿说的那些,她都没有做过,也没有那么想过,他非得那么说,听起来好像还是那么回事,真是叫人可恨。

      李牧把白巧巧拉住,看着惺惺作态的白闹儿,满脸无奈,道:“老丈人啊,你可真是能豁的出去脸面。这方面我服你,得嘞,这事儿我答应了,明天你回去,根生就留在这了,我看衙门里有什么地方用人,给他说项一下,先在衙门里听用。这样行了吧?”

      “行!太行了!”白闹儿大喜,道:“贤婿,你是我白家的大恩人!”说着白闹儿又要跪,李牧把他拽起来,道:“你是膝盖没骨头啊?动不动就跪,再这样,你现在就走吧!”

      白根生也觉得没有面子,道:“爹,你总是为难人,我都看不过眼了,以前你怎么对待姐夫的,现在这番作态哼!”白根生到底不敢说他爹的坏话,没办法了,哼了一声。

      白闹儿抬手又是一巴掌,骂道:“小兔崽子,还不都是为了你!吃吃吃,上辈子饿死鬼投胎了!你姐夫帮你这么大的忙,还不起来给你姐夫施礼?”

      “谢谢姐夫,多谢姐夫!”白根生起身给李牧施礼,这次李牧倒是没躲,受了白根生这一礼。白巧巧小声道:“郎君不必如此,你已经对巧巧够好了,不用答应的。”

      白闹儿恐生变故,赶紧哭道:“女儿啊,爹给你道歉还不行”李牧听得心烦,一指白闹儿,道:“你给我打住,什么事都依你了,还没完没了了?再让我听到这个调,就给我滚出去!”

      见李牧撂下脸了,白闹儿不敢放肆,赶紧收住,堆起笑脸坐了下来。

      李牧拉着白巧巧坐下,把筷子拿起来,道:“行了,吃饭吧!”

      “诶诶诶,吃饭吃饭!”白闹儿也端起碗筷,没人给他夹肉,他自己夹,一边吃,一边夸赞,没人搭理他,他就自说自话。

      第二十三章 得寸进尺

      “肉好,我闺女手艺也好,香,就是好吃。这地方还有野猪啊,真是个好地方!这个铺子地段也好,等明天我回了家,把咱家那个铺子兑出去,就在这儿开个酒铺,有了贤婿的照应,哪个敢欺负,生意肯定好。”

      “啪!”

      孙氏把筷子拍到了桌上,白闹儿赶紧闭上了嘴。三个小辈也都停下了动作,谁也没有出声。

      “白闹儿!”孙氏指着白闹儿的鼻子,道:“我真是忍不住了,就算是巧巧生气我也要说。你一把年纪,好叫人瞧不起!从你进得我家门,我们待你如何?回想一下你做的事情,我们没撵你走已经是对得住你了。看在巧巧面上,我还劝我儿不与你计较。你说想求我儿帮根生谋个前程,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也没多言。但你现在蹬鼻子上脸,又要谋我家铺子,你还要点脸不要了?!”

      白闹儿腆着脸说道:“亲家母,你这说哪儿的话。我就一双儿女,他们现在都在这里,我不也得跟过来么,要不我指望谁养老啊。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万一生个病招个灾,身边也得有个人不是么?”

      “你可真是一点脸也不要了!”孙氏气得说不出话,再不看白闹儿一眼,饭也不吃了,起身回屋。白巧巧见状,急的都快掉眼泪了,看着白闹儿道:“爹,你真是一点脸也不给我留,你这样,让我在婆婆面前怎么做人!”

      说完,白巧巧追着孙氏进了屋。

      白根生也不吃了,叹了口气,瓮声道:“爹,平日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也不说话,你总觉得我傻,其实我不傻,我是拿你没办法,是好是坏,你都是我爹,我说不了你,就只好不说。但是今天,你确实太过分了。罢了,也别让姐夫为难,前程我不要了,你也别瞎惦记了,咱们回家吧。”白根生起身就往外走,他十五了,在唐朝的社会环境,已经不算是孩子了,也要个脸面。

      眼见着不欢而散,白闹儿也有些心慌了,一边伸手去拽白根生,一边跟李牧解释道:“贤婿,我随口一说,咱们可以商量啊!这是干嘛呀,都是一家人,生个什么气呀!”

      李牧没搭理他,回头望了一眼,见孙氏和白巧巧都回了屋,再转过身来,已经换了一副脸色。白闹儿见了,心里一突,不知怎么,他忽然觉得眼前的李牧比刚才要不好说话了。

      “根生你坐下。”李牧说了一句,白根生犹豫了一下,又坐了下来。白闹儿也跟着坐下,李牧看着这爷俩,道:“现在巧巧和我娘都不在,我跟你们爷俩说两句真心话。”

      “白闹儿,实话告诉你,要是看你,什么事情我都不会答应,原因你心里清楚。但是巧巧现在跟了我,我不愿让她伤心,对你一忍再忍。根生跟我一起长大,虽然我俩没啥太深交情,但他从来没说过我半句,没有瞧不起过我,他还是巧巧的弟弟,就凭这点,我可以照拂他。至于你,我真是不明白,你怎么有脸皮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个铺子,好也罢,坏也罢,是我挣来的,与你何干?你说搬来就搬来,凭什么?”

      白闹儿赔笑道:“这不是一家人”

      李牧笑了,道:“这些话你还是少说吧!”

      白闹儿见这招不管用,耍起了无赖,道:“那你说怎么办嘛,我的一双儿女都在这儿,总不能让我到老了孤孤伶仃吧!根生,你不管你娘了?”白根生听了,道:“我没说不管,我跟你回马邑就是了。”

      “说什么傻话!不要前程了?告诉你,你哪儿都不能去,你就给我留在这,你要跟我回去,到家我就上吊!”

      白根生气得脸红脖子粗,吼道:“那你说怎么办,你这不是逼人,耍赖嘛!”

      白闹儿抬手又要打,李牧伸手拦住,道:“根生,你爹也不是头一次无赖了,你还没习惯么?他这个人的脾气秉性,我早就知道了。他是不会让你回去的,他回去了,也肯定会贴过来,这谁也拦不住。”

      白根生没说话,闷头生气。白闹儿略带得色,嘴上却道:“这不是摊上一个好贤婿么,贤婿啊,这么说你是答应了?”

      “谁答应了,我没答应啊!”

      白闹儿有些恼羞成怒:“那你”

      李牧笑道:“我怎么了,我是说我已经看透了你的脾气秉性,又没说我会惯着你。你别忘了,我是定襄县的县丞,除了县令我最大,我要是不想让你来,你来了我就给你扔大狱里,你要是觉得大狱舒服,那你就住,我养着你就是了。”

      白闹儿张了张嘴,却无言反驳,李牧确实做得到,而且他也能干得出来。

      憋了好一会儿,白闹儿终于彻底服软了,道:“贤婿,算我求你了行不行,我求你了,你好人做到底,就收留我吧。你看我哪里不顺眼,我改,真改!我不要你的铺子,我自己买,你让我来就成,我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把我扔一边啊!”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李牧等得就是这句话,他如此大费周章,除了考虑到白巧巧,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他缺人。缺白闹儿这样心眼多,又没脸没皮的人。但前提是,他得让白闹儿服,否则他背后做小动作,虽然无关大局,也会令人不胜其烦。

      “你搬来也不是不行,但是这个铺子你就不用惦记了,一是我另有打算,再者咱们住一起也不方便。我可以给你买一个铺子,让你把酒铺搬过来,你一分钱都不用花!”

      “是真的么?”白闹儿笑逐颜开,道:“那敢情好,叫贤婿破费了!”

      “先别忙谢,我不是白送你铺子。你不是怕以后没人养老么,我就给你解决这个问题。我买个铺子,你过来开酒铺,钱都我花,你给我当掌柜,以前你的酒铺每月挣多少,我给你两倍,赔赚都在我,你拿固定的钱,你看怎么样?”

      “这”

      “不干就算了!”

      “干干干!”白闹儿忙不迭答应,唯恐李牧反悔。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定襄城现在没多少人,指望工地那些干活的,卖不出去多少酒。如果他自己出钱买铺子,生意再不好,这里面的风险可就大了。再说了,李牧哪懂得经营酒铺,到时候账目做点手脚,钱不就来了么?白拿双倍,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傻子才不答应!

      第二十四章 两件事

      当夜,李牧和白氏父子便歇息在了前院,次日天明,白闹儿早早起来,跟李牧说了一声,又嘱咐了白根生几句,严词拒绝了白根生想要先送他回家再返回定襄的想法,一个人赶着牛车回马邑去了。他跟李牧约定好,少则三日,多则五日,待他变卖了马邑的酒铺之后,就收拾东西举家搬过来。李牧也答应他,这几日便把铺子买好,一定找个好位置。

      送别了白闹儿,白巧巧也起床了,李牧跟她一起进伙房做饭,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听李牧说他竟然答应给白闹儿新买一个铺子,白巧巧急了,道:“郎君,你这是做什么!昨日娘已经生气了,你再花钱给我爹买铺子,娘知道了我可怎么办啊,做不得人了。”

      李牧当然不会说李思文已经把南街铺子的账目交给他管了,一分钱不用花想挑哪个就挑哪个。这可是卖乖的好时候,李牧轻轻把白巧巧拉入怀中,故意叹了口气,无奈道:“我做这些可不是为了你爹,我是为了你呀。谁让我喜欢了你,为你做什么我都甘愿。当着娘的面,当然不能说是我花钱,就说你爹自己花钱,我只是帮他牵个线。私下里我把钱花了,娘也不晓得。这样不就行了么?”

      白巧巧感动不已,但心里又觉过意不去,道:“这样太委屈你了,我爹一辈子占便宜没够,凭什么呀,郎君,都是我不好,对不起你。”

      李牧笑道:“还能凭什么,就凭他生了这么漂亮的闺女呗!好啦,事情都定了,就别总挂在嘴上了,万一说漏了,娘那边不好交代。这不是决定跟你爹一起开酒铺了么,他当掌柜的,你去管账,小心细致些,可别让他做了手脚,你郎君我可没钱赔了。”

      白巧巧重重点头,道:“郎君,酒铺的事情我爹瞒不了我,你放心吧,他除了月例,一分钱也别想多拿。”

      李牧捏了捏她的脸,道:“就这么说定了,你做饭吧,等娘起来你们一起吃,我带根生去衙门,等会我们在工地吃。”

      这几日李牧经常不在家吃早饭,白巧巧也没有多言,瞥了眼白根生在院子里洗脸,踮脚给了李牧一个香吻。这些日子偷偷摸摸的,俩人已经亲过不少次了,对于这种脸红心跳的亲昵方式,白巧巧其实是害羞的,但是李牧喜欢,她便忍着羞涩陪他了。

      一个香吻令李牧心情大好,从伙房出来,喊了一嗓子,白根生赶紧跟上,出门骑上马,由白根生牵着,俩人一起来到了衙门。

      李思文早就已经起了,自打当上了这个县令,李大少爷的小毛病改了不少,每日起得比李牧都早,精力像是用不完似的。按照李牧的建议,每日清晨,定襄城三巨头会在衙门开个碰头会,简单安排一下当日的事情,如果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也会特殊安排去办。几日例行下来,效果很好,所以就固定成了一个惯例。

      李牧到的时候,王虎也到了,俩人前后脚。李牧把白根生的事情跟王虎说了一下,王虎痛快答应下来,让白根生在门口等着,一会儿他回工地的时候直接带他走,把他介绍给其他捕快。现在工地的人越来越多,巡逻的人已经不够使了,正要招人,别说李牧安排一个,就是五个十个,也都没问题。

      俩人并肩进了大堂,看到李思文正在看什么东西,听到脚步声,李思文抬头道:“过来看看,刚刚送来公文。”

      李牧和王虎凑上去看,李思文在一旁说:“两件事,前方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定襄不需要再做后勤大本营使用,从即日起,着手安排伤兵和后勤各司回返。哎!现在城墙工地正是紧锣密鼓之时,人手本来就不够用,哪来的人去做这些啊。”

      “还有、”李思文往公文的后面指了指,道:“让我们接纳流民,就地安置哪哪儿都用人,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

      听话听音儿,李思文这般说,李牧心里便明白了。他肯定是觉得这些事情堆在一起太过繁琐,不想去干,或者说懒得去干,扔出个话头,等着别人接呢。在场一共就三个人,王虎面无表情,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那这话还能是谁接,李牧苦笑一声,道:“县令大人,这两件事都交给我,你就把城墙工地那一摊管好就行了。”

      “好兄弟!”李思文等的就是这句,重重地拍了一下李牧的肩膀,称赞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义薄云天李大郎,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这才是大丈夫!”说着又贬损王虎,道:“再看看此人,傻大黑粗,一棒子打不出个屁,指望他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王虎瞥了他一眼,道:“公子,我是一个粗人,战场杀敌,攻城略地我行,其他的事情我想帮忙也做不好,不如不掺和。”

      李思文充耳不闻,看着李牧问道:“贤弟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但有吩咐,莫敢不从!”

      李牧想了想,道:“安排伤兵和后勤各司回返的事情,不需要什么配合,我找几个人就能做了。倒是这安置流民的事情,需要县令亲笔写下告示,再让王大哥张贴于各处,等流民来了,我负责安顿,县令也要出面安抚施恩,这样才可相得益彰。还有就是,随着人口流入,衙门的捕快肯定不够用,而且咱们是边城,也要有一定的防卫力量,所以我建议另写一张告示,招募一些兵丁,以备不时之需。”

      “良策!”李牧话音刚落,李思文立刻瞪着眼睛吹捧:“良策呀!李牧贤弟文武双全,我辈望尘莫及!”

      相处久了,李牧多少已经习惯李思文的个性,但听他如此直白地吹捧,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这家伙也算个人才,自己没什么能力,但是他贵在有自知之明,觉得做不来的事情他不乱做。而是去找能做得来的人去做,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他都非常敬重。求你帮忙的时候,能把你吹捧得没边,天上有地上无,好像在他眼里你就是这天底下最大的人才似的,不管他真心假意,总能令人心情愉悦。

      第二十五章 行动起来

      “告示我这就写,王虎!等会你马上安排人去贴,然后开始招人,招多少够用呢”李思文皱起眉头,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下,又看向李牧,问道:“贤弟,你觉得招多少够用?”

      李牧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无语,他发现李思文最近很喜欢叫他贤弟,但俩人明明是同龄,具体谁是贤弟还不一定呢,李思文没有透露过生辰。而且他只要叫贤弟了,就准是甩锅,无一例外,李牧都已经习惯了。

      “这我就不清楚了,让王大哥安排吧,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少了不够用,多了咱们钱不够!”

      “唔倒是个问题!”李思文想了想,问王虎:“你觉得招多少合适?”

      王虎想了一下,道:“至少一伙人马。”

      王虎所说的一伙,指的是五十人。唐朝军队以营为基本单位,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

      “五十人”李思文沉吟了一下,道:“现在我定襄城内,除了俘虏就是伤兵,想招募五十青壮并不容易,为今之计,只有在周围各县张榜招募了,钱的事情也不好办,现在修城墙的钱,是我扣了两成战利,朝廷已经安排伤兵和后勤各司遣返了,很快就会着人运送战利,这两成我都不知怎么顶账,再多拿,怕是没法交代了。”顿了一下,李思文咬牙道:“实在不行,我便派人回长安,找我娘,请她帮我把我爹给我置下的地卖了,五百亩地,怎么也值个千八百贯,够用一阵子了!”

      李牧听得都懵了,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当官把自己的地卖了贴补的。这也就是在唐朝,后世的官卖的都是老百姓的地。和他们相比,李思文真算是一个好官了。李牧忙阻止道:“县令大人,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别忘了咱们定襄还有钱呢。”

      “哪来的钱?”李思文赶紧追问,忽然眼睛一亮,道:“难不成这里真有突厥宝库?”

      “什么突厥宝库?”

      “我听工地干活的人说的,他们说这里埋着突厥人从津津有味道;“说是有黄金万两,我的个乖乖,陛下的私库里有没有万两黄金都不一定,这要是让咱们挖到了,干什么不够啊!”

      李牧暗叹口气,才刚觉得李思文是个好官,马上不靠谱的一面就又来了,赶紧把话拉回来,道:“县令大人,我说的不是什么宝库,我说的是城里这些房子,南街的店铺,北街的大宅。如果能卖出去,这不都是钱嘛!”

      “这我能不知道么!”李思文拍着大腿道:“关键是谁买?你指望工地那些干活的买?他们干上一年,也买不起半个啊。周围县城的人?你不是说了么,其他县不会随便放人的,更别说有钱人了!”

      “我的大人啊!”李牧每次跟李思文说话,都会觉得心累,深呼吸了一下,解释道:“马上咱们就要安排伤兵和后勤各司回返了,这样东西二坊,南北二街,是不是都空出来了?陛下又让我们接纳流民,这流民不一定就没钱啊,他们可能是逃出去的突厥贵族,也可能是见突厥人战败,归附我大唐的其他民族,我们可以从中择取有钱的一些,把他们安置在北街原来突厥贵族们的宅院里,同时挂牌出售东西二坊的房子,拍卖南街的店铺,只要我们制造出一个大家都抢着要的架势,根本不愁卖!”

      李思文边听边点头,等李牧说完了,道:“我大概听懂了,最后一个问题了!”

      “什么?”

      “谁会来抢着要呢?”

      这叫听明白了?!!李牧咬紧牙根,一字一句地说道:“没人要,我们雇人,制造假象,简单来说就是骗!让人们觉得房子快没了,再不买就买不着了,这样就能卖出去了!”

      “哦明白了!”李思文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奸笑了起来,指了指李牧,道:“心眼多啊,贤弟!够坏的!”见李牧马上就要抓狂,李思文赶紧收住,道:“就这么办了,大家行动起来,该忙什么忙什么,我去工地看看!”

      说着他就要起身开溜,李牧一把拽住他,道:“马上定襄城就要涌进大量人口,粮食是重中之重。大营里的粮草,往长安运路上也有损耗,不如兑换成钱运回去,我们把这些粮食留下来。”

      这么浅显的道理,李思文还是能听懂的,道:“行,我先让运粮车暂停,往后安排,只要你能在大营全部撤离之前把城里的房子卖掉,咱们有了钱,多少粮食都留得下。”

      计议已定,三人一起离开了衙门,先到城外工地视察了一遍,顺带吃了早饭,李思文拿出文房四宝,写下几份告示,王虎派人去张贴,李牧也拿了一张,贴在了衙门门口。白根生暂且留在王虎身边干一些打杂的事情。贴完了告示,李牧便去了大营。找到大营收到的公文拿给他们看。几个人商量了一下章程,把伤兵依据伤势分为几等,轻伤者与重伤者相伴,再跟伤愈的人组成一队,百人结伴而行,当下便安排了起来。李牧一直在大营忙到晌午,才把流程安排完,下午的时候,他终于有空回了趟家。不过李牧并没有进家门,而是饶了过去,在南街走了一趟,最后选定靠西把头的第一家店铺,从怀里拿出一张他自制的封条,贴在了门板上。

      从南街溜达到了工地,王虎派去贴告示的人已经回来了,可喜的是他们还带回了十几号人,都是跟李牧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他们大都和李牧当时跟车运粮的状况差不多,家境不好,背负着养家的责任,无奈之下,也不管有没有风险,给钱就跟着来了。李牧过来的时候,王虎正在工地旁边的空地训练他们,白根生也在其中,每个人手里一根木棍,充作陌刀,正在演练大唐军队步卒的基础招式。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精力都用不完,呼喊声非常大,隔着老远都震耳欲聋。

      第二十六章 先斩后奏

      李牧到处找李思文,哪儿也找不见,最后还是得了一个工匠提醒,才在城墙断壁找到正在登高望远的李思文。李牧叫了两声没有反应,只好顺着梯子爬上去,见李思文正在发呆,他便也学着李思文的样子,蹲在墙垛空子里当个沉思者,等着他回神。

      “李牧、”李思文抬手往东方一指,道:“看到那条路了么,顺着这条路一直往东走,就能到长安。”他看了眼李牧,问道:“你想去长安吗?”

      “想!”李牧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不想!”李思文的语气比李牧还要斩钉截铁,他拍了拍城墙垛子,道:“虽然长安城的城墙要比这里高五倍,但是我站在这里,却一点也不羡慕,你可知道是为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20: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