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渊建立大唐之后,曾经修订‘礼’,称《开元礼w。其中对于皇子拜师,规定了细节。皇子拜师,也要敬献束脩。具体为:绢帛五匹,清酒二斗,干肉三艇,放置在一个筐中。行礼之时,皇子穿生服到老师门外,把三样礼物放在西南角,请示说:“今向先生求学,不知是否可以进见”老师答应以后,出来相见。皇子跪下,向老师行礼,拜三次,老师回敬拜三次,此时皇子要向后退,表示避免老师的回拜,再跪下拿起束脩筐,敬献给老师,再次行礼,然后才能退出来。
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州县学生初次人学时也是这样,礼仪相同,但是在束脩方面,因情况不同,逐次减少。
李泰是拜过师父的,他的师父也是李牧的老熟人,侍中王珪。当年王珪因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在李世民登基之后,被贬官到了嶲州。但是没过多久,李世民发现身边没几个可用的人了,而王珪确实有才干,就又一道旨意把他调了回来。
为安其心,李世民命王珪教导嫡次子李泰,负责教授李泰忠孝之道,因此李泰便拜了王珪为老师。但实际上,王珪只是空占其名,并没有教授李泰多少东西。他看过的书,李泰也看过。而忠孝之道,各种经典早已论述个通透,王珪也讲不出什么稀奇的东西来。李世民让王珪传授李泰忠孝知道,其实更多的是在提醒他自己,不要再重蹈覆辙。
即便如此,李泰对王珪也是遵守【创建和谐家园】本分。见面必以师礼待之。而如今,李牧解答了百鸡问,俨然已经是大唐的算学第一人了。拜他为师,是能学到真本事的。因此李泰只是犹豫了一瞬,对知识的渴求让他毫不犹豫地拜了下去。
这可把李牧吓了一跳,就算他的历史成绩从来没超过六十分,但他看武媚娘传奇也知道大唐的下一个皇帝不是李泰,也不是李承乾,而是今年只有两岁的李治。虽然眼前这个小胖子还看不出一点谋求皇位的样子,但若他此时拜了师,以后到了那一天,想脱掉干系可就难了。
李牧才不愿意留下这样的隐患,因此,在李泰要跪下去的一瞬,李牧前跨一步,稳稳地扶住了他的胳膊,没让他跪下去。
“本侯不收徒弟!就算收,也不收胖成球的徒弟。你有一颗向学之心是好事,但是在你减肥成功之前,不要着想拜我为师了,不可能!”
李泰傻了,他想过无数个可能遭到拒绝的理由,因此他才扮做寒门学子卖惨。但他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因为‘胖’这个原因遭到拒绝,胖怎么了?我是来学知识的,又不是来干活的,胖是胖了点,脑子好使就行呗!
李泰急了,道:“本……我、我是胖了点,但我是来求学的,你不收便说不收,干嘛要歧视我呢?”
“这不是歧视,怎么能说是歧视呢?我的意思是说,你是一个废物,本侯看不上你。”
李牧已经决定不戳穿李泰的身份了,既然不用顾忌他的亲王身份,俩人就一个是侯爷,一个是寒门学子,李牧说话自然可以无所顾忌,他走到李泰旁边,忽然抬手捏了捏他的双下巴,李泰整个人懵掉了,他活了这么大,除了亲生母亲长孙皇后之外,谁捏过他的下巴。就算是长孙皇后,在他出宫立府之后,也再没捏过了呀。这逐鹿侯,安敢如此辱我啊!
李泰遭到了极大的【创建和谐家园】,眼泪汪汪,气的说不出话来。
李牧捏着李泰的双下巴,竟然发现手感很好,便多捏了两下,道:“不要不服气啊,正好本侯今天有空闲,来,咱俩坐下,我给你细说一下,你为何是个废物。”
李牧摆了摆手,示意李重义等人从偏门进府,拉着李泰坐在了门口的石阶上。
李泰抽了下鼻子,不服气地瞪着李牧,道:“我倒要听听侯爷,能说出什么来!”
“你看你,年纪轻轻,总激动什么,我既然这么说,当然是有我的道理啊。”李牧是铁了心的要刺伤李泰的自尊心了,唯有这样,才能打消他的拜师之念,否则回头李世民一道旨意下来,他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你看你啊,穿了一身‘破旧’又打着补丁的衣服,说明什么呢?说明你家里穷嘛!”李牧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就算李泰外面套的这身生服不是贡锦所制,那也是上好的绸缎,没有五贯钱休想买到一匹。
但李泰却深以为然,这是他自己想的‘妙计’,就是要李牧认为他穷。他看过大唐日报,知道李牧与门阀世家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害怕李牧把他当成世家子弟,不肯教导他。
“我家境贫困,侯爷便瞧我不起么?”李泰看过不少史书,打算用一下书中记载的‘激将法’。但他显然还是太嫩了些,下一句话还没说出来,就让李牧给打断了。
李牧一本正经道:“对,我瞧不起。”
“你!”
“我来问你,你有病没有?”
李泰一愣,不知李牧为何要问这种问题,但还是答道:“我虽然胖了些,但是没有病。”
“你没有病,家里还很穷,却还吃得这么胖。”李牧看着李泰的眼睛,对他进行灵魂层面的鞭挞,道:“这合理么?”
“……”
“你对得起你的爹娘么?你把自己吃得这么胖,可想而知,你的爹娘必定缺衣少穿,瘦骨嶙峋。可悲呀!”
“没有……”李泰想为自己辩解几句,还没张开嘴又被李牧打断:“可怕呀!”
一个爆破音,喷了李泰满脸的口水。李泰抬手抹了一下,这回是真的要哭出来了。
“一个心中不存孝义之人,我如何能收他为【创建和谐家园】啊?”说着话,李牧又从李泰怀里,把他的包袱拽了出来,打开,里面是十条肉干。李牧看着肉干还挺好,正好他午饭还没吃,便拿了一条撕开放进嘴里。
果然不愧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孩子,这肉干竟然是牛肉。也不知是不是像程家的牛一样,是不幸摔断了腿的不幸之牛,味道竟然如此之好。
李泰目瞪口呆地看着李牧大嚼,心里暗道,这逐鹿侯也忒不讲究了,我诚心诚意拜你为师,你不收我也就罢了,贬损我也罢了,你还吃我的肉干……这可是牛肉干啊,那么容易得到么?要不是上个月程家的牛摔断了腿,送了一条牛腿给父皇,父皇又疼惜我赐给我这些肉干,我哪里会有这些肉干啊。
本王为了拜你为师,自己都舍不得吃的肉干全给你带来了。你不收我,还吃我肉干……
李泰到底只有十岁啊,实在是没见过这么【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心里撑不住,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你哭也没用,我还是要说。”李牧把包袱抢到手里,继续说道:“你家里这么穷,父母把你养的这么胖,还供你念书。已经是对你很好了,你就应该好好的读书。争取来年科举及第,考个进士什么的。进士科当的官多大,明算科当的官多大?就算我教会了你,到时候一个九品的小官儿,对的起你的父母吗?”
“你不思进取也就罢了,还逼着你的父母买了这么多的肉干让你拿来拜师。你自己说说,你还是个人吗?我说你是个废物,难道说错了你吗?你现在是不是觉得非常惭愧啊?”
李泰哭得更伤心了,眼看着就要抽了。
李牧见李泰哭得这么伤心,担心他真有个好歹,不敢再骂了。从怀里抓了一把银子,也不看多少,塞到了李泰手中,道:“我虽然不能收你为徒,但这些肉干我还是得留下,不然你拿回了家,必定还你自己吃了。为了你的父母着想,这肉干就当我买了。你拿钱回去,记得交给你爹,可不能自己乱花。”
就在这时,李牧忽然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刚要回头,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直接给朕吧,朕是他爹。”
第46章 初见李淳风
“父皇……”
李泰听到李世民的声音,挣脱开李牧的胳膊,乳燕投林一般扑进了李世民的怀里。李世民颤动了一下,搂住自己的儿子,对李牧怒目而视!
李牧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手还保持着搭在李泰肩膀上的姿势,一动也没动。要不是他的眼珠在滴流乱转,看起来就是一座塑像了。
尴尬了啊!欺负儿子,老子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牧像是脖子生锈了似的,僵硬地回头,看到李世民的眼神,紧张地咽了口口水。
确认过眼神,是亲爹没错了。李世民要是再胖个一,便对李牧道:“你替朕看着赏他点什么。”
“臣领旨。”李牧应了一声,对赵有财试了个眼色,赵有财赶紧溜了出去。
李牧请李世民坐了主位,其他人也依次落座。
李世民对李牧道:“今日朕也看了大唐日报,看到‘百鸡问’的时候,便觉得青雀会感兴趣。朕还记得,青雀八岁的时候,为了解这百鸡问,还养了几百只鸡。于是朕就想着,不如带青雀来你这里。但当朕到了青雀府上,却听府中长史说青雀已经来了你这儿了,朕这才过来。”说着,李世民又看向李淳风,道:“太史令也是为此而来吧。”
李淳风民间称其为‘秋官’,并非是因他做过钦天监的秋官而得名,而是因为李淳风曾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w提出修改意见,而李世民采纳了这些意见。其中有一条,便是重新议定秋时。李淳风因定秋时,这才被民间称为秋官。
而他实际的职务是太史令,为太史局的长官,唐时太史局是一个很小的部门,掌管推算历法,修撰史书等,隶属于太常寺,仅为七品小官。但不要看李淳风官职小,他的根底却很硬。
武德二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十七岁的李淳风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秦王府录事参军。李世民登基之后,授他将仕郎,入职太史局一直到今天。虽然官职不大,但也是一个能上达天听的人物。
李淳风见李世民问起,起身答道:“回禀陛下,臣确为此事而来。臣研究百鸡问多年,尝试过各种解题办法,但是终究没能解开。而逐鹿侯竟能一题三解,于算学一道,超越臣多矣。臣已经逐一验算过了,答案都是正确的。臣非常佩服,很想知道解题方法,因此才来府上叨扰。”
李牧连道不敢,眼睛却在李淳风身上打转。他记得以前看过那本说袁天罡是隋文帝私生子的小人书里还说了,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孙思邈的徒弟,也不知道这事儿是真是假。不过目测俩人的年龄差距有点大,袁天罡四十多岁了,而这个李淳风,看上去也就二十七八的样子。要说他俩是师兄弟,有点不太像,师徒倒还差不多。
第47章 老师不好当啊!
李泰也开口道:“父皇,儿臣也如淳风师父一样,得知逐鹿侯解开了百鸡问,心中敬佩不已,故此登门求学,没想到弄巧成拙,实在是儿臣的过失。”
李牧也了他一眼,心道,这小胖子怎么见谁都叫师父,幸亏老子没答应做你师父,否则岂不是显得很掉价?
李世民见二人都如此说了,便对李牧道:“李牧,你既然登报宣传你的四则运算法,必然也是存了想让此算法推行天下的意思。朕知许多博学名仕,敝履自珍,却不希望你也如此。若你愿意教,朕就让越王拜你为师,你这个年纪,能为亲王之师,已是尊崇了。你意下如何啊?”
这句话翻译过来便是,老子让你给我儿子当家教是看得起你,你可别给脸不要脸啊!
事实也是如此,亲王之师,无一不是鸿学大儒。如太子李承乾的二位师父,一个是孔圣之后孔颖达,教其圣人之道。另一个是经学大儒陆德明,教授其经义文章。李泰这里,有前朝便赫赫有名的宰相之才,太原王氏翘楚王珪。可以说,不是天下闻名之辈,是没资格做皇子的老师的。
李牧若以十七之龄为皇子师,他的名声必将传遍四方,对他个人的声望,也是极为有利的。说是抬举,一点也不为过。
但李牧却不想领这个情。
李牧起身道:“陛下,臣能感受到陛下的提携之情。但是请恕罪,臣不能做这等有悖于君臣之义的事情。”
李世民皱起眉头,道:“你不愿教授朕的儿子么?”
“非也、”李牧赶紧解释,道:“陛下,臣愿意教授越王殿下,只是臣不能收他为【创建和谐家园】。”
李世民怒哼一声,道:“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些理由?你嫌我儿痴肥?”
“陛下容臣解释。”李牧深吸了口气,道出了他刚刚想到的理由:“陛下,师者,长辈也。臣与越王殿下相差不到十岁,虽说闻道不分先后,三人行亦有我师,臣来做越王殿下的师父,也是无可厚非之事。但臣心中更加在意的,确是臣与陛下之间的君臣之礼。臣的义父乃是曹国公李绩,以年齿而轮,陛下与臣的义父为同辈。臣比陛下小一辈,与越王殿下同辈。但若臣做了越王殿下的老师,臣就要比越王殿下高一辈,与陛下和义父同辈了。如此一来,臣,一不能全君臣之礼,二,不能全孝悌之义。枉为人也,因此,臣可以教授越王殿下,但臣不能做越王殿下的老师。”
李牧此番言论,合情合理,真叫人挑不出一丝毛病来。就连李世民自己也陷入了李牧的逻辑之中,心中暗道,李牧说得对啊,好险就做了错事。想起那日在太庙,父皇曾当着重臣的面扬言要收李牧做干儿子,后来群臣劝谏,才只是收他入李氏宗籍,而辈分却没有点明。而今如果让魏王拜了他为师,岂不等同于朕默许他与朕同辈了么?这若是传了出去,以后满朝文武面前,还怎么见人?
再转念一想,皇子的老师,还真没有李牧这般年纪的,最年轻的一个,便是眼前被李泰称呼淳风师父的李淳风了,但他虽然被称呼为师父,却不算是李泰真正的老师,只是传授过他算学而已。即便是这样,李淳风今年也有二十八岁了,李世民自己才三十二,勉强也算是同辈分。而李牧今年才十七,这无论如何,都算不到一辈去。
想到这儿,李世民竟有些感激起李牧来了。
“爱卿言之有理,倒是朕欠考虑了。”李世民想了想,不如就此把李牧在宗籍的辈分定下来,免得老爹再一时兴起,趁着自己不在时,又把李牧收做干儿子了,便道:“既然辈分不对,拜师的事情就休提了。朕也想起来了,那日告祭太庙,父皇曾典你入了宗籍。这样说来,你与青雀可谓是堂兄弟了。朕虽为天子,但也不会不认宗亲。你和青雀以后便以兄弟相称吧。你比青雀大不少,兄长提携幼弟,这便说得通了。朕在父皇那里,也算是有个交代。”
李泰闻听大喜,怕李牧不答应,赶紧一躬到底,道:“请兄长受愚弟一拜。”
“哎呀,这如何使得。”李牧赶紧搀扶李泰,道:“臣不敢、不敢呀!”
李世民把脸一板,道:“你入宗籍的事情,乃是父皇钦定。如今你说不敢,难道是想让陷朕于忤逆不孝的境地么?”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牧只好应了下来,向李世民行礼道:“那小侄就见过伯父了。”
“……”李世民听到李牧不称臣而叫伯父,心里瞬间就后悔了。这个小子油滑的紧,嘴里没有一句实话,他莫不是最初就打的这个主意吧。难道朕被他耍了?心中虽然如此猜测,但是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否则不是等同于承认被李牧耍了么。李世民清了下嗓子,沉下了脸道:“私底下叫几声伯父无妨,但君臣之礼不可废,你心里要有数。”
这话等同于警告李牧,朕已经知道你的小心思了,别再蹬鼻子上脸了。
李牧见好就收,道:“臣知晓了。”
自始至终,李淳风都未发一语,就像他不在屋子里似的。李世民似乎也不避讳他,说话没有什么顾忌。
闲话说完了,到了正题。李牧让下人取来了纸笔,大堂没有桌子,李牧便把宣纸铺在了地上,蹲在地上为李泰和李淳风二人演算。
其实这百鸡问,李牧之所以能快速地给出答案,其实是因为他做过这道题。他也是昨天晚上才想起来这件事,因为已经过去太久远了。当年他学c语言的时候,曾有一道例题,便是这百鸡问,这应该是他那个年纪学计算机编程的人,都做过的一道例题。因此他才记忆深刻,形成了所谓的c语言本能。
他到现在还记得这道题的标准答案。
【#include int main}】.
但此时,显然不能来个编程,他只好用最简单的三元方程求解。
怎么把这个简单的方程,能说得更简单易懂,这就是李牧面临的问题了。
李牧提着笔,犹豫了半天,也没写下一个字。旁边坐着的李世民不忍自己的胖儿子蹲着辛苦,忍不住催促道:“李牧,你快着些。”
李牧叹了口气,道:“臣实在是不知如何讲解啊,臣用的法子,乃是臣自创的,要想听懂,非得按臣的法子来不可,若是按照原有算经来说,臣实在是不会呀。”
李淳风忙道:“侯爷只管讲就是了,下官说一句大言不惭的话,当世于算学一道。下官若听不懂,那便没有能听懂的了。”忽然他又觉得有些不妥,找补道:“当然在侯爷面前,下官只能算是后学,还请侯爷赐教,若下官听不懂时,会向侯爷提问的。”
李泰也道:“兄长,愚弟也肯学。”
“好吧,那我就从头说,你们要是听不懂了,就直接问啊。”
李牧说着,在纸上写下了‘a’,‘b’两个字母,他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用二元,三元他怕更难解释。
李淳风果然是个实在人,看到不懂的,立刻就问了,道:“侯爷,不知这两个符号是什么意思?为何大唐日报上没有呀?”
“这俩符号么……”李牧本来想敷衍一句,但是又一想,唐朝虽然用不到英文,但是各地方言都还是挺难懂的,若是能普及拼音,也是一件好事,而且还能让更多小孩识字,便改口道:“这是我发明的另一套符号,叫做‘音字’,此时拿来用用,你就把它当成符号就行了。”
“音字?”李泰好奇问道:“是宫商角徵羽么?”他指着a,自作聪明道:“这个是‘宫’音的意思么?”
“不是!”李牧已经快要失去耐心了,道:“音字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咱们先解决问题,行不行?我到现在还没吃饭呐!”
“哎呀,这是愚弟的过失了。愚弟晌午吃了一大碗疙瘩汤,倒是不饿了,却忘了兄长。”小胖子爬起来,去包袱里拿了一条牛肉干递给李牧,眼神充满了真挚:“兄长边吃边说。”
李牧看着李泰,心中无语,你特么可真是我的好弟弟啊,你就不能先让你哥吃个饭再讲么?
但是在李世民的注视下,这种话是无论如何不敢说的,他把牛肉干接过来塞进嘴里,继续说道:“现在我们看这个题啊,公鸡一值钱五,母鸡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公、母、雏各几何?”他指着a,道:“这个字母,我把它叫做‘啊’。”
“兄长,为何叫‘啊’不叫‘呀’?”
李牧怒视李泰,手里的笔杆都要捏折了,他现在终于明白,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为啥总【创建和谐家园】了。啥也不懂的熊孩子是真滴烦人啊!
李牧背对着李世民,咬牙切齿道:“这些音字是我发明的,我想让它叫‘啊’它就是‘啊’,你还想不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