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第6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房玄龄与李百药跟在太子身后。

      拿过殿前侍卫手中的篮子,李承乾提着一篮子的鸡蛋,脚步匆匆又道:“一起去武德殿说,孤顺路看望皇爷爷。”

      太子殿下有孝心,作为臣子自然没什么好反对的。

      武德殿内,李渊手里拿着一个罗盘神神叨叨。

      李承乾带着房玄龄与李百药走入殿内,好奇道:“皇爷爷?您做什么呢?”

      李渊嘘声道:“朕在寻方位,你说南是在哪个方向?”

      李承乾蹙眉道:“咦?这是司南吗?”

      “当然。”又走了一圈,这个司南根本不动,李渊没了心情道:“假的,李淳风这个混账道士给朕的东西是假的!”

      李承乾气馁一叹,命人拿来了一盆水,将罗盘上的司南取下来,在水盆上一块木片,将这个小巧的司南勺子浮在水上。

      李渊俯身瞪眼看着,见司南终于指向了南方,转动水盆试了试,“原来司南要这么用?”

      李承乾拿过罗盘端详,罗盘上有一根针,就插在罗盘的正中心,古时人们依靠太阳的日照点来确认节气和时辰,罗盘的边沿的刻度与指针的影子一重合便可以明白大概。

      房玄龄站在一旁,看着爷孙和睦的场面,笑着不语。

      又让武德殿的人拿来了炉子,李承乾将水倒入一个大陶碗中,放入些许的茶叶。

      碗并不大,只能放下五颗鸡蛋,李承乾道:“煮半刻时辰就可以吃了。”

      爷孙俩坐下来,李承乾先让房相与李百药在殿内坐下,又说着昨日巡视长安城防的事。

      “爷爷,程咬金大将军说与孙儿英雄所见略同。”李承乾将茶水端到太上皇面前,道:“你说孙儿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将军?”

      李渊嘴角一抽,冷哼道:“你小子记好了,这长安这么多将领,信谁的话都不能信程咬金的那张嘴。”

      “孙儿一定听您的话。”

      以往都是陛下来看望太上皇,现在有了太子来看望,武德殿这位老人家心情比以往更好了。

      太子说话语气随和,又谦逊,偶尔几句玩笑话,还能让李渊笑口常开。

      隔代亲在这一刻体现得很明显。

      李渊看向在座的房玄龄与李百药,问,“你们有朝政之事要商议?”

      先让爷爷尽兴,再找爷爷学习怎么拉弓射箭。

      古人的箭术与后世有很大的区别,学起来倒是格外有意思。

      原本是这么打算,李承乾揣着手坐在炉子边,看向两人道:“说吧。”

      李百药行礼道:“昨日,波斯使者来到长安。”

      闻言,李渊忽然道:“朕记得波斯很遥远,比高昌更远。”

      李承乾点头示意接着说。

      李百药收到眼神,又道:“这位波斯使者说如今大食人越发蛮横,一度想要征服波斯,希望大唐可以驰援。”

      自汉以来,丝绸之路昌盛之后,中原与西方来往主要还是靠这条古老的商路。

      当年波斯还不叫波斯,他们也借着丝绸之路的古道发展迅猛,占据丝绸之路要道口,前隋一度恢复这条古道后,他们积年月累变得十分富有。

      一个富有又不怎么强大,还没有天险可守的王朝自然会被敌人盯上。

      李承乾又给一旁的爷爷续上茶水,不解道:“为何舍近求远,来大唐呢?”

      李百药又解释道:“波斯使者一路向东寻找援军,他沿途问了西域诸国没人愿意出兵,后又去西域寻高昌王,高昌王为他指了一条路,此人便到了长安。”

      “波斯使者说他在高昌写了书信让人回波斯,说是请波斯王子来大唐,表示波斯的诚意。”

      武德殿内,房玄龄沉默不语。

      李承乾低声道:“这位使者横跨整个西域,还能活着来到长安,此人的本事还真了不得,房相以为呢?”

      “殿下。”房玄龄作揖道:“如今吐谷浑战事才结束,不宜再开战,劳师远征更要慎重。”

      “孤没觉得有必要去驰援波斯,这种事当然要父皇做主。”李承乾放下水壶,又道:“波斯使者对大唐有价值,孤的弟弟正在编撰括地志,西域的地图遗失的遗失,毁坏的也不少,不如送去魏王府。”

      房玄龄满意点头。

      李百药行礼道:“臣这就去安排。”

      “慢着。”李承乾从锅中捞出一颗茶叶蛋,放入一个小碗中递给他,“吃颗茶叶蛋吧。”

      “谢殿下赐。”

      李承乾又给房相一颗,给爷爷一颗,自己留两颗。

      李渊剥开茶叶蛋,咬下一口仔细咀嚼着道:“这滋味很不错,以前没怎么没人吃。”

      又从篮子里拿出几颗鸡蛋,放入锅中继续煮。

      房玄龄与李百药走了,眼前也没外人,李渊坐到这个大孙儿身边,又咬了一口茶叶蛋,刚入口,又凑近小声问道:“让你小子巴结住伱舅爷,你巴结住了没有。”

      “您放心,孙儿巴结着呢。”

      “当真?”

      李承乾回道:“就是舅爷这人不太好控制,孙儿挺被动的。”

      李渊道:“你别看朕,朕拿高士廉那老狐狸也没办法。”

      爷孙又沉默片刻,李渊吃完一颗又从大孙儿的碗中拿了一颗,继续道:“你可不要学你的父皇。”

      “您放心,孙儿要是不上进,再不懂事也不会学父皇的,若坐不稳东宫储君的位置,李唐江山这么大一个家,说不定就散了。”

      李渊颇为赞同地点头,道:“听孝恭总说,你的东宫一直都不太好过?”

      “皇叔他……这也说?”

      “呵呵。”李渊道:“那小子在老夫面前不敢有半句谎话,朕给你说个秘密。”

      “什么秘密。”

      李渊低声道:“你别看朕武德殿没什么,其实朕在殿内藏了很多金沙。”

      “金沙?”

      “当年朕将很多金子都磨成沙子,就藏在这武德殿,你的东宫要是缺什么,就与朕说。”

      看李承乾还在犹豫,李渊继续道:“你父皇是个生性薄凉之人,对宗室也好,对外戚也罢,除了你舅舅,宗室或外戚的其余人对你父皇都是敬而远之,说来……”

      话语停顿片刻,李渊神色黯然,道:“以前你父皇不是这样的,那时候二郎是个义薄云天的好男儿,当年天下英雄好汉,十之【创建和谐家园】都拜服在他的麾下。”

      见爷爷黯然神伤,他又拿了一颗茶叶蛋,李承乾打断道:“您少吃点,这个蛋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的。”

      “小子还嫌朕吃得多?”李渊神色不悦道。

      “不给您吃了。”李承乾将锅中的茶叶蛋都拿了出来,装在碗里。

      “好哇!”李渊恼道:“你不给朕吃,朕就不教你拉弓。”

      “不教就不教。”

      言罢,李承乾像是个生气的小孩,端着一碗茶叶蛋,脚步匆匆出了武德殿。

      李渊恼道:“混账小子,给朕回来!”

      殿外阳光明媚。

      哪里还有太子殿下的身影。

      当然是叫不回来了。

      再一想朕不教他拉弓,朝中有的是将领会教他,当爷爷的根本要挟不到这个孙儿。

      李渊反而不觉得生气了,甚至为承乾的玩闹与机敏,感到高兴。

      一旁的太监道:“老奴这就去将殿下召来。”

      “罢了。”李渊吃茶叶蛋也吃饱了,半躺着闭眼休息着,缓缓道:“让这个孩子去吧。”

      太监应声退到一旁。

      李承乾端着一碗茶叶蛋回到了东宫,走入殿内拖了束脚的靴子,道:“小福。”

      闻言,小福这个胖丫头从偏房走出来,手上还拿着拉面,道:“殿下有何吩咐。”

      “东宫又吃面吗?”

      小福看了看手中的拉面,道:“公主殿下与皇后说想要吃面。”

      李承乾叮嘱道:“做好面,把这个茶叶蛋也给母后与妹妹送去。”

      小福点头应声,又去忙碌了。

      秋雨好不容易停了,宁儿将东宫的一些书卷与纸张都拿出来晾晒。

      东宫几个宫女都有各自要忙的事,她们将一些衣服也拿出来嗮,一件件衣裳用杆子挂起来。

      衣服连成一片,成了一堵墙,其实她们也会躲在这些衣服后头,就这么躺着一动不动偷懒,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宁儿知道她们在偷懒,但也权当不知道。

      相比于宫里其他地方的居住环境,东宫很温馨,过得也很惬意。

      只要照顾好殿下的起居,她们还是很自在的。

      宁儿还要将东宫的寝殿打扫一番,通风换气。

      将桌椅也搬了出来,李承乾干脆坐在东宫外,批复着中书省送来的奏章。

      皇爷爷在武德殿藏了金沙?

      这个念头好几次出现在脑海中,谁家没个私房钱,说不定皇爷爷藏的金沙,就连父皇也不知道。

      “宁儿姐?”

      “奴婢在。”

      李承乾批复完了眼前的奏章,道:“今天就只有这六份吗?”

      宁儿回道:“只送来这些。”

      秋风吹过的时候,吹得晾晒的衣服也在飘动,肥皂的香味也弥漫在东宫。

      闲下来,李承乾喝着茶水,打算接下来什么都不做,忽然觉得监理朝政,守备长安是件很清闲的事。

      东宫清闲,朝中很忙。

      朱雀门内的皇城,来往官吏脚步匆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