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图书馆》-第7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城北一处隐蔽的所在,李承道按照约定,对了暗语,验明了身份,就和对方接洽上了

      对方是一个小眼的胖子,看到李承道前来,笑道,“你就是晋王长子安陆郡王李承道果然有乃父之风,玉树临风很是不凡”

      李承道不认识对方,微微行礼开口道,“阁下谬赞了,承道奉父王之命前来,不知阁下是”

      那胖子开口道,“老夫赵德言”

      “原来阁下就是突厥赵国师,久仰大名,失敬失敬”李承道再次行礼

      赵德言心情很不错,李建成能够舍得让自己的嫡长子出来配合做事,诚意是满满的了

      “不成想小王爷也知道老夫老夫都是恶名,哪里值得小王爷的敬仰”

      李承道心中暗骂,自然知道你这个汉奸,师父可是经常把你挂在嘴边的,汉奸之名真是太贴切了

      “国师智计渊深似海,承道作为晚辈,自然敬仰”

      赵德言点头,这小子很会说话

      “晋王派你来时可有讲明,我们虽然承诺全力协助晋王成事,但是也要知道是否有什么可靠的计划”

      “那是自然,父王说了,已经联系好了我三叔齐王李元吉

      据说接下来会有大蝗灾出现,到了那时候,依旧时习惯,朝中会有大的祭天仪式,我们手上只有私兵一千,不足以冲到近前做掉我那篡权的二叔,所以想请国师想办法助些人马”

      赵德言听完大笑,“好,非常好人都说晋王仁厚,但是自玄武门之后,晋王变得无比狠辣,竟然能够说出做掉弟弟的话语,当真证明民间传言不虚也

      借兵没有问题,但是我这里都是突厥勇士,一个两个出现在长安不足为奇,但是若要成事,至少要三千之众,如何才能不被李世民发觉”

      “家父说了,长安城以西三十里有一个秘密的小山谷,可以藏兵【创建和谐家园】到了祭天的时候,会上书朝廷将祭祀大典摆在城外,就选在城西,那时,嘿嘿,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国师可能不知道,现在我那二叔对家父可是相信的很呢连掌管国家钱财的户部都交给了家父呢

      所以突厥勇士三千,到了那里吃住根本不用担心,晋王府出了”

      赵德言听完大喜,“好,此计可行出其不备的情况下,三千突厥勇士,有你晋王府一千为内应,成事的机会很大,只要干掉了李世民小儿,哼哼,大唐除了晋王,没人有资格上位了

      很好”

      “全赖国师鼎力相助了”李承道再次行礼

      “好说好说”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长安城往往都被我那二叔布置防守很是严密,此次大灾为了防止生乱,所以更加重视城防

      不知道国师能不能在周围给他加些骚扰,比如请颉利大汗出手干扰一下,好分散下长安的兵力,这样我们成事的机会就会大大的增加了”李承道试探着问道,这话可不是想问颉利,而是想试试看还有没有其他人了

      赵德言不疑有他,沉吟片刻开口道,“这个事情,我们大汗却是不方便出手了,突厥上次元气大伤,短时间很难聚起大军了,调动万人以下还好说,大军干扰恐怕是不行了”

      就在李承道略显失望的时候,赵德言再次开口

      “不过嘛大汗不能出手,本国师还有其他路子能够相助一二

      上次白凡结盟清河崔氏之事,晋王曾派人传信与我,但是白凡出手太快,我们的时间都耗在路上了,所以来不及阻止,导致没有乱起来

      但是那次我和另一帮人接洽到了,他们也想趁机搅乱子,所以此次可以让他们搞些事情出来”

      “哦竟有这等好事还请国师帮忙”

      “他们是太原方面的人,据说是为了嫁祸整垮崔氏,但是其真正目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要知道他们能够出手就是了,只要给出足够的理由,能让他们获得预定的效果,他们是不介意推一把的”

      李承道心中一惊,太原那不是大唐龙兴之地谁莫不是太原王氏

      好没想到意外之下还钓到一条大鱼

      不动声色,李承道继续问道,“太原王氏吗不是说世家不参与争霸的吗这个可能吗”

      赵德言摇头,“非也非也世间一切都要看利益得失,此事交给本国师来联络,成与不成最后都会给晋王回话的

      还有,除了这一方面,还有一处也会被我布下暗子,到时会一并启动,有八成的可能调走长安的兵马,只要晋王把握住机会,一举得手我们的大事就成了”

      李承道心下暗惊,还有别人

      虽然很想再问一问是哪路,但是这个贼胖子精明狡诈,自己不敢多做反常举动,李承道也没有再追问

      几天之后,李承道派出的报平安之人回到了晋王府,跟李建成汇报之后,李建成也吃了一惊,虽然也猜不到另外一路是哪方面,但仅仅太原一路就够棘手了真的会是太原王氏吗

      于此同时,洛阳城中,那个偏僻的院落之内,一声大笑传来,“哈哈哈哈,好,李氏兄弟狗咬狗,我的机会来了

      哼,赵德言还想指挥本王不过是一个突厥狗罢了,且让你见识一下本王的能量”

      “殿下,我们该如何是否真的按照姓赵的所说,在洛阳起事”

      华服公子摇头,“不,洛阳我们需要按计划派人起事,但是这里不是重点,多弄些灾民混在其中,虚张声势即可,我们的主力放在长安

      李氏兄弟制造机会自相残杀,等到最后,我们渔翁得利趁势杀出,一举灭了他李家所有人,哼哼,凭我大隋杨氏的能力,掌控了长安,李氏死绝,江山还拿不下吗”

      “殿下高明”

      太原,王氏族中,一个华丽的小院子中,一个突厥打扮的人正在听一名公子吩咐着什么,“告诉你家国师,事情本公子同意了,只要到是能够保证那姓白的身死就行其他的本公子不在乎”

      是

      就在大唐各处暗流汹涌的时候,皇宫李二却接到了各地传来的加急密报

      所说只有一事,各地随着难民的增加,运粮已经快跟不上消耗了,最多五天就会撑不住了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今日第一更送到,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160章 蛇鼠一窝 粮草告急

      古代的田地产出太少,所以只能通过多多耕作积累粮食,但是天下百姓,不说奴籍和佃户,只说自家拥有田产的百姓,每家能够拥有和耕作的田地也是有限的

      朝廷虽然鼓励开荒,但是新开的荒地不是上田,三年的不断打理耕种才会转为有收成的好田,所以各地能够作为口粮的好田,一般每家不到十亩

      当时的田地产量,每亩好田,就拿三秦之地来说,种小麦每亩能产二百斤就是大丰收,产三百斤就要上报朝廷,祭天感谢

      一般都是产量百斤,差点的几十斤产量,所以对于一个普通三口之家来说,一年一千斤的好粮就是老天开眼了

      但是古时候的人们,讲究个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很少有三口之家,基本上至少都是四口五口之家,像蜀道上的马九郎,一家光孩子就九个,所以这么点粮食,根本不够吃个对头年

      正常的大唐百姓,平日里吃粮食都是粗粮,或者粗细结合的粮食,逢年过节才会吃两顿好的

      今年出现了大旱灾,各地家中存粮不足的百姓都在担忧,但是更为担忧的是那些依仗给地主种田而生的佃户们

      佃户也是靠种田为生,虽然不入奴籍,但是却租种地主的土地,属于借贷关系

      往年收成不错的时候,都是地主接济佃户或者直接养活佃户吃饭,佃户每年交租、还债还粮食,实在过不下去的佃户才会去【创建和谐家园】为奴

      地主也不傻,明显今年大旱灾,地里不会有收成,自己现在每天花费粮食养活着佃户,等到再过几个月,新粮食没收成,旧粮食却撑不住养不了这么多人,自己估计也要从地主沦落到要饭的

      所以眼看势头不对,地主们纷纷解除跟佃户的租借关系,不再出粮食接济他人

      等到佃户们耗光自己家里不多的存粮之后,真的就要逃难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没到收粮的时候,从五六月间就开始有流民的原因,这批人里多是以佃户为主力的

      现在到了七月正是粮食收成的时候,普通百姓家中去年的旧粮食也基本上消耗没了,田里也没有收成,真的要逃荒了

      于是,第二波流民潮开始了

      大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或者说,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而是大唐的国力,只能支撑到这样了

      因为入蜀运粮的队伍,已经完全调动起来了蜀地的能量,入蜀栈道、出蜀栈道上几乎每天都不停的有人在为抗旱奔波,但是蜀地之粮虽多,运粮不便,也只能照顾到陇右道和少部分关中地区

      想要把蜀地的粮食拿去救济河北河东,光那运粮的代价就得不偿失,再说朝廷已经分不出那么多的人手了

      南方运粮虽然方便些,可是南方存粮购买收集不易,应对北方灾难也有些力不从心

      李二无力的坐在议政殿,大臣们都被派出去各地赈灾了,大灾期间,虽有各地主官分配治灾,但是也要有朝廷特使专事专办,避免哪地主官借国难行不法之事,那样一个不好就会造成民众叛乱

      李二心下明白,这就是白凡所说的,最后大唐无力照顾的那两成压力

      遍地打井最多能应对三成受灾百姓,两地运粮能救济五成百姓,虽然大唐为此事就像无底洞一样往里填粮食填钱财,可是好在粮价被朝廷控制,北方羊毛生意越来越好,财富积累很快,还能顶得住

      若是放在没有羊毛外贸的以前,面对这样的大灾,大唐估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了

      此时白凡在干嘛心下明白外面估计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白凡依旧在终南书院院长小院镇定自如

      直到这天,白凡在小院内自顾自的品着茶,脑海中一直计算着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住百姓

      一只飞虫落入到了白凡喝茶的杯子里,白凡低头一看,这

      蝗虫

      蹭的一下从太师椅上站起,心中叹息一声,蝗灾来了

      再抬头看天,如箭雨一般的黑点,一只只从空中飞过,时不时的还有不少因为力竭而落下到小院的

      小院中被白凡种了不少花草,但是一刻钟不到,就被过境的蝗虫祸祸了

      这可是白凡从老远的地方背回来的山泉水辛苦浇灌的呀,就这样在自己眼前被毁灭了

      从屋内疾奔而出的李婉平,吓得花容失色,开口问道,“夫君,这,这就是蝗虫”

      白凡轻抚着李婉平的长发,惋惜道,“是啊你看它们多么嚣张,在我们面前将我们的花草毁的精光

      大唐百姓因为它们,将会再次多了不少苦难啊

      平儿,准备一下,带上妹妹们,我们要去长安城了,蝗灾来临,大事将近,陛下身边现在缺人,我们必须去帮忙了”

      李婉平懂事的点了点头,口中哼道,“哼,可恶的蝗虫,咱们书院不是养了那么多鸡鸭吗等下我就叫叔公全部放出去,吃了蝗虫,给我们的花草报仇”

      白凡笑了,“放心吧,蝗虫虽然嚣张,但是我早就给它们准备了一道大餐,各地都被陛下下旨多养鸡鸭了,蝗灾一起,各地的鸡鸭出笼,嘿嘿,等到鸡鸭吃的老肥的时候,我叫丐帮兄弟们一收,今年丐帮【创建和谐家园】就能吃肉过年了”

      说到这里,白凡不经意间瞥到了自己茶杯中的那只蝗虫,心中笑到,这么着急,是想让我拿你泡茶吗

      泡茶灵光一闪,白凡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回房中带上自己辛苦写的一卷书册,跟李婉平交待一声就疾奔向外

      “平儿,为夫想到一件紧急的大事,要入宫一趟,你让元霸护送着回去吧,到了长安我忙完公事就立刻去找你啊几个妹妹就劳你照顾了”

      没等李婉平有机会答话,白凡就已经跑出很远了

      李婉平看着风风火火的爱郎,会心一笑,这就是自己的夫君,一个心里总是装着大事的人

      皇宫之中,李二看着手中被自己含怒捏成肉泥的一只蝗虫,又是怒又是恨

      一只蝼蚁般的存在,也要来祸祸朕的百姓吗

      这时,却听到殿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喊:陛下,臣有办法解决蝗虫和缺粮啦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今日第二更送到,感谢大家的支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6 0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