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图书馆》-第7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师弟,没时间了,快跟老道走”老袁一把抓住白凡的手腕就往外拉

      白凡这才想起之前老袁师兄说的话,瞬间额头汗都下来了

      “师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师弟我没有时间了你不会是算到师弟我大难将至,命不久矣了吧

      我们可是亲师兄弟,你可不能咒我的”

      这边李婉平瞬间也被惊到了,连忙问道是何事可是夫君有危险

      看着师弟哭丧着脸问自己,还有弟妹也是一脸担惊受怕的样子,袁老道知道是自己冒失了

      赶忙改口,“不不,误会了不是师弟出事,是国家有大事发生,需要师弟出手了,走,陛下正在宫内议政殿等候,我们要赶紧去了”

      白凡拍了拍胸口,喘了口气,“师兄你真是,吓死我了就不能说清楚的

      既然是这样的话,等我收拾一下,安排安排,随后就走”

      袁天罡哪里能等,拉起就走,边走边喊,“其他的都交给弟妹吧,时间不等人,快快走,我路上跟你说明白,救命的大事”

      路上,袁老道跟白凡讲述了自己的卦象

      “什么旱灾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师兄你别骗我”白凡不敢相信

      “什么时候了,为兄哪里有心情玩闹,已经上报陛下了”袁天罡呵斥道

      “那就赶紧安排应急预案呀难道朝廷不知道怎么管吗”白凡不解道。

      这回轮到袁天罡惊讶了

      “应急预案那是什么

      哈哈,太好了,听师弟此言,你肯定知道怎么解决吧怪不得卦象显示解法应在异人身上,老道就知道你行的”

      “师兄你别开玩笑了,我哪里有那么大能耐这个年代,有机器打井吗大旱没有水来灌溉,我也没办法呀

      再说了,自古有言,久旱必蝗

      旱灾过后肯定伴随着巨大蝗灾,这年代连杀虫剂估计都没有吧,那铺天盖地的蝗虫,你就是把小弟剥了也搞不定这些呀”白凡苦着脸道。

      “少废话,看你知道这么多,就知道你研究过,见了陛下再说”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今日三更之一送到,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145章 师弟你没时间了 国难将至

      皇宫之中,此时李二已经召集了众文武针对此事商议了半日,但是对于大旱灾,众人能想到的也就是趁着灾情没有开始,立刻发动人力打井

      等到白凡和袁天罡到了的时候,皇宫之内众人已经吃过晚饭了,所有人在议政殿,都是在等白凡,看看这位袁神仙推算的解救之人,可有什么良方

      “小子,想必袁道长路上已经给你说明白了吧,对于此事你可有主意”李二问道

      白凡一脸疲惫,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说道,“陛下,一天没吃东西了,能不能边吃边聊旱灾还没开始,我们肯定聊不到一天,所以不必这么着急吧”

      众人哈哈大笑,这小子,想必是被饿极了

      两盘点心,一大壶三勒浆,白凡也没客气,就这么坐下大快朵颐起来

      “凡在路上仔细想了想,此次大灾要分两步准备,第一步就是先救旱灾,若是不能消灭就要尽量削弱旱灾的影响

      第二步就是准备救治接下来的蝗灾,”

      还没等白凡说完,只听下面几声惊呼

      “什么蝗灾小子,此次是大旱灾,不是蝗灾,怎么难道还有蝗灾要发生吗

      老天爷,这是要灭我人族吗”李建成悲呼

      白凡一看是自己老丈人,耐心的开口解释道,“古语说,久旱必蝗此次大旱前所未有,难道不会发生蝗灾吗”

      李靖反驳道,“话虽如此,但是难道仅仅凭借这句话就能断定吗旱灾和蝗灾有何关联不成”

      白凡笑着找内侍老高借来了纸笔,当众给众臣讲解起来了蝗虫是什么

      “蝗虫属于昆虫一类,乃是卵生繁殖速度和成长速度都非常的快,如果不加限制,时间不长,就是铺天盖地的蝗灾

      但是天地自有其妙,正因为如此,蝗虫也是有天敌的

      天敌的存在就是大自然为了限制蝗虫成灾而出现的

      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凡长有芦苇、杂草的低洼地、坑塘、沟渠等处,都是其良好的生存场所,所以说,蛙类是制约蝗虫生息繁衍的先头部队。

      据统计,一只青蛙一个夏季能消灭一万多只害虫;一只泽蛙,平均每天吃掉50只害虫,最多的可达266只;即使是身体笨乎乎的蟾蜍,夏季三个月也能捕食近万只害虫

      吃蝗虫的鸟类有燕鸻、白翅浮鸥、田鹩等,尤以燕鸻最为突出

      鸟类在育雏阶段,更需要捕食大量的蝗虫,以普通燕子为例,一对亲鸟和一窝雏鸟每月吃蝗虫可达16200多只”

      边讲述,边在纸上画图解释,白凡一时间客串生物学老师,在大唐开始给各位大臣普及食物链知识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就已经能够猜到,为什么有旱灾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蝗灾了吧”白凡提问道

      众人纷纷思考,白凡讲的绘声绘色,生动简明,大家都听懂了,即便是没接触过这些东西,但是不难理解

      长孙无忌最先开口,“这么说的话,难道是因为地上没水了

      没错,肯定是这样,旱灾往往赤地千里,黄土漫天,没有了水源,田里连麦苗都不长了,那肯定也没有了青蛙没有东西吃蝗虫了,那就形成蝗灾了”

      白凡笑道,“不错,正是此理大旱之时,田里没有粮食产出,人都会被饿死渴死,青蛙以水为生,没地方喝水了,那么肯定也活不下去

      而另一种蝗虫天敌的鸟类,也是需要喝水的,在没了水源的时候,鸟类一般是会选择飞离搬迁的,于是,哪里出现大旱,哪里就是蝗虫崛起的时候”

      “这么说的话,我们只要解决了旱灾,那么蝗灾不就自然消弭于无形了”杜如晦开口问道。

      白凡点头,“不错,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是残酷的,以如今大唐现有的条件,还无力完全消灭大型的旱灾所以”

      “小子,连你也没有办法

      看你对于旱灾和蝗灾研究这么多,就没有好主意吗你可是从来不会无的放矢的”李二问道。

      白凡摇头,“哪有那么神奇,不过是拾取前人遗慧罢了这些家师都有教导,以后书院也会专门开设昆虫生物学科,专门研究昆虫的利益和危害

      至于此次大旱,凡也只能说,尽力而为,最大限度的削弱灾难”

      “好,细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

      “师兄推算未来几个月不会下雨,所以旱灾来临的时候,我们指着天上来雨水是不行了,那么只有从地上取水了

      地上有江海河流,到时巨大的河流是能够扛住大旱也不干涸的,我么可以用有力的取水设备,从江河取水灌溉两侧农田,这样可以缓解一部分干旱

      我这里有大型精妙筒车、水车对于这等地表水源取水很是方便,稍后就拿出来,可以让将作监大力赶制”

      “好稍后朕同你一同前往将作监”

      “地上除了地表的水源之外,还有就是地底的水源了,可以说地底有着大量大量的水,足够国人饮用和灌溉了

      只是深浅不一,受到打井条件所限,我们现如今能够利用的,仅仅是那些距离地表十几米的浅水井

      其实即便是干旱少水的地区,一般地下百米都是有水的,可是我们的水井挖不了那么深”白凡感叹道。

      “果真如此大唐人力无穷,朕派大军,就不信挖不了百米”李二听说有水,豪气顿生

      房玄龄阻止道,“陛下不可,如今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即便是一眼普通的十米深井,三五人合力也需要至少十天半个月才能打造一眼,何况百米深井,即便是我们打出来,到时一眼井对于灌溉也是无意义了”

      李二表情为之一凝,是自己糊涂了,“哎可惜啊”

      高士廉劝慰道,“陛下不必如此,如今时间还算有两个月,我们立刻征发百姓四处打井,争取在大旱来临之时,每五户人家就能够有一眼水井灌溉,即便是保得三五亩田产作为口粮也是好的”

      “哎,也只能如此了,聊胜于无吧可惜国库无粮,若是国库存量足够,一场大旱又何足挂齿

      若是哪日,朕能够放言可以凭借国库存粮养活天下百姓,那就足以笑对祖宗了”

      白凡沉思片刻,开口道,“其实现在我们时间还充足,还是有很多办法能够提前做准备的”

      李建成一巴掌拍在白凡头上,“有主意不一口气说完,快些,全国人民都在等着呢”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今日三更之二送到请大家多多支持

      感谢书友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的打赏

      今天23点会为近日几个打赏的朋友加更一章:

      第146章 蝗虫和打井

      被老丈人拍一下,白凡也不敢顶嘴,只能老实开口,“关于打井问题,我这里还有一些好东西,需要高明的铁匠和木匠合力来制作,有了这个东西,打出十米深的水井就不用半个月了,如果足够顺利,一天甚至能够打出两眼

      当然了,不同地区水源深度不一样,有些地方十米深不出水,有些地方不足十米就出水了

      我们需要保证打井出水的情况,所以就需要专业的人来事先进行观测,其实有水没水,根据当地土壤、地势、环境条件是可以做一个大致推算的,有八成几率能够推算出水源深浅,这样也可以大大加大打井灌溉的效率”

      众人听完纷纷叫好,短短的时间,这小子就拿出两种利器出来

      李二夸奖道,“小子,原以为你精于诗书,没想到你这奇技淫巧,工匠手段却是更加高明呢”

      白凡正色道,“怎么陛下莫不是看不起工匠世人都说士农工商,哼哼,难道陛下也是如此短视吗”

      李二被白凡问住,略显尴尬,“这个,祖上传下的规矩,朕也不能免俗吧”

      “当真可笑,士农工商最初是管仲所说

      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过又是被后人无端的,断章取义罢了,管子将此四者一同而说,难道是为了让大家分出等级吗人家先贤是告诫我们这四者都是国之基石

      后来也不知道被哪一代的腐儒故意曲解,借此抬高自己士子的地位,真是有辱先贤脸面

      毫不夸张的说,这四者,任何一类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众所周知的是书生一言好比十万兵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孟子曾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都是在说书生的重要性,传统而论,读书人就代表了士子阶层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农字一项,并不单单代表了农民试想一下,若是大唐粮食都是亩产千斤呢还会有饥荒还会怕天灾吗到时家家户户存粮都够吃三年的,还怕大旱大涝

      不要觉得此事乃是天方夜谭,家家亩产千斤,此事千真万确有人做到,凡曾魂游天外,在那天外之国就见到了这样,亩产千斤,一年两收或者三收人家也同样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仙鬼怪,人家就做到了

      大唐坐拥沃土千里,几千万之民众,难道就真的不如人吗”

      众人听到这里,一个个都是呼吸急促,难以置信,真的有这样的世界吗好想去看看

      李二一时间大脑有些反应不过来,磕磕绊绊的问道,“这,这个是真的我,我大唐如何才能做到只要你说出条件,穷朕毕生之力,能见到此一项也能瞑目了”

      白凡解释道,“这个需要选出专门研究农业的学子出来,以大唐现有的条件,凡不敢保证多久,但是百年之内肯定可以做到,我的书院这些也会教授,早些研究就能早些实现,只是如今书院根基太浅,苦有书山却无人传承,而且道不可轻传,还需谨慎甄别,以免绝学落入奸人之手为祸国家”

      听到此处,李二大手一挥,“人选保密可靠问题,这个好办,朕稍后会吩咐下去,所有信得过的文武群臣,家中子弟以后必须在终南书院就学,都是功臣子弟,肯定不会投敌叛国的,生源问题朕来解决,只是你要答应一件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3 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