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图书馆》-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太子殿下恐怕已经开始下手拉拢秦王府的人了吧”白凡说道。\

      李世民点头,“不错,前些时日太子派人拉拢尉迟敬德将军,但是被拒绝了,听说太子震怒”

      白凡笑道:“太子太不会选择对象了,尉迟将军和秦叔宝将军乃是当世难得的忠义之人,二人气节就是从古至今也少有人及的,太子选谁不好,上来就选择最难的,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这个,可能是尉迟将军本领高强,得入太子法眼吧李世民尴尬道,毕竟是自己大哥,总不能自己直言轻贱吧

      白凡轻蔑道:“也不知道太子府的众谋士都在做什么撬墙脚拉拢政敌之计,首要是攻心之策,天下之才,七成在秦王府,要想撼动秦王府声名,当一步步攻心蚕食,先从最容易得手的人开始,这样必然能够拉动一大批墙头草过去,虽无大用,但是攻心之势即成。

      然后再去拉拢非死忠愚忠的人才,这样又能拉走一批,到了这时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就有机可乘事有可为了”

      咳咳李世民摸着下巴提示道,“我们在说如何对付太子府呢,你怎么说起如何对付秦王府了你到底是谁的谋士是哪一伙的”

      嘴上这么打趣着,心中却冒过一丝冷汗,不禁庆幸,还好这货是自己一方的,若是他真的跟大哥混,估计自己说不好就会中招李世民心想。

      “额失误失误,扯远了哈,思维太活跃,有了好计谋就忍不住延伸一下

      还是说我们这边啊

      殿下和太子之争,不能拖,拖的越久对我们越是不利,因为越久的话,太子实力就会越强,再加上大义名分,我们胜算就会一步步减少了

      而如今秦王手握大唐七成的军权,手上文武无数,但缺了大义,就不能动手武力夺权,这样就会遭到世人非议,虽然成功的几率很大,但是缺陷也很严重,事后会有无数内乱隐患出现,当今大唐已经有了不少前朝隐患了,像前隋余孽、各反王余孽、李氏仇家余孽等等,若是再添一路太子余孽,估计就是到时秦王做了皇帝,也忙得不胜其烦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凡不建议用这种办法”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白凡确实看的通透

      “白凡第一计为秦王府招贤,本来秦王府就人才遍地,若是再次得到一帮人才,如此声势,太子府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试想下,太子府的人难道不会觉得脊背发寒吗

      所以接下来不用说,太子府肯定会有所动作,他们是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这也就是我曾说的,没有机会,我们就创造机会,把敌人调动起来,让局势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能够跟着我们的谋划走,掌握了主动权才行

      既然殿下不愿意用刀兵强夺,就只能利用大义了,看两位谁最先沉不住气,对方忍不住先动手的话,一旦失败,传出去就是公然兄弟相残,天理昭彰,一个能够对兄弟举起屠刀的人,没资格做皇帝,所以就是陛下都保不住”

      嗯,明白了,白凡的意思就是步步为营,一点点造势,最后逼迫太子对自己动手,然后自己再出手反制对方,这样一来,太子有了洗刷不掉的罪名,储君之位他就做不得了很好,李世民满意点头,果真是大才

      “可是,按照你这么说,我们就只能被动防御,直到有一天对方忍不住下死手才行。

      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李世民问道,这就是存心考量了,有了大略,秦王府众谋士定然能够拿出具体精密计划,但是他还是想看看面前这个少年除了眼光大略,跟秦王府的人相比还有什么优势

      “很简单,我们要等的就是一个动手时机

      在这之前就只用做一件事,那就还是造势,准确应该说是你,秦王殿下无限隐忍,太子殿下一次次或是明枪或是暗箭的加害出手,秦王都引而不发,只是将这些事公之于众,一件两件没人信,次数多了自然都知道太子在欺负秦王了。

      在大义上秦王得了仁,太子声望会再次降低,等到有一天太子忍不了的时候,就会率先出刀,那时我们就一举拿下他”白凡阴恻恻的开口,此计阴毒,白凡说者如身临其境,李世民听者遍体生寒

      “那,这么多明枪暗箭,假若又一次成功了,我不就挂了还谈何大业”李世民纠结道。

      白凡笑着安慰道:“哈哈哈,凡怎么会如此行险

      我们应该事先暗中往太子府投放棋子,就用近来秦王招贤得到的人才最好,没人认识,选几个机灵有才之人去投靠太子或其亲信,他们的作用就是取得信任,给太子屡出奇计加害秦王,对付秦王府,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太子殿下动向了,有了准备,加上殿下您的随身护卫,还怕什么

      等到时机成熟,让人在太子身边吹吹风,鼓动他哪天带兵动手。

      呵呵,秦王天策府将星如云,玄甲军威震天下,比武力我们没怕过谁

      到时拿住了太子殿下,大业成矣

      以上就是白凡的第二计请君入瓮”

      李世民大喜,“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奇计连环实在高明世民得先生之助,真是如鱼得水也”

      白凡脸红了,自己不过是得了先知的优势罢了,实在算不得什么,“殿下切莫叫在下先生,凡才十四岁,当不得”

      “哦,对对,把你叫老了,也不够亲切,那就叫你大郎吧”

      我

      白凡感觉到了什么叫自食苦果

      “凡需要提醒殿下的是,在这场争斗之中,殿下的位置在哪里,凡已经说过了,秦王府所有人,都想拿下太子让您上位,其中不乏老谋深算之辈,他们可以说为了大业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在这些人看来死了的太子才是最无害的太子,所以秦王若还想留住亲情,最好到时派人保护住自己的大哥,还要派兵保护其一家老小,不然真动起手来,别人可以说是误伤”

      李世民一拍面前小几案,大喝道:“贼子焉敢如此欺我此不是将本王向着悬崖之上逼吗莫不是以为本王刀锋不利否”

      今天开心之前答应了尘世白狐殇、璃境幻影两位书友爆更,所以就再爆一章答谢两位的支持

      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爆发的动力,只要大家给力,加更爆更绝对跟得上

      无论是推荐、点击、打赏、书评,都是这本书急需要的,就请各位用热情砸晕我吧:

      第35章 谋大业,白凡首论帝王

      白凡心下微暖,其实历史上的李二陛下虽然弑兄囚父劣迹斑斑,但是如果可以选择做一个好人,谁难道会天生选择做坏人吗

      恐怕到历史上玄武门前夕,李世民仍然都下不了决心动杀手

      不说其他,单说秦王作为天策上将,手握大唐七成兵权,若是效仿后世的大宋赵匡胤,有何事不成但是他愣是从武德四年到武德九年之中,面对皇储之争,都在选择忍让,手下心腹武将被外派离间,文臣被架空打压,李世民都在忍让。

      直到武德九年实在形势紧急了,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建议下,不得已行了玄武门之事,说是建议,其实谁又能说这不是手下所有人的另一种逼迫呢

      白凡劝下情绪激愤的李世民,“若是殿下因此再对手下举刀,将会再落下滥杀功臣之名,只会更糟,所以世上人心难测,阴谋诡计更是防不胜防,我们能做的,就是防范未然,不给他人有可趁之机

      所以就要看殿下的了,秦王府谋臣负责阴谋算计太子殿下,而秦王殿下你,却要守住本心负责暗中保护兄长若是一招不慎,万世大业我们就会输在”

      李世民不解,他依然无法想象白凡所说的万世大业意味着什么

      “大郎,虽然本王已经尽量去长远想象未来了,但是好似依旧不能看透你所说的万世大业代表着什么,为什么你会这么说要知道古往今来为皇位厮杀流血之人不知繁几”

      哈哈哈哈

      白凡大笑,“秦王是当局者迷也你既然知道这样的人不知繁几,那你可曾想过这些人的下场如何远的不说,前隋大业帝杨广,为皇位阴谋残害兄长,最终杨广死于非命,前隋二世而亡这和当年之大秦何其相似

      凡心中的大业,可能暂时不能让秦王亲眼见到实物,但是凡敢说,定然要超越大汉孝武皇帝十倍也

      之所以说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因为秦王既然要做皇帝,就不能不为将来的后世皇族做表率,若是从你开始都是踏着兄弟的尸骨上位,那么将来你的儿子、孙子,一代代就都会效仿,试想一下,若是将来最后得到皇位的是每一代皇族之中的最强者,那还好说,至少算是择优上位了

      但若有一代是被人阴谋之下,找了个无能之辈,行那挟天子以令天下之事呢到时皇帝太弱,皇族死绝,则李氏大唐就将会如前面各朝一样,不过是昙花一现,最多几百年风光罢了”

      李世民冷静听完,越想越是这么回事,不仅冷汗直流,若不是遇到白凡解惑,自己岂不是同无数前辈帝王一样,再次落入一代代的朝代兴亡怪圈里面吗

      好在如今看清了这一切,还有机会未雨绸缪

      李世民赞道:“古有留侯张良一人能旺大汉四百年,今日得见大郎,本王方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大才,大郎说能够助我李氏得享万世基业,看来不是妄言

      本王手下能人不少,辅机、玄龄、克明等都是谋国之大才,本以为已经是极致了,没想到大郎却已经看透了历史,看透了朝代兴亡,佩服”

      白凡对于李世民的称赞没有谦虚,反而一本正经继续开口道:“得蒙秦王如此高的称赞,凡虽有些受之有愧,但是却可以慨然领之,因为在这大唐,拼脑子,凡还从未怕过他人”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我自狂歌向天笑,飞扬跋扈为谁雄如此方显我等男儿本色

      “不知大郎眼中,何为帝王”李世民问道,其实他心中也没底,头一次遇到这么个狂人,在人家眼中笑谈朝代兴亡如吃饭饮水般随意,自己以后可能也仅是帝王之一,所以就有意试探问道。

      好秦王有此一问,凡今日就厚颜一论前人

      “自从上古之时,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我人族方能摆脱与森林猛兽厮杀,告别饥不果腹衣不蔽体之事,当时我们人族的地盘仅仅只有现在的一州之地大小,也就在现在河南道黄河两岸吧

      后来自禹皇创立大夏朝开始,天下方才出现了一家一姓之家天下

      再后来就是夏商周时代,到了姜子牙兴周八百年,前后一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年时间这期间有过很多代天子。

      再后来大秦始皇帝出现,一统天下,方才有了皇帝的称谓

      秦二世而亡之后,有楚汉相争后并于汉,大汉四百年,中间王莽篡权一次

      后来三国乱世,又是多少君王东西两晋,后来五胡乱华,南北朝之时宋齐梁陈,直到前隋文帝一统全国。

      纵观三皇之时到我大唐,足足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出现的帝王之多,犹如恒河沙数

      但是真正能得天下认可的,就不多了,能让后人牢记的就更少了”

      李世民心服,没想到白凡对于历史如此熟悉,在这方面,他绝对是天下第一人了吧

      “在白凡看来,三皇五帝之时,那时的帝王应该就是我人族的领袖,带领我人族披荆斩棘抵抗危险,谋得生存,所以当时人族都称之为共主他们是最值得凡敬佩的一代”

      “不错,我人族祖先令人钦佩,当为后代铭记”李世民钦佩道。

      “再后来呢,有了家天下之后的夏商周,这时候除了那开国之君,是为了统一,是为了结束暴政,是为了结束乱世而稍有功德以外,其他的一代代帝王,在凡看来,当不得帝王称谓

      就像春秋战国之时的周天子,那一代代的有名无实,有何意义而华夏一词就始于春秋,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意思就是指中原诸侯国民自此我族人方才以华夏自称,其余外邦都是蛮夷

      后来大秦的始皇帝雄才大略,能够用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国纷争,结束了人民的苦难,当为三皇五帝之后第一功

      不言其他,单说始皇帝修长城抵抗蛮夷铁蹄以保我华夏之民,仅此一事,始皇帝嬴政就当得起我华夏族人守护者之称

      后来大汉孝武皇帝北击匈奴,扬我国威与四方,外国蛮夷方知我华夏族人天威不可犯,自此我等又常以【创建和谐家园】自称因此,汉武大帝在凡心中,那就是我华夏帝王之中扬威于外的守护神

      正是因为他,我们方能在后来这将近千年里,都能以天朝上国自居

      所以,殿下您问白凡何为帝王凡只能说,除了以上凡说的这些之外,其余的帝王,在凡眼中,充其量不过是华夏一守门人罢了

      守门守的好的被人称为明君,留有余荫子孙得享富贵,连门都守不住的,就会给我华夏族人带来无边苦难,比如西晋之后的五胡乱华,当时我们的族人都被蛮夷屠杀的仅剩下几百万了,差点亡族灭种,很多族人都被蛮夷当作两脚羊烹而食之十室九空一词就是源于此时。

      每每思及此处凡无不痛心疾首,那晋朝之王简直就是一守户之犬尔不,连犬都不如”

      砰李世民一掌拍断了面前几案,怒的须发皆张,“说得好似这等无能之辈,害我族人无数,连犬都不配做”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第36章 终定计,谋算幕后黑手

      “若不是后来武悼天王冉闵振臂一呼,发出名震天下的杀胡令我华夏【创建和谐家园】一族,当真有可能就会被亡族灭种都说不定

      所以武悼天王,是少数几个不是帝王,却被白凡所敬佩的英雄之一此人不是帝王,却能留名千古,以救世主的存在而被后人铭记,单此一人足矣盖过之前千百华夏守门之君了”

      “不错,武悼天王,也是本王无比敬佩的大英雄”李世民应道。

      “说了这么多,秦王殿下可曾明白您既然志在大宝,不知要做哪一种

      之前白凡问过,您说要做秦皇汉武这等留名千古之帝王,现在呢”白凡盯着李世民的眼睛微笑问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许久之后眼中渐渐明亮,随之而来的是无比的坚决,“世民初时愿以秦皇汉武为目标,只为恢复我【创建和谐家园】祖上之荣光,今日得先生指点,明了先辈过往,当以史为鉴,此生愿以微薄之力效法先辈从我华夏人族守护者做起,以扫平四夷八荒一统天下为目标,定要做那下一代的人族共主”

      白凡大喝一声,好秦王有此志向,凡当为殿下扫平障碍查漏补缺也

      开门出去,对着前院大喊:怀默,给为师拿酒来

      一壶望景楼最好的酒,两个杯子斟满,白凡举杯对着李世民道:“恭喜秦王今日得以明心明志得证自身,万里大业从此迈出最为坚实的一步请满饮此杯”

      李世民同样举杯,“世民多谢先生今日指导,先生大恩,世民永世不忘”

      两人豪情干杯,一饮而尽

      正事谈完,白凡恢复了以往放荡不羁的形象,不再似之前那般严肃,对着李世民说道:“其实在凡看来,殿下和太子两人都属于无辜之人,本来储君之位可以在皇室内部商议解决,或是圣人一言而决的,所谓肉烂了在锅里,在圣人看来,两个儿子谁做皇帝都是李家天下,所以都行

      可是恰恰秦王殿下你雄才大略,可以说以一己之力打出了大唐半壁江山,你身后跟着的可是无数用命在拼前程的文武将士,你不做皇帝,人家这些人不是白白拼命了吗

      而太子殿下由于占据了皇长子的身份,有自古立长不立幼的大义,身后就有权贵早早的将身家压在他身上,所谓的长远投资就是此理,这些人多是国中历来的老牌贵族,其中又以五姓七家这等庞然大物为主。

      太子和您的争斗,其实就是那些老牌贵族和因军功而起的朝中新贵这两方的争斗,两方人因权利、利益的厮杀可以说是不死不休的,而且是无可避免的,他们就是此次皇储之争的幕后黑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