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殿下,您的言论跟白凡的说法一样,不瞒您说,此卷就是臣下看着白凡一口气写出的所以有此一卷宝典,白凡大才之说,再无争议”
“那这,这字体,也是,也是他写的”李世民有些语无伦次了。
房玄龄缓缓点头,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是自己亲眼所见的。
字体什么字体下面其他人纷纷好奇,老者虞世南听到字体就已经起身离开席位走了上来。
李世民笑着给众人传阅了一番,众臣再次被震撼了,按下议论纷纷的众人,李世民示意房玄龄继续讲
当房玄龄将白凡的第一策原原本本的讲完之后,大厅里的众人都没有说话,都在努力思考,许久之后,李世民缓缓点头,“心思缜密,走一步看三步,果真是天赐良才”
杜如晦说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此言当真精辟,看来此子也通军略文武全才,殿下,大喜呀”
众人点头,大家都有一个想法,自己在十四岁的时候在干嘛想来是绝对没有如此智慧和成就的
“诸位对白凡此计有无异议,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毕竟少年人心性跳脱,不如尔等谨慎老道”
不知不觉的,李世民的语气,仿佛就是在说一个后生晚辈一样了
众人思索片刻,均无异议,毕竟此计是白凡所出,后续还有连环计策,尽管不知道具体计划,可是单看第一计,就算不成,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白凡的一句话说的很对,那就是现在的局势,不能一成不变的拖,拖的越久越是不利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玄龄,一事不烦二主,接下来你就安排人去白凡家里,按照他的要求,给他修一座豪宅
来日大朝会诸位需要用心了,此蒙学宝典一出,定然有朝堂争论”
众人连忙行礼称是
李世民带着白凡的墨宝,在虞世南等喜好书法的几人炙热的目光下,大笑着朝后堂长孙氏而去。
新人新书,走过路过的给个收藏支持下,就是点击加入书架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推荐:
第17章 朝堂震动,龙颜大悦
三天之后的大朝会上,只见大唐皇帝李渊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殿上文武群臣,想到定鼎天下之后的无限江山,心中一阵自满
但是看到自己的三个儿子却明显有分流不和之势,老大李建成和老三李元吉站的近些,老二李世民站在他处,如此明显的不和,岂能瞒过自己的眼睛
心中长叹一声,哎自古皇家无情,自己的几个儿子原来在太原之时,幼年是多么要好,家庭是何等的和睦就因为一朝成为皇族,不仅让自己丧失了最爱的女儿,和一个爱子,剩下的几个孩子也出了问题,到今日兄弟已经严重失和了
前几年虽然已经有此迹象了,但是在自己的压制下,几人总算有所顾忌,尽管是面和心不合,但多少能够念些兄弟情义,可是今时今日,连一个站位都计较,亲兄弟之间已经连个路人都不如了吗
心中闪过无数的悲哀,自己作为父亲的失职呀可惜自己的爱妻窦氏早丧,不然也不至于后宅不宁了,李渊想着想着,眼角不禁有些湿润了
随着内侍老王的提醒,李渊很快回过神来,吩咐朝会大议开始
只见李元吉第一个闪身出列,行礼之后开口道:“启奏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儿臣今日要弹劾二皇兄弹劾他结党营私,拉拢朝臣,居心不良”
李渊心中一痛,大朝第一件,就是兄弟相阋,当真是自己的好儿子呀渐渐的脸色冷了下来,沉声道:“哦我儿为何要弹劾你二哥可有证据,要知道你二哥执掌天策府,当不至于做下此事吧”
特意将二哥两个字咬重了一点,示意自己的三子莫忘兄弟之情
但是李元吉生性冲动,虽有才华,但是是个直性子,可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此时的他,只知道好不容易抓到了一个空子,定要好好弹劾才行
“父皇,儿臣有证据,前日里二皇兄派了手下房玄龄去往老君观,据知情人士透露,二皇兄想以一万五千贯的财富,收买当朝火山令袁天罡,此事有人证物证,所以儿臣弹劾二皇兄结党营私,请父皇明察”
这,李渊没想到,这次李元吉竟然说的头头是道,难道世民当真如此糊涂
李渊并未出言,只是抬头看着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看他是否有话要说。\
李世民出班答道:“启禀父皇,儿臣有话要说三弟所说却有其事,但是却并不准确,想来是受了他人误导,误会了儿臣”
李渊笑了,还是自己的二儿子会说话,只说是误会,不言争斗处罚
“哦,究竟是何事,速速讲来”
“今日孩儿有一大喜事要奏与父皇知道,就是与此事有关
前日里内子去老君观进香祈福,巧遇一位奇才,机缘巧合之下与其定下约定,若是给他一万五千贯的财物,他就会出山为国效命”
听到这里,李渊来了兴趣,是什么样的人,如此狂妄为国效命还有事先索要财物的
殿上群臣已经开始议论了,不少人都有些不满此人的作风,有些人已经开始大声嚷嚷了,像那黑鬼程咬金,甚至扬言要去劈了这个贪心的狂徒
李渊笑着问道:“众位爱卿稍安勿躁,所谓大才难得,若是此人当真有大才,我大唐出万贯之资求贤,自无不可
不知我儿如何做法此人有何才干,竟然敢出价一万五”
李世民答道:“孩儿本以为此人也是个坑蒙拐骗之徒,但是约定即成,本着一试的心态,前日里就派遣房玄龄前去应约,同时一试此人才华
没想到却有了意外收获,此人当真是当世大才,虽然仅仅十四岁,但是他拿出了一册书卷,扬言有此一书,大唐将会再添无数识字之人”
说着,李世民取出了怀里那份白凡的手书三字经,呈了上去
从内侍老王手里接过那几页薄薄的册子,李渊也同李世民一样,先是震惊于颜体书法,然后通读完内容,不禁拍案而起,大叫了一声好
“好此书简直就是蒙学宝典,此子所言非虚也,这一万五千贯,值了”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李世民接着道:“事后儿臣才了解到,原来此人索要财物非是市井作风,实际上是另有缘由”
这下大殿中人都开始好奇了,都想听听其中的隐情
“此人名叫白凡,是三原白家沟人氏,乃是一个老府兵的独子,几个月前老府兵旧伤复发不幸去世,而白凡乃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无力谋生,且不忍耗费乡邻的过冬救命粮,最后在前些天险些被饿死在家里。
后来是老君观袁天罡道长机缘巧合之下,路过白家沟,救了白凡一命,这才有了老君观之事
至于他要来一万五千贯,留了五千贯给老君观做香火钱,也有答谢救命之恩的意思
另外一万贯已经被全部运往家乡,救济无力过冬的乡邻,免得再有像他一样的苦命人”
李世民简单介绍了白凡的来历,还有经历作为,殿上群臣听完都在点头,不错,原来是事出有因,那么以报国而论金银也算情有可原而且富贵不忘乡邻,有君子之风一时间殿上之人对于这个叫白凡的小书生都是大有好感
李渊开口问道:“世民,既然这个小书生有如此才华,又怎么会沦落到饿死家中的地步呢”
“这个孩儿也了解过,据说是白凡于饥寒交迫之时,梦中得异人相授一身学识,可惜还未得以施展就差点被一场大雪埋没,所幸遇到了袁道长,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最终认为师兄弟”
李渊大笑道:“哈哈哈哈好一个书生白凡,能够得到袁道长的认可,绝对不是简单人物,而且梦中得道,有袁道长之例在前,不得不让人相信时间是有奇人异士的
能够宁死不累计乡邻,虽有迂腐之态,但气节可嘉
富贵不忘大恩,知道报答袁道长和家乡父老,此子虽然仅仅十四岁,看来君子之风已成也
有此一册蒙学宝典作出,未来天下大儒将有其一席之地呀
世民,此事办的极好”
众臣都在想着到底是何宝典,能被陛下和秦王如此推崇李渊示意传看此作,满足了群臣的好奇心
一时间殿上又乱了起来,一众文臣竟然有了拥挤之象,大殿都快成菜市场了,无他,只因为有那些个喜好书法的大臣,拿到之后久久不舍得松手
幸好武将未能得以传看,不然估计大殿上众人能够打起来
李渊老怀大慰,之前家门不幸的伤心抑郁之气,一扫而空,剩余的尽是收得良才的欣慰。
想到白凡此人带来的好处,决心要好好奖赏与他
而此时正在老君观养猪般享福的白凡,可不知道,已经有一个天大的馅饼将要砸中他了
希望书友们相互转告,帮忙广告,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点击、求推荐、求书评,各种求:
第18章 封赏!哗众取宠?路见不平
“师侄呀屋内的炉火是不是灭了,怎么越来越冷了你去看看吧”
“师侄呀我吩咐厨房炖了一锅上好的羊肉,你去看看好了没有,好了就端过来,师叔请你吃大餐”
“师侄”
师叔
李淳风苦逼了自己的师叔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说好的高人形象呢说好的传我绝学呢这明摆着就是一个绝世纨绔呀
心中流着泪,但是手脚不敢停,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自从李淳风收了白凡五百两的见面礼之后,就被白凡抓成壮丁了,什么跑腿伺候的活计都是他干
袁天罡告诉师弟白凡说,制盐一事,还要大概六七天才能开始着手,所以白凡就在这老君观安逸享福起来,毕竟现在他的身体素质太差,按照师兄的说法,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大肆进补
这天李淳风心生一计,开口对着师叔白凡说道:“师叔,您来到这老君观也好几天了,想来每天有些忒过无聊,不如去长安城中转一转可好城里可以玩乐之地不少,而且吃喝也多,不像咱这道观,没什么油水”
心中想着能够把自己这个大爷一般的师叔支开,哪怕只是一天也好,自己实在是太累了心累
但是他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了
白凡嘿嘿一笑,好主意
“师侄果然了解我,长安城师叔可是慕名久矣那么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吧”
什,什么我、们
李淳风有些迟钝道:“这个,师叔,长安城据此不远,师侄还要在观内打理事物,就不陪您了”
白凡哪里不知道他想的什么,接口道:“那怎么可以,师叔可不是那自私之人,既有快活好事,怎么能不带师侄同享这几日你多番操劳,不休息一下怎么行我这就去找师兄,让他给你放假,然后你带我去繁华的长安城里好好逛逛
要知道师叔没来过这大地方,而且还不会骑马,需要你带着我”
头上垂下几条黑线恐怕这最后一句才是主要原因吧相处多日,李淳风相信自己已经足够了解这个小师叔了,可还是没有想到白凡竟腹黑至此
于是在袁天罡的首肯下,两人一马,伴随着李淳风一脸无奈的表情,径直出了老君观,直奔长安城而来
而此时朝堂之上,关于秦王一万五千贯重金求财之事,也有了结果
只见李渊按下骚动的群臣,开口说道:“元吉,世民已经说清楚了事情经过,那么此事原是一桩误会,所以你就不要再提了
至于世民,为国求贤不惜重金,大是彰显了我大唐求贤若渴之心,很好
求贤所花费之财,稍后朕会派人给你送去,另外再赏赐黄金千两给秦王府,以示嘉奖”
李元吉和李世民上前谢恩
“父皇,儿臣以为,白凡此人身有大才,且献上蒙学宝典,大功一件,也应奖赏”李世民为白凡请赏道。
李渊笑着点头,“不错,此子大功一件,当赏
拟旨,鉴于三原县白家沟书生白凡,献上蒙学宝典三字经,大功于国特封白凡为三原县男,赏赐良田五百亩,念及此子年幼,特准其入国子监就学”
陛下圣明众臣齐声高呼
此等结果,李元吉心中是十分不满的,而李建成看到李世民被李渊称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眼神,只是不同于李元吉的冲动,他并未表现出来罢了
太子府内,李建成手下的武将谋臣齐聚,齐王李元吉也在,上首的太子李建成一言不发,面色无悲无喜,让人猜不透他是什么意见
只见李元吉恨声道:“父皇太过不公,他李世民明显的是在拉拢人心,如此明显的作为,还被父皇赏赐,当真岂有此理”
“三弟,切莫胡言再怎么说,那也是你二哥,是我们的兄弟,怎能直呼其名二弟为国选材一片公心,他”李建成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
其实他心中比谁都清楚,兄弟二人早已不知不觉就起了争斗,若说此次李世民重金前去老君观之事与袁天罡无关,他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只见下首第一位的谋臣魏征开口道:“殿下,秦王此计乃是千金买马骨之策,有此一事,无论最后这个小书生白凡效忠于谁,秦王都能收获爱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