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农圣》-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今天孙府用餐的人数不少,虞世南每天要去弘文馆监督早课,虞昶现在已经在朝堂上有个最靠后的位置了,需要上早朝,所以,本来没有早起习惯的孙享福也被虞秀儿拉起来陪他们吃早餐。

        “我看呐,你今天干脆去上一趟衙门算了,这都有一个多月没去过渔业司了,膳监司这么近,你总共也就去过两三回。”

        虞秀儿不说,孙享福都忘了自己有多久没去上过衙了,反正渔业司有个监丞在,膳监司的马太监又巴不得自己不管事,自从开始折腾酒楼的事情,他还真的是很少关心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好吧!吃过早饭就去看看,免得回头皇帝还派人往家里传旨。”

        孙享福昨夜没有行房事,大半夜都用来思考了,他究竟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朝堂上那些世家爪牙?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除非自己认命,甘愿成为他们的走狗,或者成为一个默默无闻吃饱了等死的人,否则,这些人都不会让自己好过。

        那么,既然暴风雨要来,那就让他来的更猛烈些吧!反正已经杠上了,何不把事情闹大,把自己斗士的旗帜打出来,让那些跟世家大族不是一路的人过来投靠自己?

        吃饱喝足,孙享福去到渔业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舒服的地方睡个回笼觉,实在是起的太早了犯困,不过对属下他则是神神叨叨地说道,“本官感觉今日有大事发生,先养精蓄锐一番,若无宫内旨意,不要到衙房打扰我。”

        很快,孙享福就睡的口水横流了,反正以他目前的状况,只能被动的承受别人的攻击,那些朝臣不找他麻烦,他会过的更加没心没肺。

        太极殿上,百官分文武左右站好,例行给皇帝行礼之后,开始进入议事环节,首先就是兵部尚书杜如晦提出的,尉迟恭和程知节率军回朝的事情,对突厥的战事,以程知节,牛进达率部追出玉门关三百里,俘虏突厥兵一万五千余,缴获牛羊十万头为终结。

        此次长达三个月的战役,唐军共阵斩突厥骑兵五万余,俘虏八万余,缴获牛羊马匹七十万余,乃隋唐以来,【创建和谐家园】对外族战争的最大一次胜利,李世民着礼部,吏部,为参战的将士议功,定封赏。

        当然,这个时候宣告战事结束是有原因的,颉利派使者上表投降了,使节阿史那思摩已经到了长安,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要商量投降协议了,所以,孙享福的回笼觉可以多睡一会儿,因为,这种谈判,可不是三两句能扯的清的。

        突厥人的提议很简单,颉利愿意放弃之前君臣之邦的政治姿态,与大唐结成兄弟之邦,并且愿意尊李世民为兄长,但大唐必须归还颉利八万突厥俘虏,以及一半的牛羊,约三十五万头,数量可以商量。

        李世民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颉利不过剩下七八万残部,还妄想与朕称兄道弟呼?”

        意思是,以颉利现在的实力,最多只配给大唐称臣,至于归还俘虏和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这在这个时代是国际惯例,数字可以商量。

        调子定下来之后,就会有鸿胪寺以唐俭为首的外交官负责跟他们谈,事情商量到这里,也日上三竿差不多要结束了,可王得用还没跑出来喊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的台词,就有文臣班子里面的一位御史出班奏道。

        “臣有本要奏,臣弹劾太子,参与民间经营,与民争利。”

        这人话才说完,便又有一位大臣出班奏道。

        “臣附议,太子所营之酒楼,价格昂贵,一桌酒菜的价格竟达十几贯之巨,长此以往,百姓竞相奢靡,是以,此风不可涨,陛下应下令,关停此楼。”

        “臣附议,不仅如此,此酒楼上演的戏曲,竟然拿前隋旧事做噱头,有引导百姓心向前隋的嫌疑,陛下应下令捉拿妖言惑主,蛊惑百姓的谗臣主谋孙正明……”

        突然之间蹦出来的几个御史,把李世民的好心情搞的一点也没有了,恼火的看了一眼谏议大夫魏征,才开口道,“诸卿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呃,这个,臣虽未去过这间酒楼,但却知道,太子为皇储,不该与民争利,而且,奢侈之风不可涨,太子年幼,应多学圣人之道,不应该为了些许小事,损了名望。”

        魏征是躺枪了,他属下的这几个御史上奏之前根本没有跟他打过招呼,而且,人精一般的他,又怎么会拿这种小事在商量突厥投降这种国家大事的当口来说,这是非常有损朝廷颜面的事情,同样有损的,是他御史台的节操。

        “启禀陛下,御史台虽有闻风奏事的权利,但事情是否属实,须得有司明查,臣觉得此事该查明之后再议。”

        事关太子,长孙无忌就不能袖手旁边了,出班奏道。

        “此事证据确凿,昨日长安数千勋贵百姓皆为见证,何须再查,为太子名声计,微臣认为,陛下应该从重,从快处理此事,否则,一旦迁延日久,太子的名望可就无法挽回了。”吏部侍郎崔世勋在长孙无忌出班后,立即出言道。他可是高级别官员了。

        “臣附议,陛下,不得任由此等谗臣混迹于皇室左右,应从速除之……”

        “臣附议……”

        “臣附议……”

        长孙无忌只是出来说了句公道话,竟然引得文臣班子里数位三四品大员出列反驳,仅仅片刻,抱拳躬身附议的人居然多达数十人,占据了文臣的七八成,甚至还有六部堂官级别的【创建和谐家园】,王圭,孔颖达,封德彝等人在蓄势待发。

        “什么情况这是?”

        长孙无忌心里暗骂了一句,却也不敢再出声,他现在也是文臣序列的人,和这么多人唱反调,他以后的工作也没法干了。

        而武将这边,秦琼也是急的额头冒汗,但武将这个时候不能开口,一旦开口,只会火上浇油,因为你越线了,以后你们武将议论军机的时候,还指望文臣闭嘴吗?

        文臣队末,才刚刚获得了上朝资格没几天的虞昶也是为女婿捏了一把汗,心道老爹对世事真是洞若观火,一早料定了这些世家爪牙会跳出来闹事。

        李世民恼了,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居然闹到让他有种被逼宫的感觉,而且是他在志得意满,打败了突厥大敌,准备叙功的时候,此刻他的拳头同样握的紧紧的,恨不得亲自出手,将这些只顾自家利益,不顾朝廷体面的家伙一个个砸死,砸烂。

        但是,他不能够,没有这些大臣,朝廷就无【创建和谐家园】常的运转,他只能忍,不过他没有选择跟这些大臣们妥协,他知道,今天只要妥协了,以后,也只能妥协,所以,他将希望放了在那个唯利是图,贫嘴好色,睚眦必报,胆小如鼠的小子身上,看看他能不能给自己创造个奇迹。

        “来人,传旨,牧监署下牧监孙正明即刻上朝对奏。”

        皇帝动真火了,要当场把这件事情搞明白,这一举动虽然叫崔世勋等一干文臣意外,但,就算让那小子来朝堂又能怎么样?如今的朝堂谁的嘴巴多?众口一词,还不能整死你一个小喽啰?

        整个大殿之中进入短暂的沉默之后,就有大臣提议休朝片刻,但李世民不允,今天不把事情搞清楚,大家的午饭也别吃了,至此,他也算是表明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立场,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一干李世民铁杆,便相互使了个眼色,小声交流起来,站在文臣班首的裴寂向来不与三人有什么交集,却意外的向他们偏了偏身子道,“有了计划,知会老夫一声。”

        长孙无忌闻言了然,他知道望江楼有裴寂的儿子裴律师的份子,裴家也算是既得利益者之一,而裴寂现在代表的是李渊旧臣党,如果有他帮忙说话,应该有不少人能住嘴,孙享福之前拉裴律师入股的好处,此时也显露了出来,不过长孙无忌不知道的是,裴寂之所以想帮孙享福,却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在望江楼有股份,而是有其它目的。

        渔业司,衙房里,黄轩火急火燎的将在胡榻上睡的正香的孙享福喊醒,这时,传旨的太监已经到了门口。

        “孙下牧,快跟洒家走吧!朝廷上好多【创建和谐家园】劾你,陛下震怒了。”

        “呃,震怒我还是震怒别人?”孙享福摸了一把睡眼惺忪的脸,反问那太监道。

        “呃,这个,应该是那些弹劾你的大臣吧!”传旨太监被孙享福的反问搞蒙了,想了想太极殿刚才的气氛才答道。

        “哈哈哈,如此甚好,本官今天可是要在太极殿扬名了,老黄,准备好酒菜,待本官回来,请衙上兄弟们好吃好喝一顿。”孙享福大笑一声,便迈着王八步子,朝屋外走去,直奔太极殿。

      第66章 舌战群臣

        太极殿,巍峨高大,高大到时常被雷劈,今日天气晴好,想来是不会有雷电,所以,孙享福就算在殿里大声说话也不怕。

        “微臣下牧监孙正明,拜见吾皇。”

        “上前说话。”

        李世民含着怒气吐了四个字,孙享福便站直了腰身,在文武两班朝臣中央空出来的通道上往前走去,不时的,他还用视线打量文武两班朝臣,像极了初登南天门的孙猴子。

        “孙下牧,今日有御史弹劾太子参与民间经营,与民争利,说的便是由你管理的望江楼,朕问你,可有此事?”李世民威严的目光紧盯着孙享福的眼睛道。

        “回禀陛下,子虚乌有,望江楼的经营权尽数在微臣一人之手,太子虽然有投资占股,但并无经营权。”孙享福简单干脆的回答道。

        “哼,无知小儿,太子身为皇储,怎可投资经商,定是你这等谗臣蛊惑所至,陛下,臣请斩此人。”崔世勋见孙享福承认了太子出资占股,立马跳出班来道。

        日,一上来就要杀哥,那哥可就跟你不客气了。

        孙享福心里如是想着,转身看向一脸怒气冲冲的崔世勋道,“这位大人,你贵姓?”

        “本官姓崔。”崔世勋藐视了孙享福一眼道。

        “哦!原来姓崔,想必出自清河崔氏,或者是博陵崔氏,都不重要了,反正是世家大族,似大人你这样的人,从小肯定是不愁吃喝的,也不知道我们这种从乡村走出来的百姓的痛苦。”

        “哼,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如今当着朝堂诸公,你只需要俯首认罪,本官便会求陛下给你一个痛快的死法。”崔世勋打断了孙享福的话道。

        “这个,貌似崔大人你还没有权利定下官的死罪吧!再说,下官有没有罪,现在都还没定呢!崔大人却屡次以死恐喝下官,这意欲为何呀?”

        孙享福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但话语却掷地有声,虽然没有直说崔世勋是在藐视皇权,但就是这个意思。

        能站立在朝堂之上的人都不是傻子,崔世勋亦不是,忙拱手向李世民道,“微臣一时义愤,言语不当,望陛下赎罪。”

        李世民见了孙享福刚才丝毫不惧崔世勋的表现,心中大喜,便对其生出了许多期待,点头道,“崔卿稍待,看此子如何解释。”

        说完,李世民和朝堂诸公的目光都看向了孙享福,而孙享福也是向李世民拱手道,“启禀陛下,太子天资聪慧,精通治国之道,得知民间百姓有疾苦,便出资,为百姓谋出路。”

        “呃……”

        大殿之中,好多朝臣的嘴巴不自觉的张大,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也太能瞎掰了,八岁的太子精通治国之道?出资是为了百姓谋出路?

        闻言,李世民也乐了,就差没笑出来,依旧板着个脸道,“是何详情,你且细细道来。”

        “微臣遵命。”

        孙享福领命之后缓缓道,“事情是这样的,微臣的职田在新丰县外五十里一个叫幸福村的地方,哪里有农户五十户,除了耕种微臣的两千亩职田和两千亩皇庄田之外,村民们还自建了渔场,猪场,和鸡场。如今渔场养鱼超过四十万尾,重量达百万斤,每日所用饲料都要数百石,而猪场也饲养了肥猪超过千头,每日所用饲料亦是数百石,鸡场更是养了成鸡数万只,日费粮米颇多,但农户们大多不识字,不懂经营之道,很难将局面维持下去,便委托微臣,帮他们将部分产出卖个好价钱,供他们继续购买饲料,维持生发。大家也都知道,长安什么样的营生能将这些农副产品卖出高价了,没错,就是酒楼,所以,微臣想开一家酒楼来帮助村民,可惜有些世家子收到风之后,不乐意看到我们农民赚钱,他们联合一气,威逼长安的商户,不准出租,出售地方给微臣开酒楼,所以,微臣想到了自建。但自建酒楼的费用太大,微臣不得已,求告到了太子以及几位国公爷哪里,太子体恤农人之辛苦,想要帮他们解决这件事,便和几位国公联合出钱,出地,让微臣把酒楼给盖了起来,但太子说了,身为皇储,经商与民争利,是为不智,所以并没有要酒楼的任何经营权,敢问诸位大臣,太子做错了什么?”

        从孙享福讲到一个五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拥有一个养殖四十万尾以上的渔场的时候,大臣的们的嘴巴就张的老大了,更何况还有过千头肥猪,几万只鸡,这样的村子,可能存在吗?

        “陛下,此人谎话连篇,欺君罔上,该斩。”这次不是崔世勋跳出来了,而是魏征,他的直脾气又犯了,他认为孙享福所说的数据太过不真实了。

        “敢问魏大人,下官的那一句话说谎了?”孙享福有些郁闷的看向魏征道。

        “一个五十户的村子,怎么可能养那么多的鱼,养那么多的猪,还有那么多的鸡,你这分明是欺君罔上。”魏征就差用手指戳孙享福的鼻梁吼了。

        “呃,此事陛下应该知晓,还有翼国公,厉阳郡公等,俱都知晓,魏大人可能不知道,今年八月,陛下登基大典的时候,御宴上所用的过万斤黄鳝泥鳅,就是幸福村提供的,即便现在是隆冬季节,如果陛下想要再办一次那等规模的御宴,幸福村也还是能够提供足够的食材。”孙享福找证人,举实例道。

        然后,魏征的眼睛看向了李世民以及秦琼,独孤谋等人,等众人朝他点头确认后,魏征才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闭了嘴,这事要是真的,那么整件事情的性质就要变了,他一对浑浊的老眼在眼眶里转了两圈之后,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太子无罪。”

        崔世勋见突然跳出来帮自己的炮手魏征转瞬间又变了态度,忙接话道,“魏大人糊涂,这小子巧言令色,却也掩盖不了太子经商的事实。”

        “这位,那什么大人,姓什么不重要,反正是世家大族,家里不愁钱的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大唐那条法律规定皇储不能经商了?”

        “这……”

        “你不用这这那那,我就当皇储不能经商吧!可太子经商了吗?望江楼的经营权全部在微臣身上,只要在下一句话,望江楼现在关门,从法理上,太子也阻止不了在下,在下并非朝臣,经商也不犯什么忌讳吧!”

        大唐现在的法律,虽然规定了官员以及其直系亲属不能经商,但只限于掌管朝廷衙署的朝臣,像孙享福这样的家臣,不在此列,宫里还有专门负责采买的太监呢!那也是人家皇帝的家臣,品级比孙享福高的大有人在,你能说什么。

        而且,大唐没有规定君主和储君行为的任何律法,只是大臣们口头上所说的影响不好而已,孙享福拿律法出来反驳他们,他们也无话可说。

        见众人无语,孙享福又道,“那咱们再来说说与民争利这一条,太子出资,帮微臣和村民们建立酒楼,是为了帮农户们把自己手中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是让农民得利,这与民争的那门子利?”

        “哼,长安数十家酒楼,皆因你一家望江楼而食客凋零,无法盈利,你还说这不是与民争利?”崔世勋冷笑道。

        “呵呵,那照你这么说,这世上,是不是该只有一家酒楼?否则,任何再出现的酒楼,都是在与这家酒楼争利?这个道理说的通吗?”

        “这……”

        崔世勋再度哑火,不过孙享福却是不愿意多看他的嘴脸,继续道。“连商之一字的含义都没搞懂的无学之辈,也有颜面立足于朝堂之上,真是可笑。”

        孙享福两度让崔世勋辩无可辩,让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以及其一干铁杆支持者暗爽,此时,都用一股逼视的眼光看向崔世勋,看他还要何话可说。

        “哼,商者,低买高卖,囤积居奇,不事生产,而得巨利,乃国之蛀虫也。”

        崔世勋被孙享福一激,便将商之一词在当下的解释大声说了出来道。

        “哦,原来崔大人懂啊!那你说说,整个过程中,太子出资所建的望江楼,可有低买高卖,囤积居奇,不事生产,而得巨利?”孙享福反问道。

        “这……”崔世勋无语,人家卖的是自家产出,首先就不存在低买的问题,所以,说太子没有经商,还真能说的通。

        “你倒是这出来啊!望江楼所卖,皆是微臣职田与皇庄内自产,敢问朝堂诸公,你们家的职田封地里产出的东西,你们不往外卖么?我就不信你们花的金银铜钱都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孙享福此言一出,朝堂诸公都是一愣,不过,崔世勋虽然急的脑子短路了,他还有不少同党,其中一个叫吴应学的礼部官员便出班道,“我等臣工与皇家不同,你且不要混淆视听。”

        孙享福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这位吴应学大人道,“还就许你们卖,不许皇家卖?那你告诉在下,陛下拥有皇庄九万亩,难道这九万亩农田产出的粮食都要皇家自己吃掉么?你给大家算算,光一年的产出,可以供皇家吃多少年?难道多出来的粮食,都要放在仓里里烂掉么?这个道理,你觉得说的通么?”

        “这……”

        吴应学哑火,而崔世勋此刻已经呼吸急促,眼珠子乱转,想找个理由来驳孙享福,却发现,居然找不到。

        此时龙椅上的李世民,差点绷不住笑了出来,孙享福的所说的话简单粗鄙,但非常的有道理,低买高卖,囤积居奇的才是商人,卖自家田产所出之物换取自家所需之物,乃人之常情,谁都有这个需要,皇家也不例外,拿出来说事,站不住脚。

        终于,在缓了两分钟之后,崔世勋想到了破局的办法,又道,“那好,且不说太子经商之事,你望江楼物价高昂,引的长安奢靡之风盛行,这总不假吧!”

        “呃,原来朝堂上这种小事也能拿出来讨论的啊!恕下官无知,这位崔大人,昨天才开张的望江楼是怎么在一夜之间引起长安的奢靡之风的,还盛行?”

        “这……”

      第67章 继续战斗

        怪只怪那些世家子太急促了,人家昨天才开张,你今天就说别人引起了一股风气,这也太站不住脚了。

        “崔大人,你又要这了啊!那当下官怕了你,就硬算是我望江楼引起长安奢靡之风盛行了吧!那敢问大人,奢靡的人是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6: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