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太宗方才心急,现在见爱子似是无事,心下倒也松了,一松,这火气便上来了,越想越担忧,越想越气,便一把将稚奴放趴在自己腿上,扬掌便欲打向他的小【创建和谐家园】。
瑞安德安见状,急忙跪下替稚奴求情。稚奴自己也只是流泪,却因知有错,不敢出声。
可等了半天,却不见大掌落下,瑞安德安抬头看时,却看见太宗正盯着稚奴手中仍然紧紧攥着的那支荷叶,泪如雨下。
说也难怪,一想起这孩子幼年失母,又想起爱妻音容,太宗百般怒火,却也都被这一片碧绿化成万般愁怜,如何还打得下去?
正在此时,以王德、贵淑贤德四妃为首的诸人一行也赶到了。
诸人一见此状,皆是愕然,为首的韦贵妃正待说话时,身边香风一缕,红影一闪,杨淑妃便奔上前去,一把从太宗怀里夺了稚奴来,抱入怀中。
太宗一惊,倒也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怔怔地看着杨淑妃抢了稚奴来,上下左右仔细看了一番,又以双手轻抚其颊,这才抱入怀中,拿了他手中荷叶看一眼,泣对太宗道:
“陛下,孩子年幼,又受了这番惊吓,可怜一番念慈之心,难陛下竟然不知么?”
太宗如何不知,只是心痛爱子不爱惜自己。一时只泣无语。
杨淑妃又道:“臣妾知道,陛下只是心痛稚奴不懂爱惜自己,竟只身涉险。可是陛下,您可得想想,是谁,引得稚奴这般如此,又是谁,才让稚奴宁冒险地,甘于恐惧之物,也要为之采来荷叶,以慰其心?是陛下啊!若非稚奴看着陛下伤心,以他自小便怕水的性子,虽说也不至于见水便躲,却也是离这净初池远远儿的,如今却为了陛下”
太宗闻言,忍不住痛放泣声,又重新将稚奴抱回怀中,哀泣。
周围诸人闻得圣上哀泣,免不了心下一酸。韦贵妃知机,急忙便含泪道:“陛下,妹妹说得极是,便是稚奴有天大的不是,陛下也得念在皇后娘娘的份儿上,原谅他啊!何况现下,这孩子却是一片孝心,为了采荷叶慰陛下思念之情才”一时间,想起长孙皇后旧日好处,韦贵妃也不由得一阵哽咽。
身边韦昭容也道:“正是,陛下,再说晋王爷这般水湿,又着了寒气,还是当换了衣衫,急召太医才是啊!”
姐妹义重,父子情深二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宗闻言,这才急道宣太医,正在此时,燕贤妃却在一边道:“陛下,臣妾已宣过太医了,只怕不时便到。还是就近寻了去处,给稚奴更衣才是。”
离此最近之处便是甘露殿,于是太宗便抱了稚奴,杨淑妃牵了刚才起便哀哀哭泣的安宁,急向甘露殿而来。
果然如燕妃所道,太宗方转了个弯,便看见太医馆一行九人匆匆忙忙跑来。着命他们随侍甘露殿。
到得殿内,瑞安德安便着人抱了炉火来先与稚奴暖着,王德与迎接出来的花言见状,又急忙上前欲接了稚奴更衣,太宗摇手,只令人拿了衣裳来。
杨淑妃见众妃皆在,又不得太宗令稍离,便着内侍来扯了帷幕,自己与太宗先入幕中,先替稚奴去尽身上湿衣,交与德安瑞安拿去烧掉。又亲手奉衣与太宗,看着太宗为其更衣。
稚奴本来一直乖乖地,闻得淑妃要德安瑞安丢掉旧衣,便奇道:“淑母妃,为何要丢掉?那是稚奴昨日才从韦昭容那里新得的衣裳啊。”
杨淑妃闻言,笑道:“稚奴小,不知道。咱们这宫里是有习惯的,但凡小儿家淘气落了水,当时所着的衣裳,便是要拿去烧掉,以祛湿邪,不教日后落下什么病痛缠身的。”
太宗正与稚奴着外裳,闻得此言便笑道:“还是爱妃心细,记得这些。唉,朕终究是太粗心了些,平日虽然事事亲行,却总是可怜这两个没娘的孩子,被朕裹胡得如两个无人照抚的孩子一般。”
说着,心下又一酸。
淑妃见状,知道太宗愁思又起,故而百般安慰。稚奴却留了个心思,眼色一使,瑞安德安便知其意,趁转身拿衣裳出去烧掉的机会,将方才稚奴藏于胸前的丝帕取出,小心收好,这才抱了出去。
外面,诸妃早已闻得内中之音,明白所为何时,仅韦昭容一人沉着脸,似有愤慨之状。然见瑞安德安走来,便也收了脸色,含笑道:“你们两个速去将这东西烧了罢!不过是件衣裳,既然晋王爷喜欢妾身做的衣服,明日再做套新的,送与王爷便是。”
德安瑞安如何不知她暗恨淑妃抢了讨好自己主人,以媚于主上的心思?不过一笑了之,又谢恩。
正在此时,杨淑妃身边掌史青玄却奔了出来,笑道与德安瑞安一同前去,为的是怕德安瑞安一时不慎,将什么要紧的玉佩荷包之类的也一起烧了。
德安瑞安便与青玄一同出去。韦昭容却只气得变色,向着自己堂姐韦贵妃道:“那玉佩荷包是要紧,这衣裳便是污物!?她这是做给谁看呢!”
“你懂什么!”韦贵妃见诸妃闻言都有些不满,便斥自家妹妹道:
“这小儿落水烧衣的规矩,可是从前朝时便有的,相传极为灵验。
稚奴幼时曾经落过一次水,当时因为人所害,加之身边无人,不曾烧了衣裳,结果便是落得大病半截,且又日后有风疾之忧的结果。淑妃妹妹此举,正是为稚奴好。
至于那玉佩荷包玉佩乃是跳脱五行之物,且既然为稚奴身上的东西,多半便是当年皇后姐姐的遗留玉龙子,那可是我大唐皇室之宝,兼之灵性十足,这些年稚奴大病小灾的不断,没少靠着这玉龙子逃过来。怎么可以一起烧了?
连那荷包与诸事物,也是当年先祖皇帝与万太妃、皇后姐姐亲赐之物,更是丢不得。你那几件粗制衣裳,怎么能与先祖皇帝万太妃皇后姐姐所赐之物相提并论!?还不快闭了嘴!”
贵妃一番申斥,倒也是让诸妃消了些怨恨于淑妃的心气。韦昭容虽然不满,然想想也是,自己也只得罢了。
只是心下却更恨淑妃。
这些心思且不提。只说太医们上前诊治之后,道晋王爷无事,只是受了些惊吓又兼之受了寒,喝些祛寒茶祛祛寒,便无事了。
太宗闻言心下宽慰,又正巧瑞安德安二人与青玄一同,刚刚看着小侍们用火油烧了那些衣裳,湿衣生烟呛得眼圈发红。太宗便强说德安瑞安二人救主有功,青玄做事细心,先是晋了德安兄弟的品阶,赏了些财物,又赏了青玄一双玉镯。
等着要赏杨淑妃时,杨淑妃却只按了太宗之手,道:“臣妾的心思,陛下是知道的。只要陛下心安,便是对臣妾最大的赏赐。”
太宗含笑,便道既然如此,今夜便由杨淑妃留在甘露殿中,帮着照顾稚奴兄妹便是。其他妃嫔也多劳累,现下时日不早,明日各有赏赐,各归其居便是。
贵德贤三妃早知这般结果,虽然讶于陛下从来不曾让任何人进得甘露殿,如今却如此这般,但倒也无事,只率着众人告退。那韦昭容却是心下极为怨恨,只因今日若按排值,正是她侍寝。若非淑妃,只怕今日得享这除长孙皇后外,夜宿甘露殿的后妃第一人之宠的,便是她韦昭容。
于是心下一恨,便带着宫人拂袖而去。
甘露殿内,太宗只是看着稚奴喝尽了祛寒茶,又是安宁见哥哥无事安心,便扯着稚奴袖子睡眼朦胧,便与淑妃,一抱安宁,一抱稚奴,慢慢拍哄着,诱兄妹二人入眠。
稚奴方才喝了祛寒茶,那药劲儿上来,如何便睡得着?只奈何看父皇与淑母妃面色,似有所欲。便只装了睡着,那安宁倒是真的睡了。
淑妃见稚奴睡着,便笑道:“果然是累了,睡得好快。”想了一想,又终是不忍放他下来,怕惊他好眠,便转首,轻轻冲着青玄与德安瑞安三人招了招手。
三人见机,便上来。
淑妃先极轻轻地问了德安瑞安:“本宫方才,已然听得陛下说过此事了。但只一条,你们确定,无人推稚奴落水么?”
“是。当时咱们跟着王爷呢,亲眼看着,除了那后来救了王爷的武才人外,再无他人。”
淑妃点头,看着太宗。
太宗微一思虑,又一边轻抚爱女脸宠,一边以身做摇篮,让爱女睡得安稳,一边又轻声问青玄道:“你们娘娘心思细腻,你也是跟着她学了些时日的,可看出那衣裳上有什么不对了吗?”
青玄先谢太宗夸奖,然后才轻轻道:“回主上娘娘,青玄与德安瑞安两位公公仔细看过,那衣裳上并无什么不妥,倒是那素面螭纹履有些古怪。”
太宗闻言,面色一沉:“说。”
“陛下,先前您曾亲下旨意,除太子殿下外,但凡皇后娘娘所出之诸子,皆享亲王礼制。故而依礼制,晋王爷所着衣物靴履,便是其他诸妃所赠,亦均当由内府局衣制官仔细验过,绣上制字,才可入与王爷穿着。青玄在那衣裳上,也的确是见了制字。可是这韦昭容与衣服一同赠与王爷的素面螭纹履上却无制字。此其一。
其二,青玄与二位公公仔细看过,那履底并非素常所用之皮革揉制,加硬纹连底翘防止路面滑湿。却反而是用了素皮净制为底,便是连底翘也并无加硬纹。故而这履若在干地倒还好,若是路面湿滑之时,便必定会摔倒。”
太宗脸色亦发阴沉。杨淑妃见状安慰道:“也许陛下只是多思了,毕竟谁也不能料到稚奴会抛了所有近侍,自己跑去水面采荷叶啊!再者,这前朝后廷,诸人谁不知道稚奴与安宁,日日都要被陛下亲自带着,连上朝也不忍分离。昭容妹妹甚是爱重陛下,加之稚奴平日也极讨陛下喜欢,她爱还来不及,怎么会害呢?”
太宗沉思半晌,才沉声道:“她没这心思,不代表那安仁殿里的别人都与她一般。一双靴履,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
而且虽说稚奴去向不定,可是若存了让他摔上一跤,跌断了骨头,又或者是踩滑了宫阶,磕伤了脑袋,甚至便就此
如此这般的心思,那却未必不能成事。今日若非那武氏心存善念,也不不识得我儿便只救之
只怕我儿便是被瑞安德安救上来,也难逃大病一场的苦处。”
杨淑妃闻言,也便觉太宗所析有理,只轻抚稚奴面道:“可怜的孩子,年纪小小,便要被人如此算计陛下,这人,可万不能纵之。”
太宗心急又怒,头便隐有作痛之态。淑妃见状,急忙着青玄取了药丸来,与太宗服下,又轻轻放下稚奴,伸手抱过安宁与稚奴并床而安,服侍太宗服药。
服了药,太宗慢慢缓过劲儿来,才道:“爱妃,此事只怕还得需你暗中查证一番,方可定论。毕竟,无忧一走,这宫中真心怜惜两个孩子的,便只有你一个了。”
“陛下,臣妾得陛下此言,便是拼尽性命,也必护得稚奴与安宁周全。请陛下放心。”杨淑妃一番心念,不意今日终于得偿,悲喜交集,当下便就地行礼,却被太宗含笑扶之。
帝妃二人,相视而笑。却未曾发现,床上躺着的稚奴,微微睁开了眼,感激地看了眼杨淑妃,便又再合上,真正睡去。
姐妹义重,父子情深三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事一了,太宗便又想起那武氏女来,道:“王德,那救了晋王的,果是今日新入宫的武氏才人么?”
王德上前道:“回主上话儿,老奴方才着人去问了。那武才人今日于王爷落水之后,确曾全身地奔了回才人居,连衣裳也顾不得换便抱了新衣裳跑出去。不多时又似身体不侍,是被同入宫的元才人扶了进才人居的。据那才人居的小太监们说,这武才人,似是正巧身上不妥,又着了水寒只怕是要大病一场了。”
淑妃闻言,倒也叹息道:“又是一个傻孩子,自己不妥,却跑去救稚奴陛下,应该宣太医与她好好瞧瞧,别教落下什么病了。她如此救了稚奴,咱们不能让她因此落下什么病害来。
毕竟女儿家,此时最是紧要的。”
太宗想了想,摇头道:
“不可,既要查稚奴之事,便不能教人知道是她救了稚奴,否则只怕日后会惹来麻烦。且明日朕便要远赴豫州巡视。如果此时降恩于她,朕又不在宫中不能替她做主,那些人只怕不恨得寝她皮食其肉,找足了机会害她才是
王德,你亲自去,不要惊动了人,悄悄地着了谢太医与你一同前去。
看看那武才人,再着谢太医开上几副好药,务必医好了她。然后再将太极殿里昨日辅机着人送来的辽东雪参取了两支,与她补补身子去去寒气。
切记,莫让任何人知晓她救了稚奴。只说闻听她身染寒疾,淑妃娘娘赐赏便是。”
淑妃闻言,看着王德领命而去,笑道:“陛下,你这可是替臣妾做了好人了。”
太宗叹道:“这般善良孩子,朕只愿她能不因有恩于稚奴便为人所害罢了。否则,以后还有谁敢再真心护着朕的孩儿?”
淑妃想想,也是默然。
第二日一早,稚奴一觉醒起,便见身边只有淑妃,再无父皇妹妹,便急道:“淑母妃,父皇呢?安宁呢?”
“你这孩子你父皇因得了大臣们的上奏,带着你大哥、三哥、四哥远幸豫州了,他们本来是要与你作别的。可见你睡得正香,又知你昨天落水,便不忍惊你,只得先去了。至于安宁,昨天你舅舅传进话儿来,说你舅母思念安宁,特请公主至府上稍做几日客。本来是连你也要一同去的。可是你父皇又笑说你平日最怕舅舅管得严,便只将你交与淑母妃,等他回来之后,便好好与你带些稀罕事物,让你开心。可好?”
稚奴闻言,笑道:“父皇可算没有把稚奴交给舅舅了舅舅平时对稚奴极好,可是就是一提起功课来,稚奴便总不能如他之意。”
淑妃笑道:“可不是?你舅舅也是一番苦心,望着你能学有所成,将来为你父皇和兄长进一份力。谁知你这小调皮,整天里只知陪父皇身边,伴安宁游戏。再不愿多学这些也罢,反正你父皇还有许多皇子呢,也不差你一个。来,先起来,穿上衣裳,淑母妃亲手制了你最喜欢的牛肉春饼,又熬了好一锅鸡汤,煮了鸡汤面与你吃,可好?”
“谢谢淑母妃!”稚奴笑嘻嘻地搂了杨淑妃的颈子,任她为自己着衣,心下只觉一片温暖。
方用过早膳,便闻得韦贵妃率了安仁殿内诸人来,看望晋王。
稚奴自母后之事起,便对这安仁殿中人诸多猜忌,昨夜又听得父皇那一番分析,心下更是极避讳这安仁殿,当下便对淑妃撒了个娇,求她代自己去见韦贵妃。
淑妃见状,也只得含笑应好,便着德安瑞安与花言等人,看好了稚奴,自己带了青玄出外,与韦贵妃说话。
淑妃一走,稚奴便从床上跳起,招招手命德安向前,又看看花言,正不知如何是好时。花言却笑道:“我的小祖宗,你那点儿心思,花姑姑还不知道么?还教着德安瞒我也不想想,自你出生,可便是我日日里抱着的。喏!洗净了,与你便是。”
一边说,花言一边笑着取了一方绣有帝女花的丝帕来,交与稚奴。
稚奴大喜,接过丝帕谢过花言,这才仔细看去。
但见这丝帕青翠丝薄,边上又细细缀了金线,连那帕上的帝女花,也是鹅黄丝线掺了金线织就,当真是清美脱俗,却又不失华贵大气。
稚奴一时出神,眼前便浮现出那张美丽的脸庞来。
稍稍定了定神,他小心收起丝帕道:“花姑姑,你这话可说错了。稚奴再不想瞒你的。只是这稚奴落水之事,中间甚多怪异之处。加之武姐姐初初入宫,若然树大招风,必然不好。稚奴才这般小心的。”
花言笑道:“姑姑早就知道了!你呀都说你容貌似娘娘,依姑姑看呀,这容貌似娘娘也似主上,可这心思性子,却是似足了娘娘了。”
稚奴含笑不语,又想了想,问德安道:“对了,武姐姐昨日离开我时,我见她脸色苍白,怕不是受了寒吧?她初入宫,只怕也不能宣太医诊治,最多只是抓几副药吃吃你可去瞧过了?”
“王爷放心,昨夜陛下特别着了王公公,拿了淑妃娘娘的名义着太医去瞧了。说是受了些寒气,吃几副药也就不碍事了。又赐了辽东雪参与她。又着了才人居的宫人好生照顾着,只怕现在已然无事了呢!”德安本欲说出媚娘身有不妥却跳入水中救主之事,想想稚奴年纪尚幼,这等又是女儿家私事,不好多言,便只一言代过。
稚奴有些安心,道:“父皇也是好心思,不过毕竟她女儿家身子弱,别落下个什么病根才是。那雪参虽好,可我素听父皇说,是极霸道的东西,只怕烈补不受花姑姑,你最知道这些事了,可说说,有什么好的东西,能助她的?稚奴也想报恩呢!”
花言闻言,微一思索便笑道:“有了,有一物啊,可是娘娘昔年于陛下收洛阳时,救了一个被王世充所擒,险些被乱军所杀的孙姓老儿处得的好东西。这东西于女儿家,最是大好不过。只是不知道殿下舍得不舍得?”
稚奴闻她此言,便知是何物,因知那物原料易得,却实难取得如此珍品,自然对女儿家最好。可是偏生却是母亲生前也不舍得使用之物,他自己也曾说要留与妹妹长大后,赠与妹妹用之。不禁踌躇一番,半晌才道:“罢了,母后留下之物不少。加之此物究竟只是药食,若真放久了,只怕也不好。倒不若日后寻了那孙姓老人家来再制与安宁便是。花姑姑,你便取了与那武姐姐罢!也是我一番感谢之心。”
“是!”花言见小主人连先母爱物也肯割舍,心下便如明镜了然,笑而应之。又亲去取了那装了药物的盒子来。捡了几样轻软易化的点心为礼,亲自带两个小侍儿一同去往才人居。
那边稚奴只待花言走了,便命瑞安德安去查自己昨日落水之事不提,这边花言却提了东西来,慢慢来到才人居。
一进内,便见谢太医等几人站在屋里,围着床上躺着昏迷不醒,床边坐着哀哀而泣的两名才人说些什么,心下便一紧,道:“谢太医,武才人可是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