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三帝传》-第2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因众臣所请,又兼之六宫诸妃知事,俱前来抚慰后心,太子承乾与越王青雀,更欲以身代母受刑。长孙皇后这才罢了自己废号之请。

      太宗因此更怒杨氏,当场斥令内侍监拿了那杨氏来,欲行之问罪。谁知,那杨氏一见自己信件丢失,便知死期已至,遂更不愿牵连家族,自行了断于宫中。

      太宗与皇后闻之,皆恻然,念其育龙子之德,且留其全尸,仍留婕妤号,令且葬于皇陵东南。其家族因皇后故,无罪。然全家为长孙无忌所忌,终究迁离,后其弟辗转,弟孙终落于蜀州,生女杨玉环

      此乃后事。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太子承乾纳妃苏氏,太宗与长孙皇后大悦。然半年后,高祖李渊、长孙皇后生身母赵国太夫人高氏双双百年。太宗长孙皇后大哀,几不成人。

      长孙皇后旧有气疾,今因此二事,气疾复发。皇后病重。

      是年重阳。

      今日本为太宗携皇后长孙氏,率武百官同贺重阳,并共饮菊花酒之日。

      然长孙皇后晨起时,便又是一番不适。太宗本欲着太子代行,却又被长孙皇后劝不可溺于之事,只得陪爱妻服了药后,便允诺早早归来,令幼子稚奴与一众宫人侍奉好娘娘,有事急奏之后,恋恋不舍而去。

      宫中,现下已然只剩下捧着书卷的稚奴与倚于床上,看着稚奴的长孙皇后了。

      “母后,稚奴实在不明白。”时年八岁的稚奴,终究忍不住道:“母后为何这般忍让?您可知,此次父皇因为没能与你同行,便不得不应了那韦挺之言,请了贵母妃同行啊!甚至,甚至还有人在说,说如果母后那将来之后位,便要传与贵母妃,或者是去年刚刚得了封的淑母妃了!”

      稚奴口中所说的淑母妃,正是去年刺客一事后,太宗得长孙皇后力排众议,立为淑妃的前朝帝女杨淑仪。

      “傻孩子你担心这些做什么?倒不如担心下自己的功课,若是你一直如此,你父皇回来了,考较你功课之时,必然会骂你的。稚奴,你现在已经八岁了,过了年,便是九岁,理当着冠服了。再过两三年,也要元服了。可不能再如此这般,还似个孩子了。需得多向你大哥四哥学习才好。便是你三哥,那也是好榜样啊!”

      长孙皇后却只挑了些不重不轻的来说。

      稚奴不听便罢,一听便道:“母后,您切莫再说这些了!您可知大哥与四哥最近”想着近日,突然间变得不似以前那般和睦的兄长,心下好不舒服。

      长孙皇后却淡然一笑道:“稚奴,你需得知道,人是终究会长大的。兄弟之间的感情,也终究需要经过一番历练之后,方能明白其中的珍贵的。你大哥四哥,现在只不过是不能体会。不过以他们之智,体会到这一点,也只是早晚之事。”

      稚奴不语,半晌又道:“可是母后,稚奴还是想不明白,为何以您这般宠贵六宫,又是如此才情,却偏偏要处处谦让过头呢?母后,您就不怕父皇有一天会疏忽了您么?别的不说,现在母后才病了几日,那贵母妃,淑母妃,便一个一个”

      “稚奴傻孩子”长孙皇后失笑,招手着他前来床边,抱入怀中轻抚一番才道:“放心罢,你父皇这一生,只怕都不会再爱上别的女人了。”

      “母后为何如此肯定?”

      “因为天下,再无似母后这般,懂他心思,又与他投缘的人儿了呀!”长孙皇后戏笑道,面色一红,又道:“你放心罢!你父皇的性子,似足了你皇祖母。母后现在呀,只是担心若母后有一日先走一步,他会因为伤心过度而做傻事呢!”

      “母后!”听得长孙皇后说此般不吉利的话语,稚奴急得满眼是泪。

      长孙皇后见爱子情急,笑着安慰几句,才又道:“放心,母后会好好活着的。为了稚奴,母后也会好好活着的。”

      “那那稚奴今晚就去见了父皇,请他多多来看望母后,不要再留于那贵母妃与淑母妃的宫中。这样,母后就会更开心,好得更快些,是不是?”

      稚奴此问,却叫长孙皇后一阵沉吟,然后突然指着窗外花园道:“稚奴,母后记得,你最爱那园中一盆名唤金头狮子的帝女花,是也不是?”

      “嗯。”

      “你为什么那般喜欢呢?”

      “因为,因为那花儿华贵雅,灿烂无方,便似当空之日,却又天生贵骨,熬得寒秋严霜。”

      “那你这些说的,可都是与旁边的花儿相比的。若这世界上再无别朵花,只这一朵金头狮子,你可还喜欢它?”

      “这”

      “想想看,这世上只有一朵花,你可还喜欢它?”

      稚子失怙,阴云密布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稚奴想了半日,才摇头道:“既然仅此一朵花,那也无什么可比之物,又何来喜与不喜之说呢?”

      “这便是了,”长孙皇后笑道:“这花好看,可是若无旁边其他花朵,它再好看,也无人会知晓。稚奴,且记,若你想得人长久关注时,最好的办法不是刻意与众不同。而是先观察好所有人都在做什么,然后小节求与他人同,大节求守自己心便可。所以,你要记住。你之一生,定要能够容纳你的对手高明,或者是主动找些高明的对手来。只因你的对手越高明,才越能证明你的价值,你打败他的时候,才会越开心。

      稚奴,帝王之家,之路,从来不曾平坦。你问母后为何能在这之中,与你父皇多年情深,又不曾因故失宠?原因无他,因为母后呀,一直有个很高明的敌人在身边。母后为了战胜她,故而努力地学习各种手段,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母后才会如现在般,与母后最心爱的,你的父皇,幸福快乐,共享一生。

      稚奴,要记得,你这一生,如果能如母后所愿,做个逍遥王爷,富贵闲人,娶个心爱妻子,快活一生,那是最好不过。但若有一日,你被逼得走上为帝为王之路时,那一定要记得,你需得找一个敬你信你,爱你护你,且与你棋逢对手的女人,做为你的皇后。因为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个配得上你的人,才能不让你多加担忧她的安全与否。而前朝之上,则需找一个与你可以互相争一时长短的敌手,才能让你时刻有警惕之心,才能保得江山安稳。知道么?”

      “母后稚奴不会当皇帝,稚奴也不想当皇帝。稚奴只想像父皇一样,找一个心爱女子,相伴一生便可。稚奴以后,断不会像父皇一样娶三妻六妾,让自己心爱的女子伤心。”

      稚奴年纪小小,却说出这等话来,竟教长孙又喜又叹,道:“好好,母后的稚奴绝对不能当皇帝,稚奴一定会是个逍遥王爷,会有个互知互爱互敬的好妻子,稚奴一定会疼她入骨,不教她伤心。对不对?”

      “不教她伤心算什么?稚奴要把这天下最好的东西,她最想要的东西,都给了她,让她一世欢喜,再不受半点委屈。”稚奴小小壮言,惹得长孙皇后哈哈大笑道:“好好!我儿果然长大了,是该定上一房好亲事啦”

      “母后”稚奴这才发觉,原来母亲一直在取笑自己,当下不依,赖着长孙皇后撒起娇来。

      贞观十年初,长孙皇后病疾加重。太宗烦忧,诸子更各自为母乞安。然长孙皇后病疾已沉,难入医石。

      四月,太宗下诏,为求天佑皇后凤体康健,为求留贤德皇后于世间,故修复天下诸古刹,以求天佑,佛庇。

      五月,因佑,皇后病体似轻。太宗大喜,遂诏天下,减半年赋粮,以求天佑大唐贤后。又纳昭容韦氏之谏,着皇后所居立政殿内供佛像三百,取三百佛子佑大唐贤后之意。

      六月,刚刚病体微愈的长孙皇后突再病倒,满朝皆惊

      “母后”

      立政殿内,九岁的晋王李治,牵着年仅三岁的妹妹晋阳公主李安宁,来看望其母长孙皇后。

      “稚奴你来啦”

      病床上的长孙皇后,已然病得发黑肤白,再不复当年润如珍珠的观音婢,长孙无忧了。

      “母后”稚奴看得心痛,只是欲泣,却又因为不忍母后为自己担忧,而强忍眼泪。

      “好孩子别哭了又不是不知道母后这一生,最怕见的,就是你哭来你来母后有一物,需得交与你”

      稚奴闻言,泣不成声,前往而听。

      但见长孙皇后命花言抱了哀哀哭泣的安宁出去,又着众人离开之后,才道:“当年当年你皇祖母临终之时,曾手书一封,交与母后且命母后,切切记牢此中之语,日后日后待你父皇登基之时,说与他听母后,母后做到了故而,你父皇一生如此

      然然现下看来,你父皇终究终究还是太心软了。母后母后实在不忍看他看他日后追悔莫及故故而稚奴,你答应母后三件事答应母后”

      稚奴强忍眼泪,点头答应。

      长孙皇后欣然:“这这便好了其实,其实母后也知你不喜不喜这些然你大哥承乾与四哥青青雀,现下已然已然因了这皇位,固固生间隙只只怕母后走后,他们他们终有一日,会会因为些些子虚不可及的的权位,而伤你伤你父皇的心

      故而,稚奴稚奴,母后要你答应答应的第一件事,便是,无论如何咳咳,都不可都不可搅入皇位皇位之争答应母后无论你大哥你四哥多么疼你你都都不可”

      “母后放心,稚奴不想当皇帝,也不会当皇帝。”稚奴泣道。

      长孙皇后摇头,又咳了几声,面上显出异常红润,又经稚奴喂了一口参汤,精神似有回复,便道:“稚奴,母后说的,是你大哥四哥若争储时,不可与争之要置身事外。可是,母后没有说,叫你不可登这帝位,做这大唐之主”

      “母后!”

      “稚奴,你们三兄弟,都是母后一手所养咳咳你们如何,母后比你父皇还清楚。你大哥承乾,现下是受宠过度已然不服管教,再不是当年当年通情达理的好孩子了。兼之性情急,早晚早晚会惹得你父皇大怒。只不过只不过你父皇深爱于他只要他不犯下滔天大罪,那这太子之位,倒可安保了

      咳咳然而,这难就难就难在,你四哥青雀,却不是个不是个能够容他一点儿错误也不出的人青雀他,他自幼儿便聪明。你父皇父皇又是爱宠至极母后虽然百般规劝,却终究,还是让你父皇,硬生生把他宠出了宠出了争储之心。青雀的心思之缜密放眼宫中前前朝也只在母后我,你舅父长孙无忌,与我儿稚奴稚奴你之下,只怕早晚有一日会会逼得你大哥不得不出错到时,到时你记得,且由他们两个两个斗去。但有有你在,有你你父皇在,有你你舅父在他们,他们便不会死。知道么?”

      稚奴含泪,只得道:“母后放心,稚奴到时,一定拼了性命,也要保住两位哥哥。”

      “好咳咳!好孩子”长孙皇后大为欣慰,稚奴急忙又奉上参汤,饮了几口之后,长孙皇后咳声方才平复一些。

      稚子失怙,阴云密布二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第二件事便是,你要记得,日后,你需得常常提醒你父皇,莫对舅父太过器重最好,最好的在母后过世后后半年之内,便请你父皇,将将你舅父,告老还乡此事,母后母后也会亲自说与你父皇听的你记得,一定要做到若若做不到,你便便需得时刻设法设法保了房房玄龄魏征二位大人。可可记得否?”

      稚奴不解:“母后,舅父忠心,天下皆知啊!”

      “孩子你你舅父一片忠心,却终不能让他身后那些人那些人与他一般忠心为唐。早晚早晚有一天,如果你舅父身居要位必然,会被那些人逼得,不得不不得不与你父皇对立稚奴,答应母后为了咳为了你父皇,答应母后。”

      “稚奴知道稚奴答应母后。母后,您休息”

      “不不,母后不能休息。母后,还有最后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稚奴答应母后。”

      “母后”

      “稚奴稚奴可还记得,曾说与母后听的要寻得一个最心爱的女子,与她相爱一世将世间最美好之物之物尽给于她?”

      “母后”

      “稚奴稚奴母后要你答应的最后一件事,便是便是日后,你若能只为一个逍遥王爷,那是最好便告诉你父皇,是母后的意思,命你自己选了一个女子不论出身不理容色不计才华只要你喜欢她她也她也喜欢你,你便一生一生一世,只得此一女,长相厮守

      若是若是日后,你不幸为为帝则需答应母后稚奴一生,只立立自己所爱为后且且只专宠于她她一人唯此唯此稚奴才可专心于朝朝事,可保保大唐江山无忧稚奴稚奴答应母后”

      “稚奴答应便是母后稚奴答应便是”

      长孙皇后的眼神,已然开始涣散,稚奴也终于再无法控制眼泪,一串串下落。突然,长孙皇后一睁眼,光彩又复。稚奴惊喜,只当母后又有起色,急忙欲唤太医。

      然长孙皇后自己却知,这已然是回光返照了,只怕时间无多,于是便将一卷指头细的黄旧手卷交与稚奴,命他藏好,只待日后细阅,又着他速速请了太宗与诸子来,见上最后一面。

      稚奴闻言大哭,然终不忍母后最后,连父皇一面也不得见,于是便待退出,去寻了正上早朝的父皇。

      但他刚将手卷藏好还未起身,便见太宗连朝服未换,便携诸子前来了。

      “无忧”

      太宗看着已然如此的爱妻,心下再知,难有回天之术,痛不可止,竟自哭泣起来。

      稚奴待在一边,默默由着四哥青雀抱着,默默看着父亲与母亲,做最后的道别。心中悲痛,已然难以言语形容。

      正在这时,他的目光,忽然间扫到了一个女子的脸上。而那个女子来不及掩藏的一丝笑意,与她目光所视之方向,突然让稚奴,有种不安的预感。

      似乎这恶意的微笑,与那得意的目光,在说着什么。

      他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然后,慢慢地,他脱离了伤悲忘形的青雀怀抱,慢慢地,不动声色地,向着那目光所视的地方长孙皇后凤床不远处的胡柜上,摆着的一尊菩萨像移去。

      当他走近时,还极为小心地,看着那个女子与她身边人的目光。

      幸好,此刻,这个女子与她身边人,都围到了太宗与皇后身边,做些切切悲悲之言,戚戚哀哀之容。他才得已顺利地,平安地走向这尊檀木制的菩萨像。

      然后,轻轻地,他将这尊仅尺余高的菩萨像,交给了站在一边默默等待着的瑞安。瑞安拿到菩萨像,便趁着乱,悄悄地离开了立政殿。

      正当稚奴松了口气时,却突然闻得太宗一声悲号,当下,他的心里,一片空白,全身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然后慢慢地,慢慢地,移向了凤床边。

      床上,那方才还切切叮咛他的母后,已然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稚奴只觉眼前一黑,倒地之后,再不闻左右惊呼,太宗悲唤。

      他陷入了那个世界里,那个有着父皇,母后,大哥,三哥,四哥大家一起快乐地生活着的世界里。

      没有痛苦,只有快乐,没有黑暗,只有阳光的一个世界里

      他不愿醒来。

      稚奴不愿醒来。

      然而瑞安的声声悲唤,还是让他清醒了过来。

      他想知道真相。想知道那个笑容,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恶意的真相。想知道母后,终究还是平安走完一生的真相。

      慢慢地,他张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瑞安。

      “王爷,您可醒了若再不醒,只怕”瑞安含着泪劝着。一边,德安也是哀哀哭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9: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