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唐三帝传》-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杨贤妃闻言大惊她却不似李恽这般只会做白日梦的蠢货,知道此事若闹将起来,讨不得好的只怕会是自己宫里。于是当下便欲开口喝骂李恽。谁知

      “谁敢动他!”

      一句暴怒大喝,直似惊雷般,响在湖边。

      这一声喝,却惊得诸人大惊失色,仅只被绑着的花言,长吐口气,与众人一道行礼道:“参见陛下。”

      来者,正是太宗。身后跟着的,乃是王德与一众宫侍。

      太宗站在众人面前,看着伏起不起的杨贤妃与吓得浑身发软的郯王李恽,直气得面色铁青:“果然是朕的好儿子!刚刚在太极殿才知道点儿知礼守规的事,现下便要活用了!可是朕在旁边从头听到了尾,朕怎么就没听到花尚宫有哪一句以下犯上!稚奴又是何时曾开口说过什么指使下人欺凌主上的话!你且与朕说来听听!”

      太宗何人?一番雷霆大怒,便惊得李恽几欲死去,只是不停叩首,泣道恕罪。

      杨贤妃见事不好,虽暗恨李恽愚蠢惹祸,可终究是自己名义上之子,若他受罪,难免落个管教不严的罪责。于是便开口替李恽求情,更辩道李恽如此,许是前几日因稚奴辱及与他生母,所以才有所不满。

      太宗便冷道,若真有此事,可有谁人做证,证得稚奴无礼。

      杨贤妃一时哑口,只得继续伏着身子,艰难地抚着大肚,看向李恽身边人。

      那内侍倒也不蠢,急忙上前,好一番添油加醋。直将稚奴说得百般傲慢,李恽说得万般可怜。

      只可惜,太宗早知李恽素行不良,更心中暗恨当年杨贤妃使小稚奴落水,以致小小年纪便落下风疾隐患。之所以诸般忍耐,一来是为借她锦绣殿,摸清宫中诸般势力,二来也是她时运未尽,竟然于前些日子坐下龙种,太宗才只得在长孙皇后劝慰下,勉强留她至今。如今看她这般如此,怎能再忍,大喝道:“你这奴才!竟敢颠倒是非,扭转黑白?直当朕不知么!那日在场之其他人,你可知道有几个!?”

      一句话,杨贤妃与李恽只觉当头一槌,木在那里,心下寒冰一片。而那内侍,更是吓得立时便于裤,难闻至极。

      太宗见此,更是气愤,王德见机,便着人上前,将这胆敢欺君的奴才,拖下去活活打死。

      这一番,却吓得那些个曾经受了李恽之命,痛打稚奴的奴才们,直道太宗已然知他们所行,今日却是来与他们算帐的,当下一个个面如土色,叩首如捣蒜,嘴里直说着求免死罪。便是李恽自己,也当太宗将诸事一概得知,爬上前去,扯了太宗衣襟,自己一边悔罪,一边求饶。言语之间,却将近日来欺负稚奴之事,吐了个一干二净。杨贤妃更是眼前一黑,昏倒当场。登时,一片大乱,王德无奈,只得急唤人来将杨贤妃抬入后面偏殿,着太医前来。

      稚奴本来正为花言哭泣,后来太宗前来如此大怒,他倒吓得不敢再哭。可现下这般一乱,他也是惊得又口头起来。

      太宗正在生气,一听李恽所言,眼圈都怒得几乎炸裂,可看看稚奴如此害怕,心下不忍,只得强做笑容,唤了稚奴上前,小心扯开衣袖,看他伤势。

      那李恽虽然打了稚奴,可当时下手,却还算有分寸,只是教稚奴觉得皮肉痛苦,身上多了些血淤青紫罢了。然而方才长孙皇后曾因不舍爱子痛苦,命人配了行血止痛的药浴与稚奴浸泡,血气一行,身上那些青紫便如一道道血痕般狰狞可怖,当下看得自幼便将稚奴视如掌珠的太宗心痛欲死。抱起稚奴连连安慰,又含泪大骂李恽不如,竟对幼弟行如此毒手,直不配活在人世等。又急忙宣了太医院众医前来诊治,务必不让稚奴身上留下半道疤痕。

      最后,还是稚奴为李恽求了情,又有长孙皇后闻讯赶来,劝慰抱着稚奴泪涕交下的太宗,太宗这才依了稚奴之求,只将李恽留号去俸,责令还于生母王氏勤加教管。更因杨贤妃管教不善,纵子行凶,虽有孕育龙种之功却无仪贤淑德之能,又因前事种种,一并处之,着降为庶人。然长孙皇后以龙子之事力谏之,太宗无奈,只得改封杨玉婉为三品婕妤,收其封号宝册,并只待其产下皇子之后,便迁出承庆殿,移至隐苑,与其他无封嫔妃一同起居。

      闻得此【创建和谐家园】,身怀六甲的杨玉婉当场昏倒,大病不起。直至次年二月方才产下一子,便是太宗十三子李福。

      之后,容颜迅枯如秋日霜草,再不得青春美貌如庭前芍药。

      九成宫内,阴云重重一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春末,三月三。

      因太极殿宫室旧热,太宗皇帝令着诸人一同前往九成宫避暑,同时力请太上皇。然李渊近日沉迷道法长生,终不愿同行。无奈之下,只得留下众太妃陪驾,太宗携长孙后与贵贤德三夫人,妃杨氏淑仪,郑氏婉华等诸嫔妃,与诸有封号皇子一同前往行驾九成宫。

      一行人浩浩然入了九成宫后,便各入其所,安定下来。

      太宗此行前,便因身体不适,直命王德,自己与皇后长孙氏同寝。故而,正宫大宝殿内,一片忙乱之象。

      方才,太宗因闻有奏,故而离开。殿内,只得长孙皇后与尚宫花言,内侍监王德三个做了首,指挥着众人将诸物摆放整齐。

      幸好,现在太子已然元服,另居丹霄殿,青雀也因年岁渐长,被安置于离太子最近的永安殿。诸年长公主也都另有别居,故而,现在实在住在这大宝殿里的,其实只有太宗、长孙皇后、晋王治,与去年刚刚出生的晋阳公主安宁字明达四人居住。

      太宗此刻不在,长孙皇后又抱着晋阳公主需顾着大事,王德与花言便只得忙了个不可开交。因此,偌大宫中,便只有晋王治一人闲得无聊。

      “王公公,王公公”好一会儿,他实在忍受不住,便叫了忙得一头汗的王德前来,问道:“王公公,父皇呢?父皇在哪儿呢?稚奴想父皇了,你找个人陪稚奴去瞧瞧可好?”

      “是是奴这便着人陪着您!只是晋王爷,这一次您可千万别乱跑啊!不然,那些宫人们可都怕了跟您一同出去”王德一边叨念着这个自己一手看大的小王爷,一边在人群里张望,好半天才点了两个年纪比稚奴只大了一岁,面容清秀又看着乖巧老实的小净人,一唤德安,一唤瑞安兄弟俩,上前道:“过来过来!你们两个!”

      两个小孩子新初入宫不过两年,之前因受礼,教习等事,自然是出不得内侍省大门一步。此番若非帝幸九成宫,宫人不足,他们二人只怕还要再等上几年,才能真正入宫随侍。

      谁曾想运气说来遍来,这见着什么都稀奇的两兄弟,被昨日为了稚奴年岁渐长,需得有得力小侍一事而前往内侍府的王德,从众百小净人之中一眼瞧上他俩为人老实,又兼之天真烂漫,且又极喜那德安沉稳安详,瑞安机警懂事。于是便特别提拔二人来伺候这当朝二圣人的心肝肉,他王德亲牵长大的晋王治。

      这番提点,可教这兄弟二人一时间跃至云端。原本因家中父母兄长早死,继母无良,因贪图几两银子,竟将这两兄弟送入宫中来当杂役使,而被残了身躯,又后因无家无世,不能跟得高贵主人,直当此生无望于宫中的两兄弟,竟然被点了去跟随那当今宫中炙手可热的晋王治

      两兄弟也不知是当悲当喜,只是依着王德的手势,慢慢走向这个与自己年纪不差许多,却显得乖巧可人的华服小皇子。

      稚奴正坐在一口箱子上无聊踢腿,猛可里听到王德说这两人名字一名德安一名瑞安。当下便诧异地扫了二人几眼道:“可是亲兄弟么?”

      王德一怔,随即笑道:“王爷果然英明,可不是?他们正是兄弟二人。”

      稚奴大奇,眨巴眨巴大眼,好半晌才道:“你们母亲,怎么会让你们两个人一起入宫来?是因为想你们一同有个照应么?”

      这话问得却让两兄弟眼眶一热,若非王德在场,便欲流下泪来。德安还好,终究沉稳。瑞安则却早在内侍省学礼之时便知这当今宫中,长孙皇后素有圣贤名,而诸皇子中,最似长孙皇后的,便是这亲厚众人的小皇子治,当下便道:“王爷仁善,咱们不得不回。瑞安与哥哥命苦,如此这般盛世,家境亦非苦寒不得活,然父母兄长无福得享太平日子,早死,继母心狠,竟将咱们兄弟送入宫中来。”

      这话说得王德脸色便是一沉:虽然事实如此,可你这小小侍儿竟然敢当了主子面说入宫是惨事,岂非要惹事?

      谁知稚奴却闻言动容,跳下箱子,扯着两兄弟的手道:“可怜了你们大好男儿之身被残,又被迫离乡你们放心,以后你们便是跟着本王了。若是有人敢欺负你们,本王必不会饶了他们。还有,你们也不必因此心伤,男子汉大丈夫,尽然身残,依当志坚。你们可知战国孙膑?”

      “奴幼年也习得几个字,倒也知道这位孙大人,是个写兵书的。”瑞安道。

      稚奴见他竟然也知道自己喜欢的兵家,更喜道:“不错,不过他啊,可也与你们二人一样,受了些苦刑呢!”

      这下子,便是德安也稀奇,全不顾王德一边哭笑不得,瞪大眼道:“他也是个净人么?”

      “唉呀,这最悲惨的身残之事,也未必只有净人呀!他是被自己的仇敌,生生给剐了膝,才变了个残人呢!虽然不若你们这般命苦,可他却也是不幸。然而他却不以此为意,更发奋图强,最终成了一代兵家你们兄弟也是一样,若能立了志,以后能成大事,便是那些身康体健,却终日碌碌之人,也不能不无颜以对你们呢!”

      一番话,说得不止德安瑞安两兄弟大感稚奴慈仁厚道,动容不止。连王德也是心下一片感慨万端,更生喜爱尊敬之意。

      “王爷,奴在这宫中如此时日,也只有王爷如此,能这般看咱家这些净人得主如此,你们两个真是不知走了哪门子的运道了!还不快谢谢王爷!以后,可要好好侍奉王爷才是!知否!”王德眼眶微湿,喝着两个小兄弟。

      两兄弟自入宫来,一直为自己身残之事痛苦不止。更在看到其他内侍之后,惊心自己日后也一同似样。

      可如今碰上了稚奴,却是给他们了另外一番明义,他们不止感激,更加爱重稚奴,于是当下双双下跪,发誓尽一生之力,当效稚奴忠。

      九成宫内,阴云重重二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于是,稚奴便欢欢喜喜带了他们二人,去见母后。

      长孙皇后见了这兄弟二人,也是颇为喜欢,又加之稚奴将两兄弟之事说了一番,真是又喜又怜,当下便着了王德,传与内侍省,务必将那无良继母交与大理寺收治惩罚,又问了两兄弟家中再无他人,便道:“既然如此,以后你们便当这宫中是自己家罢!稚奴说得不错,这世上,有的是身残志坚的好男儿,你们当以为效尤才是。”

      于是,当下便命身边侍女传旨下去,赏了两兄弟内谒者监的从六品位,又赐与二人宫缎各两匹,素面宫靴两双,白玉拂尘两双等,且又因王德知机善用,不因守旧规,提得善人,皇后娘娘又念其劳苦,特别赐了长安城内一处大宅,并再赐官奴五十等

      两兄弟虽然知道自己跟了晋王,此后必然是大有前祥,可再却想不到,这长孙皇后竟如此厚爱。

      要知当今宫中,除去面前年方十六便因辅助当今太宗多年,又在玄武门之事中救驾有功便破格获封正四品内侍人的王德,便再无二人得这一上来,便得封七品以上的盛宠。甚至,因为他们二人年方七八岁,只怕便是放眼隋唐两朝,也再无如此殊荣。

      这般行事,若是换到别位宫妃上,必然被人斥为越级赏封不合礼数。可在长孙皇后这里,却是人人悦服无他,只是长孙皇后也太过少行这等事,再者,晋王受宠,宫内人人心知肚明。这二人如此得晋王喜爱,今日便是皇后不封,他日太宗也会因爱子欢悦赐封。

      故而,众人只是艳羡已极,却无半个敢说句不是。

      这等厚恩,虽然德安瑞安年幼,却也知非同一般,当下感激不尽,更在心底暗暗着了誓,便是拼尽此一残躯,也要报答皇后娘娘与晋王知遇之恩,王德提拔之义。

      而王德一来感恩娘娘喜爱,二来也因自己受这二人之故,竟更得封赏,故对德安瑞安二兄弟,更加亲爱。

      片刻之后,德安瑞安便换了簇然一身新,抱了白玉拂尘,带着宫人侍卫若干,跟着稚奴一同前往太宗议政之处。

      方至门外,便闻得内里阵阵怒喝,稚奴吓了一跳,急忙命瑞安上前,去问问值守宫人何事。

      那值守宫人虽然守在此处,却也得知两位新内谒者监的事,当下便笑行大礼,将事情说了个明白。

      瑞安新得贵宠,倒也不曾有那起子骄横样子,反而很是恭谨。

      谢过值守宫人后,瑞安一路小跑至稚奴面前道:“王爷,咱们今儿个还是别进去罢!方才那位公公说,刚刚可是外号魏刺儿的魏大人进去了,这不,主上不知因为魏大人说了什么,正大光其火呢!”

      稚奴一听便犹豫起来道:“可是本王实在很想见父皇也太无趣了些啊”

      “王爷,德安倒有一语,不知可说否。”德安究竟沉稳,当下便行礼。

      “说吧!”

      “王爷,德安虽然粗鄙,却也素闻这魏大人是个明诤敢谏的直臣,皇后娘娘平素最喜爱的,便是魏大人与房丞相二位重臣。此番魏大人惹得主上生气,王公公又不在一边儿劝着,咱们可得替皇后娘娘留个心儿,莫教主上一气上来,要魏大人”他不再说,却已将心意言透。

      稚奴闻言,笑道:“哈哈,父皇不舍得杀魏大人的!

      母后喜爱魏大人,还不是因为父皇真心爱重他,他也真的效忠父皇?

      你们呀,别听那些宫外无知愚蠢之人瞎说。武百官之中也只有这魏大人房丞相还有舅舅三人,只要不是不可饶恕的大罪,父皇决计不会杀他们的。

      不过德安说得也有理,虽然父皇与魏大人争执至此本王见得多了。可哪一次都得母后出面劝和。

      毕竟父皇身为一国之君,魏大人偏偏又是个看似笑和人心,骨子却极执扭的人,若无两人皆极爱重的母后劝和,必然要闹上好一阵子罢了,咱们回去罢!请母后来劝劝父皇。”

      于是,一行人便待转身走,可德安又叫稍等,那瑞安更是快快步上台阶,请那门前守门宫人再务将晋王殿下曾来此处之事告知太宗,这才快快下去。

      “你为何不让他将本王来报之事说与父皇?以为瞒得过他么?”稚奴笑道。

      “瞒自是瞒不过的。可是王爷,若是让主上知道您此刻来了,又知主上生了大气之后回头便往大宝殿去,主上必然知道皇后娘娘会劝。说不定因为一时气愤便不肯至大宝殿听娘娘劝了。这样一来,便是日后娘娘劝服主上,成效也不明显。不如咱们且装不知,只待主上听了娘娘劝,不生气了。再将此事告诉主上。主上才会喜欢呢!”德安笑道。

      “就你们俩鬼精灵!”稚奴笑道。

      大宝殿。

      长孙皇后听得稚奴禀报,当下便笑道:“好,稚奴果然是父皇的好孩儿。母后知道了。”

      稚奴见状,知道自己目的已然达成,便告退,转身出来与德安瑞安一块儿,带了已然长成大狗的阿金一同,至大宝殿后春游亭内玩耍。

      不一会儿,稚奴正抱着怀中吐舌喘息的阿金笑着,便听得前面王德高宣:“陛下驾到!”之声,于是也含笑看了一眼德安。

      德安见状,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明白,转头又吩咐瑞安几句。瑞安叉手行了个礼,当下便独自一人,匆匆忙忙跑开去。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时光,瑞安才笑着跑回来,当下向稚奴行了一礼道:“启禀王爷,主上宣您回殿呢,说是今日得了西番进贡的上好甜乳酪,宣了王爷一同前去品尝。”

      稚奴点头笑说好,旋即将阿金带在身边一同前往。

      一边走,一边问:“父皇现下可还生气?”

      瑞安笑道:“咱们娘娘是主上心尖儿上的肉,有她在,主上怎么还生气呢?况且刚刚娘娘那样的办理,便是主上再大气,也全都消了。”

      “母后怎么劝父皇的?”

      “回王爷话儿,刚刚咱站在后殿那儿,可看得真真儿的。主上进来的时候,那叫一个气。到了娘娘面前还嚷嚷着,说要杀了那个贫贱的乡下人呢!娘娘便问,陛下要杀谁?主上便回还能有谁?这满朝武,除了一个魏征敢如此顶撞朕,还有谁这么大的胆子?”

      “果然是魏大人。不过父皇也是气话,若是真要他杀,他才舍不得呢!”

      “可不是?王爷自小儿便是跟着娘娘,日日见主上的,再明白不过了。不过毕竟魏大人今日也是有些儿过了,所以主上才如此生气。”

      “魏大人又挑了父皇什么刺儿?”

      “魏大人谏谏主上当年建成这九成宫,已是劳民伤财,如今又欲为太上皇兴建新离宫,是为大不孝。”

      “难怪父皇会生气。父皇这一生,最爱最敬的,莫过于皇祖父和皇祖母。现下皇祖母不在了,父皇自是当世上最好的献于皇祖父了。那母后如何说?”

      “唉呀,说起此事,便不得不说咱们娘娘的恩宠,那是太理所应当了呀!”瑞安突然就高兴起来,维妙维肖地学起当时长孙皇后的模式来:

      “娘娘一见主上气得歪在龙床上,还摔了东西,竟然连理也不理主上,只是自己走了开去,进了内殿。王爷,您可是知道这娘娘与主上的。素日里,娘娘可把主上知冷知热地照顾着。突然今日,主上这般大火气,娘娘居然没有上前劝慰莫说那宫中诸人啊,便是主上也吃了一惊呢!”

      稚奴却笑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母后说过很多次了,父皇久经沙场,军伍出身,脾气自然不是小的。所以若遇他生气时,一定不能火上浇油,非得等父皇那阵儿气过了,才能去劝呢!不过,你这一说倒也奇怪。母后平时遇到父皇生气大了时,最多只是等在一边,怎么今日里她还离开,去内殿做甚?”

      九成宫内,阴云重重三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可不是?瑞安那会儿看着花言姑姑的脸色都变了,心想着莫不是娘娘今日也生气了?正想回来禀报王爷呢,谁知娘娘就出来了,还一身朝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