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医凌然》-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杜医生却对冠名“论文能手”已经相当满意了,一边谦虚的说“我就是运气好”,一边接过凌然的论文。

      鉴于霍从军的评价,杜医生阅读的时候,就很认真了。

      1000多字的论文,还包括了前面的摘要,以后罗列的数据,杜医生没看几分钟,就给看完了。翻完最后一页,杜医生也不由的看向凌然,盯着他棱角分明的帅脸,仔细的看了十秒钟都没有挪开。

      “如何?”霍从军脸上带着一点点得意,那种感觉,就像是在炫耀家里的收藏似的。

      “看起来,凌然在徒手止血方面,是真的有心得的,就是行文有点粗糙了,英文的摘要也不太符合学术期刊的规范。”杜医生的心理有点奇怪。

      他之所以能成为论文能手,主要就是在论文的行文和撰写方面,有过长期的研究和练习,简单来说,就是水论文水出了经验。

      别人做100例手术,才能找出三五个案例,写一篇论文,他只要做三五例手术,就能找出一个点来【创建和谐家园】文了。

      别人发一篇论文,要经历拒稿、大修、小修等等头疼的环节,他经常只用小修就发表了。

      杜医生还苦练了英文,从而顺利的发表了多篇英文论文,逼格刷的满满。

      但是,医学论文之所以是医学论文,根子里,终究是要说医学事的。

      杜医生如今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水出一篇中文核心期刊,稍微费力一点,发表一篇SCI达标的英文论文,也是能做到的。

      可要说再进一步,那就比较困难了。

      归根结底,还是他的医术所限。

      技术弱,就很难进行高难度的手术,也极少有开拓性的医学创新,用普通手术水两篇论文容易,想发篇好的就纠结了。

      凌然的论文,正好与杜医生的论文模式相反。

      如果说,杜医生自己的论文是水出来的,凌然的论文就干的像是雷击木。

      他的行文乏善可陈,撰写的语言往好里说是朴素,往差里说就是粗鄙了。

      可是,核心的观点,那股子满满的技术味,却是杜医生求而不得的。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凌然技术水平足够,有的放矢,写出来的内容,自然价值非凡。

      论起来,凌然目前掌握的间断缝合与tang缝合都是【创建和谐家园】级的,间断垂直褥式缝合不过专精,唯独徒手止血是中级宝箱里开出来的一级技能书,直升的完美级。

      完美级的徒手止血,在云华医院都是独一份的,扩展到昌西省,说不定都是数一数二的。

      以这样的技术水平来撰写论文,能写的东西既然极多。

      医学本来就是精益求精的学术领域,手术的时候,多切一点少切一点,病人的预后绝对是不一样的。

      写在论文里,凌然徒手止血的手法,更是有太多太多的地方,可供大书特书。

      区区一千多字,若非凌然对于论文的行文撰写不熟悉,他还能节省一半的时间。

      “行文确实要改一下的,英文的摘要也得重新……”霍从军说到此处,露出了微笑,问:“想往哪里发表?”

      “没发表过论文。”凌然实话实说。

      “你可以看看《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霍从军只说一句,又道:“他们的版面费比较高,好像要五六千块吧,你到时候写个申请,单位填咱们医院,版面费由科室来给你报销。”

      “好。”凌然也不多问。

      “好好写,再有不懂的,你去找小黄问。”霍从军说的小黄,是他带的研究生。

      云华医院主任级的医生,许多都在云华大学挂着教职,比较强的如霍从军这样的,挂的还是硕导的头衔。

      小黄给他打了三年的下手,实际上手的机会比不上住院医,写论文什么的,却是超过本科毕业的住院医了。

      等凌然出去,霍从军笑道:“杜医生,前几天工厂爆炸的烧伤病人,不是说要做个院外会诊?你记得通知医政科,把省立的齐振海加进去。”

      “把齐振海加进来?”杜医生奇怪的复述了一遍,转瞬醒悟过来,连忙答应下来。

      办公室内众医生暗自低下头来,都有看好戏的想法。

      现在人都是上网的,凌然一只手插入病人腹腔,徒手止血的视频,圈内人都有私下里的讨论。

      当然,武无第二,医无第一,总有人爱出风头,不满足于私下讨论,而公开评论的,省立医院的齐振海就是骂的最凶的。

      对此,霍从军自然不会单纯的认为他在批评凌然。

      当时的主刀医生可是霍从军本人!

      不过,霍从军虽然上网,却没有在网上发表评论的习惯。

      他要骂人的时候,一般都选同行业的各种会议。

      当面吐口水到对方脸上,比手机电脑屏幕好多了,毕竟手机电脑是自己的。

      ------------

      第三十八章 院外会诊

      省立医院是与云华医院平行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

      用稍微内部一点的话来说,它们其实都是省管三甲医院。

      医院是具有虹吸效应的。

      大家都想去最好的医院,领导们也不例外。

      所以,省管的高水平医院会得到省级卫生财政最大程度的支持,市管的高水平三甲医院会得到市卫生财政最大程度的支持,县级三甲医院会得到县卫生财政最大程度的支持,如果该县有三甲医院的话……

      在这种气氛下,马太效应在医院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强者愈强,弱者遇弱,越好的医院越能得到先进的设备,留住优秀的医生。

      全国1300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稳稳的高过省立和云华医院的,只有44家委属委管医院,如协和、湘雅、华西、中山、复旦等等。

      就这一点而言,云华医院急诊科的科室主任霍从军,以及省立医院急诊科的主任医师齐振海,都是昌西省医学界的佼佼者。

      尤其他们俩人都对烧伤见长,互相之间的“交往”就更多了。

      不过,正规的院外会诊手续复杂,也就是工厂爆炸这种特殊的公共事件,或者干部保健任务,才比较容易促成。

      齐振海很在意这个机会,早上查了房,只做了一台手术,就换上行装,直奔云华医院而来。

      他刚40岁就评上了主任医师,可谓是年轻有为。

      他也刻意将自己打扮的年轻,在老派的医生们常年白大褂打天下的时间里,他只要离开医院,就会穿衬衫和西裤。

      唯一可虑的是他脸上的皱纹日渐增多,疏于锻炼的身体,也明显有些发福了,稍不注意,就会将肚腩挺起来。如果像是科室主任那样穿白大褂的话,他还可以遮掩一下,但是,齐振海并不愿意那么做。

      太老气了,不能突出自己年轻有为的一面。

      现在,最令齐振海烦心的,就是科室主任了。

      医院不似政府机关,晋升通道非常狭窄。科室主任除非升为副院长,或者调离或者被挖走,否则就会一直在科室主任的位置上坐下去,直到退休。

      有的科室主任甚至做了副院长,也不愿意离开科室主任的位置,以至于年轻有为的科室主任一做就是二十年,压的下面的医生喘不过气来。

      齐振海等不住急诊科主任退位,就积极的推动成立烧伤中心,想要独立出来做老大。

      这份额外的辛苦,大约也加深了他的皱纹,以至于见到霍从军的时候,竟然看不出两人的年龄有相差10岁。

      “我正想什么时候,做一次案例讨论,就接到你们云医的会诊电话。我把本院接的案子也拿过来,一起看看。”齐振海说的是分配到省立的病案。

      工厂爆炸事件,对受伤的工人和受损失的工厂是一个悲剧,对齐振海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若是能证明自己在烧伤方面的地位,成立烧伤中心就容易了。

      “会诊结束还有时间的话,可以私下讨论。”霍从军没有客套的意思。

      一起看看?怕是想要炫耀吧。

      霍从军用眼角扫了齐振海一眼,心道:一会看你还想不想露脸。

      “进去吧,时间差不多了。”霍从军没有聊天的兴致,只打了一个招呼,就回到了会议室中。

      此时,科室的小医生们都摆着椅子,坐在四周,就将中间的大会议桌让出来。

      霍从军选了正对门的远角,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

      另外两名主任医师和四名副主任,分别坐在两边,足足七名专家的怏怏大科室气氛,顿时就展示了出来。

      齐振海也不以为意,随便找了中间的一个椅子坐下来,又让随同而来的住院医将医案放到自己面前,就笑问道:“陆军总院的刘主任还没来?”

      “他那边病人有点状况,已经在路上了。”杜医生负责联络,解释了一句。

      齐振海笑笑,说:“那就等等,这次工厂爆炸案挺严重的啊,三堂会审。”

      霍从军一声不吭,其他医生也不好说话,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齐振海不以为意的扯扯衣服,将不够儒雅的肚子盖一盖,安静的等待。

      云医或省立这样的医院本身就不喜欢院外会诊,所以,会诊的环境向来不好。

      相比之下,由县市级的三甲医院发起的院外会诊,反而因为地位差距,本身就有求援和示弱的意思,而显的有意思一些。

      当然,现在的县市级三甲医院也懒得通过正规途径搞院外会诊了,大家都是私下里联络邀请外援,反正都要给钱,程序少一点还要轻松些。

      “哎呀,不好意思,来晚了来晚了。”开门的声音,搅乱了办公室里的气浪。

      进来的是位方脸的老医生,胸前挂着一个老式的听诊器,像怀表装饰似的。

      霍从军起身迎了一下,问:刘主任,病人处理好了?”

      “宣布死亡了。”刘主任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凌然坐在小角落里,扭头看了刘主任一眼。

      大医院里死人是常态,现代人很少有安静平和的在家里结束生命的,总归是要经过医院这道关口,才会彻底的放弃。

      但是,刘主任的轻描淡写,还是很少见的。

      背靠着办公桌,坐成一圈的医生们中,主治们的表情最为平和,年轻的住院医则神色各异,有的对刘主任的话习以为常,那是资深住院医,有的对刘主任的话不慎习惯,那是刚刚结束规培的初级住院医,还有的,他们根本就没在意会议室中间的对话。

      “人齐了,咱们就开始吧。”霍从军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就翻开了医案。

      会诊制度经过多年的改进,都是有程序的。

      尤其是院外会诊,一丝不苟的与大学军训类似。其重要程度也相当于大学军训——麻烦无比,似有用又没用,但上级又经常喜欢检查此项工作。

      杜医生起身打开投影仪,就着PPT念了起来。

      霍从【创建和谐家园】过椅子,眼睛眯着,似睡非睡的听着,浑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齐振海精神亢奋,眼睛瞪的溜圆,不断的在心里计较着。

      刘主任例行公事,眼睛似看非看的走着神,对自己一亩三分地外的事儿,并不关心。

      “情况就是这样,两名危重病人的烧伤面积比较大,但是基本都控制住了,现在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反复。”霍从军更像是医嘱给手底下的医生听。

      这个态度,也就奠定了今天的院外会诊的基调。

      齐振海不禁有些失望,没有重症,又如何发挥呢。

      “烧伤面积80%的病人,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刘主任顿了一下,发言道:“得时时刻刻有人跟着,我建议你们分配一下人手。”

      “已经安排杜医生负责这个案子……”霍从军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