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医凌然》-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凌然被问住了,仔细回想着道:“隔着手套的话,是比较软吧,像是刚煮熟的肘子那种。”

      “恶心。”

      “再不想吃肘子了。”

      “还煮熟的。”

      多人同时表示形容太难接受。

      这时候,王壮勇摸着下巴,好奇的问:“Q不Q?”

      ------------

      第三十四章 出血点判断

      凌然熬了一夜,总算写出了一张论文大纲。

      对于只接受了几周论文训练的本科生来说,能有一位知名专家愿意指导自己撰写论文,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因此,凌然毫不犹豫的用掉了又一瓶精力药剂。

      精力药剂的储备从6瓶降低到了5瓶,但是,凌然相信,他完成的挑战对自身更具有价值。

      霍从军见到凌然拿出来的论文大纲,甚为惊讶。

      他先是看了开头,再诧异的看看凌然,问:“你昨晚熬夜了?”

      “是。”

      “熬夜也不能影响工作啊。”

      “没问题。”凌然很淡定的模样。

      “年轻人就是好。”霍从军哈哈的笑了出声,转而又道:“能熬夜就到医院来值班,抽空再写论文。”

      这么说了,他再低头仔细阅读大纲,并抽出随身的中性笔批阅。

      周医生在旁听到两人对话,笑道:“主任,要给凌然排班吗?”

      “给他排个班,让他长长见识。还说什么一晚不睡没关系……恩,今天晚上就别排了,明天再开始排。”霍从军头也不抬的回答。医生都是要常年值夜班的职业,尤其是急诊科的医生,一个个日夜颠倒的内分泌都乱掉了,他是有些日子没见人敢说自己能熬夜了。

      周医生嘿嘿的笑两声,对凌然道:“你看,主任还是疼你的,怕你连熬两天受不了。得了,明天晚上继续来报道吧。”

      凌然无所谓的应了一声。

      医生们讨厌值夜班,实习生们是不在乎的,凌然更不觉得辛苦。

      小新人们还处在兴奋期,有病人看,甚至有手术做,简直是褒奖。事实上,实习生通常也没有值班的机会,要他们无用。

      “大纲写的还可以。”霍从军此时也将论文的大纲给看完了,微微点头道:“考虑的很周全。”

      他这么一说,凌然就知道,自己是猜准了。

      霍从军要他写论文,不仅是锻炼,也是防备着有人说闲话。

      他的论文大纲里,因此特意加上了进行徒手止血前的观察,并形成独立的一节:“无术野下的出血点判断”。

      在手术中,如何暴露是一门学问。

      所谓五年学外科,十年学暴露。

      如果在展示出想要的手术视野,是非常之重要的。

      开刀是为了打开视野,使用显微镜是为了清晰视野,有时候摘掉患者一颗好肾,就为了暴露出想要的视野……

      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完美术野的。

      尤其是在急诊科,没有术野的情况下,该操作的还是要操作。

      凌然加上一节“无术野下的出血点判断”,不仅为操作提供了正当性,而且瞬间提高了文章的格调。

      周医生笑道:“主任难得表扬人,论文给我观摩观摩?”

      “是该给你观摩一下,你都做主治几年了,才写了几篇文章?”霍主任对周同志就没什么好脸色了,主治医生是科室的中坚力量,能躲懒就多懒的周医生自然免不了被训。

      周医生却有唾面自干的精神,或许是习惯被主任训了,不以为意的拿起凌然的论文大纲阅读,还边看边摇头晃脑的。

      主治赵乐意听到这边的动静,连忙凑过来,观察一番后,对凌然道:“可以啊,没进医院呢,就写论文了。”

      比起长相略丑的周医生,主治赵乐意的外形更对得起白大褂了。他最大的特点是长的白净,皮肤嫩滑有水分,体型也较为瘦削,勉强有点小奶狗的意思。

      而在科室内部的生活中,赵乐意同志也很有小奶狗精神,抢食抢的比较凶。他平日都要与同级医生竞争,升做主治医师以后,对于下级医生自然更苛刻一些,此时望着凌然的目光,也很有压迫性。

      “凌然,你这篇论文是以主任主刀的手术为案例的,应该把主任加上吧。”赵乐意瞬间挑出了毛病。

      “赵医生想挂名?”凌然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反而让他很容易看出他人的直接动机。

      霍从军已经是急诊科的大主任了,不会在意一篇小论文的挂名,倒是赵乐意听着SCI,更容易眼馋。

      赵乐意没想到凌然如此不委婉,连忙解释:“我挂不挂名的都无所谓的,我就是觉得,主任是案例的主刀医生……”

      “论文都没写出来呢,用不着现在讨论这些。”霍从军一句话解围,转口道:“小赵,你现在也年轻着呢,赶下个月,也给我一篇论文大纲。”

      赵乐意“啊”的一声,忙道:“主任,我最近排班特别多。”

      “排班多好啊,有病人就收病人,没病人的时间,正好在医院里安心做点东西出来。”

      赵乐意哭笑不得:“咱们急诊科,有没病人的时间吗?”

      霍从军道:“你处理的快一点,省出来的时间,就是没病人的时间。”

      赵乐意小声嘀咕:“处理的快了,急救中心也能送来更多的病人。”

      “那你就要做的比急救中心更快!我们当年在军队的时候,难道责怪敌人制造的伤员太多?还是指责战友送来的伤员太多?”霍从军的强势溢于言表。

      赵乐意心说,您也没参加啥战争啊。

      但是,这个话说出来就是找死了,霍主任可是以军医身份自豪四十年了。

      “行了,都收拾好东西,查房。”

      霍从军觉得闲话说够了,一声令下,办公室的医生就全都行动了起来,如同秩序井然的狩猎队。

      待到出门的时候,医生们已经自觉的形成了主任在前,副主任们在侧,主治们在后,住院医缀后的纺锤体。

      凌然与其他实习生们则抱着病历,跟在住医院们的身后。

      这是高年资医生出风头,低年级医生被考教的时刻。

      当然,最是眉飞色舞的永远是亲爱的主任。

      在任何一间病房中,他都是绝对的主角。

      阶级森严的医院,每时每刻都在强调秩序,纯粹的秩序,井然如同那白色的制服。

      ------------

      第三十五章 单项技能书

      云华医院的急诊科,独享一栋小楼,并与住院大楼相连。

      霍从军顺着留观室1号,留观室2号的顺序,慢悠悠的巡视,一边听取管床住院医的报告,一边给出意见或治疗方案。

      时不时的,霍从军还会拉开病人的纱布,看看伤口的愈合状态。

      云华医院的急诊科,已经有点小内科小外科的架势了。

      留观室内的床位基本全满,也就是这种状态下,医生们才会相对积极的转诊病人。

      “你缝的?”霍从军又取起一张腰部的纱布,转头问凌然。

      “是。患者28岁,在建筑工地被钢筋戳伤,做了清创缝合……”凌然背诵般的说了半分钟。

      查房就是这样子,主任和负责诊疗组的副主任是很少亲自接触病人的,更不像是普通人想象的那样,全面的了解病人的前前后后。负责一切琐碎工作的都是住院医和低年资主治。

      而像是凌然这样的实习生,如果参与了治疗的话,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细碎工作,并在查房的过程中,向上级医生说明。

      简而言之,就是低年资医生的时间更值得浪费,而高年资医生可以将精力集中到单纯的诊疗中去,对外科医生来说,就是手术由高年资医生来完成,术前和预后全是低年资医生的事了。

      当然,若是出现医患【创建和谐家园】,也是低年资医生挡枪先。

      霍从军同样不会去看病历,眯着眼听过,就算是了解情况了,再用手压压患者的尾椎骨,问:“有什么感觉?”

      “没感觉。”患者是个年轻的农民工,还是第一次住院,见到一群医生,很有些担心。

      霍从军“恩”的一声,又在旁边压了两下,问:“现在呢?”

      “没感觉。”他说着瞅着霍从军的表情,低声问:“应该有感觉吗?”

      “没感觉是好事。”霍从军和颜悦色的笑一笑。从他的角度来说,病人的预后好,他也更舒心,因此特意解释道:“这个部位受伤,再局麻之后,病人经常会有酸胀,压痛的感觉,有些时候,还会腰部无力,腰肢酸痛,从而影响生活和劳动。”

      霍从军又压了病人尾椎骨两下,道:“你现在没有痛感和酸胀……”

      “没有,一点都没有。”年轻的农民工坚强的点头,旁边的家属露出欣慰的笑容。

      霍从军“恩”的一声,道:“那说明清创和缝合做的比较好,恢复的也快,是好事。”

      “太好了,谢谢医生,谢谢。”患者和家属齐欢颜,场面和谐友爱。

      与此同时,凌然也听到了熟悉的系统提示音:

      新成就:病人的衷心感谢

      成就说明:病人的衷心感谢是对医生的最大褒奖

      奖励:初级宝箱

      凌然却是不禁有些感慨,他做了这么多例清创,仅仅得到了两次“衷心感谢”,全都是经过了霍从军认证的病例。

      或许是因为,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受到的医疗是否最佳,只能自霍从军这种主任医师口中得到信息以判断。

      又或者,病人也需要旁人的分析,才能全身心的感谢?

      凌然想的有些深入,表情略显冷峻,在其他人眼中,就有些高傲感了。

      周医生挺喜欢凌然的,咳咳两声,道:“小凌的缝合做的确实不错。”

      他是资深主治,又有一定的背景,霍从军听到了就点点头,认可道:“凌然的缝合,确实做的可以。”

      “是咱们科需要的人才啊。”周医生微笑道。

      当着许多人的面,霍从军只是“恩”的一声,并没有就此话题发言。

      每年来来往往的实习生,牵扯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留院名额。

      不止实习生们盯着,医院的头头脑脑们也都盯着,霍从军虽然想留下凌然这种有天赋的实习生,但在没有确实的把握之前,他是不会当众说出来的。

      这是典型的敏感话题。

      即使如此,凌然一时之间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