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大医凌然》-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凌然刚开口的时候,霍从军及身后的医生们,都是有些轻蔑的。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凌然明显是考虑了一小点问题,而忘记了更大的问题,这种摸不清轻重缓急的小医生,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也是见过不知道多少的。

      但是,杨锐后续说出的两个问题,却是将众人实实在在的给震了一下。

      倒不是说问题有多复杂,而是他能顾及到,着实令人惊讶。

      “是不是到了换药时间了?就现在吧。”霍从军找了个理由,让护士将病人手臂上的纱布给去了。

      在场一票医生,都弯腰观察起了女生手臂上的伤口。

      霍从军更是看的认真。

      良久,霍从军抬起头来,却是将其他住院医师和实习生们都给招了过来,道:“凌然,你来讲讲缝合时的想法吧。”

      凌然向来不怯场的。他掌握了【创建和谐家园】级的间断缝合技术,更加驾轻就熟的道:“一般清创缝合都是间断缝合,此次也不例外,缝合中,主要是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深度,要使打结部位,在缝合后呈隆起状态,这样可以在疤痕形成前,起到缓冲作用。”

      近10名住院医师和十多名的实习生,围绕着一张病床,位置根本不够,于是有人干脆站到椅子上,才能看到里面的病人。

      病人家属现在明白,医生的操作是极好的,于是都高高兴兴的让出了地方。

      凌然的声音不大,却是清清楚楚的道:“基本原则,是创缘厚的位置浅进针,创缘薄的位置深进针。另外,因为患者有皮肤缺损的情况出现,打结不能太紧,以免伤口周围的血循环变差,愈合延迟……之后,注意拆线,应该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疤痕组织的出现……”

      “说的很好。”霍从军带头鼓掌。

      留观室内,顿时掌声一片。

      “大家都学到了吧。”霍从军看向年轻医生。

      “学到了。”

      “学习了。”

      “明白了。”

      住院医和实习生赶紧点头。

      “学到了就好。”霍从军缓缓点头,然后声音变的严厉起来:“但谁都不许学!”

      众人愕然。

      霍从军道:“遮掩伤疤的方法很多,比如,事后可以穿着长袖衣服,或者采用纹身掩盖的方式,作为医生,你首先需要考虑的,应当是治疗。”

      “我不要穿长袖,也不想要纹身。”少女连忙摇头。

      霍从军不理他,自顾自的道:“凌然考虑的有道理,但是,艺高才能胆大,其他水平不够的,就别想这么多了,先把伤口给我缝好了再说,明白了吗?”

      “明白了。”这一次,年轻医生们的士气就没那么高昂了。

      谁都不想承认自己弱于他人,更别说是弱于小小的实习生了。

      霍从军却是军队里的脾气上来,昂的一嗓子:“我没听清,都没吃饭吗?”

      “明白了。”小医生们提高了声音,回答的参差不齐。

      医院毕竟不是军队,霍从军也就不强求了,转头对凌然道:“这一次算你过关。帮病人换药吧。”

      “是。”凌然被周医生捣了一下,赶紧回答了一声。

      “那我会不会留疤啊。”少女看着巡查队要走,连忙问了起来。

      “疤痕会浅一些,完全不留疤是不可能的。”霍从军走出去好几米了,还特意回头答了一句。

      少女懂事的“哦”了一声,再对凌然甜甜的一笑:“谢谢凌医生。”

      “不客气。”凌然轻轻点头,正准备去换药,眼前却是闪出一只白色的宝箱。

      新成就:病人的衷心感谢

      成就说明:病人的衷心感谢是对医生的最大褒奖

      奖励:初级宝箱

      ------------

      第二十七章 用药

      初级宝箱再次开出了一瓶精力药剂,令凌然的积累增加到了6瓶。

      作为一名已经拿到6次初级宝箱,得到过7瓶精力药剂的选手,凌然对于再一只初级宝箱并不是太在意。

      但是,身为一名刚刚开始实习的医学生,凌然对于“衷心感谢”还是有点在意的。

      护士偷懒将换药的活计交给了实习医生,凌然特意的放轻手脚,温柔无比。

      19岁的小姑娘,被大帅哥摆弄了几分钟,整张脸都羞红了。

      “换好药了,接下来几天注意伤口不要见水,按时拆线,疤痕就会浅……”凌然照例做着医嘱,不像是惜字如金的老医生,凌然如果不说完整医嘱,他自己会挠心。

      家属听的连连点头,小姑娘也追问道:“医生……拆线的时候,我能不能到找您做?”

      “拆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其他医院或诊所也可以做。”凌然按照医院的政策回答。

      “我想找你拆线……”小姑娘撅撅嘴。

      “找我也可以,但到时间,我不一定当班。”

      “没关系,我等你上班。”小姑娘使劲点头。

      “拆线不能等。”凌然的语气突然变的严肃起来,道:“及时拆线能够减少疤痕组织的增生。可以略微提前,但不能延迟,明白吗?”

      小姑娘被问的愣住了,旁边的家属赶紧道:“我们明白了,一定会按时拆线。”

      凌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很有气势的样子。

      小姑娘怀抱着自己的胳膊,满眼的星星。

      几十张床位的巡查,并不会费多少时间,中间抢救室里来了一批人,也没有打乱主任的脚步,只是派出了一只资深主治就解决了问题。

      一圈看罢,大家各回岗位,霍从军离开留观室,回到抢救室,也是左看看,右看看的巡视。

      凌然也就跟在霍从军身后,左看看右看看。

      云华医院的急诊科,每天接收的病人近千,但大部分在处置室里就解决了,另有一些病人,会在简单的处理以后,转到其他的科室。

      真正需要抢救的病人,每天的数量并不会太多,有轻松的时候,可能一天就是一两起危重病人。

      当然,这种轻松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大部分时间,抢救室都是一片乱糟糟的。

      塞了呼吸器的休克或昏迷的病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最多的还是呼吸困难的病人,他们介于一类重症和二类重症之间,乃是抢救室的常客。

      “啊啊啊啊啊啊~”

      隔壁床的中年男人突然浑身抽搐起来,周围的家属乱作一团,连忙“医生”,“医生”的高叫了起来。

      一名副主任医师立即快步走了过去,低头看了一眼,就对跑步而来的住院医道:“准备除颤仪。”

      旁边的护士不用吩咐,就开始建立静脉通路,以准备输液。

      另一边的护士则推了抢救小车过来,给病人做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霍从军带着凌然,站在数米外,忽问:“怎么用药?”

      “呃……”凌然对于抢救用药的了解,只存在于书本,只能拼命回忆。

      “该下命令了。”霍从军明显是在做模拟训练,或者说是现场教学。

      同样的题目,在医学院的期末考试卷上,或许只值五分,但在现场的气氛下,却催的人冷汗直冒。

      凌然感受着来自四周的紧张气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静推。然后……葡萄糖注射液,利多卡因静点……”

      话音刚落,负责抢救的副主任医师下令道:“肾上腺素,利多卡因。”

      紧接着,副主任医师亲自上阵,开始做心肺复苏,再是除颤和注射。

      旋即,又听他继续下令:“5%葡萄糖,250毫克利多卡因静点。”

      标准的抢救操作,紧张而有序,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就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凌然眼睛盯着护士的脚步,耳中听着医生的命令,没有紧张,只是兴奋。

      他兴奋于5%的葡萄糖,兴奋于250毫克的利多卡因,兴奋于标准计量的输液袋,还有抢救的标准程序。

      这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病人的即时反馈,令人着迷。

      在别的行业,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边际很模糊,经常要很长时间,很多的后续变化,才会显现出正确与错误。

      在医院,模糊的边际依旧存在,却极其的稀薄。

      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会用医生反应不过来的速度,反馈他的决定。

      从稳定的心电图,到混乱的心律不齐,从飙升的血压到正常的指数,也许就是一秒钟两秒钟的事。

      就像他刚才回答的霍从军的问题,那是最简单的题目了,随便什么医学生都应该能回答出来的,所不同的是,做题错了扣分,实践错了扣命。

      “为什么要用利多卡因?”霍从军看着患者苏醒过来,才继续发问。

      噪杂的环境下,凌然一边观察着医生和护士们的动作,一边观察着患者,道:“因为利多卡因有很强的抗心律失常的效果。”

      “还有呢?”

      凌然回想着背书时的内容:“有抗菌活性的作用,脑保护作用。”

      霍从军摇摇头:“在这一次抢救中,采用利多卡因,还要考虑到它能预防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手术期间采用利多卡因,能够有效的减少住院时间,平时看文献吗?”

      凌然实话实说:“很少。”

      医学生读书都读不过来,又哪里有时间看文献呢。

      “回去以后,每天至少看两篇文献。”霍从军一副带教老师的样子,已然开始布置任务。

      “好。”凌然答应了下来。

      急诊科的抢救室,向来忙乱的如鸡圈一般。

      霍从军拉着凌然,却像是两名局外人似的,只是观察说话,像是两只荒野大镖客在鸡圈挑选评论似的。

      有别的小医生也想听,但跟不了几分钟,就被繁忙的工作给拉了回去。

      如此两个多小时后,凌然已是头脑发胀,开始考虑,是否要服用精力药剂了。

      “抢救室准备,车祸病人,5分钟后到。”接诊护士放下电话一身喊,令人头脑登时一热。

      “跟我去接车。”霍从军这时候来了精神,甩开胳膊,一马当先。

      凌然刚刚涌起的疲惫,立时消退,赶紧跟上霍从军。

      他其实也是接诊过车祸病人的,但是,进处置室的车祸病人,与进抢救室的车祸病人,会有多大的差别……5分钟后,就知道了。

      ------------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0:54:45